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三國隨章侃

龍騰世紀 第一百一十四章 在外的臣子 文 / 沉睡的天空

    三國隨章侃第一百一十四章在外的臣子

    (演義第一百十四回曹髦驅車死南闕姜維棄糧勝魏兵)

    上一回演義中說鄧艾面臨困境,使出了離間計,令人流言給劉禪,本回開始此計就有了效果,劉禪令姜維退兵,從而這次北伐也功敗垂成。在諸葛亮北伐時演義也有如此描寫,姜維這次只是重複了諸葛武侯的故事,誰讓他們在演義中是師徒呢?

    不過,這只是演義中的說法而已,真正的姜維乃至諸葛亮都沒有因為劉禪的命令而撤兵過,這裡要另外說一句,劉禪此人說是明君,肯定不是,說是昏君呢,也算不得太昏,陳壽說他「後主任賢相則為循理之君,惑閹豎則為昏暗之後,」這點評價確實恰如其分,當然,對於絕大多數的皇帝來說,都可以這樣說,因為皇帝畢竟只是一人,真正做事的還是那些手下大臣,所以選擇大臣的好壞和皇帝本人的政績息息相關。當然,這一點十分難以做到,皇帝也是凡人,沒有看透別人心思的本事,那些奸臣說不定在他眼中就是好人,那些忠臣說不定平時根本得不到他的賞識。用人這方面,一方面看皇帝本人的眼光,另一方面也要看運氣。

    劉禪的眼光好不好呢?還真的很難說好,但是運氣倒是很不錯,父親留給他一個諸葛亮,諸葛亮給他留了幾位重臣,這使他在位期間,可以將政務交給手下大臣,自己基本上當甩手掌櫃。

    從蜀漢政治來看,這樣的做法倒也算不上糟糕,一直比較清明,沒有發生象東吳曹魏那樣內部的混亂,這也和所選的幾位執政大臣個人品行有所關係。劉禪這種做法很難說好壞,某個時段有某個時段的做法,一些階段需要君主比較強勢,親歷親為,一些階段需要君主放手一些,不能一概而論。但是假如劉禪最終沒有成為亡國之君的話,更沒有說出那個「此間樂,不思蜀」的名言的話,相信史家的評價會好很多,畢竟對於大臣來說,皇帝除了英明神武之外,任賢用能更為重要。

    還是回到原來的話題上來,劉禪不管是否明君,但是對於諸葛亮到姜維這幾位重臣,還都是比較尊重的,諸葛亮自不用說,姜維時期雖然宦官黃皓弄權,但是劉禪還是未將姜維罷職過。對於北伐之事,沒有干涉過,更沒有半途召其回朝了。

    說到這裡,不免要說起一件事,儘管說劉禪沒有讓諸葛亮和姜維班師回朝,但是類似演義中的例子卻也甚多,那麼,那些出征討伐的大將,還有那些封疆大吏們,朝廷是如何讓其聽從自己的命令的。

    確實,所謂山高皇帝遠,離得京城越遠,京城的影響力就越見下降,而且兵法還常說「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對於這些在外的臣子將領,該如何使其服從中央之令呢。

    實際上,儘管說有「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之類的話,也真的有如此的將領,而邊疆大吏造反的也屢見不鮮,但是若將其計算成數字,便會發覺這實際上只佔了很少的一個百分比。那些造反的邊疆大吏或者在外出征的將領,成功的更是少得可憐,到是隻身逃亡者居多,這是為何呢?

    其一者:質也,人質問題我們在很多章節都有談及,在古代社會,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手段,無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為了表達誠意或者恭順,派遣或者交換人質是一個很重要的手段。孫權當年向曹操曹丕父子獻好時,曹操曹丕都有提出讓孫權遣子入朝的要求,這便是要求孫權進獻人質以表達誠意。而孫權都找了借口回絕,這實際上便是拒絕了臣服。而諸葛誕在造反時便遣子入東吳為質,這一下就引得了東吳的信任。那些在外鎮守的封疆大吏,在外出征的將領,都有人質在中央,一旦其起兵作亂,這些人質就性命難保。

    當然,這並不能遏制某些人的野心,就好像安祿山叛亂時,其子安慶宗便在長安為人質,安祿山起兵後被殺。一個人野心降臨或者面臨危機時,人質的安危便是次要的了。

    為此,朝廷往往會採用其他的辦法,使將領親屬為人質是讓其不想反,而更多的辦法是讓其不能反。如以一般將士家屬為人質,雖然同樣為質,但是限制的方法便不同了。

    歷代之中,往往有這樣的做法,就是異地法,比如異地為官,一個人若是當官後往往不能在自己的家鄉作官,而是要跑去外地,這是怕引起本地勢力盤根錯節,尾大不掉。而除了作官外,還有一種異地就是異地當兵,比如邊兵往往不是本地招募,而是內地招募派遣而去的,這樣做除了與異地為官同樣的因素外,很大的程度便是讓這些普通將領和士兵有所顧忌。異地為兵,家屬都在內地,則即便將領想造反,下面的兵士無心作亂,那也興不起什麼風浪來。毌丘儉文欽在淮南的叛亂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們士兵的家屬多在內地,生怕受其牽連,大都無心造反,結果毌丘儉文欽等人不得不招募淮南的農民為兵,這樣的新兵戰鬥力可想而知,最後毌丘儉身死,文欽只能逃亡東吳。

    其二者:財也,儘管說異地為兵是個好辦法,但是也不能完全解決問題,這一來邊疆大吏大將們可以收買人心與死士,甚或許諾更好的前途,讓兵士為已所用,如諸葛誕就養了無數死士,為其赴湯蹈火。二來時間一長,所謂異地為兵往往流於形式,為了節省費用,招募邊人為兵常常成了更好的選擇,儘管用邊人為兵無論是從費用還是效果上都很不錯,但是也會形成尾大不掉的邊疆軍事集團。唐朝藩鎮割據,也就是往往從此開始。

    為了限制邊兵的造反能力,於是控制財權就提上了議事日程,尤其是在唐朝藩鎮割據外,認識到兵權和財權一體的惡果,後世便將其分開,這種分開不單是說各加一個官職,委派一個官員,而是更為具體的措施,比如說這個鎮守邊關的將領,要軍費補給是應該直接向朝廷要的,而不是向地方上要,即便地方財政有錢,也要先經過朝廷一道,再回到邊關將領的手中。(當然,實際上有時是可以便宜行事的,不過理論上還是要走一道手續的,此外,一般來說,邊地的財政也很難支撐邊關的軍費開支,需要其他地區稅入的補助。)不過這樣的做法也就主要限制邊將的造反能力,防止出現藩鎮割據的情況。後勤補給都掌握在朝廷手中,你有造反之心,也沒有造反之力。

    這一招對於那些出征時想「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將領最是限制的好辦法,你不奉命,便斷了你的糧草補給,看你奈何。所以那些不受君令立奇功的將領要不就是得到了其他人的支持解決了後勤問題,要不就是快刀斬亂麻,在糧草沒有用光前,解決問題。

    其三者:監也,雖然說可以限制財權,但是確實也有那些不受君令的將領存在,他們可以用其他辦法解決補給,而真要造反的那些人,造反都不怕,以搶掠補充軍用更是常見之事了,所以前兩者也主要是對付那些沒有造反之心的,真要對付那些有造反心思的,只有用到監軍。

    說到監軍,似乎總讓人想起那些宦官和不懂軍事的文臣,總之都是一些陷害忠良的壞人。其實倒也並非如此,監軍古則有之,多以皇帝親信擔任之,宦官文臣武將都有任為監軍者,甚至太子也有可能任為監軍,這些監軍並非都不懂軍事,也不光只是會殺主將和搗蛋而已。在一些時刻,他們也往往會做出不錯的決定,當然,他們的主要目的還是節制主將,以防止其做出叛逆行為。如衛瓘在對待鍾會一事上,就起到了監軍的作用,讓鍾會沒有起事成功。

    當然,殺錯,搗亂,起到反作用的情況也不少見,就算監軍懂軍事,不亂插手,也有麻煩,畢竟兵法上就要求權在一手,而監軍雖然不是主將,卻往往有著否決權和節制主將的權力,等於是兩個主將,所以行事總是有著那麼的不方便。因此在很多戰役中監軍尤其是那些不懂軍事的監軍要擔負著很大的責任。

    只是,假若不設監軍,一旦那些無人約束的將領造反,也是一種麻煩事呢,畢竟沒有了約束,誰也不知那些掌握重權的人會不會像鍾會那樣作亂,畢竟,權力這種事,沒有約束下,很容易就發芽膨脹,不可遏制呢。

    也是因為如此,那些在沒有約束的權力面前保持清醒頭腦,控制著野心的人才值得尊敬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