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遙控大明

第二卷 血火揚州 第一百一十一章 絕不議和(下) 文 / 短頭髮

    《蕩虜軍告天下書》一出,舉世嘩然。

    這份半半白的東西,檄不像是檄,告書也不像是告書,談不上什麼字功夫,就算是一般的秀才也能寫出比這更加工整的章。

    舉世皆知蕩虜將軍李乙丑是鹽販子出身,又是武人的身份,所以也不苛求他能寫出花團錦簇對仗工整的字,只要能言辭達意也就可以了。

    《告天下書》的字雖然差強人意,中含義卻表達的非常清楚:宣戰。

    中直指偽清欲侵略天下的狼子野心,歷數八旗欠下的斑斑血債,更指名道姓的大罵吳三桂是天字第一號的大漢奸。

    《告天下》書雖然慷慨激昂,但現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弄了這麼一篇字出來,實在有些耐人尋味。江南新朝剛剛決定和滿清議和,?《大明皇帝致北國大清可汗書》才炮製出爐不久,僅僅一江之隔的李乙丑就弄出了這麼一份《蕩虜軍告天下書》,兩份書的內容截然相反,怎麼看都有點唱對台戲的意思。

    《大明皇帝致北國大清可汗書》的主題就是議和,把清軍入關說成是借兵破賊,加封吳三桂為薊國公,另送錢財糧秣金銀布帛若干,足以表明江南新朝的誠意。李乙醜的《蕩虜軍告天下書》卻完全是另外一種情形:宣戰,不僅歷數滿清的罪狀和野心,還指著吳三桂的鼻子破口大罵,稱之為「曠古未聞之大漢奸」,和吳三桂比起來,哪怕是趙宋之時的秦檜都要遜色很多了。

    江南要議和,江北已宣戰,這個局面好像有點微妙啊!

    李乙丑公然和朝廷唱反調,這到底是他本人的意思,還是受了史可法的指使代表著江北各軍陣的態度?

    這份《蕩虜軍告天下書》完全出自李乙醜的手筆,還真的和史可法史閣部沒有什麼關係。

    江北各鎮大多已開始就位,正如蘇子朋友所說的那樣:敵人還沒有過來,他們自己就打起來了。

    福王就是在這些軍鎮的支持下擁立起來,自然誰也不服誰,一個個擁兵自重囂張跋扈,平日裡就少不了有些摩擦。偏偏江南朝廷給的糧餉連四成都不到,所以江北各鎮就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糧餉問題了。

    肆虐地方壓搾百姓,敲詐勒索巧取豪奪無所不用其極,把地方上鬧的雞飛狗跳烏煙瘴氣。相互之間還爆發了幾次規模不小的流血衝突,為了協調各方,為了把江北捏合成一個整體,史可法只能奔走於各軍鎮之間,盡可能的調解說合,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這上頭了。

    李乙醜的《蕩虜軍告天下書》一出,史可法的書信隨之到來。

    在史閣部的書信當中,雖然沒有明明白白的說李乙丑這麼干是錯誤的,卻也在用比較委婉的語氣職責他「不顧大局」,不該弄出這篇檄激化江南江北的關係。

    在給史可法的回信當中,李乙丑鄭重寫道:「史公心思時純焉能不知?所謂大局,無非是指江南的錢財糧秣而已。史公既為江北督師,自然知曉江南供給軍資之數……」

    你指望江南的那點物力財力?江南新朝連一半軍餉都湊不出來,還能指望得上?還不如旗幟鮮明的亮出自己的觀點,讓天下有志一同之士協力同心,讓各鎮軍兵不再三心二意專心致志的備戰才是硬道理。

    總是遷就江南,他們也會照樣剋扣將軍的軍餉糧秣。公開表示出與北虜一戰的決心,江南也不敢因此絕了江北各鎮的供給。既然如此,也就不必太顧忌所謂的大局了。

    雖說李乙丑敢於公然和江南新朝唱對台戲,史可法卻不能如此,在竭力協調江北各軍鎮的同時,依舊給江南小朝廷上了一份奏章,表示一定會盡力說服揚州的蕩虜軍,至少保證在是戰是和的大方向和江南保持一致,要他以大局為重……

    仔細想想,史可法也挺難的,一面需要他顧全「朝廷大局」不要破壞議和大事,一面卻要整軍備武為開戰做好準備,尤其是江北各鎮的驕兵悍將已是事實上的割據勢力,個頂個的心懷鬼胎,要想憑借個人威望強行捏合成為一個整體,本身就是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給史可法的書信當中,李乙丑著重提出兩個重要的戰略方向:偽清親王多鐸的大軍已經到了直隸之南,虎視魯豫各地,若要南下,只有兩條路線,其一是破河南過徐州,直插江南;其二就是掠山東過淮安威脅淮揚。

    歷朝歷代,北軍南下無非都是走的這兩條路線,最重要的戰略支撐點當然是徐州,揚州是江北最後的據點,也是江防的橋頭堡,反而次之。

    李乙丑已經給史可法打了保票,若是清軍走淮揚路線,必以當頭痛擊。

    揚州的蕩虜軍素有天下第一虎賁強兵之稱,這支軍隊本就是屬於李乙醜的私軍,不存在吃空餉的說法,紙面上的人馬都是實實在在的。蕩虜軍的監軍也是清流一脈中的年輕翹楚,和史可法頗有些淵源,雖然沒有直接指揮調度的名義,事實上卻可以讓史可法比較放心。

    真正讓史可法憂慮的還是徐州方向。

    「劉良佐、劉澤請之兵多為虛浮之誇,實不濟數……」

    徐州方向上的兩個軍陣雖然誇口有七萬戰兵,史可法卻不大敢相信這個數字。

    大明朝的官軍吃空餉的傳統由來已久,要是有七萬戰兵的話,算上輔兵至少也得有十五萬之眾。這麼龐大的數字當然不可能是真的,史可法只能希望二劉吃空餉的時候別吃的太狠,二人若是能夠拼湊出四萬可戰之兵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因為擔憂徐州之兵太虛,史可法根本就不敢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於徐州這個萬分緊要的四戰之地,所以做出一個在當時看來非常正確的決定:主動拓展防線,建立起更加寬廣的緩衝區域。

    和疲於奔走協調各方的史可法相比,李乙丑就顯得專注了很多。

    練兵、練兵、瘋狂的練兵。

    囤積糧秣、物資等等一應軍需,已經到了不擇手段的地步。

    至八月底,蕩虜軍實額戰兵總數已經達到兩萬,其中一萬六千餘人已完成基本訓練,可以算是大明朝唯一一支實兵軍隊了。

    江南新朝派出的議和使團早已經發出,議和條款也早就洩露出來:除抽調打量銀錢糧秣酬謝「為大明天子復仇」的清軍之外,還加封吳三桂。作為交換,江南新朝希望可以在名義上佔到一點便宜。

    按照議和條款,在付出了很多實惠之後,江南新朝希望可以效仿宋遼故事,希望兩國可以和平相處,以叔侄相稱。

    「彼可汗尚且年幼,可尊吾皇為叔,永世修好。」

    江南新朝希望剛剛登基幾個月的弘光皇帝為「叔」,北京那邊的順治小皇帝為「侄」。

    對此,李乙丑甚至懶得做出任何評論。

    江南群臣多是蠅營狗苟之輩,都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雖然早就知道這些人指望不上,卻沒有想到江南君臣居然愚蠢到這種地步。

    主動輸款議和,對方能接受就已經很不錯了,就應該在議和期間緊鑼密鼓的做出戰爭準備。江南君臣卻還想著狗屁的「叔侄皇帝」的名份。

    或許,在江南新朝眼中,滿洲八旗已經佔了北京,並且事實上佔領了晉地,就應該滿足了。退一萬步講,以黃河為界重新劃分疆土,也是可以接受的。

    這完全就是對於形式的錯誤估算,把自身的安慰寄托於對方的「滿足」之上,這根本就不是幼稚不幼稚的問題,而是愚蠢到了不可救藥的問題了。

    九月初,北上的議和使團進入到清軍的控制範圍,雖然帶著非常優厚的條件,還是被清軍趕了回來。

    清廷根本就不想和談,而是厲兵秣馬調集大軍,緊鑼密鼓的做著南下的準備。

    沒過多久,清廷突然又宣佈可以議和。

    清廷的態度突然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根本原因在於鋪開的攤子太大,已無力支撐了。

    阿濟格和吳三桂西征,趕著闖軍的屁股一路窮追猛打,同時多鐸和孔有德等故明降將準備南征,剛剛啟程之時,闖軍突然東渡黃河,殺了個回馬槍。大順軍馬在晉東南轉戰縱橫,一度進入河南,似有死灰復燃之勢。闖軍軍事上的反攻讓驕狂自大的清廷意識到自身的實力遠遠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強大,所以緊急中止了兩線作戰的方案。準備先穩住江南小朝廷,集中力量擊敗李闖。收拾了闖軍之後,再圖江南。

    如此簡單的局勢早已看的清清脆脆,江南小朝廷卻依舊醉生夢死,聽到清廷同意議和的消息之後,無不「欣喜如醉」,馬上命令剛剛回來的議和使團再次北上,重新議和。

    此時的局勢非常微妙,闖軍、清軍和南明小朝廷鼎足而三,其實就應該聯合李闖共同抵禦清廷,看到這個形勢的人並不在少數,至少蕩虜軍的監軍秀之就已經看的清清楚楚了。

    「聯合李闖」這種事情也只能作為一個不錯的想法,誰也不敢宣之於口的講出來。

    大行皇帝殉國就是因為李闖破京,如果有人說出聯合闖軍的構想,馬上就會成為眾矢之的,會被天下人的吐沫星子活活淹死。所以,絕大多數人,都是抱著坐山觀虎鬥的想法,希望清廷可以和李闖拚個你死我活,然後江南小朝廷才有機會坐收漁翁之利。

    李乙丑卻絕對不會坐視局勢的發展而不加理會,馬上就給駐在山東的蕩虜軍遠征部發出了明確的命令:擺開求戰的架勢,盡可能的牽制清軍,如有必要,可以主動出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