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煦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近日此人將赴京城,孫兒會集群臣,與他會面。此人若是野心勃勃,孫兒必不會重用。若是其心情淡薄,我會托以軍國重任。我派人打探此人消息,皆說仁義著於江湖。此事皇祖母勿須擔心,孩兒心中有數。」
高太后看著趙煦意氣風發、有些趾高氣揚,心中不由暗歎,尋思此人與其父性情相似,好大喜功,急功近利,也不是一位納諫明主。但事已至此,她已無回天之力,高太后望著趙煦,面色鄭重的說:「若是重用老臣,凡事不要操之過急,或能保住江山社稷。大宋在你手中,或是強盛,或是敗亡,你好自為之吧。此外,你若起用胡七業,必須要在武林中扶持一個聲名相仿之人,與其抗衡,免得此人坐大。」
趙煦此時大權獨握,正在出神,高氏的話似乎沒有聽到。滿心想的卻是如何破陣殺敵,收復燕雲十六州,幻想自己坐上高頭大馬,統率百萬雄兵,攻破上京,遼主耶律洪基肉袒出降。想到這裡,他不由雄心勃發,向高氏行了一禮,然後神色得意走出崇慶殿。
新任宮廷御林軍統領是逍遙派范百齡,改名為令百范。當初於虛雨之所以派他率派中弟子入宮,一是因為趙煦好棋好畫,是位有才華的人,讓范百齡進宮正是投其所好;二是范百齡為人精細,而且性喜棋藝,讓人覺得胸無大志。
函谷八友雖然武功不是很高,但每人都有一手絕技,武林中人都以為是雜學,不想今日在政治場上卻能發揮巨大作用。范百齡進宮後,見棋忘事,被原統領告到趙煦眼前。不料趙煦也喜好棋藝,聽說令百范棋藝無雙,要他前來陪他對弈一盤。
趙煦棋藝甚高,內宮眾人、文武百官中善於對弈的,大多不是他的對手,間或有人棋力勝過他的,但畏懼他是皇帝,又不敢勝他。令百范聽從於虛雨的計策,先是大勝他一盤,然後指點他一下,逐漸贏他少些,再與他下成平手,然後略微輸他一點。
下棋有贏有輸才有意思,光輸不贏或光贏不輸都會讓人興趣索然。趙煦為人好勝,見令百范勝他之後,指點幾句,果然見識不凡,自己也進步不少。令百范在側,讓趙煦苦悶的日子增色不少,很快就對他信任有加。
於虛雨此時已攜眾女來到京城,在京西一座大莊院安置。范百齡幾乎每日都將宮內情況,向他詳細述說一下。趙煦雖然精明,但畢竟年幼,被范百齡一番手腳,竟然將他視為心腹,又見他武藝高強,封他為御林軍副統領。
范百齡得到趙煦信任後,見趙煦因高氏獨攬大權而心中鬱悶,按照於虛雨交代,挑撥他發動宮廷政變。趙煦見范百齡除棋力高外,計謀頗多,幾件難以處理之事,讓他三言兩語分析的頭頭是道,解決的非常圓滿,對他信任有加,更是言聽計從。其實范百齡雖然精明,但是在許多問題卻不是他能處理,許多主意都是於虛雨與李秋水、院星竹等人商議後,授意他去做的。
於虛雨見趙煦落入套中,讓范百齡以增加皇上勢力為由,在御林軍中安插逍遙弟子。趙煦得到一本兵書,卻是江湖上鼎鼎大名的胡七業所著,趙煦一心要壓過遼國,一見兵書見解獨到,與歷代兵書大為不同,但針對當代國情,卻提出了許多強兵策略,不由視之為寶。
范百齡已經被趙煦依為左膀右臂,凡事都喜歡與他商議。但趙煦認為范百齡計謀雖多,但是來得卻慢,常常要深思一夜才能想出辦法。其實那些主意都是於虛雨在幕後遙控指揮。
范百齡在趙煦心目中威信漸增,他提起於虛雨、胡七業兩人時,將他們吹捧得無所不能,漸漸加強了趙煦對兩人的重視。趙煦讓范百齡密召於虛雨、胡七業進宮,欲要結交這位武林中的傳奇人物,遭到兩人的婉然拒絕,反而更吊起趙煦的胃口。
趙煦看重於虛雨,主要是因為於虛雨身為武林盟主,手下綠林好漢無數。但胡七業此人,觀其所著兵書,定是大才,以他之才若能入朝輔佐,必能如周武王之姜子牙,劉備之諸葛亮。況且胡七業淡薄名利,應該算是世外高人。
趙煦連催數次,於虛雨索性稱病不來,胡七業卻秘密進宮見駕。趙煦見胡七業談吐不凡,思事慎密,斷事如神,不由大為欣賞,想請他入朝為官,胡七業道:「臣為布衣,一生嚮往田園生活,不願操心勞累。」
趙煦覺得胡七業既然不願為官,野心當然不會很大,有他在朝上輔佐,必能早日掌權,完成雄心大略。問計胡七業,胡七業道:「如今太皇太后掌權,任用一幫老臣在朝,臣即便有治國妙策,也不能實施。若陛下掌權之後,臣願效犬馬之勞。如今,我可在宮旁居住,陛下若有要事,臣奉召必會竭力而為。」
趙煦一聽胡七業願意相助,不由大喜,當夜與胡七業密議如何得掌大權。胡七業對宮中局勢瞭解的清清楚楚,自然早有一番計劃。見他年少氣盛,好大喜功,道:「如今太皇太后掌權,政治清明,陛下何必急於一時。太皇太后年齡已大,他日歸天之時,我等再大展宏圖就是。發動宮廷政變,奪回大權,此事不難。但陛下如何面對天下子民?如何處置太皇太后?」
趙煦不待胡七業說完,聽聞奪回大權不難,已是急不可耐,道:「孤本來就是皇上,對天下子民說是親政即可。至於太皇太后,自然要讓她頤養天年。不知如何才能奪回大權?卿家請教我,事成後必封你為宰相。」
胡七業笑道:「臣本無心出仕,感陛下知遇之恩,不得已出山相助。若陛下欲急奪大權,只有發動宮廷政變。但陛下不要露出風聲,對太皇太后恭敬有加,容臣徐徐佈置。」
趙煦心盼大權在握,急道:「需要佈置多長時間?」胡七業道:「多則半年,少則三個月。我暗自招募忠於皇上之人,秘密安插於禁衛軍及周邊軍隊。陛下身邊人多為太皇太后心腹,先須將其撤換,改為親信護衛,先確保陛下安危。然後按計劃為陛下親信求職,徐徐安排出去,待陛下親信在京城周圍部隊過半後,即是發動政變的時機。」
趙煦聞言,考慮一陣道:「如此蒼促,那裡去這許多忠義之士,倘若此事洩露,太皇太后必然大怒,我的皇位恐怕不保。」胡七業道:「臣身在武林,知道各門事情,容臣挑選百名高手分批入宮,陛下一一安置就是。不過陛下不宜操之過急,恐太皇太后疑心。遼國高手上次前來行刺,武林中人出手將其擊退,若是流言遼國高手再次前來,則高手入宮順理成章。現在宮中衛士,容臣細細調查,若是忠於皇上的,皇上也可重用。如此禁宮之內,都由皇上掌控,則進可以逼太皇太后交權,即亦可以自保。」
趙煦聞言大喜,道:「卿家可從速辦理,孤靜候佳音。」胡七業又道:「不知陛下在朝堂之上可有可靠親信?」趙煦思忖良久道:「太皇太后把持朝政多年,即便有些親信,也未得重用。」胡七業道:「請陛一份名單,讓臣想想辦法,如何讓這批人近日得以重用。」
趙煦聽於虛雨講完,暗忖道:「這胡七業真是忠臣,想法設法培養我的親信,而不考慮扶持自己的勢力,此人大可讓人放心。」想完,他不由展顏一笑道:「這個簡單,我即刻為你書寫一遍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