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穿越做回單親媽媽

《》第一卷 一波平 文 / 楚湘雲

    「這是怎麼回事?」張歆一頭霧水地看著手裡的銀票。

    程啟嚥了口口水,小心翼翼地解釋:「余老夫人壽筵前,你畫了樣子拿去訂製的瓷器,我瞧著好,讓人多做了一些,拿到南洋去買,果然賣了好價錢。我們不是說好了生意獲利益人一半?這是你那一半。」

    頓了一下,又忙忙補充:「以後,還要請你按那個路子,再畫些瓷器樣子。」

    這事程啟預先沒有告訴張歆。若在當時被張歆察知,她雖不會抗議,心裡必有看法。時過境遷,如今將程啟真正看作夥伴朋友,又是這麼被告知這回事,滿心就只有感動和感慨了。這人還真是實心眼!給人送錢,都送得這麼笨笨的。

    張歆愛錢,取之有道,望著銀票上的數字,難以置信地笑:「賣瓷器獲利的一半就有這麼多?你到底帶了幾船瓷器去?這些錢不單是賣瓷器所得吧?」

    程啟巴不得能多同她說會兒話,老老實實地解說:「瓷器重,又不怕水,最適合壓艙底。兩艘船,都是半船瓷器。到那邊都是以貨易貨,換黃金寶石,還有珍貴的木料香料。那些貨物拿回大明脫手,再換成金銀或者銀票。」

    「那個半船裝的都是新樣子的瓷器?也太冒險了些!投石問路,第一次換個一半都太多。」

    程啟雖然憨厚,也是要面子的大男人,不願意被心上人看扁,加之張歆說得有見地,應該附和一下:「這回沒把握,備的貨也不夠多,新樣子只裝了不到半船。」

    說完瞧見張歆似笑非笑的樣子,恍然明白自己被套話了,只得嘿嘿憨笑。

    張歆又問了幾個問題。今年購入此其花費多少,換了多少黃金寶石,最終得了多少銀子?往年購入瓷器一般花費多少,最終能得多少銀子?跑一趟南洋,直到貨物全部出手,包括人工和船隻,需要花費多少?

    程啟約摸明白她的用意了,卻是不敢謊報一個數目。

    「你一番好意,我領了。這些錢,不是我該得的,我不能收。」

    程啟有些著急,結結巴巴地找話想要說服她。

    張歆看得好笑,想了想,計算一番,報出一個少得多的數目:「你非要說今年瓷器上獲利比往年多,有我的功勞,該分我一份。我只能拿是我畫的樣子那部分,比其他瓷器多獲利的一半。你說對不對?」

    程啟哪敢說她不對?

    張歆將銀票遞回:「這一張數額太大,我找不開,你先拿回去。換成一張小額的,再給我。」

    馬屁拍得不大成功,好歹沒拍在馬腿上,想到下回送銀票,還能見次面說次話,程啟心裡還是很開心的。

    程啟是個寬心的。董氏心思卻重,得知程三老爺和朱老二又來挖牆腳,定要生一場氣。雖然說不上多融洽,張歆對董氏也有幾分敬重,知道她這個娘當得挺不容易,就對程啟說:「請老夫人放寬心,老趙去留,對酒樓生意毫無影響。老趙是個本分人,很知道規矩。他那兩個徒弟,倒是有心偷師,可也沒偷到什麼。」

    董氏果然很生氣,發了一通脾氣,罵完那些沒良心沒人性的親戚,又罵程啟。都怪程啟心軟性子黏糊,人家說什麼都好,吃虧也不吭聲,弄得一個兩個都想佔他便宜,一次兩次不夠,恨不得一輩子佔下去,得了便宜還要編排程啟的不是。害她操那麼多心,受這麼多氣,都是程啟這個不孝子的錯。

    程啟不敢頂嘴,垂著頭老老實實等著老媽發完飆,出夠氣,心裡卻不大服氣。這世間,除了利益,還有情理呢。利益上吃點虧,只要情理上站住了,不虧欠什麼人,心中無愧,日子過得踏實,就當花錢買安心,也沒什麼不好。再說,張歆都說了,這回是不會吃虧的。呃,這是張歆有能耐,好像不能算他的長進。可,當機立斷,抓住有本事的張歆,難道不是他的能耐?

    兩三天後,老趙帶著兩個徒弟就到客如歸上班了。董氏聽說,馬上往宗族裡告了一狀,就告程三老爺欺負晚輩,挖侄兒牆腳,搶侄兒生意。

    程啟勸不住,藉著送銀票的機會,向張歆傾訴:「這種事,宗族長老哪裡會管!家主在,可能還會主持一下公道。如今家主常駐台灣,家主夫人一向與我娘不合,只會幸災樂禍,說不定還要藉機給我娘臉色看。我娘真是氣糊塗了,非要找上門去尋不痛快。」

    涉及玩心眼的方面,程啟對自家母親的瞭解,可比張歆差得遠。

    張歆微微一笑,安慰說:「老夫人行事自有道理。」

    聽她這麼說,程啟突然就覺得安心了,回到家看見原以為會氣急敗壞的娘一臉平靜地分派事務,好像壓根忘了有過那回事,不由暗暗納罕。

    董氏心平氣和地問酒樓要不要再找一個廚子。

    這個問題,張歆和程啟討論過。本地人家,男子多是不進廚房的。阿松在家也沒做過飯菜,做了木匠學徒,除了學木工手藝,也是師傅家的廉價勞動力。師傅自家和近親家裡紅白喜事,大辦流水席。阿松做事用心,派給酒席師傅打過幾次下手,雖然沒有親自操作,卻明白了那些例菜是怎麼回事。例菜,個個師傅做來不同,基礎卻是一樣。正式開始學廚,又在老趙指點下,實際操作了兩回。勉勉強強可以對付了。

    比起另外找個外來廚子,張歆更願意推阿松上去。不過阿松的手藝,還需要磨練。張歆一面讓阿松得閒去本地出名的大小菜館品嚐體會,另一方面希望能找一兩個過硬的老師傅指導鑒定一下。

    董氏娘家用著一個極好的廚子,不可能挖過來放到酒樓,抽空指點一下阿松卻是不難。只是——這樣一來,廚房就完全是張歆的人馬。萬一哪一天,張歆要散伙,福壽閣就完蛋。而張歆拉著原班人馬,換個地方,又是一攤。

    程啟認為老媽的擔心毫無道理:「阿歆不是那種人!她為這個酒樓付出多少心血,娘這麼想她,她是否也該擔心我們過河抽板,見酒樓打出名氣了,就起意甩開她?她若也像娘這般疑心,不說別的,那麼些獨家菜餚和點心就不會用福字壽字命名。」

    董氏啞然。是的,張歆扣著「福壽」字樣開發了不少新鮮菜式和點心,是為了取悅客人討口彩,又何嘗不是為了打響福壽閣?更把她自己獨創的一款點心命名「福壽酥」,先對客人贈送,待有了名氣,又將做法公開,隨人模仿製作。那款點心又香又酥又軟,老少都喜歡,現已傳到福州和潮州。藉著福壽酥,福壽閣的名氣也已傳到外地。已有外地商人來詢問合作開分號的可能。即使張歆離開,福壽閣仍在,她付出那麼多努力的結果,最後都是他們母子的。

    董氏的想法有些改變,還有些不放心。在阿啟的眼裡,張氏什麼都是好的對的。他的判斷不大靠得住。

    背過程啟,董氏又與次子程放商量。

    程放笑道:「這事我贊成大哥。酒樓如今掙錢全靠張氏的人手,再找一個廚子來,也沒什麼用。以我們程家的勢力,不難請到人。可程家不止我們一房,再請的人,難保就不會同程氏其他人扯上關係,再弄出一個老趙來。我們自己找的人,怕還不如張氏的人可靠。張氏用的人都是她能控制的。我們也省心,拉住她一人,廚房就安穩了。張氏,還有她那些親戚,娘都是見過的。娘覺得他們為人如何,做事又如何呢?」

    董氏想了想:「張氏為人處事,真是挑不出什麼毛病。只是我總覺得摸不著她的根底,不放心。偏生你哥哥又那樣。她家大姆,聞名不如見面,難得為人方正又不失圓通,極硬氣,又懂得分寸,叫人不能不敬,就是,護短了點。」

    程放聽得莞爾:「娘難道不是護著大哥,不護著我們?」

    董氏也覺得自己的指控有些無理,卻嘴硬道:「你還知道我是護著你們。你哥只嫌我煩。」

    阿松雕蘿蔔,一宴成名,學廚半年,就可以做廚師。阿玉負責著燒鹵房,又管著外賣部。阿兔阿雲兩個,一個幫著管點心房,一個管著泡菜房,無差錯。最後來的阿興一圈幫工做下來,決定做跑堂小二,因他手腳麻利反應快,說話不多卻有趣,竟很快有了一幫熟客,來了點名讓他服務,不行也要找他說上幾句。

    董氏感歎說:「她家幾個小輩,一年前不過普通鄉下孩子,同我們莊上佃戶的兒女也差不多,如今都能獨當一面。張氏調教人的本事,倒是不錯的。」

    程放有不同看法道:「張氏回鄉還不滿一年。那幾個孩子到她身邊更是後來的事。任她再有手段,遇上朽木,也雕不出名堂。要我說,那些孩子天資不差,爹娘教得也好,原就不同於一般村野孩子,只是被埋沒。遇上張氏知人善任,把他們原本的光彩打磨了出來。」

    「你說得也對。我聽說張氏的兩個哥哥,尤其小的那個,不大懂事,被先前的東家辭了,卻也沒來找這個妹子的麻煩。這麼看,他們家的家風應是不錯的。」董氏緩緩說著,公平地下了結論。

    程放笑道:「那麼,依娘看來,張氏同她用的這些親戚會不會做出背信棄義的事呢?」

    董氏一愣,隨即不滿道:「還當你真願意陪我閒聊,鬧了半天,還是幫你哥說話。」

    「我不是幫大哥說話,是幫娘解愁。」

    董氏沉吟一陣,釋然道:「罷了,我明白你的意思。酒樓有張氏張羅,我坐等分錢,有什麼不好?以後,我不操酒樓的閒心,等他們要幫忙,求到我頭上再說。」

    程啟剛邁進福壽閣大門,就被人叫住:「程啟兄。」

    程啟應聲扭頭,高興地招呼:「元川兄,竟在這裡遇上,真巧!」

    李元川微微一笑:「不是巧合。我聽見福壽閣大名,特地過來見識一下。得知你在泉州,有意待得久些,看能不能遇上。看來,我的運氣不錯。」

    「慚愧!元川兄是遠客,到我的酒樓來,該當我請客。」

    「多謝美意。今日已經吃飽,又見到程啟兄,可以滿意而歸了。」

    「那麼,改日我做東。元川兄這趟預備在泉州待幾天——」

    一個小炮彈飛一樣地撲到程啟身上,抱住不撒手。

    程啟一把抱起來,狠狠親了兩口:「長高長重了。」

    小強有些苦惱地說:「爹,阿婆說,你不是爹。」

    爹?李元川認出這個孩子,愕然:「程啟兄,這是你的兒子?」

    張歆同程六在側院二樓算賬。中秋走禮,月餅點心燒臘都賣得很好。節前放假,張歆同程啟商量,發放一次獎金,讓大家歡歡喜喜回去過節。

    核對計算好最近的收支,又把各級人員的獎金數目訂下,程六下去準備分派,張歆走到窗前看景,藉機休息調劑。

    張歆特別喜歡在這裡張望。酒樓坐落在熱鬧街市,從這裡可以看到街景,也可以看到大半的院子。窗子外側建了花槽,花木長得很好,沒怎麼遮住視線,又能擋住樓上的人不被街上和院子裡的人看見。

    中秋對於中國人,是僅次於春節的重要節日。人們正在為過節採買準備。街上十分熱鬧,生氣勃勃。

    張歆看了好一會,戀戀不捨地收回目光,注意到院門內站著說話的兩個熟人,猛然愣住。

    陳林氏帶著小強去余府做節前拜訪,回來路上決定拐進來買幾盒點心帶給鄉下親友。

    阿妹堅持每月給她零花錢。她沒處花,不如給阿妹的生意捧個場。都知道她來泉州同阿妹住,禮物買的體面些,也是給阿妹長臉。

    阿玉正忙著,看見外婆,分不出身招呼,叫來阿雲陪她到後面坐。

    陳林氏拿不準買哪幾樣好,不知價錢,正要叫外孫女參謀,乖乖跟了去。

    小強聽說媽媽在側院,稱要尋去,逕自跑開。

    陳林氏和阿雲也不在意,由他去。小強來過多次,踩得同在家一樣熟。做工的又都認得他。

    陳林氏正同阿雲說話,阿興神情怪異地走進來:「阿婆,我聽見弟弟管程大爺叫爹。」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