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打東昌的清軍已經退到了幾十里之外,不過並沒有離去,依舊在一個很近的距離上威脅著。
清軍在全盛之時都沒有攻克東昌,眼下只剩下一些殘兵敗將,那就更加的不足慮了。聽說王爺已經派人四下求援,濟南府和東平府那邊的援兵正在趕過來的路上,所以眾人對於眼前的局勢越來越樂觀,對於淮揚民練的補給也不怎麼上心了。
淮揚民練剛剛來救援的時候,東昌的富戶鄉紳就已經表示過一次了,又是銀錢又是糧秣的送過去不少。淮揚的民兵們也依照約定沒有進城,讓百姓們更加放心。
只不過那位李乙丑李大人實在不怎麼好伺候,似乎一直在埋怨東昌給的補給太少,居然鄭重其事的開出一個物品清單,桐油、皮革、布帛等物,甚至包括被服、帳篷甚至是菜油、肉乾,反正只要是能想起來的東西,就沒有李指揮使不要的。
因為清兵已經退了下去,短時間內似乎已經沒有再次強攻東昌的能力,於是城中的富戶鄉紳越來越覺得這位李指揮使是個貪得無厭之徒,所以一直都極力的敷衍著。
很多東西都說要給,只是暫時還沒有湊齊,過一陣子等湊齊了再給李指揮送過去。至於這「一陣子」到底是多久,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反正就是拖著不給,準備一直拖到各地的援兵到來,到時候再說唄。
清軍只用了一個多時辰就佔領了冠縣縣城,當這個消息傳過來之後,眾人才的陡然明白過來:清軍大舉增兵了,正以雷霆萬鈞之勢朝著東昌掩殺過來。
到了這個時候,那些富戶們才想起李乙丑李指揮的好處。
和凶殘的清兵比起來,貪得無厭的李大人一下子就變得親切起來。
大軍壓境的壓力,讓物資的籌集也變得異常順利,只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那個清單上的物品就籌集的妥帖齊備,裝滿了一輛又一輛大車,在清晨送到了淮揚民練的軍營當中。
運送物資的車隊來到軍營,才發現淮揚民練的營中調動頻繁,傳令兵往來飛奔,一派大戰降至的緊張氣氛。
原來李乙丑李指揮也不光是白拿大家的錢糧,一直都在備戰。
「李指揮,所需軍資已……」早就答應的物資現在才送過來,而且是在大軍壓境的情況之下,讓東昌郡王感覺自己就是個斤斤計較的市儈之徒,所以說話的時候也不那麼硬氣了。
「先不說什麼軍資了,趕緊徵調丁壯民夫……」
前幾天已經爭派了七百多民夫,大戰在即,肯定是不夠的。
東昌郡王知道眼下的當務之急是什麼:「還需要多少民夫?」
「越多越好。」李乙丑在低頭計算著什麼,頭也不抬的說道:「我還需要大量的木材、火油……還有你們庫存的火藥,全都拿出來吧。」
「我聽說……聽冠縣那邊過來的人說,清軍大舉來犯,到底有多少……」
「很難說具體的數字,初步的估算應該不少於兩萬人馬!」
兩萬?兩萬!
這個數字讓東昌郡王的手腳冰涼。
雖說冠縣的守備力量不怎麼樣,但是清軍可以在只用一個多時辰就攻克城池,足以說明兵力雄厚。但他怎麼也沒有想到會是兩萬人馬。
就算其中一部分是輔兵和隨軍的夫子,至少也有一萬戰兵吧!
一萬戰兵啊,崇禎九年驚天動地的通州大戰,明軍集結了七萬官軍,依舊被兩萬多的辮子兵打的哭爹喊娘潰不成軍。
小小的東昌城,能擋住一萬清軍戰兵嗎?
一想到數以萬計的辮子兵正朝著這邊掩殺,東昌郡王身邊的每一個官員、鄉紳就有種毛骨悚然的驚懼。
「李指揮,能……能打得過麼?」
帶到東昌的淮揚軍只有四個營,而且全都不滿員,戰兵只有三千多。算上輔兵,充其量也就是五千來人。如果算上隨軍民夫的話,數量當然很大。但是民夫不具備戰鬥能力,就算是強行送上戰場也就是送死,所以完全不在考慮的範圍之內。
淮揚民練再怎麼悍勇,終究不是三頭六臂的天兵天將,李乙丑很清楚自己的軍事素養,不敢和古往今來那麼多以少勝多的絕世名將相提並論,所以也不敢打以五千勝兩萬的主意。所以他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反問道:「王爺一直都說援兵即將到達,都已經過了好幾天,怎麼還看不到援兵的影子?」
「援兵真的快到了,昨天晚上的消息,濟南府的援兵已經過了荏平,再有兩天,最多三天就可以到來。兗州府那邊的援兵要稍微慢一點,估計現在已經到了東阿……」
援兵指日可待,終於讓李乙丑放心不少。
稍一思量就打定了主意:「清軍勢大,怕是很難一戰而勝,只有盡可能的拖延時機等待後援。我可以先替王爺頂幾天……」
清軍雖然已經破了冠縣,從距離上看已經可以算是和淮揚民練臉對臉了。但他們的規模太大,不可能走的太快,明天晚些時候能夠到達這裡已經算是很不錯了。而且清兵一樣需要休整、集結,真正開戰恐怕要等到兩天之後了。
淮揚民練的人數雖然不佔優,裝備卻相當不錯,且又攜新勝之威,就算不能擊敗清軍,若是充分的準備一下,抵擋三五日應該還是可以的。
到時候各路援兵齊至,不難打個漂亮的防守反擊。
「能不能退敵制勝,關鍵就看我淮揚健兒能守多長時間了。」
「我理會得。」
「我需要更多的民夫,需要更多的木、鐵資材。」
到了這種地步,已不再吝惜錢財。已有過兩次經驗的東昌郡王深知清軍的可怕,毫不猶豫的答應了李乙醜的全部要求,不管他索要什麼,都盡其所能的盡量籌集。
數萬清軍大舉來犯的消息早已哄傳東昌,城中百姓無不驚懼,唯恐城破之後遭受兵災,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紛紛出城聽候差遣。
幾千民夫在城西各險要處挖掘拒兵壕,豎起一排又一排的木柵。
火藥早已搬運過來,民夫們正賣力的拉動著風箱,把各色鐵器融化,鑄成火炮用的彈丸。
火炮用彈丸的鑄造非常簡單,只需要在平整的地面上鋪開幾十塊瓦片,瓦片的陽面朝上,澆上冷水,然後把融化的鐵水傾倒在潮濕的瓦片上,鐵水就會順著瓦片的弧度自然滾落,迅速凝結成大大小小的彈丸。
當天夜晚,雙方的斥候就開始相互截殺,這說明敵軍已經非常近了。
因為首戰告捷的緣故,監軍大人秀之信心爆棚,極力主張野戰,務求將八旗兵盡數殲滅於東昌城下,成就他那個「封狼居胥」的英雄夢想。
以人的身份,率領士卒擊敗來犯之強敵,就算比不上當年的衛青霍去病,也是當代首屈一指的風雲人物了。
一想到要和清軍主力正面對決,秀之就熱血沸騰,把「決戰」「全殲」等等這些口號喊的震天響,完全就是一副「為國殺敵九死不悔」的決絕作風。至於敵我之間的兵力相差有多麼懸殊,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戰術等等這些最直接的問題,他甚至都沒有認真的想過。
在秀之那個裝滿了聖賢章的腦袋裡,這一戰就是聖人所說的「以有道伐無道」,軍民齊心將士用命,擊敗強敵完全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連夜翻看兵書典籍,整理出了好幾套作戰方案,無非就是那些早已老掉牙的條路:聲東擊西、調虎離山、暗度陳倉等等,秀之甚至很嚴肅的向李乙丑建議,可以模仿漢丞相諸葛孔明的故智,把主力繞到東昌側翼,唱一出滿堂喝彩的空城計,好好的戲耍一下清軍。
和這個滿腔熱血滿腦子都是聖人教誨的監軍大人比起來,李乙丑則要務實的多。敵我之間已經完全進入了對方的視野。在這種情況之下,什麼樣的陰謀詭計都是小孩子過家家般的異想天開,就算是兵聖再世臥龍重生也很難耍出什麼奇謀妙計。至於秀之說的那些亂七八糟的計策,根本就是不懂兵事的書生之言,要是聽了他的建議,就等於是在拿淮揚民練的數千士卒在開玩笑,所以根本就沒拿秀之搜腸刮肚琢磨出的這些所謂「計策」當一回事。
第二日辰時前後,敵軍的前鋒就抵達在東昌正西一個叫做賈家集的村莊。未時過後,清軍主力集結完畢,正一路向東朝著東昌掩殺過來。
清軍的速度比想像當中更快,至少比李乙醜的預期提前了至少半天的時間。
因為雙方相距只有三十多里,清軍的斥候偵騎頻繁出現,彼此之間都已經把對方的底細摸的很清楚了。
清軍擁有不少於一萬戰兵,騎兵為先導步軍為主力,而且排列的非常緊湊,雖然李乙丑派出好幾股人馬去騷擾,卻沒有什麼效果。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引誘、騷擾之類的小動作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清軍主帥的意圖十分明顯:以最快的速度直撲東昌,以雷霆萬鈞之勢把東昌城擊破。
明晰的作戰意圖,簡單到了極限的戰術安排,讓淮揚民練根本就找不到佔便宜的機會。
好在李乙丑沒有秀之那麼多亂七八糟的想法,只是一門心思的佈置陣地,反而顯得沉穩老練有條不紊。
淮揚民練高昂的士氣和李乙丑本人從容鎮定的氣勢,總算讓東昌殘餘守軍多少有了一絲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