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呂氏天下

龍騰虎嘯滅蒼穹 152天下收繳兵刃甲,十二金人震蒼穹。 文 / 絕冷無淚

    「啟稟陛下,臣有一策可絕天下亂民之心!」位列將軍之位的呂布站出隊列,雙手施禮朗聲喝道。

    殿上一眾文武大臣見是呂布請奏,全部都靜了下來,卻是因為呂布自投效秦國以來,無論是上陣殺敵還是出謀劃策都顯露了一手,(秦始皇皇帝的稱號還是呂布獻出來的)在眾人眼裡這個疑似呂不韋後人的年輕人頭腦靈活,說不定這次又是想出一個好辦法。[.]

    始皇嬴政將身子半伏在身前案几上,用右手托著有些昏沉的腦袋,底下的這些文武眾臣的爭吵之聲實在讓他有些頭疼。而呂布清朗的高喝聲就好似給了他加注了一劑興奮劑一樣,始皇嬴政呼的一下直起身來,雙眼緊緊盯住底下那個高壯俊朗的身影:「呂愛卿有何策,快快道來。」

    呂布整理了一下思路後朗聲道:「陛下所憂慮之事不外乎天下亂民殺之不盡,而人確實是殺不盡,可是亂民起事時所用的兵刃甲冑確實能消滅乾淨的!」

    始皇嬴政第一次聽到不用去減免賦稅、加贈駐軍、停止修建馳道工程的意見,也不理會眾文武的驚疑聲,雙眼放光連忙追問道:「呂愛卿所說的是消滅亂民所用的兵刃甲冑?具體如何操辦?」

    「陛下可下詔書,勒令天下萬民將民間的兵刃、甲冑、甚至是尺寸不符合的剁肉刀全部收集起到咸陽來,如果膽敢不從或是藏匿兵刃甲冑的人,一律當做叛亂之罪制罰!將這些民間的兵刃、甲冑全部收集到咸陽後有幾個好處:一,可以不費一金一銅就獲得大量的軍用兵甲,陛下可以將這些東西重新回爐製成我軍所用的兵甲,或是將這些東西儲存起來留作日後在用。

    其二就是讓天下心懷不軌之徒心生膽寒,這些人沒有了兵刃和甲冑之後,就算不死心繼續為禍一方,當地的駐防士卒絕對能輕易將這些手無兵刃身無甲冑的亂民斬殺,長久之後天下人就知道一旦起事就是以卵擊石,自然就不會再有亂民禍亂天下了。」呂布嘴上是這麼說,但是心中卻是嘀咕著,若是秦始皇真的還要大修阿房宮、萬里長城、皇家陵墓的話,就算沒有兵刃和甲冑,也無法攔得住天下『亂民』的憤憤之情。到時候就算是一根長竹,一塊大石,也能成為天下『亂民』的兵刃!哪怕是一身血漬和汗水,也能成為天下『亂民』的甲冑!!總之一句話,事在人為。

    不管呂布提出的這個辦法日後能有多大作用,但是至少在始皇嬴政和其餘眾文武看來,呂布的這個辦法簡直絕妙至極!天下亂民之所以此起彼伏最大原因就是趙、韓、魏、燕、齊、楚這六國覆滅之時有大量潰兵潛藏在民間,這些潰兵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靠的只有手上的兵刃與身上的甲冑。而一旦下令將民間所有的兵刃和甲冑全部收集起來,這些六國餘孽就如臨頭一棒,至少幾年之內是無法再逍遙快活了,天下各地的治安也將大大改善。

    「妙!真是妙啊!!就用這個辦法!朕即日下旨,天下各個郡城鄉亭,全力收繳民間所用之兵刃、甲冑,各地駐軍負責監督和運送這些兵刃甲冑到咸陽。如有百姓抗拒不從不肯上繳手中兵刃和甲冑者,一律按圖謀造反罪論處,一律殺無赦!!」始皇嬴政興奮異常,糾纏他好一段時間的難題終於被解決了,而且還不是用減免賦稅、罷停工程這些辦法去辦到的,這怎能不讓他高興?而對於進獻這個辦法的呂布,始皇嬴政稍稍思慮了一下後,還是決定賜予他一盤黃金以作賞賜。

    呂布自然知道自己不可能因為提出一點意見就獲得更高的爵位官職,但是平白獲得一盤份量不輕的黃金作為賞賜,這個結果也是讓呂布很是滿意了。

    始皇嬴政的詔令迅速傳播到各個郡城鄉亭之間,雖然在收繳民間兵刃和甲冑的事情上一些地方的官員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就好似現在的美國突然實施全面收繳民間槍支一樣,屬於你自己的槍支你肯無條件給政府嗎?)但是在如狼似虎的無數秦軍悍卒劍戟強弩的給力幫助下,無數支六國舊制劍戟刀槍被成堆成堆的運送到咸陽。雖然這過程中秦軍士卒也出現了一些傷亡,但是在始皇嬴政看來長痛不如短痛,今日的短痛正是為了避免日後的長痛,所以就算出現了不小的傷亡但是收繳兵刃和甲冑的力度卻只有加強而沒有一絲鬆懈。

    民間的兵刃和甲冑被大批大批的運送到了咸陽,這件事除了讓藏匿在民間的六國『餘孽』慌了神之外,還讓如今天下的一些靠著打造兵刃、甲冑為生機的大小商販們慌了手腳。

    始皇嬴政是何許人也?他可以算的上最討厭商販的秦國君王了!(因為他真正的老爹就是一個說出奇貨可居這個經典語錄的大商販,身為他真正老爹的『投資項目』對商販這個行業產生厭惡情緒是很正常的。)始皇嬴政可不管你生產的兵刃和甲冑是賣個良民還是亂民,總之他的詔書一下後,所有和兵刃、甲冑搭得上關係的東西都要收繳!

    別以為你店裡這些東西作為商品我們大秦就會對這些東西採取包容措施,因為正是你們這些販賣兵刃、甲冑的傢伙讓我們大秦的治安出現危機!所以對不住了,你們店裡的東西,庫房裡的東西,甚至是正在鑄造的未成品,全部都要被收繳!怎麼,不捨得給麼?看到那些手持劍戟強弩的秦軍悍卒腰間血淋淋的人頭了嗎?不肯上繳試圖違抗始皇帝旨意的傢伙,最後就是那個下場!!

    在春秋戰國年間大發戰爭財的無數鑄造匠人們,面對大秦帝國不留一絲情面的收繳,他們試過一哭二鬧都不顯靈之後,一些想不開的只能滿嘴咒罵著採取了最後的辦法——忍!(讓他們去自殺?他們可不幹。)

    雖然大秦帝國收繳民間兵刃、甲冑的發令對這些以鑄造兵刃、甲冑為生的鑄造匠人和商販們十分不利,可是世上任何問題都沒有絕對,這些人最終還是想出了解決的辦法。

    最先想出解決之計的人是戰國末年著名的鑄造世家:孔氏。孔氏(佚名)本魏國人,以冶鐵為業。秦滅魏後,孔氏被遷徙至宛。孔氏在宛繼續經營冶鐵業,兼及經商。因善於用所得錢財結交諸侯和「游閒公子」等人,因而在冶煉、商業上獲得許多便利,「贏得過當」,「家致富數千金」,成為宛地大商人。其致富方式因此被當地商賈所傚法。

    在大秦帝國開始全國範圍收繳兵刃、甲冑的時候,一向精明的孔氏族長立刻搶在宛地的官員收繳他店裡的兵刃和甲冑之前,利用一條咸陽官員的人脈主動向當地官員申請成為秦**法兵刃、甲冑的專屬鑄造匠人,在花費了不少錢財後最終通過了申請,成為了專門為大秦服務的鑄造匠人。雖然在錢財上自然不可能與之前販賣給各路『豪傑』時賺取的多,但是至少孔氏一族通過抱大腿的辦法保住了他們庫房裡的兵刃、甲冑,並獲取了一條可以繼續生存下去的活路。

    而在孔氏一族成為大秦帝國專屬匠人並得以保存店裡兵刃、甲冑這個消息傳開之後,各地的鑄造匠人便多出一條投靠大秦帝國成為大秦帝國專屬匠人的活路。(這也是始皇嬴政為了避免日後不至於各地的駐防士卒兵刃、甲冑壞了之後沒有可以維修、養護的匠人,不情願的情況下給這些鑄造匠人們留下的活路)

    當始皇嬴政看到一座座由兵刃、甲冑堆積而成的小山時,始皇嬴政突發奇想,下令將兵刃和甲冑全部回爐重新化為金(金屬)水,用這些金水鑄造出十二尊巨型金人每尊重二十四萬斤(一說三十四萬斤),他要用這些彙集了天下無數兵刃、甲冑的巨型金人來鎮壓大秦帝國的國運!而鑄造後這些巨型金人生下的一些金水,始皇嬴政則讓匠人們為他鑄造了許多鍾鐻,擺放在秦皇宮中用於觀賞取樂。

    說到始皇嬴政鑄造十二尊金人這件事,匠人們在準備鑄造的時候請奏始皇嬴政,問他要將這十二尊金人以什麼樣貌來鑄造。始皇嬴政考慮過將這十二尊金人全部鑄造成他自己英明神武的摸樣以供後代子孫和大臣們觀賞膜拜。

    但是恰逢此時邊關傳來消息,駐守邊關臨洮之地負責震懾匈奴的大將阮翁仲病逝。始皇嬴政見過阮翁仲這個大秦軍中第一力士,(這個巨人的武藝不下於呂布,至少是在力氣方面甚至還略有勝之)聞得阮翁仲病逝,始皇嬴政便回想起阮翁仲那巨靈神一般的威武模樣,立刻下令讓那些準備鑄造金人的匠人們按照阮翁仲遺留的屍首來作為金人的樣板。

    而相傳這十二尊金人出世之時,原本萬里無雲的天空突然烏雲密佈,始皇嬴政獨自一人喃喃道:「若大秦得十二名阮翁仲著般人物,就算是這天上的大帝又如何做不得?」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無淚下回分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