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漢子

龍騰世紀 381 【走馬燈外交】 文 / 過河老卒

    竇納樂揣著焦急的心思匆匆告辭,費力曼特和莫羅納卻不急,既然已經身在中興克虜伯炮廠了,自然要把這座佔地面積達到三百多畝的炮廠看個清楚,切實把握中**工在艦炮製造上的真實能力。

    楊格有意展露肌肉,給英國考慮調整遠東戰略提供一點想像的空間,也就繼續熱情的擔當起導遊的責任。

    炮廠各車間裡都有德國技師的身影,可以說製成艦炮或者野戰重炮的幾十道繁雜工序中,每道工序暫時都是由德國技師負責的。中國要擁有數量足夠、素質足夠的技師群體完全「自造」艦炮炮管,那路還很遙遠,五年之內是不能實現的,十年甚至二十年才有可能。

    製造35倍徑的305mm艦炮炮管,首先是從兩座25噸鋼爐開始。21噸鐵合金碎屑、10噸上等鋼屑、0.92噸鎳和鉻、19噸脫氧脫碳用的冶煉石灰石輔料,總計重量為50多噸的原材料進入平爐加溫到1700攝氏度化為鋼水,澆鑄成條狀的長方形鋼坯。

    鋼坯還需加熱到1300攝氏度調質,得到適合鍛造的炮管粗坯。尚且火熱的鋼坯在鍛造車間經過千般捶打,析出雜質,得到盡量均勻的鋼質。而用千噸級的鐵錘鍛打工藝只適用於當前,今後要生產更大口徑的艦炮炮管,鍛打法就會失效,而需要配備千噸級水壓機鍛壓成形。

    如今的艦炮和野炮,都是多層炮管,克虜伯埃森炮廠研發的12英吋艦炮就是三層炮管,即內層炮管、套管和鋼絲加固層。故而,一門艦炮最少需要兩塊不同質地的鋼坯,內層是採用價格昂貴的鎳鉻合金鋼,外層使用價格低廉一些的鎳合金鋼。另外還要澆鑄出額外的兩塊鋼錠,用於製造炮口套管和炮尾套管。

    炮管和套管初步成型後,需要回火工藝消除應力。隨著自緊炮身技術的引入,消除應力成為一種有些玄妙莫測的工藝,必須由資深的高級技師來控制,才能得到具備有反向應力存在的內層炮管。這道工序。就算是大方的德國朋友也不願意向中國人開放,對中興克虜伯炮廠的中國學徒和技工們來說依然是秘密。既然是秘密,英國人就只能參觀成品,而無法看到製成過程了。

    鍛打或者鍛壓後,最容易出問題的鑄件首尾部分會切去,中心的部分也會被大型鑽孔機鑽去,一根鋼坯實際上利用的部分只佔全重的四分之三。也就是說。用50多噸原材料鑄造的鋼錠,有四分之一是廢料。

    鑽孔、切削後的內層炮管空心圓柱又被均勻加熱到1600攝氏度,趁熱時鍛壓成為炮管毛坯。毛坯又要進行600攝氏度的退火,然後就是嚴格的、精細的毛坯質量檢測,包括彈性強度、屈服度、延展率、斷面收縮率、抗壓強度、表面硬度和表面、內部探傷,哪怕存在一絲絲裂紋的毛坯都會報廢。因為,一旦有裂痕的炮膛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出現崩落,就會造成發射中的火炮炸膛。炮彈就會在沒有發射出膛的情況下爆炸,自己結果了自己。

    檢測合格的毛坯經過精細的切削加工後得到內外層炮管、炮口和炮尾套管四大部件,通過加熱鑲嵌法。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結合成一體,再纏上鋼絲以增加強度。這一工作是在專門的豎井式的多層鑲嵌車間完成的,一根10多米長的內炮管要用大型的天車和二十噸級吊裝設備,在時限內準確的吊裝進呈加熱狀態的外層炮管中,再衝淋冷卻,又是需要高超操作技能和各工位密切配合的工序。

    然後是調試成型,用大型鏜銑機鏜銑出膛線,這道精確度要求最高的工序同樣由德國技師完成。有了膛線的炮管加上炮閂部件和止退緩衝機構,一門305mm的艦炮就基本完成,可以組裝進炮塔了。

    如此。一門35倍徑的305艦炮價值6萬英鎊,約合庫平白銀40萬兩,就不足為奇了!兩門艦炮雙聯裝在電液控制的裝甲炮塔內,算上彈藥提舉裝填機械、觀瞄器材和裝甲鋼板,一座雙聯裝305mm艦炮炮塔價值15萬2千英鎊。在楊格的「秦皇級」設計定型中,武備的三座炮塔造價就高達46萬英鎊。已經超出君權級裝備的所有火炮價值總和。

    海軍,就是一個砸銀子軍種!楊格謀求的是砸銀子的同時獲得自造的能力,在未來不再受制於人。所以,任何給炮廠實踐的機會都要爭取,沒有訂單的炮廠是無法獲得真正的製造能力的!所以,英國人在鞍山的中興克虜伯炮廠開工後,已經注定在火炮一項上賺不到中國白銀!

    參觀過後,莫羅納和費力曼特徹底死心了,乖乖的帶著中國陸軍中將的「設計指示」告辭走人。

    英國人剛走,俄國即將卸任的公使喀西尼就到了鞍山。

    阻止日本人和俄國人協商解決朝鮮衝突是英國人的事兒,如果阻止不成,那就勢必會在其遠東戰略中放大中國的份量。

    楊格算計精確,已經站在穩賺不賠的位置上,對俄國人,就是拍胸脯打保票,以中俄共建的東清鐵路和南滿鐵路說事兒,鼓吹中俄友誼和「聯俄拒ri」戰略思想,積極支持俄軍在朝鮮與ri開戰。甚至,中國陸軍在金家河演習的事兒,也在地圖上擺開來,被楊格說成「你看,喀西尼先生,中**隊演習的地點在日軍的側後,如果俄軍向日軍全面進攻,我軍可以隨時為俄國朋友提供支持,側擊日軍,配合俄軍取得勝利。」

    喀西尼與楊格商定,由李涅維奇少將代表俄軍與延山少將在琿chūn會談「聯合作戰」和邊境軍事行動互諒事宜。

    隨即,楊格鋪開了地圖,收斂了笑容,一本正經的指點著帕米爾中俄兩軍對峙的烏孜別裡等地,說:「聯俄拒ri是我國的國策,為此,我們大方的開放了東清鐵路和南滿鐵路,甚至準備犧牲軍人的生命為俄國朋友在朝鮮的利益作戰。公使先生,俄軍在帕米爾的行動,俄國官員//最快文字無廣告//、商人在唐努烏梁地區和喀爾喀蒙古各部的行為,無法讓我和中**隊感到俄國的誠意。我可以承諾在日俄戰爭期間保持絕對中立,甚至出兵與俄國聯軍進攻日軍,俄國政府和沙皇陛下,又給中國朋友帶來什麼呢?我希望是俄軍惡意造成的爭議消失,在唐努烏梁海的滲透行為中止,企圖拉攏蒙古喀爾喀部上層王公的行為消失,行不行?」

    行不行?這就是最後通牒!楊某人的最後態度!

    行,中俄之間啥話都好說,鐵路繼續修築,中國甚至出兵相助俄軍;不行,那喀西尼也不敢保證中國不會與日軍聯手。畢竟,當前的中日關係表面上看起來是頗為「親善」的,而中俄關係卻因為帕米爾領土爭議和蒙古問題而有些緊張。再考慮剛剛離開的英國公使竇納樂一個在英俄、日俄之間投機、謀取的利益的楊某人形象就鮮活的出現在喀西尼腦袋瓜子裡。

    喀西尼卻是得到俄國政府授權的,擺在俄國人面前的選擇很簡單,是繼續在薩雷庫勒的兩萬平方公里高山地帶與清國緊張對峙,還是在清國的幫助下佔有朝鮮?選擇很簡單,傻子都知道在東進戰略之下,朝鮮對於俄國的價值是帕米爾那個不毛之地的幾百倍、幾千倍!

    「將軍閣下,李涅維奇將軍和延山將軍的會談,可以把薩雷庫勒問題納入其中。我在此代表俄羅斯帝國政府向你保證,唐努烏梁海地區和喀爾喀蒙古各部,是清國的當然領土,一些不法商人和官員的不恰當行為,都會被帝國政府判定為非法。」

    薩雷庫勒領土爭議從1890年持續至今,如果不是前任駐俄德等國公使許景澄態度強硬、據理力爭,也不會等來楊格謀劃朝鮮槍擊事件引發日俄衝突,從而解決領土爭議的機會。在楊格輔助李鴻章調整中德、中俄外交關係的戰略實現過程中,許景澄功勞卓著,發揮了巨大作用。由此,他即將交卸駐德國公使責任給新任公使呂鏡寰,回國就任總理各國通商事務衙門改制而成的外務部侍郎,名為慶親王奕劻的副手,實際掌握外務部。

    「俄國政府希望,由本人和新任代辦公使巴布羅福負責在北京與貴國就中俄共同防禦及今後的長期合作事宜展開會談,簽訂協議。」

    楊格立即回答:「可以,這事兒等許景澄大人回國之後立即進行,嗯,估計就是在下個月。不過,正值我國皇帝陛下即將出訪英國期間,中俄兩國的會談要秘密進行,地點改在奉天為宜,簽訂的所有協議條款應當保密。」

    喀西尼原本還有些擔心中國的新式陸軍會因為邊境軍事衝突而對俄持敵視態度,如今看來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兒!那麼,在俄國擊敗日本得到朝鮮利益之後,就可以全力以赴的對付中國了。

    俄國公使滿意的回北京了,得到英國公使竇納樂「通報消息」的日本公使矢野文雄也收拾起在草河堡賴著不走的心思,灰溜溜的特意繞過鞍山前往營口,登船返回北京。

    一場走馬燈式的外交活動,讓楊格看到了日俄兩軍在朝鮮決戰的幾分可能,也看到英國轉變戰略立場的可能。槍擊事件,果真是沒有白謀劃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