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漢子

龍騰世紀 380 【砧床上的密談】 文 / 過河老卒

    費力曼特和莫羅納面面相覷,交換的是不可思議而無可奈何的眼神(.)

    懷特爵士要以全新的思路設計一艘排水量在一萬六千噸級的新式戰艦,提出了……概念,這個概念實際上是盜竊眼前的清國陸軍中將的思想。

    去年中秋之後,費力曼特通過北洋水師英國籍洋員的關係,打聽了關於北塘炮膛實彈打靶的情況,7000碼距離上的準確射擊已經由清國要塞炮兵實現。隨後,英國皇家海軍也組織了類似的「試驗」,黃海海戰3000米的炮擊距離正在被迅速擴大的7000米以上。強大的英國皇家海軍絕對不乏人才,很快就從試驗結果中看到一種趨勢——全艦同口徑主炮在統一指揮機制下實施齊射。這是世界海軍戰術的一次大變革,引領者卻是遠東古老、衰落帝國的一名陸軍中將。

    無論莫羅納還是費力曼特如此鼓動唇舌說道152副炮的好處,也無法為皇家海軍造船廠兜售炮械。陸軍中將的態度很堅決,新艦的所有火炮都自行安裝,皇家海軍造船廠實際上只是負責艦體建造而已。16000噸級的艦體,預算造價90萬英鎊,三座雙聯裝12英吋炮塔及每炮配用60發炮彈,預算造價32萬英鎊,加上88炮和37炮的裝設費用預算10萬英鎊,德國人還是利用在鞍山地區的投資和在膠州灣的共建軍港、造船廠,從英國人的嘴邊奪去了一大塊肥肉。

    似乎是為了證明自己有給新戰艦配備火炮的能力。楊格不辭辛苦的帶著客人進入鞍山工業區的炮廠參觀。

    「光——光——光!」

    三個千噸級的生鐵重錘在動力車間傳輸的動力和巨大的曲軸驅動下,高高舉起、重重落下,有力的鍛打著一條似乎是剛剛出爐不久,尚且通體暗紅的長方形合金鋼坯。鍛打。讓鋼坯析出雜質,讓鋼質更加均勻、緊密,能大大提高成材後的強度,使之能夠耐受更大的膛壓和雙基硝化棉發射藥的燒蝕。費力曼特迅速就從5米多長的鋼坯中分析出,這是清國陸軍新裝備的150mm加農重炮炮管。清國人在德國人的幫助下,已經掌握了35倍徑150mm野戰加農炮炮管鑄、鍛、鏜、削技術,那,距離製成305mm的艦炮炮管還遠嗎?不遠了!

    鍛打鋼坯的巨響間隙。楊格得以的扯著嗓門克服了傳動軸產生的噪音,熱情而有些臭顯擺的向客人介紹:「新技術的運用,讓我軍的150加農重炮隨之發生了改變(.)在採用兩段式發射藥組合,即藥室前端發射藥由生絲包裝。後部發射藥為銅質定裝藥筒,利用銅藥筒增加氣密xing後,可以達到10700米的最大射程。」

    野戰加農炮達到10700米的最大射程,而莫羅納、費力曼特想要兜售給中國人的152艦炮,最大射程也不過11000多米。須知。艦炮擁有比野戰炮穩固的基座(炮架),擁有比野戰炮更大的藥室和更大的身管壁厚。單單從重量來看,阿姆斯特朗152艦炮重量為5噸多,而擁有野戰機動能力的中國150野戰加農炮重量也是5噸多。這就給人提供了闊大的遐想空間。如果中國需要150口徑的艦炮並在德國人的幫助下製成後,會否比英造152艦炮優越呢?

    莫羅納心中哀歎。看來阿姆斯特朗炮廠給出的每門mk4型26倍徑152副炮1500英鎊的銷售提成,自己是拿不到了。原本。君權級設計中的10門副炮可以給莫羅納帶來一萬五千英鎊,也就是十萬兩白銀的收益!

    德國在大口徑火炮方面具有的優勢,如今也轉移到中國人身上了。楊格帶著客人轉入正在調試設備的第二錘鍛車間,展現在英國客人眼前的正是一個長達12米,生鐵材質的砧床和六個千噸級重錘。

    噪音小了,楊格的嗓門舒服了一些:「這就是為12英吋艦炮準備的!305mm口徑,35倍徑身管長度為10米有餘,加上藥室近端部分就是11米,這座砧床已經夠用了!」

    客人們能夠想像得到,11米的長方形鋼坯是如何在緩緩移動的砧床上被擊打成為炮管用鋼的,解決了這個問題,中國人擁有12英吋艦炮製造能力就是無可置疑的事實。無論是公使,還是副司令、商務代表,都可以為此閉嘴了。

    坐在冰冷的生鐵砧床基座上,楊格湊攏竇納樂說:「現在,我們可以拋開戰艦設計的問題,談一談有關中國和日本、俄國的問題了。坐在工廠裡,我就從工業開始說起,特別是煉鋼和製造大炮的工業。鋼鐵工業是軍工的基礎,中國雖然經過二十多年的洋務運動,卻未曾建立起上規模的鋼鐵工業,直到去年,這種局面才得以改變。反觀日本,其海軍在1880年就在東京、築地引進坩堝煉鋼法,又在1890年為橫須賀海軍兵工廠引進了3噸煉鋼平爐,1895年,更在我國戰爭賠款基礎上擴大了八幡制鐵所。可以說,如果沒有原材料問題困擾日本,日本的鋼鐵工業遠遠的走在我國的前面。由此而產生的中日兩國在遠東利益平衡問題,是英國應該斟酌妥當,並考慮在利益傾斜方面適當照顧中國。當然,從我以及日本國政府的真心裡來說,對英王政府的跛子策略都不在然,因此,日本人會繼續擴編陸軍,我也會設法強大海軍。這一點,請公使閣下無論如何也要理解。」

    「將軍閣下,清ri之間的戰爭已經結束了,日本不是你的敵人。」

    「呵呵。」楊格帶著濃濃的嘲諷之意,看著竇納樂笑開了。笑了一小會兒才收斂了笑容,鄭重說道:「在此,就在這裡,遼東。鞍山,中興克虜伯炮廠的第二錘鍛車間的砧床基座上,我,中國的參謀總長說——日本是中國的宿敵,現在、今後,不死不休的宿敵。這話,公使閣下完全可以轉告你的日本朋友!」

    「噢,不。不。」竇納樂急忙擺手否認了自己會「洩密」。

    「按照英王政府的設想,日本海軍和我國陸軍,那麼,日本人根本就不應該在朝鮮駐軍。陸地上的事兒應該交給我國陸軍來解決,日本人只需出動艦隊封鎖海峽和海參崴、廟街即可,對不對?」

    竇納樂完全沒有想到楊格會在此時此地說出這番話來。看來,陸軍中將徹底擯棄了英王政府主張的中日聯軍對抗俄軍的策略,一如日本方面大力發展陸軍一樣。那就說明。英國在遠東利用中日兩國實現遏制俄國戰略出了差錯,應該立即加以調整。

    「可是,日軍已經在朝鮮了,將軍閣下。我們不可能讓日軍退出朝鮮再來執行遏制俄國戰略。」

    「所以,這就是問題的關鍵所在。」楊格揪住話頭。說道:「日軍在朝鮮的軍力存在和當前的局面,恐怕是不相符合的吧?既然日本陸軍已經進駐朝鮮。既然衝突已經爆發,那麼,日本就應該積極增兵與俄軍對抗,甚至設法將俄軍趕出鹹境北道。這才符合英王政府的戰略設想和利益。可是,日本人一方面在後撤,一方面在增兵,一方面在謀求與俄國磋商解決衝突問題,何解?我看,日本的打算是先佔住朝鮮,滿足自己對朝鮮的野心之後再考慮英國的戰略利益。公使先生,我們是否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日俄兩國在鹹境北道的軍事衝突問題以談判的方式解決的話,會有何種談判條件?」

    竇納樂的臉色頓時沉凝起來,不,是難看起來。

    楊格不管竇納樂的臉色變化,繼續說道:「日俄兩國可以拋開英國的、中國的因素,先瓜分了朝鮮再說,如此,日本可能得到朝鮮南部地區的實際控制,俄國則得到北部地區的實際控制。注意,尊敬公使先生,如果俄國得到朝鮮北部地區的實際控制權,那麼就完全能利用清津、牙山等港口。」

    日軍大島支隊在撤退,日本在增兵,也在謀求與俄國的溝通和談判,這些種種都預示著日俄兩國有可能在朝鮮以瓜分的方式取得一時的「和平」。兼著駐朝鮮國公使之職的竇納樂從日本的發展利益出發,知道日俄之間的談判、和解只是一時,兩國的根本利益訴求矛盾最終會付諸於戰爭解決。可是,一時的和平會給英國遏制俄國戰略帶來嚴重的挫敗,讓俄國有可能利用朝鮮北部東西海岸的港口發展出太平洋大艦隊來。

    截止今年,俄國在進行了連續幾年的海軍造艦大計劃後,已經擁有排名世界第三的龐大艦隊,擁有戰列艦20艘、裝甲海防艦22艘、裝甲巡洋艦11艘、巡洋艦22艘、魚雷炮艇9艘、驅逐艦5艘、魚雷艇75艘。一旦俄國人謀取到朝鮮半島的港口,龐大的艦隊勢必從歐洲的波羅的海出發前往遠東,實現在遠東的海上力量對比絕對優勢。

    這是英國絕不容許的!必須加以阻止!可是,日本從自身利益出發~~-首發~~很可能會與俄國坐下來談,就很可能達成「瓜分」朝鮮的結果,實質上出賣了英國的戰略利益。那麼,日本靠不住,那就只能依靠中國新式陸軍了?可,楊格對此是什麼態度呢?

    「將軍閣下,你主導的中國朝鮮戰略,會如何處置朝鮮當前的問題,以及如何看待日俄兩國就鹹境北道軍事衝突可能的會談?」

    「不,關鍵不是中國的問題,而是英國。」楊格擺手示意後,說道:「說句實話,我國海軍力量很弱,新式陸軍數量在目前交通狀態和國防需要下,無法策應英國的遠東戰略。如果日俄在朝鮮問題上達成和諧,那麼我就會考慮順水推舟,出租俄國人要求的旅順軍港,以換取幾年的發展時間。閣下,朝鮮問題是一堵牆,一旦朝鮮這堵牆倒塌了,依靠我國的力量是無法阻止俄國人挺進太平洋的。這是現狀,是事實,我和你都無法改變。除非……」

    「將軍閣下,請說。」

    「除非英國調整遠東戰略,傾力幫助我國發展陸、海軍以抗衡俄軍。」

    竇納樂總算明白了楊格的意圖,摸清了中國在朝鮮問題上抱持的立場和戰略利益底線。同時,他也認為楊格的話中充滿了務實精神——如果不能阻止日俄和解、瓜分朝鮮利益,中國很可能會倒向俄國以求一時平安。那麼,英國的遠東戰略就會在失去日本之後又失去中國,也就徹底破產了!(未完待續……)rx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