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帝國風雲

卷一 德意志的榮耀 第四百九十八章 僵持 文 / 閃爍

    登陸波多黎各的第一個二十四小時,中國海軍陸戰隊付出了非常慘重的代價。

    雖然在中國的軍方資料中,只承認在這場戰鬥中有一千八百七十四名官兵陣亡、四千六百五十五人負傷、一千四百六十九人失蹤,且失蹤人員中有一百二十七人被美軍俘虜,但是實際傷亡數字要多得多。在戰鬥結束的時候,七個部署在外圍的陸戰營中,最好的一個剩下了不到一百名官兵,最差的一個只有十一人倖存,而且全部負傷。也就是說,這七個陸戰營就有將近四千人陣亡與失蹤。

    當時,這場戰鬥打得有多慘烈呢?

    按照慣例,在登陸艦隊裡有速艘醫療船,而且一般是一個陸戰軍配備一艘醫療船,而當時顧祝同動用了兩個陸戰軍。大概是料到這場戰鬥會打得非常慘烈,所以顧祝同請求魯志剛增派了兩艘醫療船。也就是說,當時登陸艦隊裡有四艘醫療船。到十月二十五日上午,四艘醫療船上已經人滿為患了。要知道,當時中國海軍中噸位最小的醫療船都能夠收容一千二百多名傷員,噸位最大的則能收容兩千多名傷員,參加此次戰鬥的四艘醫療船總共能夠收容近六千名傷員。

    也就是說,在第一天的戰鬥中,陸戰隊的傷員就超過了六千人。

    這是個什麼概念?

    雖然一個陸戰師的總兵力在兩萬左右,但是戰鬥人員不到一萬二。也就是說,傷員就相當於一個陸戰師的半數戰鬥人員。

    只是,到底有傷亡了多少官兵,恐怕誰也說不準。

    比較確信的數字是,陣亡人數在五千以上,傷員在七千左右,此外還有兩千到兩千五百名官兵失蹤。

    也就是說,這場戰鬥。幾乎損失了一個陸戰師!

    如果以單日戰鬥為準,這一天是自開戰以來,中國海軍陸戰隊打得最慘烈、傷亡最為慘重的一天。

    只是,巨大的傷亡與犧牲,並不是毫無價值。

    美軍在這一天裡,付出了更大的代價。

    當時,參與反擊的有四個美軍師,而且都是精銳部隊。至少是波多黎各守軍中的精銳部隊,其中一個還是裝甲師。

    戰鬥結束的時候,僥倖逃脫的美軍不到兩萬人。

    也就是說,美軍在這場戰鬥中損失了將近五萬名官兵,其中絕大部分陣亡或者失蹤,只有不到三千人當了俘虜,而且全是重傷員。

    有趣的是,中**方的資料中,只提到美軍陣亡了一萬八千多人。

    當然,這也沒錯。主要就是。中**方沒有統計失蹤人員,而且在計算美軍陣亡人數的時候。以能夠確認身份的遺體為主。也就是說,只有找到較為完整的遺體,才能夠計算到陣亡名單中去。

    顯然,美軍的「失蹤」人員比「陣亡」官兵還要多。

    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在上半夜的轟炸中,就有不少美軍被炸成了碎片。在隨後的炮擊中,有更多的美軍沒有留下肢體。

    事實上。美軍在反擊中犯了一個嚴重錯誤。

    這就是,在狹窄的戰場上投入了太多的兵力。

    要知道,中國陸戰隊開闢的登陸場並不大。寬度在五公里左右,縱深還不到兩公里,因此戰線的總長度不到十公里,而美軍則主要集中在北面,也就是大約五公里寬的戰線上發起反擊。

    正常情況下,在這麼寬的戰線上,最多只能投入兩個師的兵力。

    如果反擊部隊的戰鬥力較為強悍,一個師都足夠了。

    大概是擔心部隊的戰鬥力,美軍投入了四個師。

    當然,這還不是最嚴重的問題。

    要知道,反擊也需要預備隊,不然就難以持續下去,也就有可能在達到目的之前被防禦部隊擊潰。很多時候,決定反擊戰鬥勝敗的,就是有沒有足夠的預備隊,以及預備隊能否及時投入戰鬥。

    大概就是因為後面這個原因,美軍的預備隊就緊跟在突擊部隊後面。

    由此,造成了一個嚴重的問題,即在突擊部隊遭到火力打擊的時候,跟在其後面的預備隊也難以避免。

    說白了,美軍把太多的兵力放在一起。

    這樣一來,集中的美軍官兵不但無法把戰鬥力發揮出來,還成了中國海軍艦載機與艦炮的打擊對象。

    當時,如果美軍讓兩個充當預備隊的步兵師往後挪一點,遭受的損失就不會這麼大。

    可以說,在美軍陣亡官兵中,有半數還沒有看到中**人、甚至還沒有接到投入戰鬥的命令就被炸死了。

    也正是如此,美軍的傷亡才是中國海軍陸戰隊的四倍多。

    只是,巨大的傷亡,並不是擊潰美軍士氣與鬥志的主要原因。

    當時,真正讓美軍崩潰的,還是這場反擊戰的結局。

    要知道,美軍是在已經嗅到了勝利氣息的時候被打了回去,然後看著更多的陸戰隊登上海灘。

    即便是新兵,也知道已經沒有機會把中國陸戰隊趕出波多黎各了。

    二十五日白天,又有兩個陸戰師上岸。

    更重要的是,陸戰隊的炮兵也被送上了海灘,還有四艘滿載著彈藥與物資的大型運輸船衝上海灘擱淺。

    雖然美軍試圖用重炮擊毀這四艘運輸船,但是結果卻大相逕庭。

    因為沒有辦法把偵察兵送到海灘附近,所以美軍的炮擊準確性非常糟糕,而美軍的重炮部隊在開火之後不久就遭到了中國艦隊的壓制,隨後還遭到了艦載機的轟炸,損失了上百門重炮。

    到了傍晚,火力支援艦隊也趕到了。

    顯然,美軍不可能如法炮製,在二十五日夜間再次發動大規模反擊。要知道,火力支援艦隊不是炮擊編隊,那些火力支援艦都能持續作戰十幾個小時,根本不需要在夜間去外海進行彈藥補給。如果火力支援艦隊分成兩批行動,還能隨時讓數十艘火力支援艦為陸戰隊提供炮火支援。

    美軍沒有笨到在這個時候去送死。

    正是如此,上岸的陸戰隊官兵也得已喘口氣。

    到二十六日,最後兩個陸戰師也登上了海灘,還帶來了另外兩個陸戰師的裝甲部隊,準確的說是裝甲裝備。

    當天晚上,陸戰隊的突擊部隊離開了海灘,開始向蓬塞推進。

    美軍沒有打算死守蓬塞,但是做了最後的抵抗,即在主力部隊撤走之後炸掉了蓬塞港裡的所有基礎設施。

    當然,美軍沒有花多少力氣,因為登陸前的炮擊,已經讓蓬塞港癱瘓了。

    事實上,美軍不是不想死守蓬塞,而是沒有這個能力。

    這就是,在二十四日夜間的反擊中,美軍遭受的損失過於慘重,而在接下來的兩天裡又沒能把其他部隊集結起來。結果就是,當中國海軍陸戰隊開始向蓬塞推進的時候,守衛該地的美軍不到三萬,而且其中近兩萬還是從登陸場撤回來的散兵游勇,美軍根本來不及完成防禦部署。

    對美軍來說,唯一的選擇就是撤離蓬塞,去島嶼腹地繼續抗戰。

    二十七日下午,中國陸戰隊佔領了已經變成廢墟的蓬塞港,並且在當天晚上拿下了有將近五十萬居民的蓬塞城。

    到此,顧祝同沒讓陸戰隊繼續推進。

    當時,能夠作戰的只有四個陸戰師,率先登陸的第三陸戰師與第五陸戰師已經在二十六日撤了下來。

    因為傷亡過於慘重,所以這兩個陸戰師在接下來的兩個月之內別想上場了。

    用四個陸戰師,根本不可能消滅波多黎各島上的所有美軍。

    更重要的是,物資的消耗量比預期多得多,因此陸戰隊必須停下來,等待運輸船隊把物資送過來。

    當然,還得花時間清理蓬塞港。

    只有讓蓬塞港恢復運作,哪怕只是讓船隻進入港灣錨泊卸貨,也要比在登陸場的淺灘上擱淺好得多。

    當然,戰鬥並沒因此而終止。

    在佔領了蓬塞之後,陸戰隊派出了十多支偵察部隊,而且每支偵察部隊的規模都在營級以上,有的還是加強營。這些偵察部隊的任務不是去擊敗美軍,而是去找到那些藏在島嶼腹地的美軍,然後呼叫轟炸與炮擊。說白了,就是去充當航空兵與艦隊的眼睛,然後把打擊美軍的任務丟給航空兵與艦隊。

    在太平洋戰場上,中國海軍陸戰隊就經常採用這種戰術。

    面對營級規模的偵察部隊,美軍很難一口氣將其消滅掉,而偵察部隊只要遭到攻擊就會呼叫火力支援。

    當然,美軍也知道,對付中國海軍陸戰隊偵察部隊的最好辦法就是藏起來。

    波多黎各島足夠大,可供美軍藏身的地方非常多。更重要的是,偵察部隊不可能深入島嶼腹地,必須在火力支援的範圍之內活動,而且最好是在艦炮與重炮的射程之內活動,因為航空兵未必能夠隨叫隨到。

    這樣一來,偵察部隊最多只能肅清蓬塞附近三十公里的地區。

    繼續深入內陸的話,就需要讓炮兵靠前部署,也就需要擴大佔領區,而這是當時陸戰隊辦不到的事情。

    也正是如此,戰鬥在這個時候進入了僵持階段。

    只是,這種局面不會持續太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