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隨章侃第一百一十九章三士之死(下)
(演義第一百十九回假投降巧計成虛話再受禪依樣畫葫蘆)
鄧艾被押上囚車,在蜀中的魏軍二十餘萬自此全部歸鍾會麾下,二十萬軍是何概念?
當時蜀漢滅亡時統計其一**隊總兵力為十萬二千,十多年後東吳滅亡統計其一國兵力為二十三萬,也就是說,此時鐘會統領下的魏軍便相當於十餘年後東吳一國之兵,也是蜀漢一國之兵力的兩倍,而當時曹魏兵力為多少呢?據通典記載,曹魏滅蜀漢這一年,除了蜀漢本身的人口外,曹魏自身人口為四百四十萬。當時三國之中其他兩國人口與軍力之比大致是十比一,(蜀漢人口九十餘萬,軍十萬,東吳人口二百三十萬,軍二十三萬。)曹魏也不可能相差過多,所以當時的兵力也就是在四十萬上下,所以說,此時在蜀中由鍾會統領的二十多萬魏軍幾乎是曹魏總兵力的一半,假如算上已經投降的十萬漢軍,當時鐘會手裡掌握的是天下最強大的武裝,此時的鍾會心不動才怪。
但是心動並不代表便會謀反,儘管手中掌握雄兵無數,但是並非這就代表有了謀反之力,這倒不是說鍾會沒有野心,鍾會此人性格過於外露,他的野心早就被如他哥哥鍾毓西曹屬邵悌等人看出,便是司馬昭也瞭然於心,也並非說鍾會有後顧之憂,鍾會無子,惟有兩子還是兄長之子過繼給他的,他謀反並沒有人質上的擔憂。而是鍾會沒有實力。
說鍾會沒有實力初一聽有些問題,畢竟鍾會手握天下最強大的武裝,怎麼能說沒有實力呢?但是仔細分析一下,便可知鍾會這兵權大有問題。
儘管鍾會手下有二十多萬魏軍,但是實際上這些軍隊並不是鍾會的私人武裝,鍾會之前多跟隨司馬昭出謀劃策,雖然說算無遺策,但是並沒有在外統兵的經歷,這一次征伐蜀漢是鍾會第一次統領大軍,可以說第一次獲得真正的兵權,其統領的部下且不說後來因諸葛緒與鄧艾被送上囚車而歸於鍾會的兩路魏軍,就說一直由鍾會統領的主力十多萬魏軍跟隨鍾會日子尚淺,和鍾會根本沒有建立起如鄧艾與其部下那般的主從之情,他們歸於鍾會統領,主要原因還是在於鍾會是朝廷授命的主將。也就是說,這二十萬將領只是因為鍾會乃是朝廷授命代表的關係才會跟隨他,而並非他是鍾會。這點與鄧艾極不相同。
鄧艾被擒時,其部下在明知是朝廷詔書的情況下一度想劫囚車,只是在衛瓘表示會為鄧艾說情之後才將信將疑的放棄,因此可見鄧艾其下的將士跟隨鄧艾多年,已經建立了相當的主從之情,這也是司馬昭更擔憂鄧艾的緣故,鄧艾這種在外鎮守一方征戰多年的將領,一般都會有大量忠誠的部下,一旦鄧艾想造反,馬上就有兵可用,而鍾會不同,鍾會初次帶兵出征,雖然鍾會本人確實足智多謀,但是那些將士跟隨他時日尚淺,不會和鍾會一起作亂。
尤其這二十餘萬的魏軍乃是四方召集而來,其家屬都在內地,鍾會謀反沒有人質之憂,而這些將領兵士可要擔心自己的家眷安危,當年毌丘儉文欽作亂時就是因為如此,雖然有兵卻不得用,只能找淮南的農民徵募為新兵,鍾會當年跟隨司馬師出征,對這件事不會不清楚,所以儘管手握重兵,鍾會也未必能造反。
鍾會足智多謀,他自然不會不明白這點,鄧艾的被擒,魏軍盡歸其下只是使他謀反少了一個障礙,但是並不是他謀反的必要條件,但是姜維的建議讓他下定了謀反的決心。
鍾會在滅蜀漢之後,就接納結交蜀漢原官吏將士,這也本是平常事,蜀漢即平,人心需要安定,鄧艾在成都也是如此,更何況鍾會一開始就遣人到諸葛亮墓前拜祭,表現出一副禮賢下士的樣子,蜀漢滅亡後,一些將領就與鍾會結交,並得到了鍾會的器重。這其中,蜀漢原大將軍姜維便是鍾會最器重的一個,而他也看出了鍾會的野心。在《漢晉春秋》中有如下記載:
「會yin懷異圖,維見而知其心,謂可構成擾亂以圖克復也,乃詭說會曰:「聞君自淮南已來,算無遺策,晉道克昌,皆君之力。今復定蜀,威德振世,民高其功,主畏其謀,yu以此安歸乎!夫韓信不背漢於擾攘,以見疑於既平,大夫種不從范蠡於五湖,卒伏劍而妄死,彼豈闇主愚臣哉?利害使之然也。今君大功既立,大德已著,何不法陶硃公泛舟絕跡,全功保身,登峨嵋之嶺,而從赤松游乎?」會曰:「君言遠矣,我不能行,且為今之道,或未盡於此也。」維曰:「其他則君智力之所能,無煩於老夫矣。」由是情好歡甚。
姜維在此中用了以退為進的辦法,勸說鍾會退隱,而套出了鍾會的想法,其實鍾會也等著姜維。
鍾會不敢謀反,是因為手下的魏軍並非完全忠於自己,一旦謀反很難讓之服從,不能完全依靠,那麼就需要找其他的依靠力量,而姜維等原蜀漢將領則是極好的對象。蜀漢已亡,原來的漢軍被解除了武裝,也沒有了效忠的對象,已經無心作戰,但是姜維身為蜀漢大將軍,在漢軍中頗有威信,假如能得到他的支持,漢軍可以為之用,不用完全依靠魏軍。
在姜維的刻意支持之下,鍾會的野心開始膨脹,加緊了與姜維等原蜀漢官吏的關係,準備開始謀反,這正中姜維的下懷。
姜維,蜀漢大將軍,不用在此介紹了,在回軍成都時,他得到劉禪的投降命令,向鍾會投降,繼而成為鍾會器重的左右手,鍾會對他十分重用,更是以他為謀反的重要環節,在他的計劃中,原來的魏軍將領都不能用,而由姜維為前鋒,出斜谷攻打長安。姜維也積極的參與了他的計劃,不過,姜維則另有想法。
《華陽國志》中記載:「維教會誅北來諸將,既死,徐yu殺會,盡坑魏兵,還復蜀祚,密書與後主曰:「原陛下忍數日之辱,臣yu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而孫盛在《晉陽秋》中稱到蜀中時見過姜維給劉禪的密書。
若是如此所言,姜維在當時知曉了鍾會的謀反之心後,故意推波助瀾,使其謀反,等得恢復了兵權,再除魏軍,恢復蜀漢,假如說鄧艾是蟬,那鍾會就是螳螂,而姜維就準備做黃雀。
若是姜維這個黃雀最後成功,那蜀漢不單光復,還是得了大利了,魏軍此時在蜀中二十多萬,而且多是精兵強將,一旦大半喪於此地,曹魏必然元氣大傷,就算蜀漢無力再進,東吳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那時三國局勢就要大大的扭轉了,不過這最終沒有成為現實。
這第一個原因在於鍾會,當時之後身死的三士之中,形成古怪的現象,三士之中長期帶兵,一呼百應,有著相當數量忠誠部下,也就是說有著造反能力的兩人鄧艾姜維一個被擒,另一個被限制,都喪失了兵權,而唯一一個有兵權的鍾會卻帶兵時間尚短,沒有形成有規模的私人武裝。也是因為如此,當鍾會得到了姜維的支持後,才有了謀反能力和決心,但是正是如此,鍾會也對姜維的提議遲疑不決。
姜維什麼提議呢?姜維提議將魏軍將領全部殺光,只留魏兵,沒了將領,那些兵就好控制多了,若是鍾會謀反,在沒辦法擁有屬下忠誠的情況下這一招確實是必要的,但是鍾會也擔心這點,魏軍的將領被殺,那些魏兵還是需人帶領,這時就不得不倚重甚至說依賴姜維的部下,這樣一來姜維就擁有了實權,而鍾會則被架空了。
鍾會此時就遇到一個複雜的命題,要謀反,需要得到魏軍支持,因為得不到魏軍支持,就要依賴姜維,而一旦依賴姜維,自己就會被架空,而不依賴姜維,就要倚重魏軍支持,而魏軍是不可能支持自己的。回到了一個原點之上。
說到底,鍾會的兵權受限太大,他的造反,就算成功最終也是為鄧艾和姜維這樣的人做嫁衣而已。鍾會不是不明白這點,所以一直猶豫,也希望能多些時間拉攏那些將士。而司馬昭不給他這些時間。司馬昭此時給鍾會寫了一封信,表面上說的還是鄧艾的事。
「恐鄧艾或不就征,今遣中護軍賈充將步騎萬人徑入斜谷,屯樂城,吾自將十萬屯長安,相見在近。」
但是鍾會大驚:「但取鄧艾,相國知我能獨辦之;今來大重,必覺我異矣,便當速發。事成,可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漢,不失作劉備也。我自淮南以來,畫無遣策,四海所共知也。我yu持此安歸乎!」
鍾會為什麼大驚,因為他覺得自己的謀反被發現了,也因為自己根本沒有真正的兵權,司馬昭令賈充前鋒只不過萬人,自己也就十萬兵而已,要真是他手握二十萬魏軍,還用擔心這點嗎?但是實際上他所謂的二十萬大軍只怕司馬昭一紙詔書就會成鳥雀散,甚至倒戈相向,所以他害怕。
而鍾會的害怕令他開始冒險,他不單沒有放棄權力,反而加緊了謀反計劃。
其實到了此時,鍾會的腦子已經有些緊張,害怕,甚至糊塗了,他說「事成,可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漢,不失作劉備也。」這前半句還有點道理,事成的話到了洛陽,節節勝利人心向歸,說不定真讓他得了天下,但是事不成還想到蜀漢做劉備是根本不可能的。鍾會才到蜀中幾日,成功就也罷了,失敗的話鍾會手下那些魏軍自不會理會鍾會,而蜀中的官民軍隊更不會理會鍾會這個失敗的外來者,鍾會失敗只有身死一途。
或者鍾會不是不明白,而純粹是拿這個作為心理的安慰而已,或者是姜維給他灌了一大堆**湯,讓他相信自己在蜀漢之中人心所向了。
於是他開始行動,在行動前他準備做最後一次努力,正好曹魏皇太后死,他借舉喪名義召集護軍、郡守、牙門騎督以上及蜀之故官,矯太后遺詔,說死去的太后要鍾會起兵討伐司馬昭,這點那些將領自然不會相信,而鍾會也料到了這點,將這些人軟禁在屋中,此時姜維再度提出了殺光這些將領的建議,鍾會猶豫再三,沒有做決定。
鍾會確實足智多謀,但是決斷能力上還是有所欠缺,比不上姜維鄧艾,而決定謀反之後,心志猶豫不定,做出了許多失策的舉動,其中放過監軍衛瓘就是他失敗的第二大原因。
衛瓘為監軍,鍾會要謀反,先要過其這一關,於是開始在得到收押鄧艾之命令後,鍾會遣衛瓘前往,自然,這本也是該監軍所做,但是鍾會心中希望的就是鄧艾殺了衛瓘,再鍾會剿滅鄧艾,沒想到結局卻不如鍾會所料,衛瓘不單成功收押鄧艾,而且鄧艾鍾會姜維實際上最終都死在衛瓘手中。
鍾會謀反後,鍾會逼衛瓘站在自己一邊,並試圖監禁之,衛瓘假裝生病,使鍾會放鬆了警惕,而衛瓘乘機外出召集魏軍,魏軍此時已盛傳鍾會姜維要殺盡魏軍的消息,而此時鐘會才下了決心,但是此時已經來不及了,最終魏兵攻入,姜維和鍾會被殺。
事件尚未結束,成都大亂後,鄧艾部下追上鄧艾的囚車,準備將之迎回成都,而衛瓘派遣與鄧艾有仇怨的田續前往,殺鄧艾父子。(儘管衛瓘殺鄧艾頗有擔心其報復的緣故,但是另一方面,鄧艾當時還是獲罪之身,其部下私自劫車,又不去洛陽,回轉成都,一旦鄧艾到了成都,局勢會怎麼發展確實令人擔憂。)
昔日二桃殺三士,今日為了蜀漢這個已經落下的桃子,天下三大名將卻接連死亡,彷彿是蜀漢滅亡的殉葬品一樣,這是公元264年的事。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265年,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取曹魏而代之,國號晉,此時當年的三國只剩下東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