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重機槍

《》章 節目錄 六重啟電台 文 / 秋林

    占東東見拓哉要說實話當然點點頭。拓哉說道:「告訴你,我,我不滿意,我非常地不滿意!」最後一句不滿意他是喊出來的,大家的臉色一變。只見拓哉雙手握拳揮動著,來回大踏步走著急急用日語講了一大段話。聽著丹妮翻譯了大致意思後,大家的臉色反而輕鬆下來都露出了笑容。

    原來拓哉吼叫的是對自己的不滿意。他說道:「我在來中國以前就制定了自己的目標,可以尊重你們,但只能把你們當對手,絕沒想到也不想做朋友。因為我爺爺這些年一直對中國很友好,他總對我說會被中國人所感動,我做好了心理準備這是不可能的,我和你們合作經濟項目也是把你們當對手,加入日本人都在和中國人做生意的潮流賺你們的錢而已。可是,可是,你們終於感動了我,我終於被你們所感動,我,我非常的不滿意!我的周圍都是想拿中國當對手甚至當敵人的夥伴,我,我背叛了他們……」拓哉越說聲音越小,垂著頭站在當地。洞裡靜默著,占東東正要上前,拓哉抬起頭來手一揚,向占東東扔去一物。

    後來佔彪才瞭解到,原來在7、8月間,**中央在廬山召開會議,發動了反右傾機會主義運動。使本來有所糾正的大躍進重新反彈開始了「更大躍進」,從反右派又接上了反右傾。隨著運動的深入開展,各地省市縣領導頭腦又重新膨脹起來。明明是欠收減產,卻又大吹糧食產量超過「大躍進」的1958年,糧食高徵購的商品率竟達,農民留量加回銷全年人均佔有糧食只有357斤,除去種子、飼料和社辦工業用糧,每天的人均口糧不到半斤,而且大部分是紅芋片。1960年春最困難時人均每天口糧只有2兩左右。

    而就在這種情況下,各地為了完成糧食徵購還開始了造成滔天大禍的「反瞞產」運動。「反瞞產」運動針對上報產量達不到上級領導徵購任務的農村各級幹部,立即打成「右傾機會主義」分子,批判鬥爭,殘酷毒打,直到報產數字滿意為止。本來1959年中國的糧食全面絕收,使1960年的冬小麥沒種子可播,第二年必然又是絕收的一年!而在1958年冬至1959年夏季人民公社的整頓和調整中,因公共食堂缺糧,許多地方允許社員回家做飯,在夏糧收割後分配了一些糧食給社員群眾,這使農民還有一線生機,但「反瞞產」運動變成了針對社員群眾的抄家搜糧運動,全副武裝的民兵,吊打已經無糧的農民,要把這最後一部分救命糧從社員手中摳出來,以充徵購任務。這樣就斷了千百萬農民的後路,再加上沒有自留地和畜牧業的自救,便引起了空前嚴重的後果,造成了這場人為的災難。從1959年11月起,人類歷史上空前的大饑饉就籠罩了全中國。斷糧的農民數千萬地餓死,萬戶蕭疏、餓殍遍野,到處都有餓死倒斃在路邊的人。樹皮被剝光吃了,被子裡的棉絮也扒出來吃了,有些地方甚至出現吃人肉的現象。

    曾有一說是蘇聯背信棄義和逼債造成的大饑荒,其實蘇聯宣佈撤回專家是在1960年7月16日,這時大饑荒已在全國農村漫延近兩年了,有兩千多萬人是在1959年11月至1960年5月青黃不接時死去的。

    還有一說是這三年遇到了百年不遇的自然災害,其實只是部分地區遇到了普通的旱災,大部分地區還是風調雨順的。究竟是天災還是**至今還沒有個明確的說法。政府沒說是**,下面各級部門誰也不敢說是**,包括各出版社的編輯們,審稿時都不敢碰這根高壓線,遇到說**的章節大筆一揮砍去。

    而這期間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中國政府1959年中國糧食出口不僅未減,反而達到歷史最高水平,1960年也仍是居高不下,採取無償贈予的方式向其它社會主義國家和民族主義國家提供援助,置國內大批餓死的農民於不顧。

    號稱「天府之國」的四川是這場災難受災最重的地區。當時的省委領導好大喜功,還打腫臉充胖子,在四川糧食大幅度減產的情況下繼續大量往省外調糧,僅1959年至1961年三年就外調157億斤,幾乎相當於前五年外調糧食的總數。在四川驕傲地宣稱外調糧食居「全國之冠」的同時,四川農村大量餓死的人也居「全國之冠」,整整一千萬,只少不多。,城市也普遍餓飯,糧食定量急劇下降,城鄉老百姓怨聲載道。

    占彪匆匆趕回雙河農場後,馬上佈置冬小麥的播種,他要堅持這塊綠州的持續大豐收。同時幫助被當地群眾譽為「救命書記」的強子安置十里八村慕名來逃荒的鄉親。勉強過了1960年的春節後,占彪看到不斷加劇的災情又開始了再一次的救援行動。這次他讓劉陽負責江浙一帶的救援,曹羽負責東北一帶的救援,這兩地的救援還是以給錢和糧票為主,由趙本水帶著龔班長一行保護錢和糧票送過去。自己則親自負責四川本地的救援,以發糧食為主。這次救援還擴大了範圍,包括隋濤的鐵道兵、三德的海軍戰士的家鄉父母。占彪知道,人民的幹部和士兵還是很廉潔的,包括**和周總理的親友,都一樣在挨餓。

    四川的救援占彪根據上次的經驗,把手裡的十輛解放牌汽車分成五組,每組14人兩輛車,車上裝著偽裝好的成袋大米、麵粉。由占彪、小峰、成義、正文和二柱子各帶一組,強子在家留守。出發前占彪一狠心,把打鬼子時的五部短波電台啟用了分到了各個組,以便互相聯絡。

    雷科長一看到這五部電台眼睛都綠了,多少年沒有碰過他的專業了。他撲在滿是灰塵的電台上連吹帶撫地喜歡著。那種表情,那種熱情,那種失態,分明是失散的父子重逢!經他兩天兩夜的改裝,五部電台都變成了車載電台,除了可以用手搖發電機外,還可以用汽車發電。經雷科長改造的天線不但隱蔽在車廂鐵架上,而且性能大大增強,使對講距離達到500公里,發報距離達到2000公里,成都到北京的直線距離才1600公里。這回遠在北京都可以直接聯絡了。

    樊剛則忙前忙後幫著檢修著汽車,換好了每台車的備用胎,又和占彪建議說,應該換一副車牌,這和成義的想法不謀而合。項工臨時接受任務,他的小加工廠把十輛汽車的公安勞改車牌卸了下來,做了兩套備用的民用車牌。

    占彪看看一直為出行做積極準備的樊剛、雷科長和項工,指令他們也參加救援行動,和程老師跟著自己的組同行。樊剛四人高興得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占場長真是用人不疑啊,竟敢把勞改犯帶出去。

    五路人馬是從南充附近的雙河農場為中心,按著綿陽和德陽方向,宜賓、瀘洲和攀枝花方向,重慶方向,達州方向,廣元等五個方向出發了。正文抽出警衛排的抗日班老兵,每車兩人,都穿著軍裝佩著手槍。小寶和小蝶也上陣繼續當報務員。救援對像按占彪的要求,以救援抗日班士兵為主,量力而行兼顧沿途百姓。

    占彪的兵分五路的救援行動,就如五股暖流從雙河農場流向四川的各地。但都沒有流得太遠,因為嚴重的災情實在是讓他們邁不動步了。

    未完待續,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錄新浪原創訂閱更多章節。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