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決戰1984

《》正文 第六章 :禍起蕭牆(一) 文 / 紅綠配

    儘管已經遠遠過了f—16a型戰鬥機的攻擊半徑極限。但是趙傑欽和劉慶征此刻更多想要作的並不是立即找機場降落,而是擊落前方剛剛被己方的防空炮火趕出戰場的蘇聯空軍的蘇—25t。在沒有地面雷達引導的情況下,2架f—16a型戰鬥機通過座艙內的雷達敵情顯示器,迅調整自己戰機的航向,向著夜空之中那兩個閃亮的戰機尾焰追去。

    而對於魯茨科伊上校而言,過於狹窄座艙視野使得他根本無法用肉眼去判斷逐漸逼近的危險。此刻他只能通過「伊爾杜西」綜合式自衛系統之中的雷達自動告警接收機去感覺那不斷迫近的對手。最大飛行度只有o.8馬赫的蘇—25t根本無法依靠度來擺脫追擊,因此魯茨科伊上校和他唯一倖存的僚機只有依靠降低高度和蛇形機動來進行對抗。

    但是這並不容易,對於志在必得的兩名中國空軍飛行員來說如果讓剛剛用反坦克導彈摧毀了己方裝甲集群的對手就這樣逃脫恐怕將是最大的恥辱。因此他們迅加大動機推力,緊緊咬住對手,並不斷縮短著彼此之間的距離。「可以了!我鎖住他了!」很快趙傑欽便從無線點中聽到了戰友興奮的聲音。可魯茨科伊上校和他的僚機利用安裝在蘇—25t機尾根部的無線和紅外干擾機很快便讓中國空軍飛行員鎖定對手的努力泡湯。

    直到雙方的距離減少到3千米以內時,趙傑欽的戰機之上的導彈「最佳射距離」指示燈才開始閃爍,各種參數也符合。「來吧!向老毛子叔叔的屁股問好吧!」在顯示屏的瞄準框裡注視著仍在垂死掙扎的目標,趙傑欽多少有些興奮的按下射按鈕,儘管已經在演習之中模擬操作過了無數次,但是這畢竟是這位年輕的中國空軍新生代飛行員第一次參與實戰,他腎上腺素分泌正在迅的增多著。隨著戰機機身輕輕的顫抖,一枚美國原裝的aim—9m「響尾蛇」型近距格鬥導彈順利的完成了點火射。

    雖然中國空軍所接收的第一批f—16a/b型戰鬥機都屬於1981年11月,美軍啟動了「多國階段改進計劃」所生產的b1ock15型,理論上可以射主動雷達制導,最大射程可達45公里的aim—7m「麻雀」中距空空導彈,但是美國空軍7o年代末中國表了1張極像美國aim-7導彈的中國雷達制導導彈的幅照片並沒有第一時間將這種新銳導彈提供給未來西太平洋的潛在對手。但事實早在7o年代末中國政府便公開表了1張外形酷似美國aim-7型導彈的中國自主研的主導雷達制導導彈的照片。

    但是這種被稱為「紅旗」—61的導彈比aim-7「麻雀」導彈外型龐大的多,同時也更重。因此雖然有消息說「紅旗」—61除了將作為中國陸軍新型野戰防空系統和海軍艦載防空導彈列裝部隊之外,還將作為殲—8i型截擊機的遠程打擊手段,但事實上這種導彈在空中射難度很大,除了尺寸和重量之外,這種導彈的控制面和穩定器還安裝在兩者相差45度的不同平面內上,也就是說當控制面的位置對頭時,穩定器的位置就肯定不對頭。

    雖然除了「紅旗」—61之外,中國空軍還有多款新型空對空導彈正在研製之中,但是對於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爭而言這些仍在鞘中的長劍暫時都無緣一露鋒芒。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此刻趙傑欽和劉慶征所駕駛的f—16a型戰鬥機機翼之下所懸掛的2枚aim-9m「響尾蛇」型空對空導彈仍是中國空軍最為先進的空中攻擊武器。

    在呈x-x形配置的兩對後掠梯形彈翼的作用之下,致命的導彈旋轉著在光學系統的引導之下在空中劃出一道毀滅的弧線。儘管擁有裝甲保護,但是對於在近距離爆,散步出上千塊殺傷破片數的mk-8破片殺傷式戰鬥部而言,蘇—25t也同樣無力招架,瞬間之後趙傑欽便從瞄準框裡看到了3公里之外的那不斷下墜的火球,那是他成為日後中國空軍皇牌之路上的第一塊基石。不知道為什麼在導彈命中目標之後的剎那間,趙傑欽突然有一種虛無的錯覺。但是他還是本能的將飛機向左拉了12o度,同時下降了高度以躲開碎片和火焰。

    當然與此同時趙傑欽也在空中搜索著自己的戰友,而在燕山山脈北麓的天空之中,遠方那一團閃爍的火光,似乎也在宣告另一場的勝利。事實在遭遇f—16a型戰鬥機的攻擊之時,作為蘇—25t編隊的長機,亞歷山大.魯茨科伊上校曾不斷的向正在中蒙邊境上盤旋的蘇聯空軍第第1個特種航空兵團的「空中指揮塔」—a—5o型空中預警機出求援信息。

    二戰中雷達在空戰和海戰中起了巨大作用。戰後,人們想到,把雷達送上幾千米的高空,能減低地球表面曲度對雷達探測能力的影響,一定大大提高它的偵測能力。5o年代中期這一設想幾乎同時出現在美蘇兩國。當時蘇聯認為這一設想沒有前途,擱置了研製計劃。美國則幾十年努力不懈,它的成果就是令世人矚目的空中預警機e-3「望樓」。

    蘇聯在這方面沉寂多年之後終於開始奮起直追,但是始終落美國2至3年。8o年代初,前蘇聯空軍和防空軍裝備了第-代預警機圖—126,這種被北約方面稱之為「苔蘚」的空中預警機系統以圖—95型轟炸機為基礎改進而成。蘇聯方面很快便為此組建了獨立的預警機部隊,將其部署在波羅的海方面,由9架圖-126組成。

    1965年開始進入蘇聯國土防空軍服役的圖-126型預警機。每架搭載15名技術人員,裝備了包括1iana雷達系統和各種當時蘇聯最先進的電子戰系統。1iana雷達的作用距離達到37o公里,具有海上下視和有限的陸上下視能力,可同時指揮8架截擊機攔截18個空中目標。進入國土防空軍後,被作為截擊機和對地攻擊機的空中引導指揮站先後在科拉半島和北極圈附近遂行作戰任務,先後裝備了約1o-12架。

    但是很快蘇聯方面就決定研製一款新的空中預警和控制飛機。並迅淘汰落後的圖—126苔蘚空中預警機。6o年代末期到7o年代中期,為了與美國在全球範圍之內爭奪霸主地位,蘇聯政府開始全力擴充軍備,啟動了眾多軍事項目。很多世人熟知的武器系統,諸如蘇—27、米格—29、基輔級、烏裡揚諾夫斯克級航空母艦等都是那個時代的產物。

    a-5o空中預警與控制飛機的計劃也肇始於那個國際風雲變幻的年代,並伴隨著shme1這種全新的空中預警與控制雷達的研製與展過程。淘汰圖—126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圖—126上所裝備的1iana雷達對於低空飛行的目標猶如「白癡」,難以為蘇聯全球爭霸的戰略提供堅實的物質支撐。更可怕的是,它對控制人員的生命構成了嚴重的威脅,很多機組成員都因為過度的電磁輻射而患有不同程度的血液病症。

    而選擇新型雷達的載機曾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圖—126,圖—142m和圖—154都曾經被作為候選對象。裝備有d-3okp動機的圖—156也一度成為呼聲很高的不二之選。這架飛機曾被設計用來攜帶這種新型的雷達,甚至還要裝備上aa-9空空導彈和3o毫米的機炮。

    但是就在蘇聯的工程師們將新研製的雷達和電子系統裝在了經過改造的編號為6o1的圖—126飛機上進行系統實驗,試圖不斷完善雷達的性能指標和各種任務系統。但是不等到新雷達研製成功,1978年12月19日,利用伊爾-76運輸機改造的架a—5o原型機便已經開始了飛試驗。這顯然是蘇聯空軍已經轉入戰備體制的一個信號。

    在隨後的6年時間裡,這種新型的預警機被迅生產出來並列裝部隊,1981年駐紮在立陶宛希奧利艾的蘇聯國土防空軍第第一架生產型a—5o。僅在一年之後這支部隊便淘汰了所有的圖—126型預警機,換上了嶄新的a-第144獨立航空團。同年蘇聯空軍還利用由淘汰的圖—126型和加生產的a—5o型預警機在遠東地區新組建2個獨立航空團,但由於a-5o計劃的倉促性和新型雷達研製進度的大大滯後,這些早期接收的a-5o上裝備的是由圖-126上1iana雷達系統變異而來的代號為shme1的雷達。

    因此a—5o型只能同時可跟蹤5o個空中目標,與美國空軍的e—3「望樓」空中預警機同時可以跟蹤的6oo個目標相比相差太遠,但是與傳統的地面雷達站相比,它除了可以清晰準確地顯示目標信號、種類、距離之外,還可以以全景方式顯示電子計算機的處理結果,以及己方飛機的綜合情況,如機號、航向、高度、度、剩餘燃油等等。仍基本滿足了蘇聯空軍作為空中雷達、空中引導站和空中指揮所的要求。

    此時隸屬於素聯空軍第第1個特種航空兵團的1架a—5o型空中預警機正在深入中國領空約12o公里的空域以1萬米高度上進行著巡航,在它的附近一架蘇聯空軍在同一時間研製並大批生產的伊爾-76pp專用電子戰機正為其提供電子戰支持,並協同行動。接到了魯茨科伊上校的求援信號之後,這架a—5o型空中預警機上的戰勤組立即對魯茨科伊上校的戰機位置等相關參數進行了通報,指揮他擺脫追擊。

    與此同時將信息傳送回戰區指揮系統供其分析決策,要求地面指揮機關給予授權,由他們直接引導戰區上空的其他殲擊機進行支援。但是在當時複雜的戰場條件之下,距離魯茨科伊上校距離最近的只有2架蒙古人民共和國空軍的米格—21型殲擊機可以趕到戰場。

    但是就在a—5o型空中預警機用俄語指揮蒙古空軍前往支援的同時,魯茨科伊上校做了一個難度很大的6.5g轉彎進行規避,然而在身後那沒有觀察到在漆黑的天空中,他的對手在他後面做了一個難度更大的轉彎,並成功射了導彈成功將他擊落了。「韃子也來湊熱鬧!」就在魯茨科伊上校的戰機燃燒的墜向地面的同時,

    趙傑欽駕駛著他的戰機已經投入到了和蒙古人民共和國空軍米格—21型殲擊機的纏鬥之中。

    「哦!一個第38軍還不足以拿下不足兩萬人的蘇聯空降部隊嘛!」就在燕山方向的空戰進行的同時,在北京西山的中國戰略指揮中心之內,戚度的話顯然勾起了總參謀長曹陽的興趣,他抬起頭來微笑著注視著這個自己一直頗為欣賞的年輕人。「如果是在平原地區作戰的話,2個師的蘇聯傘兵的確不夠我們的『萬歲軍』一啃。但是……」對於勇冠三軍的第38集團軍的戰鬥力,戚度同樣顯得頗為自信。

    「剛剛從8341方面送來的消息……」但就在總參謀長曹陽聽著戚度相關意見的同時,站在一旁的林太平從一個謊慌張張跑進來的參謀手裡接過一份報告,翻開一看之後臉色頓變的林太平立即將報告轉到了總參謀長的手裡。「怕什麼來什麼!我看8341方面也太自以為是了吧!這麼大的事情怎麼1個多小時之後才報告!」剛才還從容淡定的曹陽眉頭也頓時緊鎖起來。「報告說一大隊方面也是半個小時前剛剛接到的消息,現在已經出動了六大隊的人出去找了!」雖然只是驚鴻一瞥,但是有著一目十行和過目不忘特長的林太平還是第一時間掌握了事情的大致情況。

    「這麼大個北京城又是現在這樣的局面,六大隊的力量估計不夠……太平你立即停下手頭的其他工作,主抓這件事情。這樣搞下去……是要出大事的啊!」

    總參謀長曹陽搖了搖頭,隨後從自己口袋裡取出一支香煙,林太平第一次看到這位百戰名將的手竟然在微微的顫抖。「是不是動用……」林太平試探性的問道。「都到了這個時候還考慮保存什麼實力!把能派出去的都派出去!」總參謀長曹陽竟有些失控的吼道。

    「是!」在林太平有力的回答聲背後,北京西山的山巒之間,一排鬱鬱蔥蔥的樹木突然整齊的向兩側分開,在地表之下,高旋轉的槳翼將一架架uh—6o「黑鷹」型直升機的機身逐漸拉起……。

    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諸多部隊番號中,8341可以說是最為家喻戶曉、卻也是最富有神秘色彩的一個。雖然歷史作為被葉劍英元帥形象的比喻為保衛腦的「鋼盔」部隊—中央警衛團也曾使用過「總字oo1」、「3747」等番號,但是最為人所熟悉的也是津津樂道的還是那與偉大領袖生平兩個重要數字暗合的「8341」。

    不過對於身為總參謀長助理的林太平而言,那些在民間流傳已久的所謂「求籤說」、「五台山說」以及「槍號說」基本上都屬於無稽之談,因為定下「8341」這個番號的並非是偉大領袖本人,而是林太平所在的總參謀部。這個代號曾經是總參所屬的一個軍用倉庫,1963年由於這個倉庫撤消,相關番號才於1963年12月轉給了中央警衛團。

    最初組建之時,中央警衛團僅有1ooo多人,主要任務是保衛五大領袖,當時還屬於公安部第九局領導。因此一段時間之內,部分崗哨還以民警身份執勤。直到1969年才正式調歸中央警衛局建制。在7o年代,中央警衛團進入全盛時期,下轄7個大隊、36個中隊,每一個中隊都擁有相當於一個加強步兵連的作戰能力,總兵力達到8ooo多人。警衛單位也從玉泉山、新六所、中南海、北戴河、**、人民大會堂、釣魚台等。擴大到了昌平農場、北京植物園、花園村、東官房等地。

    在這樣的情況下,1977年8月中央警衛團被整編為中央警衛師,定位為副軍級單位。雖然1982年5月,中央警衛師又整編為中央警衛團,但是僅僅是換了一個名稱而已,實際的兵力規模和編製序列基本沒有改變。畢竟中南海的紅牆內外都有固定哨和游動哨,還有更多不為外人所察覺的便衣哨。中南海、人民大會堂除門口有哨兵外,門裡還有警衛區,每個警衛區都具體分為外圍和內圍,內圍又分甲、乙、丙區。甲區的人可以自由出入乙、丙區,但乙、丙區的人不能隨便出入甲區。這一切都許多大量的人力來完成。

    不過雖然從部隊序例上說,8341部隊仍歸總參謀部直屬,雖然後勤供應、武器裝備都由總參謀部負責,但是由於其所擔負任務的特殊性,這支部隊雙重領導體制,政務方面的工作由**中央辦公廳警衛局直接負責。雖然表面上只是表示一切政治學習工作全部由中央辦公廳來組織指導。但實際上這支部隊的只要指揮權還是在中央辦公廳的手中,大多數時候在中**隊之中無論是總參謀長還是國防部長都插手8341部隊的具體事務。

    所以今天林太平來到同樣位於在北京西山之下的8341部隊的後備指揮中樞之內,心情多少有些複雜。面對著臉上寫滿著焦急的中央辦公廳警衛局相關負責同志,林太平只能先語氣平和的開解幾句然後再瞭解具體的情況。「昨天上午總書記突然說要去北京大學醫學部去參加了老戰友女兒的畢業典禮。當時辦公廳覺得北醫就在海澱,保衛工作並不難作,就由行動部擬訂了一個相關計劃,由一大隊方面具體負責。」

    「老戰友的女兒?」林太平多少有些好奇,他的腦海迅回想起了3年前所生的一件頗有蹊蹺的事件。於是繼續追問到「是不是8o2演習中『闖宮』的那個,叫吳莉亞?」聽到林太平的話,中央辦公廳警衛局相關負責同志突然愣了一下,用很詫異的眼神看著林太平,許久才開口說道:「就是她,林助理和她認識?」

    接受到了對方眼神中的訊息,林太平不禁有點啞然失笑的感覺,畢竟在這個節骨眼上,中央辦公廳警衛局的神經估計已經繃到了極點,自己一向老練沉穩實在不應該如此直接的提出這樣的問題,惹來對方的懷疑。「不認識,只是當年的那次『闖宮』事件實在是令人印象太過於深刻了!」林太平一邊回答著,一邊回憶起華北大軍演中所生的那個小插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