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劉文輝

第三部分:埋骨何需桑梓地 第九十三章:立憲派共襄義舉 文 / 故事情節

    第九十三章:立憲派共襄義舉

    且說劉文輝與何成浚兄弟,大大的坑了清廷一把,閃掉了無數人的眼鏡。

    《大公報》得知了消息,發表了一篇文章:大清朝識人有妙術,革命黨引兵伐武昌。此文一出,天下嘩然,在也沒有人對武昌首義的形勢擔心。你們清廷這樣子搞,滅亡是遲早的!正在這時,雲南蔡鍔在昆明起義,建立軍政府!黎元洪與劉文輝的辦法起作用了,從此以後,只要誰獨立,就給誰拿錢,只要你成立軍政府,那你就是響應武昌首義。

    山西獨立,安徽獨立,廣西獨立……這且不論,劉文輝心中有數,可最讓劉文輝不爽的是,外蒙古居然也獨立了,豈有此理。沙俄乘著清廷威望一步步消失,於是來個混水摸魚,打起了外蒙古的主意。黎元洪見劉文輝黑著臉,勸道:「文輝兄,算了吧!今日之侮,只能等他日償還了。」

    這邊劉文輝起事成功,那邊立憲派湯化龍卻在家中生悶氣,生什麼氣,被清廷給氣得唄。進京上訪,絕食靜坐,可大清卻不拿他們當人,靜坐是麼?絕食是麼?餓死是你自己的事,你自己不吃,怪得了誰。就在他絕望之時,劉文輝一聲槍響。湯化龍興奮莫名,幸災樂禍,趕緊出山響應:「好哇,你們把老子的好心當成驢肝肺是不是?你們把老子立憲派當猴耍是不是?好,你朝廷不把老子當人,老子也不把你當人……」

    湯化龍久聞劉文輝與黎元洪大名,便公開以湖北咨義局議長的身份,拜訪劉文輝、黎元洪,並在《大公報》、《華夏日報》等等報刊之上,發出賀電,並提出要舉行成立新政府的大會,湖南譚延闓響應,江蘇的張謇也自響應……

    清廷急了,劉文輝這一聲槍響,一個月不到大清就丟失了半壁江山,這可如何是好。在湖北,立憲派與革命黨己經達成協議,不陪大清玩了,他們要和革命黨玩。可攝政王載灃還是頂著壓力,不讓袁世凱出山。一個勁的發去電令,催命馮國璋與薩鎮冰水陸並進,將武昌軍政府剿殺當場。

    馮國璋忠於大清不假,可他一方面也忠於袁世凱。在他內心中,更希望袁世凱出山,並由袁世凱帶領他們,鎮壓革命,穩定中華。所以一到黃坡,也就聽了袁世凱的話,駐兵不前,左右觀望。可他駐兵不前沒有關係,前鋒的兩個管帶卻多喝了酒,喝了酒,那自然就干了糊塗事,沒事就比賽看誰將炮打得准。於是,幾發炮彈打入城中,飛過漢口,只令駐守的湖北新軍亂著一團。

    劉文輝得了消息,大怒,黎元洪也迷糊不解。可他們也知道,袁世凱不可能這時與他們拚個你死我活,就只能是這馮國璋鬼迷了心竅,便向漢口發炮。莫非是來示威,或者是讓天下人知道,他馮國璋並沒有將武漢新軍,劉文輝與黎元洪放在眼裡。要打就打,要殺就殺……

    劉文輝與黎元洪何等人物,那裡想不到這些!劉文輝苦笑道:「可能是怨恨我在武勝關前,呃……勝之不武,將三千北洋軍盡數生擒!」黎元洪笑道:「文輝兄,是人都受不了這個氣,還更不說北洋三傑中的悍將馮國璋,他這不過是向我們示威罷了,只要沒有死人,不防事。你可知道,北洋軍在武勝關前一仗後,被人罵人什麼樣子,《大公報》還說:銀樣蠟槍頭,中看不中用!」

    不過,他們還真誤會了馮國璋了,是那兩個喝了酒的管帶誤了事。但,也正如他們所說,馮國璋知道了並沒有說什麼,定然也有示威的意思,大家心照不宣!

    劉文輝與黎洪有這個智慧,不代表別人也有啊!就算是有人領會得到這個意思,那要是別有用心呢?就比如說武昌三武孫武、張振武、蔣翎武中的張振武。他養了五個小老婆,革命並不是為了什麼理想,而是為了養家。大家試想一下,若是你有五個二奶,你一年得用多少錢才能養得起。

    革命中雖有如秋瑾女士這般為國為民的俠士,卻也不乏混水摸魚的投機者。張振武革命數年,成功了之後,局然沒有得到他想要的高位。這命革的不對,是不是要再革一次呢?正在他有此想法之時,馮國璋部進駐黃坡。馮國璋幾發炮彈過來,劉文輝與黎元洪卻沒有什麼動靜,這讓他頓時感覺,機會來了。

    於是,他立馬散佈謠言,意指劉文輝與黎元洪無能,擋不住北洋悍將馮國璋,如果馮國璋大兵壓境,武漢三鎮必然生靈塗炭。消息一傳出來,在民眾眼裡看來,的確是這麼回事。你看,你看,馮國璋的炮彈都打過來了,劉文輝與黎元洪居然沒有什麼反應。之前的鼎鼎大名,遇到馮國璋就不靈了是不是?

    劉文輝無語,絕大多數民眾,根本就不是內情,有此想法那自然沒有什麼。再說了,他又不能站出來說:這是我與袁世凱演的雙璜,大家不要大驚小怪。

    黎元洪見劉文輝搖頭無語,擔心道:「文輝兄,如今武漢初定,人心不穩。雖有前次武勝關大勝,可是,那不過是與何雪竹裡應外合,根本就勝之不武。馮國璋一來,竟有如此威勢,我們是不是?唉,我是怕被有心人利用,難道文輝兄就沒有聽到流言飛語麼?」

    劉文輝笑道:「是一個叫張振武的小學教師搞出來的,他養了幾個小老婆,急需用錢。但,我們革命之後,他又沒能得到高位,沒有高位如何又能得到更多錢財養小老婆?於是乎,便這樣了!」黎元洪不期劉文輝對這事瞭如指掌,半響無言,後道:「文輝兄,你又不差錢,給他些錢讓他閉嘴,不要再散佈謠言了,這樣下去,民心不定,軍心不穩……」

    劉文輝哈哈大笑道:「他要養家這我知道,給一些錢我也無所謂。但是,除了他,難道就沒有反對我們的人了麼?再說了,我劉文輝的嫡系部隊,又豈是散步謠言可以影響的!我就是要讓他散佈謠言,散佈得越真越好……」黎元洪想得良久,對劉文輝報拳一禮道:「文輝兄好一招引蛇出洞,不錯,無論如何,總有失勢的人反對我們,不如就乘著這個機會,讓他們一一現出原形,一網打盡。」

    劉文輝點頭道:「不錯,管他牛鬼蛇神,狂魔亂舞,我自居中巍然屹立。保皇黨,失勢者,以及正投向薩鎮冰的張彪,若說這其中沒有他們的影子,打死我也不信。」黎元洪點頭,想了想,卻心下道:「這其中,自然也有同盟會與我們暗中角力,爭奪權力,只是大家心照不宣罷了!」提起張彪,黎元洪歎氣道:「可惜,起事當天沒有竟得全功,讓張彪這廝逃了!現在,他投向海軍統制薩鎮冰,橫浮於長江之上,成了我們心腹大患。」

    劉文輝笑道:「放心吧!就我所知,薩鎮冰原是你的恩師,他不可能這般狠心,發炮來打你我。再說了,我還有後手準備,量他張彪與薩鎮冰也翻不起大浪來。如若他們老實,我就饒他們一命,如若他們自己找死,可就怪不得我了!」

    黎元洪驚道:「你居然知道薩鎮冰是我恩師,可縱然如此,張彪還是名義上的第八鎮統制,在第八鎮新軍之中,任然有影響力,我們不能忽視!呃,不知文輝兄有何主意,何以如此肯定?」劉文輝笑道:「咨議長湯化龍先生,有一胞弟湯薌銘,其人海歸,當我遊歷歐洲之時,正在法國留學,對我仰慕己極。早年曾入福州船政學堂學習……」

    黎元洪見劉文輝說得煞有其事,想了想,驚呼道:「文輝兄,你千萬不要告訴我說湯薌銘,現在正在我恩師薩鎮冰艦上任職!」劉文輝笑道:「恭喜黃坡兄,回答對了!湯薌銘時任大清海軍本部參謀長,任職薩鎮冰統制之下,十分重用。只要我與湯化龍一封書信,必然生擒薩鎮冰與張彪,大清海軍從此一半歸我武昌。只要在搞定海軍總司令黃鐘瑛,大清海軍盡入我手,哈哈哈哈……」

    黎元洪無語了,良久才歎氣道:「陸軍先鋒何成浚是你兄弟,海軍本部參謀長,居然是你粉絲!北洋悍將馮國璋本可與我們一戰,可是你卻早早與他恩帥袁世凱眉來眼去,唉……這仗沒發打了,大清不亡沒有天理啊!」劉文輝笑道:「粉絲這詞用的好!」黎元洪道:「還不是跟你學的!不過,雖然無當,卻也十分傳神。」

    劉文輝道:「你說大清不亡,沒有天理,此言精闢。自從大清訓練新軍的那一刻起,他就己經自掘墳墓。新軍士兵,個個都是知識分子,其中將領大多海歸。你說,他們能安心低頭,做大清的奴才麼?可能麼?你想改革,卻又不想放權,仍想將中華民族當著你愛新覺羅一家之私產,我們能答應麼?全中國的有志之士能答應麼?大清帝國自己要找死,誰也攔不住他,於是乎,改革亡,不改革亦亡,不過早晚而以!」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