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漢子

龍騰世紀 379 【秦皇級定型】 文 / 過河老卒

    英國駐清公使竇納樂乘坐射手號炮艦到達營口,與遠東艦隊副司令費力曼特海軍少將一起前往湯崗子拜會楊格,隨行的自然還有皇家海軍造船廠的代表莫羅納。

    朝鮮清津、茂山槍擊事件引發的日俄兩軍衝突,以日軍主動退避有消弭的跡象,可是,這只是把目光放在朝鮮北部的鹹境北道地區得到的結果。如果把視野放大到整個遠東地區乃至全世界,得出結論恐怕就是迥然不同了。

    甲午之戰後,特別是在三國干涉還遼之後,感覺特別委屈的日本加大了「親英」力度,這讓英國人覺得有些「左右為難」起來。一邊是擁有海軍優勢的日本在積極加強英ri交流,在遏制俄國的戰略上,兩國有著根本的共同點;一邊是擁有新式陸軍的清國,準確的說是清國北洋——新軍軍政集團,他們選擇了與德國親密合作,無論是軍事還是經濟上都是如此。在英德關係沒有因為德國皇帝在南非問題的講話而緊張起來之前,英國人對清國的策略具有雙重xing。其一,如果清國皇帝推行新政,逐步全面開放市場,英國表示極大的歡迎並可以給予支持,當然,支持是有代價的,就是英國將保有甚至擴大在揚子江流域的利益範圍。其二,如果清國皇帝不願意全面開放市場,而北洋—新軍軍政集團又專事與德國合作,那麼英國將行割裂之法對付這個古老而龐大的帝國。

    所謂割裂之法。有挑動朝廷和北洋——新軍集團以及地方利益集團的矛盾;有指使英印當局加強對西藏的滲透。挑動西藏宗教領袖和土司對抗清國朝廷的無廣告//改土歸流,謀取duli;有在英屬印度緬甸省與清國邊境的挑釁和隨之而來的邊境勘定、口岸開放問題;還有支持日本以強力的手段在朝鮮對抗俄國,迫使北洋—新軍軍政集團在可能爆發的日俄之戰中,履行向英國借款時的承諾,出動陸軍進攻俄軍,以期把明顯傾向於德國的清國徹底捆綁在英國、日本的遏制俄國戰車上,繼續替英國戰略流血。

    竇納樂面對的局面並不明朗,日本人一方面在撤退,一方面在調兵增援,一方面在摸清國新軍的底。顯示出日本沒有取勝的把握,戰略決心因此難以下定。日本戰略未定,牽連著英國的態度也不好決定。

    此時,楊格突然在會見日本公使後。指使總理衙門發出「日本拒絕英國提出的戰略框架,則中國陸軍將不履行出兵增援日軍義務」的聲明,注意,是聲明,是對著北京各國公使團的聲明底是楊格故意的,還是總理衙門那個老糊塗的奕劻無意的?

    竇納樂拿不準,吃不透,那麼就只能親自到湯崗子去證實了。

    楊格聞訊,立即拋下還在進行第二階段演習的部隊回到湯崗子,並在司令部熱情的會見、招待了英國客人。

    拿人的錢又不替人辦事。那,總得有個合適的理由,表現出足夠的誠意和熱情吧?

    竇納樂向楊格介紹了常駐上海的海軍少將費力曼特,接下來,費力曼特就開始為皇家海軍造船廠出力,配合莫羅納試圖勸說中國將軍收起「外行的胡思亂想」,接受泰晤士鐵工所針對遠東國家需要,在君權級戰艦基礎上的最新修改設計,也幾乎就是以日本訂購的「富士號」為藍本。

    日本的海軍,清國的陸軍。英國人執拗的堅持這個「跛子原則」。當然,在目前朝鮮局勢下,清國陸軍不應該不進入朝鮮,而應該在烏蘇裡和黑龍江地區,甚至是西北和蒙古北部地區對俄施加壓力。否則。清ri兩國「聯軍」未成,就為朝鮮利益對掐起來。這,絕對不符合英國的利益。既然,日本海軍是重點,英國就不願意讓清國在海軍戰艦訂購問題上給日本造成威脅。

    事實上,英國皇家海軍軍備委員會委員、第三海務大臣兼樸茨茅斯皇家海軍造船廠總監約翰.費捨爾中將在得到莫羅納提供的「中國修改戰艦設計要求」後,就與造船廠首席設計師格林.懷特爵士會面,就「中國要求」進行了長時間的商討。在此基礎上,懷特爵士開始構思一艘新型戰艦的設計藍圖。

    費力曼特的任務是以「專業」出發,證明清國陸軍中將的設計思路是錯誤的,勸說他接受英國的建議,在日本訂購的兩艘戰艦之一中選擇一艘,同時打消任何出兵朝鮮的念頭,以為清ri兩國之間的平衡。而與此對應的是,英國將為日本另造一艘戰艦補足訂購合同。

    「陸軍中將閣下,我常年在遠東艦隊任職,熟悉大清國沿海港口水文情況,對大清國海軍訂購吃水達到9米的戰艦,表示深為擔憂。按照君權級的設計,四門十三英吋半的主炮在火力上確實比日本訂購的富士級戰艦優越,但是,沉重的戰艦、過深的吃水將限制該戰艦的實際使用。大清國的黃海、東海甚至南海,大陸架深度只有幾十米,沿海港口中根本就沒有天然水深常年保持在9米以上者。這將使得吃水9米的戰艦無法靈活機動在貴國沿海港口靠泊,如此,補給難度加大,每年為疏浚航道和泊位的費用成倍增加,實為不智。」

    楊格面帶微笑傾聽海軍少將的說話,他能聽懂大部分,少部分則從翻譯中得到補充。說吧,你可著勁兒的說吧,任你說干了嗓門,老子的決定是絕對不會改變分毫的!

    主人的微笑讓費力曼特少將看到說服的希望,繼續侃侃而談:「我個人以在海軍服役二十三年,在遠東艦隊服役六年的經驗,認為大清帝國海軍應該參考日本帝國海軍,訂購富士級戰艦。該戰艦排水量為12000多噸,滿載吃水8.1米,最高航速超過18節,最大航程7000海里。擁有雙聯裝305mm炮塔一座,單裝152mm速射炮10門,單裝47mm機關炮24門,水上450魚雷發射管一座,水下四座。黃海海戰的戰果表明,中等口徑的速射炮以快速發射的能力和足夠的射程,佔據了海戰的優勢地位。目前,世界各國海軍都採納了此種火炮配置方案,稱為三級艦炮配置。陸軍中將閣下,這是富士級戰艦的結構略圖和主要參數表。」

    總理衙門派出的翻譯代替楊格接過圖紙,卻發現參謀總長根本沒有看圖紙的意願,就只能一邊翻譯著英國海軍少將的話,一邊把圖紙捲起來放到一邊。

    理由,看起來是充足的。人家說你港口水位不夠深,人家說全世界海軍都採用這種配置方案,人家說連你的潛在敵人日本海軍都訂購了此種戰艦如果,會談此事的是中國的另外某個人,恐怕就會被費力曼特少將的話語打動,說服了。

    可惜的很吶,楊格從對當代海軍裝備及技術基礎出發,有自己的想法,別人無論如何巧言令色都無法打動。

    「尊敬海軍少將。」楊格加重了這個字眼兒,如同對方一直有意識的提起楊某人是陸軍中將一般。「中國沿海港口的自然條件確實不盡如人意,可是,如果因為港口條件不適合就放棄改造港口,裝備我們想要的戰艦,就如同我的祖先所說的那樣——因噎廢食。既然,我國下定決心要一萬四千噸以上的戰艦,就勢必會加大對沿海軍港的改造力度,此節,無需尊敬的海軍少將和友好的大英帝國皇家海軍為我操心。」

    翻譯在最後一句時愣了愣,偷眼看向面色堅決的楊格,還是忠實的用了「我」而非「我們」。這話的意思就是,戰艦訂購的事兒就是參謀總長說了算,別人無權決定。

    「魚雷發射管,取消!152副炮,取消!需要的100mm或者88mm速射炮也由我們自行選擇安裝,47速射炮改為37速射炮以適應我**工!採用德國克虜伯鎳鉻裝甲,完全包圍舯部,艏樓前甲板,採用背負式設計,預留12英吋雙聯裝艦炮安裝位置,艦艉甲板預留一個12英吋雙聯裝艦炮安裝位置。由此,戰艦在君權級的基礎上需要加長,可以考慮增加一組鍋爐和一台往複式蒸汽機,依然採用雙軸雙槳輸出方式權級都增加了舭龍骨,我們的秦皇級也應該增加,以保證適航xing。這些設計要求本人已經以書面方式告知莫羅納先生,那麼,尊敬的莫羅納先生,你這次來是否帶來了圖紙呢?」

    莫羅納確實帶了圖紙,卻不知外交方面的目的是否已經達到,自己該不該在顧客的要求下拿出來。

    楊格的目光轉向竇納樂,竇納樂在其目光壓力下緩緩點頭。

    莫羅納從皮包裡取出圖紙展開來,面向楊格。

    「按照將軍閣下的要求,秦皇級戰艦排水量將達到15700噸,滿載吃水達到9.4米,最大航速最大航程6900海里。當然,這些數據是在貴國自行安裝的炮塔符合設計要求的前提下取得的」

    「將軍」費力曼特急忙出聲。

    楊格也同時出聲說道:「最大航程應該在7500海里,為此,我可以容許加大排水量到一萬六千噸,增加艙室面積以裝在更多的燃煤。嗯,既然要增加艙室,我要求取消甲板下艙室的中央通道,採用前後分區,彈藥、燃煤、生活、鍋爐、輪機功能分區,艙區密閉和左右密封艙對稱佈局。」

    看看,陸軍中將是吃了秤砣鐵了心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