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劉文輝

第三部分:埋骨何需桑梓地 第二十章:利益方永恆 文 / 故事情節

    且說劉文輝與趙爾豐各盡其能,為國辦事,豈圖得到任命,出川抗英。

    劉文輝自然是先找到了袁世凱與美國大使康格。袁世凱作為清廷的頭面人物,那自然也是對局勢有過研究,並且有深度。聽了劉文輝對趙爾豐的那番話,也自點頭,答應劉文輝,盡力為國周旋。劉文輝大喜道:「多謝袁宮保,劉文輝感激不盡。」

    袁世凱道:「你分析的非常有道理,這事很可能成功。非是我幫你,乃因為我也是中國人中一員。眼見列強入華,也只能如履薄冰,盡力周全……」劉文輝點頭便道:「唉,大家都不容易。若不是國力貧弱,誰又願意受這列強的氣,早就打他娘的。所以,一定要強國,富國。如今,袁宮保一力頂風立憲改革,怕是也不容易吧!」

    何止不容易,簡直是難如登天。槍打出頭鳥,在中國要辦一件實事,從來都是那麼的難。最關鍵的一個原因,並不是立憲又或是保皇、革命,而是這個官位讓誰佔著了,又是誰在台上耀武揚威。袁世凱一人身居數職,而且都是要職,這引起了太多人的不滿。

    他們沒有本領,他們也不能讓袁世凱在朝堂之上耀武揚威。對袁世凱立憲的諸多舉措,不管你不是開言論,不管你不是立法律,不管你是不是建學校……只要你佔了這個位置,而我沒有,那就一概反對,不論忠奸,不論原由,不論對錯。說到底,還是為了錢跟女人,男人這一輩子,除了這些,還能為什麼呢?忠奸頂個屁用,對錯自古難分,原由不能吃飯,錢和女人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最實在。難道你要說為了事業跟愛情,自己騙自己好了。

    袁世凱一聲長歎,他在朝中的確是樹敵太多。要不是跟慶親王關係不錯,湖南端方又是兒女親家,自己還有些不學有術的手段,最關鍵的是朝中他抱緊了慈禧的大腿,說不定他早就被人分了屍。劉文輝長歎道:「袁宮保,關鍵是你佔的位置太多。擋了太多人的發績之路,這麼多官位,你一個人都幹完了,那別的人怎麼活呢?」

    袁世凱不期劉文輝說出如此真言,不由對劉文輝刮目相看。袁世凱想了想才道:「文輝老弟,中國等不及了。眼見列強環視,如若再不立憲改革強國,中華必亡。是,我是佔了太多的位置,我是擋了很多的陞官發財路,但是,他們能做事嗎?他們能立憲嗎?他們能改革教育,保送留學生,練兵強軍嗎?佔著位置後,不是想著貪錢,就是想著陞遷……」

    就這樣,袁世凱與劉文輝達成共識,要找列強為英國人出兵西藏的事表態。俄國大使滿口贊成,恨不得當下就將英國人從西藏趕出去,讓給他們俄國人。德國至德意志民族成形,不可避免的就要與英國人為敵,大使陶德曼連連點頭,支持中國的正當防衛軍事行動。

    輪到美國大使康格,他難做了。眾所周知,美國與英國向來同氣連枝,這次日俄戰爭,就是他與英國站在小日本身後,對抗由法德支持的俄羅斯。法德本來關係都不好,這時卻又一同支持沙俄,這只能讓劉文輝感歎:天下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康格雖然與劉文輝有利益關係,而且他一向敬佩劉文輝,但這是國家大事,容不得他一個人做主。劉文輝也明白這個道理,便起身道:「康格大使,我知道貴國的立場。但是,英國人如獨私的侵略行徑……」事到最後,劉文輝當場就給美國總統羅斯福發電報,電報上稱:無需要得到美國人的支持,只需他們沉默便可。

    還好太平洋海底電纜己通,電報轉道菲律賓,再轉美國也要不了多少時間。半天過後,康格大使得到了老羅斯福的首肯,對這件事不表態,作壁上觀。剩下的,就是法國人了,法國大使眼見四國其三,都明暗的表示對中國的支持,也不動聲色的選擇了作壁上觀。

    無論如何,他們對英國人霸佔長江中下流市場的形為己經很不滿意。更不說如今英國人還想圖謀西藏,吃這個獨食,若真英國人成功進入西藏,然後再將勢力範圍伸至四川,那就一統長江流域了,那他們法國還有何利益可言。難道不知道我們法國高盧雄雞正在花1.5億法郎修建滇越鐵路麼?想搶在我們面前將四川劃為勢力範圍,貫通長江流域,你們是不是太狠了一點,媽的。

    事到此景,小日本的態度己經不重要了,英國人的態度更不需要去考慮。袁世凱抬頭與劉文輝相看一眼,不由心下暗笑道:「列強之間的矛盾,真是由來己久啊!分髒想要絕對公平,那是不可能的。」可這也是中國的悲哀,劉文輝私下暗暗的攥緊了拳頭。

    達成了共識,大家就心照不宣,幾天過後,幾國列強各自作為喉舌的報紙就表明了他們的態度。沙俄帝王尼古拉二世強烈不滿,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提出譴責,美國總統老羅斯福表示,入侵有失文明之道,還是應該順從他們的門戶開放原則,大家機會均等;有意當選法國總理的『克裡孟梭』,卻以一副漫不經心的口吻,對英國的這次入藏形動表示不解。

    英國朱爾典爵士,至此時起,差不多數十年之內,都會作為英國駐華大使的存在,以袁世凱朋友的身份,急晤袁世凱於袁宅。可讓他失望了,在國家利益面前,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賣國賊,更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胸無主見之徒,就算袁世凱當他是朋友,之間還有很深厚的交情,但是國事是國事,交情只是交情。

    除非逼不得己,無論是曾文正公還是李中堂、張文襄公又或是袁宮保,有誰願意去賣國,對他們有什麼好處?就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劉文輝大喜離京,回馬大上海。到了上海,這才在順天時報,朝日新聞等報紙上面看到日本外務部的抗議。劉文輝哈哈大笑,抗議有什麼用,連你的乾爹英國人都沒有辦法,更不說你。在利益面前,沒有一人是傻瓜,更不用說國家。

    解決了外國人,劉文輝知道自己應該做的努力己經做了,現在,就要看趙爾豐與錫良一眾的本事。一到上海,就有霍元甲與華夏銀行上海分行的戴維來接,讓劉文輝想不到的是,狗娃居然也在上海,對處稱為副總裁。劉文輝大喜,自然回華夏銀行辦事處休息。經過幾年的發展,華夏集團公司在上海己經有很多明面上的產業,暗地裡用資本控制的,那就更多了。

    劉文輝等著戴維和狗娃向自己報備,聽了之後,不由連連點頭。劉小春『錦衣衛』似的存在,近衛軍也有人前來找劉文輝報備。劉文輝一看,居然是劉家墩子中的老兄弟,老熟人。等一切事情安排妥當之後,讓劉文輝苦笑不得的事情出來了。綜合統一來看,他居然是現今中國風月之地,地下最大的莊家,幕後最黑的黑手。北京有賽金花打頭,上海便有霍元甲坐鎮,想不發達都難。

    可真是如此,風月之地才少了許多惡毒的勾當。劉文輝自然稟呈願者上勾的理念,從來不逼良為娼,反到是為一些失足婦女們找到了活路。公司觀念一轉變,那眾妓女的念想也就變了,公司為我,我為公司,劉文輝旗下的煙花之地,大大有名,遠傳各地。其中,在上海最有名的就是花寶玉。

    這事兒在大上海鬧得沸沸揚揚,原來是袁世凱的弟弟袁世彤與那花寶玉才子佳人,王八看綠豆,相互對了眼。想當初,劉文輝還捧她為華夏紡織廠作代言人打廣告呢?可這一轉念,花寶玉便要從良!不說暗中經營的經理不滿意,就是霍元甲聽了也不滿意,對劉文輝道:「兄弟你說,我們花了多少的精力,多少的錢財,這才將她捧紅?哦,這才二三年不到,她就要從良,這不是讓我們的錢都打了水漂麼?」

    敢情霍大俠也曉得了,當家時才知道錢米貴。他一手組織人狀大精武體操會,一手組織人看好在中國的日本人,特別是樂善堂,東亞同文書院。到手的錢,沒有兩天也就用完,無論什麼時候,總覺得錢不夠用……花寶玉花了公司這麼多錢,這讓他如何能想得通。

    劉文輝也知道,現在公司正值佈局,又要與列強們競爭市場,雖然有他前瞻性的眼光,有美國人在身後支持,可也不容易。賺的錢也並不多,有的產業根本都還沒有贏利,還在吃老本。若不是劉文輝與羅伯特乘著日俄戰爭,從中倒賣戰爭物資,謀取暴利,華夏銀行的發展,那還真是要受到限制……

    家大業大,華夏銀行必須咬緊牙關,這才能在1908年到1920年之間,乘著列強們自己拚命時迎頭趕上,並架齊驅。有了美國人的支持,劉文輝相信,只要經營得好,成則十之**。只不過,這利益就要分給他們一些了,特別是洛克菲勒與摩根。

    沒有人是傻子,他們更不會是,中國的市場他們早想與列強分一杯羹,只是一直沒有機會。這次,有了劉文輝這個地頭蛇與他們聯合,他們還會錯過機會?美國的門戶均等政策,說白了還不是他們這些絕對的大資本家搞出來的,就是為了市場。中國什麼都沒有,但是人多,人多就會有市場,這就是資本主義必爭之地。有了市場,才會有生意,有了生意,就能讓資本發展,從而以資本控制眼中一切,登鼎成為幕後黑手。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