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事情的實際發展情況,還真的如那子嬰所想的那樣,自己的祖父,果真在那外出巡視的過程之中,病故了。從此,那一位偉大的皇帝,就這樣與世長辭了。
再後來,便是一系列的變故迭生,讓子嬰確確實實地感覺到了,感到了祖父在與不在時的那種不同。先是自己的父親胡亥即位。而對於自己的父親能夠即位,子嬰也有著自己的一些想法。因為當時在他們的家族之中,只有兩個人能夠具備繼承皇位的資格,一個是自己的父親胡亥,而那另外的一個,就是自己的伯父扶蘇。
只是,當時自己還小,也還並不具備分辨是非的能力。可是,後來,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子嬰也聽別人說起過一些事情的內幕,儘管,有很多的消息,都純粹只屬於那種道聽途說的小道消息。那消息說的是,很有可能,很有可能自己的祖父始皇帝,在臨死的時候,所立的遺詔之下,是讓自己的伯父扶蘇來繼承皇帝位的。可是,由於當時跟隨著祖父始皇帝在外面進行巡視的,是自己的父親胡亥,還有左丞相李斯,右丞相趙高。而那兩個丞相,都是傾向於立自己的父親胡亥為新二世皇帝的,所以,雖然那始皇帝降詔任命自己的伯父扶蘇為地二世皇帝,可是,實際上,卻被那趙高和李斯二人合謀,私自篡改了始皇帝的遺詔,把任命那長子扶蘇為二世皇帝,改為了由自己的父親胡亥來繼承帝位。由於當時跟隨著祖父始皇帝在外面進行巡視的,是自己的父親胡亥,還有左丞相李斯,右丞相趙高。而那兩個丞相,都是傾向於立自己的父親胡亥為新二世皇帝的,所以,雖然那始皇帝降詔任命自己的伯父扶蘇為地二世皇帝,可是,實際上,卻被那趙高和李斯二人合謀,私自篡改了始皇帝的遺詔,把任命那長子扶蘇為二世皇帝,改為了由自己的父親胡亥來繼承帝位。
不過,子嬰也聽人說過,說是自己的父親胡亥,其實論才能,是遠遠不如自己的伯父扶蘇的。不過,始皇帝之所以在二人之間難以下定論,到底選哪一個為自己的接班人,原因就是這兩個人,長子扶蘇和次子胡亥,其實是各有其所長的。比如,自己的父親十分善於處於各種人際關係,尤其是,他十分善於討得自己的祖父的歡心,經常給祖父講一些可笑的事情,讓祖父開心,所以,祖父沒有理由不喜歡他。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自己的祖父雖然從感情上很喜歡自己的父親胡亥,可是,他也知道,若是論才能的話,自己的這個小兒子,卻是比著那長子扶蘇差得遠了。長子扶蘇面相奇偉,很通治國救世之道,甚至可以說是滿腹經綸,卻是剛正不阿,經常對始皇帝說一些讓始皇帝不願意聽的話。這樣以來,始皇帝便對於自己的這一位長子不是很喜歡了,甚至是有些反感。是的,沒有一個人,願意整天面對著一個對自己說三道四的人。長子扶蘇面相奇偉,很通治國救世之道,甚至可以說是滿腹經綸,卻是剛正不阿,經常對始皇帝說一些讓始皇帝不願意聽的話。這樣以來,始皇帝便對於自己的這一位長子不是很喜歡了,甚至是有些反感。是的,沒有一個人,願意整天面對著一個對自己說三道四的人。所以,後來,祖父便一怒之下,嫌自己的父親太敢於犯上,所以,一怒之下,便把他發配到了邊疆去跟那大將蒙恬守邊去了。
當然了,就連祖父本人也不會想到,也正是自己的那一次的大意,或者,更確切的是,正是因為自己的那一回的感情用事,完全依靠著自己的好惡去判斷是非,所以,這才導致了,導致了鄉衙的一個最大的失誤,那就是自己在自己的最後時刻,並沒有能夠,並沒有能夠按照著自己的意願,把帝位傳給最後的繼承人扶蘇。
雖然,自己的祖父始皇帝之前的事情,對於那長子扶蘇十分反感,就是因為他經常提出一些大膽的建議,幾乎是從來都沒有順著自己的心去辦吉,所以,肯定不會受到自己的喜愛。不過,雖然如此,畢竟那始皇帝是一個偉大的人,即使在當初的時候,他在一怒之下,把長子發配到了邊關去守邊,可是,畢竟那扶蘇還是很有才的,具有著自己的一套治國救世之道。而自己的江山社稷要想繼續萬代下去的話,沒有真正的才華的人,是不能夠實現的。
可是,這位偉大的始皇帝的這種最後的想法,雖然終於想對了,可是,卻已經是為時已晚了。他的那種想法,卻在最後的時刻,被人給篡改掉了。最後,子嬰的長子扶蘇並沒有能夠如願以嘗地繼承皇帝位,而是由自己的父親胡亥來繼承了。自己的那位可憐的祖父,不但沒有能夠當上皇帝,還隨即被賜死了。
當時,子嬰便對於這種事情感到十分的不解。試想,自己的父親的那樣的一個只知道斗允走狗的人,只知道花言巧語以討得皇帝的歡心的人,只知道哄人的人,而沒有多少濟世之道的真才實學的人,卻當上了皇帝。而自己的伯父扶蘇,卻因為敢於說真話,卻沒有能夠繼承上皇帝位,甚至還被賜死謝罪。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天理又何在呢?如果一直都這樣的話,那麼,他們的大秦江山,又怎麼得以保全呢?
可是,那子嬰也知道,雖然自己的父親即位了,不過,他卻是事事都聽那趙高的。直到後來,那趙高甚至連父親的話也不聽了,自以為是,自做主張,欲先殺了那二世皇帝而後快。這個時候,子嬰已經嗅到了自己的大秦王朝不會很長久的味道了。直到,那趙高指鹿為馬,顛倒是非黑白,直到,那趙高把自己的父親給逼得自刎而死。他卻是事事都聽那趙高的。直到後來,那趙高甚至連父親的話也不聽了,自以為是,自做主張,欲先殺了那二世皇帝而後快。這個時候,子嬰已經嗅到了自己的大秦王朝不會很長久的味道了。直到,那趙高指鹿為馬,顛倒是非黑白,直到,那趙高把自己的父親給逼得自刎而死。
現在,雖然自己終於把那趙高給殺死了,可是,已經是為時已晚。他子嬰的本領就算是再大,也沒有能力來扭轉現在的局勢。那劉邦的人馬,已經兵臨咸陽城下的灞上,隨時都會率部攻擊過來。另外,還有一種更為強大的兵力,也就是那打敗了章邯的那個項羽的部隊四五十萬人之從,據說也正在奔向這咸陽的路上。如此大規模的義軍面前,而他子嬰,僅僅依靠著一座咸陽之城,就能夠抵擋得住義軍那兇猛的攻擊了嗎?答案很明確,好幾乎就是不可能的。
而一想起那大將章邯,子嬰的心裡更不難受得要命。本來,那章邯是一員虎將,不但作戰兇猛,而且還十分通曉兵法。也正是因為這樣的關係,所以,他才能夠打敗那陳勝的義軍,解了咸陽之圍。不然的話,恐怕現在的咸陽,不知道到了什麼地方去了呢。
可是,如此優秀的一員大將,卻被那趙高給算計了。如果不是那趙高的話,那章邯也不一定會失敗於巨鹿之城;而且,即使是失敗了,也未必就會投降那項羽。要知道,那章邯手中的四五十萬大軍,可是他們大秦朝幾乎所有的兵力啊!哇靠,都是那該死的趙高惹的禍啊!
其實,對於那趙高的一些作為,自然是朝廷上下,無所不知。可是,線一個人,都又都懼怕那趙高的權勢與心狠手辣,不敢出來說話。為什麼那章邯之軍會那麼被動?為什麼他們會失敗?還不就是因為朝廷沒有給出足夠的支援嗎?如果,如果,在章邯上羽給朝廷,要求支援糧草的時候,朝廷能夠及時地給它們補充一些糧草的話,同時,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面對那各地的義軍,給予那章邯足夠的援兵的話,想必憑藉著那章邯的軍事才能,他也不會敗得那麼厲害,敗得那麼慘。如果,如果,在章邯上羽給朝廷,要求支援糧草的時候,朝廷能夠及時地給它們補充一些糧草的話,同時,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面對那各地的義軍,給予那章邯足夠的援兵的話,想必憑藉著那章邯的軍事才能,他也不會敗得那麼厲害,敗得那麼慘。
當然了,之所以那趙高會把持著朝政,不去支援那章邯,原因明眼人也是一下就會看出來,那就是因為當前來說,對於那趙高來說,能夠對他產生唯一的威脅的人,也只有一個章邯了。李斯被除掉了,而在朝廷之內,能夠跟與趙高相抗衡的人,也只有那手握兵權的章邯了。只是,只是,那章邯帶兵在外面,不好對他下手而已。不過,不能從明的方面對那章邯下手,他趙高還可以從暗的方面著手啊!這一明一暗,無論是哪一個方面,只要是屬於耍陰謀詭計,那他趙高那是內行,都是行家裡手,都是相當厲害的。他不急,也不慌,他有的是時間。他在等等著機會。
終於,機會來了。那章邯在跟項羽對陣的時候,漸漸地感受到了壓力,於是,那章邯便派人到咸陽來搬救兵。那趙高此時已經完全地把持了那咸陽之醜的朝政,所以,他正好可以利用這樣的一個機會,向那章邯下手。
而後的事情,那章邯不但沒有搬來救兵,而且,還被那趙高狠狠地參了一本,說那章邯無所事事,就連那麼一點兒的小毛賊都打不了,還統率著三四十萬大軍呢!像這樣的人,還留著他幹什麼?不如把那章邯如到了咸陽來,殺掉他算了。
「如果把那章邯給殺掉的話,那麼,丞相,你說說看,誰還能夠統率著那三四十萬兵馬,為咱們的咸陽來朝廷防守呢?」當時,那二世皇帝胡亥如此說道。而那二世的話,卻是大大的出乎於那趙高的預料之外。那趙高本以來,自己現在幾乎就是一手遮天了,既然這樣的話,那麼,還有哪一個人,就連那二世皇帝也說進去,還能夠阻攔住自己的所有的想法和意志?自己現在幾乎就是一手遮天了,既然這樣的話,那麼,還有哪一個人,就連那二世皇帝也說進去,還能夠阻攔住自己的所有的想法和意志?
可是,可是,可是那趙高還真的沒有想到,那二世小皇帝,居然還真敢不聽自己的話,還反而將了自己這麼一軍。嘿嘿,嘿嘿,這個傢伙,還真是很有意思,還真是很有意思!
卻說那二世,雖然在很多的時候並不精明,可是,剛才那趙高所提高到的那個想法,可是睜著眼想要斷送掉自己的大秦王朝啊,想要斷送掉自己的大好河山啊!
那秦二世知道,當今天下,除了那章邯之處,還真的找不出一個人,來為他統率那四十萬大軍,為自己的咸陽之城的安寧繼續賣命。而現在,那趙高居然還打起了那章邯的主意,也是太囂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