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劉文輝

第三部分:埋骨何需桑梓地 第九十二章:千古未有事 文 / 故事情節

    第九十二章:千古未有事

    河安南陽洹山村。袁世凱眉頭深鎖的看著報紙,那上面正寫著:武昌兵變,劉文輝大逆叛變,建立武漢軍政府。旁邊的袁克定驚道:「沒想到僅僅幾天功夫,四川,湖南,西藏己經響應武昌首義。爹,你這時若是還不出山,怕是半壁江山不保!」

    袁世凱搖頭道:「不,這時還不是出山的時機。唉,只是沒想到,劉文輝居然捉住了這個機會,一舉成功,利害啊!最讓我想不到的是,己經有三省獨立,特別是西藏與湖南。」袁克定急道:「爹,有消息傳來,黎元洪己經在用錢收賣各省官員,只要他們也起兵響應,立馬拔給50萬元……」[.]

    袁世凱道:「武昌在張文襄公治下,至少有不下4000萬元的資產,他們自然可以用錢收賣!更不用說,劉文輝從來都不是個差錢的主,這是意料中事。嗯,你也不要太過擔心,若真是以錢收賣,各省大官就紛紛獨立了,嘿,那這種關係,自然不穩,他日我大軍壓境,必然望風而降!」

    袁克定這才定心道:「那時機什麼時候到?」袁世凱笑道:「蔭昌己派留日高材生何成浚出兵武漢,以為便就可以竟得全功?想也別想,沒我的命令,後緒的北洋將領,那個敢動。到這時,他們才會知道,只有我袁世凱能力挽狂瀾。他們指揮不了北洋軍,就是我袁世凱出山之時!不是我袁世凱要出山,而是清廷請求再三,我眾意難違,哼哼……」

    袁克定心悅誠服道:「爹爹英明!」袁世凱道:「我英明,劉文輝也不差。他事先居然就知道我會與他裡應外合,養『匪』自重,此等走一步看幾步的心智,世間少有。」袁克定終於服氣,歎道:「他知道爹爹不敢真滅了他,所以他才這般有恃無恐的起事!就算是爹爹重新出山,軍權在握,可到那裡,己經為他贏得了他想要的時間,武漢三鎮己經被他整合成一塊鐵板!」

    袁世凱道:「不是武漢三鎮,而是湖北,四川,西藏,湖南,劉文輝,真吾勁敵也!」

    不說袁世凱準備重新出山,單說心灰意冷遠走重洋的孫文,直到起事成功幾天之後,才從報紙上得到武昌首義成功的消息。他狂喜難激,工作不做了,盤子也不洗了,立馬聯絡同盟會與黨人,準備回國保衛大武昌。與黃興通信之後,知黃興離武漢不遠,便就讓黃興到武昌領導革命,他則遠走大西洋,向各國遊說,以圖得到列強支持。

    黃興也自神情振奮,走馬回武漢見老朋友劉文輝,但,就在他們正在趕路之時,劉文輝就領旗下一標士兵,出了武漢,直上武勝關。隨軍出征的是趙伍國、楊俠,到了武勝關前不遠,劉文輝對楊俠道:「派出精英,通知何雪竹,讓他與我們裡應外合。」楊俠得令而去,派出飛簷走壁的江湖高手,前去何成浚營中送信。

    那人進了何成浚營,卻不小心被人發現,逃到何成浚營前,乃大喝一聲道:「天王蓋地虎……」何成浚聽了大喜,立馬將來人救下,放入營中。問清楚之後,何成浚大喜道:「大哥,呃,劉文輝都督真這麼說,好,太好了!你回去告訴劉都督,只要如此,如此,這般,這般……」江湖高手記清楚之後,半夜就被何成浚送出了營門,向劉文輝報信,以定裡應外合之計。等送走信使,何成浚悠悠一歎道:「若營中有我親信,那就方便多了!」

    高手回營,報上劉文輝道:「主帥,何成浚將軍說:明夜8點左右,他會在帶領旗下軍官,出武勝關,在關前300米的小坡上視察我軍『敵』情。」劉文輝哈哈大笑,趙伍國與楊俠雲裡霧裡。劉文輝實言道:「何成浚是我在日本結拜的兄弟,清廷居然會派他領兵前來打我。嘿嘿,那我就不客氣了,與他裡應外合,再一次擒賊先擒王!」

    楊俠無語了:「大哥,你要不要這麼不講道理啊!原來連敵方的總指揮都是我們的人,這,清廷大員要是知道了,怕是會氣得吐幾升血出來。」趙伍國卻是大喜道:「唉,清廷不亡,簡直沒有天理,自古未有事,竟出大清朝!」劉文輝笑道:「此役一過,我劉文輝傳奇之名,又得寫上一本書了。武勝關前,劉文輝大義說清軍,兩軍對壘,何雪竹棄暗來投明。」

    趙伍國求道:「大哥,這般好的事兒,這般大的功,你就讓給我吧!你只需給我一小隊騎兵,100人不到,我就將他們活捉回營。」劉文輝笑道:「何雪竹是我兄弟,怎麼能讓你來生擒活捉他呢?要去,也是我去,這才對等。想的美,這般傳奇故事,當然得讓我來譜寫了!」

    不說劉文輝論誰來導演這傳奇,第二天一大早,何成浚卻在想辦法,看如何能促成這傳奇。想得良久,便有了主意,召李偉章、馬繼曾兩位標統與旗下管帶前來議事。馬繼曾非常有水平,一聽何成浚要領著他們出武勝關觀察敵情,立馬反對道:「何將軍,觀察敵情我不反對,由我去,或是由將軍去都沒有問題,為什麼要大家一起去?若是大家有個三長兩短,軍中頓時群龍無首,可如何得了!」

    何成浚心下一歎,馬繼曾利害啊!可面上卻是大怒道:「馬標統,那有那麼巧的事兒?敵人怎麼會知道我們會夜探敵營?莫非有人暗通劉文輝?你如此摭摭掩掩,究竟是何道理。劉文輝兩敗英軍,威鎮西域,用兵如神。如若不看清敵情,你我又何談守住武勝關。退一步說,難道我們就守在這裡,不去解武漢人民之危?那如何能報效朝廷大恩,打擊叛軍氣焰!」

    一通話下來,只將馬繼曾說得啞口無言,可總不能讓何成浚真去涉險,便又據理力爭道:「何將軍,你剛從軍校歸國不久,不識那劉文輝利害。聽我一句勸,萬萬不可出關探查,若是真被劉文輝捉到機會,萬事皆休。如果何將軍一定要有人去探敵情,那就由我去吧!」

    何成浚心中對馬繼曾佩服得五體投地,可面上卻怒道:「馬標統,你可是忘了蔭大人叮囑之言,軍令如山,你敢不聽我號令……」李偉章見此,勸道:「何將軍息怒,何將軍息怒。馬標統也是一番好心,還請何將軍大人不計小人過。三軍主帥,輕易不得涉險,不如就讓我與馬標統前去一看,必然能讓何將軍滿意!」

    何成浚不能在一意孤行下去,要不然,那也就太明顯了,只能歎氣道:「好吧!那你們晚上八點就去!」馬繼曾鬆了一口氣道:「多謝何將軍寬容,我們天一黑就去,早去早回。」這時己經秋末,將近入冬,7點天就己經黑了,這……何成浚想到這裡,不由一頭冷汗,若是『自乾』錯過了時辰,那……

    何成浚己經不能再說,任何事情都可能有意外,也就只有看劉文輝有沒有捉住這個時機。可他想多了,劉文輝為求萬無一失,頭一天夜裡就己經按排好兩棲偵察兵,埋伏在了土坡叢林深處,只等他們前來。夜色己晚,前面有兄弟傳信過來道:「主帥,關前真有動靜。」劉文輝大喜道:「好個何雪竹,事成矣!快快前去傳信,讓埋伏著兄弟們打起精神,準備拿人!」

    不久之後,兩棲偵察營的兄弟們就五花大綁的拖了幾個人進來。李偉章一臉死灰,而馬繼曾卻是破口大罵:「何雪竹,你這個白眼狼,大清待你何厚,你對朝廷又何其不忠!」見了劉文輝,口水連連,只道:「劉文輝小兒,你勝之不武,有本事與我公平一戰,論個輸贏,分個高低,如此方顯好漢。用如此卑劣之手段,馬某人至死不服!」

    趙伍國大怒,衝上去就要打,早有劉文輝攔著道:「哦!原來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北洋良將馬繼曾,我說是誰這般硬氣呢!自古有言,兵者,詭道也,如今你不服,我也沒有辦法。不過,你己經是敗軍之將,又何以言勇?沒有你,我再與雪竹裡應外合,將你兩標人馬盡數……哈哈哈哈……」

    馬繼曾氣得一臉通紅,可只能看著劉文輝點著人馬向武勝關下衝去。到了關前,馬繼曾就只聽有人道:「快開城門,馬標統與李標統回營!」何成浚知道劉文輝己經事成,要不然怎會有一群騎兵跟在身後,便就讓士兵將關門大開,放劉文輝進關。身後的士兵奇怪道:「將軍,兩位標統出關之時,只帶了幾個人,沒有馬啊?」

    何成浚眼珠一轉道:「這是我們的騎兵到了,前來援助我們建功立業!」士兵們聽了,大喜道:「真的嗎?太好了,那還真是勝利在望。」何成浚一呆,不知道說什麼好了,可憐士兵們啊,過一會兒,你們將會成為階下囚。果然不出何成浚之料,有他這個將軍作內鬼,北洋新軍們莫名其妙的就被包圍,最後不得不聽何成浚的命令,放下武器歸降。

    等解除了北洋士兵們的武裝,劉文輝大笑著和何成浚抱在了一起。於是安營於武勝關內,吃個飯,喝個茶,休息幾日之後,就押著俘虜們回武漢。這個消息傳到朝廷,攝政王載灃氣得掀了桌子,大罵蔭昌無識人之明。正命蔭昌大舉進兵,可北洋旗下將士,沒有袁世凱的命令,一個個都站著一動不動。

    攝政王氣極,起用向來對朝廷忠心耿耿的北洋將領馮國璋,他總指揮得動北洋新軍吧!可攝政王卻不知道,馮國璋領兵到了河南,卻要先去拜會他的恩帥,聽其言,領其意。恩帥是誰呢?誰都知道,那就是北洋之魂袁世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