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生呂布一統三國

龍騰世紀 第674章 陳宮之能 文 / 常歡樂

    呂布圍住范縣,想故伎重演,將只除程昱任峻餘者不問的紙條射入城中,程昱吃一塹長一智,早就下令不准任何人撿看紙條,違者斬,呂布的伎倆失敗,只得強攻。

    程昱、任峻雖然都是文武全才的人物,但他們在范縣都沒有多大名望,無法激勵所有民眾參與守城,中央軍一天猛攻,霹靂車、弩車全出動,范縣城頭的三千郡兵死傷將近兩千人,餘下全都帶傷,程昱、任峻逼迫范縣民眾上城協助守城,否則誅殺,范縣民眾迫不得已上城參與防守,呂布卻停止了攻擊。

    范縣當地世家豪強范瑋見曹操殘暴不仁,屠殺無辜民眾,又見程昱、任峻寧可拿全城民眾性命為曹操那不著邊際的霸業送葬,他便懷著跟東阿的薛房一樣的想法,有心投效呂布,趁著程昱、任峻守了一天城疲憊之際,帶著全部家兵,大開城門,放呂布大軍入城。

    程昱、任峻在一百多名郡兵保護下,倉皇逃出范縣,跑到甄城,跟荀彧合兵一處,扼守曹操這僅剩下的基業,荀彧防守很有一套,他割斷了城內民眾跟外界一切聯繫,又散佈了謠言,城中民眾根本不知道曹操在徐州屠城的醜事,卻知道呂布打過來要屠城,眾志成城,同仇敵愾,荀彧便用愚民之計煽動了城內的一萬多青壯參與守城。

    呂布大軍諸般計策都試出來,都被荀彧輕鬆破解,最後只有強攻,但荀彧、程昱、任峻三人防守得力,呂布連攻三天皆沒有取得任何戰果。

    因呂布動作及時,他攻破范縣時,曹操才得到兗州的消息,曹操又在嘗試攻打郯城時浪費了三天時間,曹操現在才剛到籐縣,便想起了演義上的那一幕。

    那一世,曹操回兵救兗州。呂布準備用薛蘭、李封二人,堅守兗州,自己屯兵濮陽,以成鼎足之勢。陳宮反對,認為「薛蘭必守兗州不住。此去正南一百八十里。泰山路險,可伏精兵萬人在彼。曹兵聞失兗州,必然倍道而進,待其過半。一擊可擒也。」此意見未被採納,呂布曰:「吾屯濮陽,別有良謀,汝且知之」。後來曹操重新奪回了兗州,證明「薛蘭必守兗州不住」是正確的。後來曹軍行到陳宮所說的埋伏地點。郭嘉確實提醒曹操當心埋伏,曹操笑曰:「呂布無謀之輩,故叫薛蘭守兗州,自往濮陽,安得此處有埋伏耶」,呂布的這次舉動,同樣被曹操評為無謀,也說明陳宮的意見是正確的。

    呂布想要在泰山伏擊曹操,而從陳留太守張邈那裡前來呂布處參贊軍機的陳宮也獻出這個計策。

    陳宮依然那麼剛直嚴肅。但他望著呂布的眼神跟三年前迥異,因為呂布是一點點地實踐著自己當初的豪言壯志,以呂布現在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攻伐速度,有朝一日定能實現他在陳宮面前說過的大話。

    但陳宮卻銘記當初跟呂布定下的誓言,沒有那三個物事做台階。陳宮自然放不下臉面投奔呂布,這次前來幫助呂布,只是奉陳留太守張邈命令而已。

    呂布望著陳宮,想起歷史與演義上的記載。心裡百感交集,陳宮雖然有智遲的缺陷。但他在那一世給呂布出過二十多個計策。若是呂布都肯聽從,必能大破曹操,可惜呂布有勇無謀,不納忠言,以至於兵敗身死,可惜了陳宮的滿腔智謀。

    那段歷史上,是陳宮說服張邈:今天下分崩,英雄並起,君以千里之眾,而反受制於人,不亦鄙乎!今曹操東征,兗州空虛;而呂布乃當世勇士,若與之共取兗州,霸業可圖也。」此意見被張邈採納,呂布才襲破兗州,佔據濮陽,擁有了爭霸的一席之地,告別了自逃出長安以來的寄人籬下生涯。

    呂布在寨中勞軍,陳宮進言曰:『西寨是個要緊去處,倘或曹操襲之,奈何?』布曰:『他今日輸了一陣,如何敢來!』宮曰:『曹操是極能用兵之人,須防他攻我不備。』」事實證明,陳宮的提醒非常及時,要不是郝、曹、成、宋四將未能擋住典韋,曹操可能就跑不了了。

    陳宮獻計,讓田氏做假內應,引誘曹操進城來,再「四面放火、外設伏兵,曹操雖有經天偉地之才,到此安能得脫也?」-此計成功,曹操中計,又是典韋,在城內殺的往復三遍,才把曹操救了出去。呂布甚至遇到了曹操,「曹操以手掩面」,呂布拍馬趕來「將戟於操盔上一擊,問曰:『曹操何在?』操反指曰:『前面騎黃馬者是也。』」「呂布縱馬向前追趕」。曹操掩面的動作怎麼就沒有引起呂布的注意?曹操的戰盔怎麼就沒有一點特殊的地方?曹操的聲音呂布怎麼就沒有聽出來?把曹操作為敵方騎馬的小兵順手殺了不好嗎?只能說曹操的運氣真好!三國歷史差點被改寫,陳宮的計策大獲成功!

    曹操重新奪回了兗州,進攻濮陽,呂布「欲自將出迎,陳宮諫:『不可出戰,待眾將聚會後方可。』呂布曰:『吾怕誰來?』」,最後被曹操六將群毆而敗,且被城上田氏拽起了吊橋。進不了城門,丟了濮陽。陳宮保護呂布老小從東門出城。-此戰可以看出,倘若城門上有隨便一位武將在,便不至於被田氏出賣了城池;倘若八健將和高順全在,未必就輸給曹營六將,只要呂布氣勢不弱,田氏便不會獻城,由此看來陳宮的意見又是正確的,可惜呂布太自大了!

    呂布收集敗殘軍馬欲再於曹操決戰,「陳宮曰:『今曹兵勢大,未可與爭。先尋取安身之地,那時再來未遲。』布曰:『吾欲投袁紹,何如?』宮曰:『先使人往冀州探聽消息,然後可去。』布從之」---此次進言被呂布採納,第一條讓他不要忙著報仇,估計現在去報仇沒有什麼好結果的,曹操堅守不出,你沒有辦法;第二條讓他先探一下消息,一探嚇了一跳,袁紹讓顏良率兵五萬,來助曹操,還好聽陳宮的話先探了一回,要不然就送上門去了!

    呂布投不了袁紹,又來與陳宮商議,陳宮讓他投徐州劉備。-最終由於一些原因在徐州沒有能長住,劉備讓他去了小沛,但是總算有了安身之處,陳宮的意見還可以。

    張飛酒醉,莫名其妙打曹豹,曹豹恨張飛,請呂布來襲徐州。呂布「便請陳宮來議。宮曰:『小沛原非久居之地。今徐州既有可乘之隙,失此不取,悔之晚矣。』布從之」。-呂布想取徐州,但又猶豫,因為劉備在他困難的時候幫了他,所以才問陳宮,陳宮幫呂布做了決定,於是呂布取得了徐州。

    因為袁術失信,呂布「欲起兵伐之。陳宮曰:『不可,術據壽春,兵多糧廣,不可輕敵。不如請玄德還屯小沛,使為我羽翼。他日令玄德為先鋒,那時先取袁術,後取袁紹,可縱橫天下矣。』布聽其言」-此次決策可以說是呂布集團的長期規劃。

    袁術準備攻劉備,先給了呂布「粟二十萬斛」,希望他不要幫助劉備。呂布與陳宮計議形成了如下結論:「玄德屯軍小沛,未必遂能為我害;若袁術並了劉備,則北連泰山諸將以圖我,我不能安枕矣。不若救玄德」-陳宮和呂布共同研究的這個結果,應該是對呂布和劉備都是有利的。後來袁術大怒欲伐呂布,正是擔心「布與備首尾相連,不易圖也。」於是才一再的用計,陳宮還是有能力的,至此幾乎很少失誤!

    袁術使用「疏不間親」之計,陳宮是識破的,「陳宮竟往館驛內拜望韓胤」,「宮乃叱退左右,對胤曰:『誰獻此計,叫袁公與奉先聯姻?意在取劉玄德之頭乎?』」但是,他不僅沒有及時制止,而且卻助其一臂之力,力勸呂布即日就將女兒送去。陳珪帶病見呂布,逐一分析給呂布聽,呂布最後只有一句「陳宮誤我!」-在這一點上,呂布被陳珪忽悠了,呂布大錯特錯,而陳宮是正確的。

    陳珪的話並不難破,此一時彼一時也,聯劉備,是為了抗袁;聯袁術,是為了抗曹,無非看誰當時誰構成更大的威脅。劉備在徐州得人心,初取徐州,不殺劉備是為了維穩,也是看穿劉備這個人能忍,不會拚死鬧事,轅門射戟救劉備,是因為擔心袁術拿下劉備和小沛後勢力過大,但歸根到底,為了徹底將徐州納入掌中,劉備早晚要殺。

    再來看袁術這邊,袁術從一開始就很清楚自己的敵人是誰:一個是劉備,另一個是曹操,這兩個和自己都是誓不兩立;呂布是唯一能夠聯手的勢力,所以儘管呂布收了糧食又背叛了他,他還是低聲下氣地來向呂布求親,從這點政治眼光上來看,袁術的做法還是不錯的。

    此時呂布在徐州根基已穩,袁術無非是要借呂布之手除去劉備,則呂布一舉吞下劉備和小沛,徹底佔據徐州之地,同時和袁術達成聯盟,共同抗拒西面的強敵曹操。無論是對於呂布還是袁術而言,要單獨和曹操抗衡都是非常困難的,聯手是必然之勢。陳宮看得很清楚,所以才力勸呂布及時嫁女。陳氏父子這對間諜也看穿了要害,所以極盡能事挑撥呂布和袁術的關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