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行者玄奘

正文 第九章 付汝般若舟3 文 / 昌如

    看到這個年輕人驚喜的目光,他的心情也頗為愉快,道:「老僧自幼受持一部短經,名喚:三世諸佛心要法門。雖然經很短,卻極為靈驗。這次來中原,不幸染上惡疾,本以為必定客死異鄉,不想竟遇到了小菩薩,救我性命,想來也是此經的護佑吧。」

    玄奘笑道:「伊伐羅師父,您教給玄奘的梵經最為殊勝。玄奘有幸得遇師父,才是累世累劫修來的殊勝因緣,救命之事,休再提起了。」

    伊伐羅欣慰地點頭,迦趺而坐,開始口誦梵經。

    這一次沒有字,只是口授。

    有了前面那些西域梵經打下的底子,有了與伊伐羅這幾個月的相處,玄奘對這部小經的感覺就顯得格外敏銳。他凝神靜聽,待那老胡僧誦完兩遍,已將梵音牢牢記在心裡。

    「多謝老師父,弟子記下了。」玄奘合什稱謝。

    「到底是年輕人啊,」伊伐羅感歎著說道,「腦子好,記得快!老僧當年可是聽了不下百遍才勉強記下,想來此經當真與小菩薩有緣。」

    玄奘也覺得此經與自己有緣,雖然他還不知道經的意思,甚至連原都沒有看到過,但是誦讀此經,仍然覺得一股清爽自在的感覺遍佈身心。

    他又將此經誦念一遍,從伊伐羅那驚奇的神色中,知道自己沒有念錯,不禁歡喜萬分,合掌拜謝道:「老師父授經之德,玄奘沒齒不忘!」

    臘八這天一大早,玄奘起身先熬了粥,盛上一碗供在竹庵中臨時設下的佛龕前,然後自己做早課。

    早課後,他把剩下的粥盛出來,便去叫伊伐羅出來吃飯。

    這時候,他才發現老胡僧不見了。

    在他的床上,玄奘發現了一片長條形的寫滿梵的樹葉,大約半尺來長,四指寬。之所以一眼就看出是樹葉,是因為那上面有很多或粗或細的紋路,類似樹葉的筋脈。

    玄奘小心地拈起這片樹葉,感覺輕若無物,至於上面那些彎彎曲曲的字,他已經熟得不能再熟,一看就明白了——這便是伊伐羅口授給自己的那篇《三世諸佛心要法門》。

    而這片樹葉顯然也不是中原的植物,難不成是真正的貝葉經?

    玄奘小心翼翼地將這片貝葉翻到背面,立刻發現,上面竟歪歪斜斜地寫著幾行漢字——

    為法忘體,甚為稀有。然此去天竺,十萬餘程。道涉流沙,波深弱水。朝行雪嶺,暮宿冰崖。樹掛猿猱,境多魑魅。路途多艱,去也何如?我有三世諸佛心要法門,師若受持,可保來往。

    緊接著下面是一首佛謁:付汝般若舟,慈悲度一切。普賢行願深,廣利無邊眾。

    這首佛謁的大概意思就是:我送你一條智慧的小船,讓你能夠發慈悲心普渡一切眾生,希望你能像普賢菩薩一樣知行合一,發大誓願,利益無邊眾生。

    這麼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到底是要鬧哪樣啊?玄奘心說,你這個老師父,連中國話都說不利索,自己走了也不吱一聲,可別出什麼事啊!況且這大冬天的,你有什麼地方可去嗎?

    玄奘越想越不放心,立即下山去尋。

    走了幾家老僧常去的茶肆,都說沒見著。

    茶肆裡的老闆、夥計見玄奘一臉擔憂的樣子,都安慰他說:「法師不用著急,那老和尚人老成精,沒人害得了他!再說他一個胡人,能大老遠地跑到中國來,走路的經驗絕不會少,不會有事的。」

    玄奘又委託一些居士幫自己找,也沒找著,這個奇特的老胡僧彷彿人間蒸發了。

    再看他留下來的東西,就只有一部梵短經,也沒說自己要去哪兒,看來是不想讓玄奘去找他了。

    外來的遊方僧人通常都有幾分孤僻,否則也不會背井離鄉到那麼遠的地方去。或許伊伐羅覺得,自己教給玄奘的東西已足以報答救命之恩,那麼隨緣而來隨緣而去,不需要解釋什麼。

    玄奘只能歎口氣,雖然心中有些失落,他還是很快地調整心情,開始研究這部寫在貝葉上的《三世諸佛心要法門》。

    這是一部他既能看到字又知道發音的梵經典,而且按伊伐羅的說法,是真正的天竺梵。因而對玄奘來說,具備極高的研究價值。

    山間竹庵,昏黃的油燈下,那片略呈淡黃色的貝葉經擺放在書案上,細細的葉脈清晰可見,彷彿還帶著生命的氣息。

    這是來自遙遠佛國的氣息——那個曾經以為僅存在於傳說中的遙不可及的西方佛國,就這樣在他的面前生動起來。

    玄奘執一枝細毫,比照經上的字,照貓畫虎地將上面的梵抄錄在一張毛邊紙上,抄完後又細細對照一遍,確定無誤後才放下筆。

    他在心中默誦了一遍老胡僧所授的梵音經,再與眼前原逐一比對,思忖著其中的含義……

    不知不覺,燈油燃盡,「啪」地一聲熄滅了。

    奇怪的是眼前並未變黑,經仍歷歷在目。玄奘抬起頭,這才發現,天不知何時已經大亮了。

    他起身走到窗邊,推開窗欞,一股帶著新鮮露珠的草木香氣撲面而來,令他的精神不覺為之一振!

    窗外山風陣陣,鳥鳴啾啾,佇立窗前,深深吸一口清晨寒冽的空氣,只覺得胸中無比的暢快。

    一夜未眠,他卻不覺得疲累,內心只有一個熱望,想要對這天地山川暢懷一訴的熱望!

    太陽升到樹頂上了

    ,石壁上的霜已經開始融化,朝陽溫潤的金光籠罩著山間的林木,也遮蓋住了佈滿落葉的山路。

    玄奘踏著覆霜的苔蘚走出竹庵,來到一座小小的石台上。

    他清秀的面龐顯得恬靜淡泊,一襲寬大的僧袍被這浩蕩的晨風吹得鼓蕩起來,呼呼作響,竟與週遭幽靜的山林,清亮的鳥鳴,極為和諧。

    眼前,群山綿延如海,似佛法哲理般浩瀚廣闊,又深遂莫測。

    這一刻,他覺得自己的靈魂彷彿也沁入到群山巍峨的形態之中,引證著自然和人生的不可思議。

    就在這波動的山間霧靄之中,玄奘輕抬衣襟,趺坐下來,進入禪定。

    他背後的那座山間小庵,在清晨的霧氣中似隱似現,如同一個孤獨的靈魂在努力地掙扎,想要掙脫大地,向無限的太空飛翔,尋找永恆的棲身之地……

    一個多月後,玄奘感到自己對梵以及這部短經有了更多的瞭解,於是他開始著手翻譯。

    這是玄奘一生中翻譯的第一部佛經,這部處女作同時也是他的代表作,是中國佛教史上極其重要的經典!

    伊伐羅稱其為《三世諸佛心要法門》,玄奘將其譯成漢語,命名為《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簡稱:

    《心經》

    此經據說極為靈驗,因為在後來的西行路上,玄奘經常把這部《心經》拿出來背誦——

    每遇厄難,便憶而念之四十九遍,皆獲護佑,有如神助。

    其實,單用靈不靈驗來評價這部《心經》,實在是貶低了這部經。

    這是佛教經典中篇幅最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部佛經,是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精髓之所在。從它轉梵為漢的那一天起,千餘年來一直流傳不衰,成為中國佛教化史上最重要的元素,也是小說《西遊記》中唯一原抄錄的一部佛經!

    《心經》的漢譯本有十一個版本,常見的有七種,名稱各不相同。

    在這些譯本中,以玄奘的譯作最為通行。其字簡潔流暢,節奏分明,朗朗上口,易於持誦。在中國佛教各宗各派中,皆被選入朝暮課誦。

    一千三百多年的時間裡,它不僅是佛教徒和居士們的必誦之經,甚至很多民間人士也喜歡誦讀。

    很多人以為,《心經》是玄奘從印度取經歸來後,在長安城組建譯場時翻譯的。甚至有人認為,是在李世民病危時,玄奘專門為彌留之際的皇帝翻譯的。

    但是,近些年來的發現,否定了這個說法。

    由於奘譯《心經》最為簡短也最為流行,所以歷朝歷代有很多人都喜歡抄錄,這些人中不乏名人。據說抄寫《心經》有大功德,因而有很多帝王和學者都曾專門手抄《心經》,流傳於世。

    而最近發現的最早的手抄本《心經》,是唐代著名書法家歐陽詢抄寫的。

    這部《心經》的手抄本流傳至今,落款上清清楚楚寫的是貞觀九年,也就是公元635年。

    玄奘於貞觀元年秋天起程從長安出發,直到貞觀十六年才起程回國,貞觀十九年到達長安。而歐陽詢則在貞觀十五年,也就是玄奘回長安的前四年就已經去世。

    也就是說,這部流傳千年舉世聞名的《心經》,乃是翻譯於玄奘離開長安之前!

    事實上,到貞觀九年歐陽詢抄寫《心經》之時,這部佛經的中版已經在全國大規模流行了。而在那個交通和通訊技術都不發達的年代,要使一部作品大規模流行,是需要時間的。

    奘譯《心經》有很多顯著的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去掉了佛經中必有的序分與流通分。

    這麼做,一方面更加突出了經的主體內容,另一方面又模糊了具體的說法境界。

    或者說,他根本就是要讓人們將這部經當作咒語來使用。

    比如,遇到危難之際,一張口:觀自在菩薩……要比一張口:如是我聞,一時……來得更加直截了當,信仰的願力也會更大。

    這也間接證明了此經是玄奘**翻譯的,而不是通過譯場。否則他決不可能將序分和流通分整個去掉。要知道,他譯場中的那些助譯大德可不是擺設。

    第二個特點是精練。

    全只有260個字,以七個「空」字接十七個「無」字,高度凝煉了佛學真諦,詮理深奧而又微妙。妙;筆閣

    比如梵原版中有這麼一段,譯成現代漢語應該是這樣的:

    眼睛能看到的形相是空的,虛空正是形相。形相與虛空沒有不同,虛空與形相沒有不同。形相,是那些虛空。虛空,是那些形相。

    玄奘的譯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簡簡單單十六個字,將色與空的關係乾淨利落地表達出來,而且朗朗上口,易於持誦。

    前面那句梵本的後半部分:「形相,是那些虛空。虛空,是那些形相。」玄奘略去不譯。

    因為玄奘的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已經把這層意思表達了出來。

    而且梵本原的這句話也有不確切的地方,「形相,是那些虛空」,這句話沒有問題,但說「虛空,是那些形相」,就不確切了。虛空也可以是感受、思想、潛習、認識等等。

    &nb

    sp;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