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帝國風雲

卷一 德意志的榮耀 第四百九十七章 苦戰 文 / 閃爍

    火力打擊持續到十月二十四日清晨,登陸行動在這個時候開始。

    攻打波多黎各是中國海軍在大西洋上打的第一仗,準確的說是第一場以奪取島嶼為目的的進攻戰鬥。

    當然,這場戰鬥打得並不輕鬆。

    登陸當天,美軍就發起了反擊,而且守衛蓬塞的美軍部隊在海灘上堅持到下午,才被登陸部隊擊潰。

    結果就是,快要天黑的時候,只有不到兩個陸戰師上岸。

    顯然,這一點都不值得高興。

    要知道,美軍並沒有打算退卻,也沒有辦法退卻,更不能退卻,守衛波多黎各的近二十萬美軍,要麼戰鬥到最後一刻,要麼立即投降。顯然,前者的可能性更大,美軍不可能在中國陸戰隊上岸之後就投降。

    當然,最大的問題,還是在登陸地點的選擇上。

    雖然顧祝同主張選擇一處較為偏僻的地點上岸,避開美軍的主力部隊,但是陸戰隊的指揮官認為這麼做毫無意義。道理非常簡單,波多黎各是一座面積不算小的島嶼,而這座島嶼上只有一座大型港口,也就是蓬塞港。如果不能在登陸後迅速攻佔蓬塞港,那麼後勤保障就會出問題。更要命的是,同樣與後勤保障有關,陸戰隊不可能在其他地方修建一座可以供大型船隻停靠的臨時港口。要知道,當時能夠調用的運輸船,都用來為陸戰隊、艦隊與航空兵運送作戰物資了,根本沒有船隻來運送修建臨時港口必須的設備與物資,也就不要指望修建臨時港口。

    這樣一來,在蓬塞港附近登陸就成了唯一選擇。

    問題是,蓬塞港正是美軍重點守衛的地方。

    雖然在蓬塞港東面,有一處極為適合登陸的海灘,但是這裡也是美軍岸防部署最為嚴密的地方。

    顧祝同不是陸戰隊將領,所以在登陸作戰上他得聽取陸戰隊將領的意見。

    結果就是。陸戰隊選擇了在最難的地方登陸。

    當時,陸戰隊將領給出的觀點是,在經過了長達一個月的轟炸與封鎖之後,波多黎各守軍的士氣已經崩潰,而且高強度轟炸已經讓美軍的防禦陣地變得支離破碎,加上艦隊在登陸作戰行動中的壓制,美軍根本不可能向登陸場投送兵力。因此只要能夠擊岸防部隊,登陸就能取得成功。

    第一天的戰鬥。就為這個觀點劃上了一個巨大的問號。

    白天,陸戰隊在頂住了巨大的壓力之後,取得了突破,只是灘頭陣地的面積遠沒有預料的那麼大。

    入夜之後,戰鬥打得更加激烈了。

    美軍不但派來了機動部隊,而且規模還不小。

    更要命的是,美軍的反擊部隊就部署在蓬塞北面。出發後只需要兩個小時就能到達登陸場。

    兩個小時,艦隊能做什麼?

    別忘了,艦載航空兵在夜間是無法出動的,即便出動了,也無法保證把炸彈扔到敵人的頭頂上。

    夜間,艦隊只能提供炮火支援。

    問題是,在上午的時候,炮擊編隊就已經參加了戰鬥。因為戰鬥打得非常激烈,所以炮擊編隊一直堅持到下午四點才撤走,比預定的撤離時間晚了差不多四個小時。而這就意味著返回時間也將推遲四個小時。

    也就是說,炮擊編隊要到夜間十一點之後才能返回。

    在此之前,艦隊沒有辦法為陸戰隊提供任何支援。

    當時,唯一能夠支持陸戰隊的,也就只有岸基航空兵了。

    這是,波多黎各離巴拿馬不算太近,戰術飛機根本就飛不過來,因此岸基航空兵能夠出動的只有轟炸機。

    顯然。轟炸機能做的,就是轟炸戰線後方的美軍。

    說得直接一點,只要戰鬥打響。轟炸機就無法對付與陸戰隊糾纏在一起的美軍,而陸戰隊也就只能單獨與美軍作戰。

    如果白天的戰鬥進行得較為順利的話。問題還不是很大。

    在以往的戰鬥中,陸戰隊往往能在登陸當天傍晚就把炮兵送上岸,然後讓炮兵在夜間發揮作用。

    可惜的是,這次是個例外。

    當時,上岸的大部分都是步兵,別說炮兵,連坦克戰車都不多,而陸戰隊步兵部隊擁有的最有力的武器僅僅是大口徑迫擊炮。事實上,就連大口徑迫擊炮都沒有多少,主要是各個步兵營都把炮兵連放在了最後面。在步兵連的炮兵排裡,裝備的僅僅是一些八十二毫米迫擊炮。

    此外,彈藥也是個問題。

    當時,分到各個炮兵連的炮彈,平均下來還不到兩百發。

    在以往的登陸作戰中,兩百發炮彈能在一個小時內打光,不管怎麼節約使用,也不可能堅持到天亮,甚至不可能堅持到下半夜。

    更要命的是,當時上岸的陸戰隊根本就沒有做好防禦準備。

    雖然白天的戰鬥,讓那些在後方指揮的陸戰隊將領產生了警覺,給前線指揮官、甚至是各個營的營長都下達了做防禦準備的命令,但是到天黑的時候,部署在外圍的陸戰營都沒有完成防禦準備工作。主要就是,在白天的戰鬥中傷亡了太多的官兵,而很多前線軍官都覺得首先處理傷員與陣亡戰友的遺體比組織防禦更加重要。此外,海灘上的戰鬥到下午四點左右才結束,而此時離天黑只有三個小時。

    可以說,當時海灘上的情況極為混亂。

    當時,甚至有很多上錯了岸的官兵沒有找到自己的部隊,而海灘上則有成百上千的傷員等待送走。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美軍發起了反擊。

    雖然美軍的反擊來得並不突然,陸戰隊派出去的偵察部隊提前一個半小時發回報告,但是這場反擊來得太猛烈了,而且陸戰隊根本沒有做好迎接美軍反擊的準備工作,很多部署在外圍的部隊甚至沒有進入防禦陣地。

    事實上,也沒有防禦陣地可用。

    當時,負責外圍防禦的陸戰隊官兵能夠依靠的,就只有剛剛挖好的散兵坑,而且還不能保證每個人都有一個。

    戰鬥打響的時候,陸戰隊官兵才發現,美軍不但有大批步兵,還有坦克戰車!

    這下,陸戰隊遇到了大麻煩。

    雖然陸戰隊官兵手裡有不少的反坦克火箭筒,但是面對步坦協同的美軍,根本就派不上用場。

    十點不到,陸戰隊的外圍防線就被突破了。

    可以說,如果再不設法改變局面,美軍就將殺入登陸場,而那些被困在登陸場的陸戰隊官兵要麼投降,要麼就被趕進海裡成為魚蝦的晚餐。

    這個時候,能夠拯救陸戰隊的,也就只有艦隊了,而且是艦載航空兵。

    顧祝同別無選擇,只能出動艦載航空兵。

    為了避免誤傷,或者說是把誤傷降低到最低限度,轟炸都由陸戰隊引導,即陸戰隊劃出一條轟炸線。不管怎麼條線外有沒有敵人,或者有多少敵人,所有的艦載機都把炸彈投到這條線之外。

    當然,這麼做,絕對無法避免誤傷。

    在接下來的兩個多小時內,艦載航空兵出動了近一千架次,投下了近八百噸炸彈,還消耗了大量炮彈與槍彈。

    根據陸戰隊的作戰記錄,在這兩個小時內,至少有上千名官兵因誤炸傷亡。

    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大的代價。

    只是,比起後方兩萬多名沒有被趕下海的陸戰隊官兵來說,這個代價並不算大,而且陸戰隊終於站穩了腳跟。

    十二點左右,炮擊編隊返回。

    到此,美軍的反擊也到頭了。

    雖然轟炸無法徹底阻止美軍,畢竟艦載機不可能隨時隨刻都在戰場上翱翔,也不可能一直用炸彈把美軍擋在陸戰隊劃定的轟炸線之外,但是炮擊編隊卻能辦到,即在陸戰隊的指引下,戰艦能夠把炮彈精確的投送到美軍的頭頂上,而且誤差不會超過五十米,也就能夠為前沿作戰的陸戰隊提供有力支援。

    面對隨叫隨到的炮火,美軍根本不可能堅持下去。

    要知道,即便是一枚一百五十毫米炮彈,也能把方圓三十米內的所有美軍官兵送去見上帝。如果是一枚二百四十毫米炮彈,就算落點偏差了十米,也能夠把一輛四十多噸重的坦克拋上天。

    在炮火的覆蓋下,美軍根本沒有生存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還在堅持戰鬥的陸戰隊官兵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基層軍官大多參加過數十次、甚至是上百次戰鬥。也就是說,陸戰隊官兵非常清楚該在什麼時候請求炮火支援,而且能夠為戰艦提供精確的炮擊坐標。

    對美軍來說,好像撞上了一面無形的牆,一面由鋼鐵與烈火組成的牆。

    顯然,美軍無法衝破這面牆。

    只是,美軍也沒有放棄。

    要知道,在炮擊編隊返回的時候,美軍離勝利只有一步之遙了。當時,美軍的幾支先頭部隊已經在坦克戰車的掩護下衝到了海灘上,一些美軍官兵甚至見到了漆黑的大海,只要再加一把勁,就能佔領海灘陣地。

    也正是在勝利的誘惑下,美軍仍然在不顧一切的發起進攻。

    戰鬥一直持續到天亮,當艦載航空兵的戰機再次出現在戰場上,在飛行員可以把炸彈精確投擲到美軍頭頂上的時候,美軍崩潰了。

    如果說,炮擊擋住了美軍的去路,讓美軍的每一次衝擊都只能付出更多的代價。那麼轟炸就能徹底消滅那些還在試圖衝向海灘的美軍,讓美軍徹底喪失攻佔海灘、擊敗中國海軍陸戰隊的希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