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劉文輝

第二部分:混不成名誓不還 第二十章:世凱冤大頭 文 / 故事情節

    1903年四月八日,中俄《東三省交收條約》到期限,沙俄拒絕退兵不說,反而增兵800多人重新佔領營口。這引起了中國人民的激烈反對,由留日學生組成的『據俄義勇軍』也正式成立。

    大家可不要小看了這『拒俄義勇軍』,因為裡面有很多大人物,正面的人物有魯迅、蘇曼殊、黃興、宋教仁、陳天華等等,而反面的人物呢?那就是中國鼎鼎大名的一代梟雄張作霖,和清末秀才吳佩孚。只不過,大家後來分道揚鑣,你幹你的革命,我當我的軍閥,相互沒有了往來。

    劉文輝心道:「國力貧弱,縱然你有再多的熱血之士,也是沒有用的,熱血永遠抵不住刀槍。」他知道『拒俄義勇軍』最後的結局,之後改名為暗殺團,最後成了光復會,也是就是與孫文聯合成同盟會的光復會,千秋第一女傑秋謹,民國第一死士吳樾,都會一一登場。

    在全國聲討沙俄的呼聲中,劉文輝到了北京。他沒有去理會這些,並不是他不愛國,因為他知道,中國永遠不缺熱血之士,他要做他應該做的事,然後等待時機。他剛在上海拜會了有張之洞一品夫人的之稱的『惜陰老人趙鳳昌』,然後就到了北京求見袁世凱。

    劉文輝不會直接去找袁世凱,不說別的,就單一個用清庭叩拜的禮儀他都受不了。就算是不跪,劉文輝也不想萬福之後,道一聲:「喳!」於是,他找到了美國駐華公使康格,讓康格帶上他去見袁世凱。在康格眼中,劉文輝就是神話,自然是有理萬分,盡情周到。聽了劉文輝的要求,二話不說,就帶著劉文輝找到了袁世凱。

    袁世凱並不知道康格為什麼會來見他,可是,那是美國公使,就算是美國的一個流浪漢,那都是中國的上等人。就在這種出其不意的條件下,劉文輝見到了袁世凱。袁世凱的相貌就不用說了,頭果然也很大,也不愧袁大頭的稱號。其實,他這一生無奈的替人家背了很多黑鍋,所以,劉文輝有時喜歡叫他『冤大頭』。

    他個頭不高,人顯矮胖,有點像蛤蟆,他也一生都與蛤蟆有緣,無論是出生之時,還是稱帝眾叛親離之時。可無論如何,袁世凱此人卻是雄才偉略,曠世奇才,別的不說,就聽聽他的做官的名目,大家心裡就會有個譜:

    直隸總督北洋大臣,兼管長蘆鹽班,督辦關內處鐵路,參預政務大臣,……會訂商律大臣,練兵大臣,電政大臣。以上所舉,無一不是一個國家重中之重,無一不是事關一個國家的生死存亡,可全讓他一個人干了。劉文輝自認,就是給他一兩個官做一做,他都不一定能辦得好,由此而想而知。

    袁世凱見了康格,禮儀過後就道:「不知道大使先生,找本官有什麼事!」康格是外國人,開門見山,就指著身後的劉文輝道:「我的一個朋友回了國,想請袁大人照顧一二。」袁世凱聞言就向劉文輝看去,就見劉文輝也正定神的看著他。大家相對無言,半響之後,袁世凱才懷疑道:「呃……康格大使,這青年後生是日本人?」

    也難不怪袁世凱為如此想法,因為中國人很少有能夠直對其面的人。不說一個小小的平民,就是當年從日本留學回來的閻西山,見了袁世凱,也因為其威嚴,跪在地上都不敢抬頭一看,冷汗四流。可他縱有官威,卻雙如何能嚇倒劉文輝。劉文輝一見他面,就想到了他背了一背子的黑鍋,而又無處訴苦的事兒。

    想著想著,不由心頭好笑,只是強忍著,才沒有笑出來。袁世凱的一生,是充滿爭議的一生,提中國近代史,無論你怎麼繞,若是沒有袁世凱,那就不是中國的近代史。

    聽了袁世凱的話,劉文輝向前作個古禮一福道:「袁大人在上,請受草民劉文輝一拜。」袁世凱呆了一呆,良久才道:「你原來是中國人,怎麼……呃……劉文輝,就是風雲北美,成為熊貓使者,然後又入白宮演講,在法國與幕韓相交的劉文輝。」ps:幕韓,孫寶琦的字。

    劉文輝點頭一笑,並不說話。袁世凱終於明白,為什麼劉文輝來見他要找上美國領事,原來是不喜歡跪拜那一套規矩。可念著康格的面子,他無論如何都不能高劉文輝一頭,要不然,就是不將康格大使當幹部。列強不好惹,惹到他,莫名其妙就給你下一個拌子,對大家都不好。袁世凱是個變通的人,也便一笑,說了一些恭維的話。

    康格先生見袁世凱知道進退,大喜道:「袁大人,我朋友文輝剛從歐洲回國。本來是不稀罕你們大清的官位的,可是,你們中國人不是有句老話,興個什麼衣錦還鄉。想到這裡,我就知道袁大人可以幫忙。聽說,大清的官位,都是可以出錢買的。我想,我朋友文輝要捐個『道台』,這要不了多少銀元吧!」

    袁世凱聽了,垂頭苦笑道:「不錯,大清的官位是可以出錢買!只不過,得來的官位都是虛職,並沒有什麼實權。如果劉先生有意為官,造福一方百姓,可以來我北洋。憑著劉先生的經濟才能,那定然能扶搖直上,受到朝庭重用……」

    劉文輝心下罵道:「媽的,才說了幾句話,你就開始拉攏我了。為朝庭效力,只怕是為你賣命吧!袁世凱真不愧是袁世凱,三句不離老本行。」康格聽了,搖頭道:「實話告訴袁大人,文輝他從來無意於仕途。只不過,他早己經習慣了美國的生活,那裡還能接受跪拜這些規矩。所以,出仕為官是不合適的,只要能衣錦還鄉,便己經足夠。」

    袁世凱不再堅持,點頭道:「康格大使請放心,本官一定辦妥。只是不知,劉先生要捐個什麼官?有什麼要求?呃……剛才所說,我沒有聽清楚!」

    康格道:「我看,一個四川省的道台是少不了的,要不然,不合我朋友的身份。然後嘛,我聽說凡是捐來的官,那都很讓人看不起,我不希望我朋友被人小瞧,最好不讓人知道這官是捐的,要名正言順。至於錢麼,這你就放心好啦……」

    袁世凱呆了半響,還是點頭道:「康格大使,這有一些為難。朝庭捐官,只能在道台以下,這……不過,看在康格大使的面上,無論如何,我也會辦好!」康格大為滿意,向劉文輝道:「怎麼樣,我就說袁大人為人實誠吧!找他辦事,那就是一個字,穩。」劉文輝連連點頭,對袁世凱稱謝。

    大家各自歡喜,然後就擺上西方的宴席,康格宴請袁世凱。吃到一半,就劉文輝就讓身後的二牛拿上一些合同,交給了袁世凱道:「袁大人,捐道台的錢,我之後會派人送來。這些是我將在北京天津開的一些小公司,其中還差一些銀元入股,不知道袁大人有沒有意項投資。」

    袁世凱不懂什麼叫『投資』,不過,想來也明白劉文輝的意思。袁世凱拿過一看,不由得將眼睛眨了又眨,心頭罵道:「好你個劉文輝,狗屁差一些銀元入股。這明明白白的送銀元給我麼,你真當老子這麼多年『會訂商律大臣』是白當的,會看不出來這些彎彎繞。」

    袁世凱心下雖罵,可卻還是十分滿意的,誰會嫌自己的錢再多一些。雖然他也不差錢,也從來不貪污,可比起富可的敵國的劉文輝,他就差遠了,不是一個檔次。見合同之上,也有康格大使的股分,袁世凱心如明鏡。「難怪你們能成朋友,這才認識幾天。有了這些合同,就是殺父仇人,也能變成朋友!」

    袁世凱也善經營之道,自然是對商業不排斥。再說了,就算是朝中有人彈劾,可難道還不能讓他的名下有些自己的產業麼?見劉文輝做得漂亮,便心中一安道:「由此可見,這劉文輝是個老奸巨滑的人物。我以前怎麼就沒有想到此種辦法呢,真是高明啊!」

    想得良久,將笑瞇瞇的將合同一收,拿過侍從端過的鵝毛筆,簽上了自己的名字。之後便抬頭說話,連稱呼也變了:「即然文輝賢弟如此勝情,那項城也就不再推拒。事後兩天,我便會將入股的一千銀元送來。我入股雖少,可這三成的干股,一點都不能少哦……」

    見袁世凱說得風趣,康格與劉文輝相看一眼,哈哈大笑。錢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卻能解絕大多數問題,無論古今,無一例外。

    求推薦,求知己,求點擊,求收藏!書友加qq群216245729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