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鐵漢子

龍騰世紀 070 【自己的戰略】 文 / 過河老卒

    暖和的松木屋裡,躺被賴小順燒得熱乎乎的炕上,身上蓋著厚厚的被子,還搭了一件大衣,楊格卻怎麼也睡不著,腦子裡總想著那些風雪的寒夜行軍的弟兄們。

    就算強行拋開弟兄們不想,煩心事兒還不多嗎?

    太多了!朝廷是否能批准「撤退到遼陽再行決戰」的戰略?能否及時任命一位恰當的人作為遼東軍事全權者?這兩個問題很重要,關乎這場戰爭今後的走向和黑龍江軍、蘆榆防軍兩萬弟兄的性命,至於南路各部,此時的楊格看不上也顧不上想了。

    即便是遼陽東路大神威的黑、蘆兩軍,目前隨著黑龍江方向的援軍到達,名義上有了三十多營近兩萬戰力,可實際能夠充任「主力」的只有步兵七營、馬隊三營,其他的營頭,湊熱鬧打一打像賽馬集、細河、草河堡這些的戰役還行,南路跟日軍成師團建制的大兵團會戰,則差得遠嘍!別的不說,就說到的那些營隊的武器,可謂五花八門,雲士得、哈奇開斯、雷明頓、黎意、抬桿、大抬桿、鳥銃混雜,鮮有毛瑟、曼利夏等先進槍械。若非草河堡一役繳獲了不少日軍槍械,勉強換下兩營兩哨的武器,這些到營隊的戰力還會低。

    日軍東路連吃敗仗,算下來已經有一個聯隊被徹底殲滅了一次半。那麼,日軍第五師團會否因為草河堡之敗而調回迂迴南路之部隊呢?目前看來,這支迂迴部隊是多餘的了,因為南路清軍實不堪,析木城、海城,日軍第三師團都是一戰而下,每戰花費時間決不超過一天!

    如果朝廷批准了遼陽戰略計劃,那麼摩天嶺和田莊台的位置就很關要了。整個遼陽戰線上,摩天嶺是東翼的支撐,田莊台是西翼的支撐,相比之下,摩天嶺的重要性還因阻斷遼陽東路,屏障奉天而加重要三分。如果日軍第五師團抽回迂迴支隊,再次形成東路重兵集群,而朝廷開始遼陽戰略,摩天嶺上非留精兵不可!但是,黑、蘆兩軍又承擔了吃重的層層阻擊任務,要日軍第三師團壓力下承擔起這個任務,非全數抽調精銳出戰不可。那麼,誰來守摩天嶺?

    真恨吶!楊格心真的很恨南路諸軍的不經打。先前,他是積極主張立即增援海城的,因為海城手,即戰機手,只要南路諸軍阻擊敵軍海城城下十日左右,黑、蘆兩軍就可以從容地從兩翼側擊攻城日軍,迫退日軍是起碼的,抓住機會殲滅其一部也不是不可能。爭取南路創造出一個類似於草河堡規模的大捷,對提振南路戰場我軍士氣,對吸引日第二軍投入海城戰線,分散其海運登陸山東的兵力……等等諸般衍變來說,很有必要。

    不謀全局者,不可謀一域。老祖宗的教誨猶耳畔,可從南路戰局糜爛的現象推論——南路諸統帥、諸將領,還真沒有一個堪謀全局者!

    泱泱大國,難道就真找不出幾個人才來了?人才?有!一抓一大把!看看武毅軍營,劉松節、宋占標、楊騏源、馮國璋、肖真惕、嚴沖誰個不是人才?可惜,這個國家的軍政體系太過腐爛,高高上掌握戰略決策權、戰役指揮權者,對克勞塞維茨的總體戰、體系戰一竅不通,對兵器運用後產生的戰術一無所知!無能、不知,你讓位?或者明智如依帥、聶軍門、壽山分統、馮大人一般,側身一旁給年輕人撐腰打氣?狗屁啊狗屁!國家就壞體制上,壞那一群群尸位素餐者身上!

    不過再往深處一想,楊格也就釋然了。真要這個大清國如自己想像那樣了,小鬼子還敢來打嗎?

    現實就是現實,沒有那麼多如果,楊格現要做的就是無奈的現實之尋找一個可行的法子,量拖住遼東日軍十萬餘眾,不使其經海路南下山東半島!能拖多久?能拖多久就拖多久唄!但願,這段時間裡,北洋艦隊能恢復士氣,山東諸軍能夠加強警備和訓練,直隸方面也是如此。

    但願只是但願。楊格心裡很清楚,自己是人事聽天命,歷史的車輪滾滾前進,豈能讓他輕易地改變了方向?不從國家軍政體系這個根子上下手,就算楊格籌謀持久戰,滿清國一樣會敗!因為,這個爛透了的國家體系無法有效調動國力,無法有效建立型人才選撥機制,無法有效地打破滿漢之別和地域封鎖,改為一切以國防需要為重

    越是胡思亂想,越是睡意全無。

    到底應該怎麼辦?楊格啊楊格,這些天來你忙於練兵、打仗,卻忘記替自己謀劃出一個展戰略了!綱舉目張,沒有一個展總思路作底,那是不能成事的!

    嗯,得好生想一想了。

    國家體制必須改變,滿清的封建統治必須推翻,的、強大的國防必須建立。這三點是基礎,是綱,然而,也可以歸納為一點——推翻滿清。

    目前的滿清統治雖然是四處漏風、千瘡孔,可是國因襲千年的儒家化浸潤、毒害下,大多數的國人還遠遠沒有覺醒。他們信息閉塞,對天下、對世界還知之甚少。他們畏懼西洋人,對日月異的撮爾東洋卻不屑一顧;他們迷信堅船利炮,卻不思拿到這些東西後用好先進武器的法子,徒作表面功夫;他們也知道搞洋務運動,可是沒有國家統籌計劃,各省搞各省的,各人搞各人的,有限的國力和寶貴的時間被重複建設和急功近利給浪費了,日本維,國洋務,二十年下來的結果截然不同!洋務運動實際變成了權力者們鞏固權位的手段。

    總而言之一句話,滿清的統治基礎雖然已經動搖,但還遠遠沒有達到那種輕輕一推便轟然倒塌的程。

    能否用強硬軍事手段呢?虎視眈眈的列強巴不得呢!再說了,自己目前也沒那能力。一個好漢三個幫,沒有一支真正忠於國家、民族,願意為國家、民族的前途而獻身的式軍隊手,一切都是奢談!

    那麼,就只能暫時棲身於滿清統治體系之下,挖滿清的牆角、積攢自己的實力,等待時機,一蹴而就!

    怎麼挖牆角、積攢實力?

    得有地位,得有地盤。都沒有?借雞下蛋吶!就摩天嶺半山腰,有聶士成和依克唐阿兩位將帥,其依克唐阿是有地盤的,朝廷也頗有威信,較之剛剛升任直隸提督的聶士成,以及聶士成背後的,楊格覺得相距甚遠的直隸總督衙門,依克唐阿要直接了許多。黑龍江有金礦、石油和土地肥美的松嫩平原,盛京有鞍山、本溪、岫巖、大凌河的煤鐵鎂鋁,有千里沃野遼河平原,有濱海的良港營口、大連、旅順!而且,俄國、日本從陸路對關外的三將軍轄地虎視眈眈,理應尤重國防!

    國防要地,千里曠野,有良田礦產,工農業都有建設、展之基礎,東北,得天獨厚哇!只是,想像的美好未來只是一幅存於楊格腦海的圖卷,現實是,眼下的東北除了人參、貂皮、烏拉草之外,啥也沒有!

    楊格突然掀被起身下了炕,驚動了炕邊打地鋪的賴小順。

    「你繼續睡,我出去辦點事兒。」一邊穿衣服,一邊示意賴小順,楊格走到案台上拿起品官的暖帽戴頭上,繫好帶子,大步出門。

    他要深夜求見黑龍江將軍依克唐阿,商議移民實邊、推行普遍兵役、以移民建立軍屯的國防大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