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三國隨章侃

龍騰世紀 第一百一十五章 為何不伐 文 / 沉睡的天空

    三國隨章侃第一百一十五章為何不伐

    (演義第一百十五回詔班師後主信讒托屯田姜維避禍)

    本回之中,司馬昭決定征伐蜀漢,這在當時並未得到朝臣的支持,許多朝臣紛紛反對,便是鄧艾起初也持異議,不過鍾會力勸之,而司馬昭也yu立功業威名,借此篡位。所以最終司馬昭還是下令大舉征伐蜀漢,並斬殺了反對此事的將軍鄧敦以杜絕眾人之口。

    蜀漢滅亡之後,曹魏也被司馬炎篡奪,天下只有晉與東吳兩國,司馬炎意圖伐吳,但是和上一次征伐蜀漢一樣,朝臣中又多是反對者,其中不乏如賈充這樣的老臣,最終司馬炎發了脾氣,在張華杜預等人的支持下下令討伐東吳。

    應該說當年司馬家的運氣實在好得沒話說,兩次征伐兩次完美成功,司馬家一統天下可說是歷代中最容易的。只是,本章討論的不是司馬家的好運氣,而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臣子反對征伐呢?

    三國中曹魏及其之後的晉朝與蜀漢和東吳乃是仇敵,長年征戰,按理說,征伐滅之乃應該是得到眾人支持才對,但是為何那些司馬家的臣子一個個提不起精神呢?

    當然,這並非是司馬家的特別問題,實際上各代都有這樣的毛病,往往一國立國之時或是被迫遷移之初,東征西討或者還復舊山河的征伐都很多,也得到了眾人的支持,但是時間一長,往往那些臣子就懶散起來,反是皇帝和少數幾人熱心,大多數人都好像少了建功立業的心思,這點在那些偏安之朝若說還不明顯,在統一的中原王朝就顯得十分的明顯,那些臣子當得知皇帝要遠征某國,肯定會紛紛勸諫。

    有一種意見說,這是儒家思想在作祟,正是這些儒家大臣們不yu進取,不喜歡征伐才會反對的,更有甚者,將日後中國沒有擴張,沒有趕上地理大發現,殖民熱潮的事都歸咎於儒家思想了。

    這實在冤枉的很,主張和平的那是墨家,這儒家可從來不是什麼和平主義者,鼻祖孔夫子就是帶過兵的人物,後代孟子荀子等大師對於戰爭也並非是排斥,而是主張戰爭的目的必須是仁義為本或者說正義。所謂出師要有名,無名之師是不能出的,當然,這要打仗,理由總是能找到的,就好像近代西方那位說的「律師總是能找到的」一樣。何況三國及其各代亂世,恩怨交織,要為他們之間的征伐找名義太容易了。

    實際上,要是儒家是主張和平不主張征伐,那當初漢武帝也不會獨尊儒術了,儒家在中國兩千多年佔據著統治地位,要真是那些和平主義者當家,中國這麼大的疆土莫非是靠嘴皮子說來的?

    儒家這麼多年的存在,並不是偶然的,諸多的儒家信徒,都能文能武,王陽明的例子不用多說了,八股做的好未必打仗就不行了。只是在後人眼裡,自動把那些武將和儒生排除開來,而只想到文人甚至只想到那些腐儒,把他們等同與儒家信徒了。

    而且,即便是那些反對皇帝征伐的大臣們,當初就有很多立了戰功的,而且也不光是儒生,也有許多將軍。

    那,他們是為了什麼而反對呢,這其中原因就很多了,有軍事上的,認為準備不足,比如鄧艾就這意見,也有認為內部有問題的,比如前秦諸臣,也有些確實是派系鬥爭,生怕那些人立功了,比如東晉反對桓溫北伐的。

    這麼多原因自然不可能一一詳說,本章就主要說一個原因,經濟原因。

    是的,經濟原因,這又要說到一個常見的錯誤印象,就是好像中國古代不講經濟,只談仁義道德,這自然不可能,沒有經濟民生,種族如何繁衍,國家如何生存。若是細心,便可從史書中尋到許多講古代經濟的事,其中很大程度上涉及了制度變幻,國家興亡,變法等事,如著名的王安石變法就是因為宋朝朝政危機導致,王安石乃是宋朝儒家著名的大學者,他的變法主要內容便是經濟民生,真正的儒家或者說中國古代官員們對於經濟問題可說關注甚深。

    而那些官員大臣之所以反對出外征伐的一大原因,就是他們覺得不划算!

    為什麼不划算呢,我們之前有說到遊牧民族對中原的騷擾長期不止,這其中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一點便是中原覺得太不划算,怎麼個不划算呢?在當時來說,中原王朝已經把能開拓的土地都開拓光了,起初是中原,後來是南方,基本上是把適於農耕的土地都開發完了,再向東是大海,向南是叢林,向北向西是草原戈壁,已經不適應開拓的要求,或者說,佔下來也無用,開發的代價太大。

    就好比說北方草原,要把其開發為農田也不是不可以,但是一方面要面對惡劣的地理環境,另一方面要面對隨時都可能會來搶掠的遊牧民族,真要把他們開發成如中原一樣,至少要花幾百年,幾代人數以百萬計的人口才行。姑且不說有誰花幾百年來實施這個計劃,單就要遷徙以百萬為百萬的人口並讓他們存活下來對於帝國的財政就幾乎是不可能存在的事。搞的不好就會造成流民,民變,改朝換代,秦朝和隋朝都幹過如此的事,姑且不說目的如何,下場誰都見到了。

    所以說儘管解決遊牧民族的根本方案就是將草原變為農田,但是這種花費太過於巨大,相比之,就連勞師遠征都顯得廉價了。當然,勞師遠征的費用也大,而且關鍵是勞師遠征也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那些草原叢林奪下來也沒用。佔了下來,只怕還要花費無數的人力物力到這個無底洞,所謂事倍功半在這件事上最為明顯,於是,更加廉價符合經濟的做法就被提上了日程。小規模屯田,保留一定數量邊防軍,修長城防禦,加上偶爾的掃蕩出征,這種方式比之佔領那一大塊草原叢林要經濟得多了。

    在帝國的官員們看來,不是要製造什麼大功業,而只是要用最經濟的手段管理帝國,這樣一來,我們就很容易明白那些反對征伐的官員心理了,在他們的心裡,征伐是和金錢劃等號的,假如征伐能獲得大利,比如說窮國打富國,那自然不須說,失敗了固然倒霉,成功了可是一本萬利的買賣。而富國打窮國就不一樣了,失敗了不用說了,成功了好處也不大。

    開拓疆土,這固然是豐功偉績,但是在現實的官員看來,疆土也分有價值的和無價值的,就好像現在的美國,富國強國,但是假如一個既沒有戰略意義也沒有經濟價值的窮國跑過去哭著要求加入,那美國政府也不會同意。當年的中原王朝也一樣,這疆土也分三六九等,中原和日後的江南這些開發了的土地,那是黃金寶地,一分也不能少,為了這些土地,動多少刀兵也行。南方那些未開發完全但是還可以適宜耕作的土地嘛,要了也可以,但是不要嘛,關係也不大。至於北方草原戈壁,南方叢林,要來幹嗎?種田又不能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出產,維護的費用又高的可怕,如此雞肋,只需要遙控在手,不使其威脅自己,作為藩屬便可。這些藩屬就算上門求自己內附,也要仔細考慮考慮,更不用說征伐了。

    三國時代,魏晉自然是佔了當時的黃金寶地,蜀漢和東吳則占的一般,翻開地圖就可以看到,當時蜀漢東吳真正適宜耕作居住的也就是長江流域這一塊,其他的大部分地區都是蠻荒之地,即便是那些已經開發的土地也遠比不上中原,這一情況到了東晉也沒有大的改善。(江南的開發這點可以看出開發的代價,江南其實基礎不錯,比更南方的土地算是開發的不錯了,但是也要花費幾百年的時間才趕上中原,尤其這還是因為北方戰亂,流民大量湧入的情況下,假如沒有這樣的情況,要純粹讓一個政權來完成這樣的開發,在古代是幾乎不可能的,實際上美洲的真正開發也只是在工業革命之後,移民大量湧入,再加上黃金的魅力造成的。)

    所以在南陳滅亡之前的很長一段南北分裂時間,實際上南攻北反倒比北攻南更加積極,這其中除了軍事等其他因素,和這個經濟因素也大有干係,南方乃是窮地,開發程度遠比不上中原,自然時時刻刻想著回去,(這其中還有收復故土的因素。)而北方佔了中原這塊黃金寶地,喜不自禁,自然是先把這地護住為上,尤其是那些北方遊牧民族剛剛從草原到得中原這花花世界,享受都來不及,前幾代隨著慣性還動著南征的心思,後幾代就只想著保這黃金寶地不失了。

    當然,南北的差距終究比不上中原和邊緣蠻荒地帶的差距,在當時的情況下,中國已經擴張到當時技術條件下的地理極限,在當時的中國來說,當真算得上是地大物博,物產豐富,無所不缺了,無論是邊緣的那些小國甚或遙遠的西方國家,都沒有中國渴望的物品,至多有些奢侈品的輸入而已,而世界卻渴望著中國的物產,在世界貿易這個環節上,中國帶有極其優越的地位,在鴉片輸入之前,世界的金銀紛紛向中國聚集,那時的中國是絕對的富國。既然是富國,中國自然不會想對那些邊遠的小國窮國去掠奪,去征服,去殖民,因為沒有這種慾望,也沒這種必要。反倒是西方國家,因為缺少資源,窮則思變,帶著對財富的慾望,藉著航海去搶掠,去征服,去殖民,進而藉著技術革命的東風站到了世界的前端。

    窮與富,有時的轉變也在瞬息之間,尤其是當用來作為最後手段的征伐武器也失效時,更是如此。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