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三國隨章侃

龍騰世紀 第一百一十三章 皇帝的政變 文 / 沉睡的天空

    三國隨章侃第一百一十三章皇帝的政變

    (演義第一百十三回丁奉定計斬孫綝姜維斗陣破鄧艾)

    三國後期,除了蜀漢之外,其他兩國權力都漸漸轉移到了權臣手中,面對如此狀況,兩國的皇didu選擇了一個辦法,便是以政變來奪回自己的權力,本回演義之中東吳孫亮孫休兩皇didu進行了一次政變,結果是一成一敗,孫亮尚在謀劃之中便失敗了,被逼退位,孫休則策劃成功,一舉擒孫綝,奪回朝政。無獨有偶,曹魏那邊也進行了兩次政變,曹芳想活動活動,結果先把自己的岳丈等人賠進去,再是皇后,最後是自己也終於退位。而曹髦公然興兵討伐,卻沒想到身死,死後還被貶為庶民,司馬昭給他以王葬的待遇居然稱之為加恩,實在是悲慘的很。說起來曹魏最後三個皇帝和東吳那三個皇didu是少帝,三國誌中一個稱三少帝,一個稱三嗣主。其實都是一樣的。這兩國的前兩位都搞政變,最後一位都是下台。當然曹魏那邊是禪讓下台,東吳是被俘下台,倒是挺有意思。

    皇帝要靠政變來奪取權力,這看似一個笑話,可是卻是不爭的事實。說到皇帝,人們的第一印象總是高高在上,一言九鼎,動不動就可以讓天下動盪的人物,至於那些臣子與皇帝的關係,總讓人想起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這樣的話來。但是實際上真實的皇帝權力遠沒有這麼離譜。

    皇帝也是凡人,不是神,他在這個以自身為核心的權力制度中心,但是對於許多事也心有餘而力不足,尤其是那些年幼上位的皇帝們,少有經驗,更是被下面的大臣玩弄於股掌之間,如傀儡一般。春秋戰國那時君被臣殺,臣代君的故事太多,我們就不說了,我們就說秦始皇稱皇帝之後的歷史吧。秦朝以法家治天下,用法嚴酷嚴謹至極,日後所謂君主**的制度在秦朝制度面前比起來也不過是小巫見大巫而已,秦始皇之權,確實可稱得上我們想像中的那種皇帝權力。但是到了二代,秦二世手中,就被趙高悄悄的奪取了權力,想秦二世也並非昏庸之人,即位時也已成年,然而趙高依然在此面前公然搞出一個指鹿為馬的事,並誅殺之,可見皇帝之權在他建立之初就悄悄的移位了。

    秦之後,兩漢四百多年天下,乃是中國至強之皇朝,也產生了如漢武帝這樣的強勢君主。然而,在歷史的背後,我們看到的卻是漢高祖死後呂後便掌控了大權,而漢武帝死後幾代就出現了霍光廢帝之事。自然,呂後身為太后掌權本也算不得什麼希奇事,至於霍光廢帝其權力雖甚大,但是霍光本人並非弄權過甚。但是,之後便出現了將西漢奪權在手的王莽,而到了東漢,掌握朝中大權甚至敢於弒帝之外戚更是層出不窮,使得皇帝不得不用宦官之力來遏制之。

    三國已經說了,而之後的兩晉乃是皇帝的悲哀時期,西晉皇后和皇族在那邊爭權,把皇帝當幌子用,等到東晉,自家人少了,可王謝桓這幾家也沒閒著,一些還好,只是想和皇帝商量著同治天下,一些則想著要取而代之了。被大臣逼到要哭鼻子,東晉皇帝那窩囊勁,也真是悲慘的可以,這樣的皇帝,有多少權力就不用說了。

    南北朝時代南北兩邊皇朝更替,權臣迭出,而終於到了唐朝,號稱盛唐的唐朝會好點嗎?這個嘛,嗯,好像是好點了,亂臣是有幾個,雖然都搞的挺大,還喜歡用暴力手段,如安祿山和唐末朱溫那幾位,但是更主要的還是兩種,一種是喜歡搞內部矛盾的,如武則天以太后進而做皇帝,再如李世民李隆基兩位唐朝有數的皇didu喜歡搞政變奪權,只是一位是直接上位,一位是先讓父親上位再轉交給自己。(對了,玄宗當了皇帝後太平公主也想搞政變,結果被玄宗滅之。)另一種則不太好了,宦官的權力在皇帝之上,甚至能廢立皇帝,這個實在是中國歷代宦官權力的頂峰了,漢明兩朝宦官再盛,也只是為皇帝利用,比之唐朝宦官,差得甚遠。

    唐之後五代皇朝更替,天下戰禍不斷,這讓宋朝認為兵權是皇帝失權的一大原因,因此建立起科舉與配套的文官制度。這個制度應該說十分不錯,宋明兩朝基本上沒出現象之前那樣的權臣。但是權臣是沒了,不代表皇帝就有權了,宋朝皇帝有事要和大臣商量著辦,這種事宣傳已經夠多了。至於號稱朱元璋建立的**皇權呢,可憐那些皇帝也沒好到哪裡去,表面上沒了丞相,結果來了一個內閣大學士,還有一批文官天天盯著皇帝,不許幹這不許幹那,皇帝行賄大臣這種事也出來了。在這種文官制度之下,要說皇帝的權力嘛,說他出了紫禁城就沒權力是誇張了些,出了紫禁城就打折是肯定的。再說了,皇帝在寢宮也不是想幹啥就幹啥的,這明朝宮廷密事總是能被廷臣所知,動不動就來一個奏章提點意見,像曹魏那種宮省事秘,太子沒見過大臣,出於誰家都不知道的好日子肯定是不在有了。(說起曹魏的事是有些極端,但是明朝的一些文人…….也實在太熱中於野史八卦了些。)當然了,比當年那些動不動就被趕下台的皇帝還是好多了。

    反正這歷代皇帝,想幹啥就幹啥,確實也不太容易,至於成為空架子也屢見不鮮。

    身為皇帝,怎麼能成為空架子呢,自然,皇帝就要搞政變奪權了,而且細細看來,這搞政變的皇帝也真不少。就說幾次有名的吧,西漢還好,雖然搞了一次政變,但是主要是皇族和大臣干的,後來的得益者文帝居然沒插手,仔細想來也算不得皇帝政變,到了後來外戚掌權皇帝想政變都沒機會了。東漢就了不得了,中後期幾位皇帝幾乎都是按著這樣的模式來的:皇帝年幼,太后輔政,外戚掌權,皇帝成年,借助宦官,重新奪權。幾乎成了循環了,外戚和宦官輪流上台。

    兩晉時代的皇帝嘛,晉明帝成功做出了一次漂亮的除王敦,不過這更得益於王敦的失誤,南北朝時期北周武帝搞的政變就比較勇猛了,親自上陣擊昏宇文護,不比曹髦差多少,成果就大得多了。唐朝皇帝嘛,前面說李世民李隆基,其實這兩位搞政變的時候都不是皇帝呢,李隆基後來對付太平公主倒是可以算皇帝搞政變,不過他上位時權力可大得多了。至於唐朝皇帝,其實政變失敗的多,那幾位皇帝對付宦官更是屢戰屢敗,每敗一次權力就少一點,實在丟臉的很。倒是挑唆宦官內部內鬥取得了一些效果。

    如此一看,這皇帝搞政變成功率實在低的驚人,雖然考慮到大臣搞政變失敗後記載少知名度低,其實成功率也不高,但是堂堂皇帝搞政變,居然成功率也這麼低,實在給皇帝這個稱號抹黑啊。

    開個玩笑,實際上在權力這種事上,皇帝與大臣一樣是人,皇帝並不會多所謂的那種王霸之氣,只是多了皇帝這個身份符號帶來的威望而已,但是這個威望對於一些人看來很重要,對於一些人則看起來一點也不重要,而一些人覺得重要,卻有各種辦法利用限制。為已所用。就好像那些權臣,對於自己所立的皇帝有幾份權威自己還不清楚嘛,要立之完全是為了挾天子令諸侯而已,要反之則找太后廢了他,甚或找個理由將之廢為庶民,再給了王侯稱號還算便宜了呢。在那些權臣眼裡,皇帝自然不會有什麼重要的,更談不上忠心,他只對皇帝這個符號有利用的興趣而已。

    對於皇帝來說,沒有了權力,他也與旁人無異,雖然錦衣玉食,但是實際上也只是操縱在別人手中的傀儡,所謂橡皮圖章而已,身邊沒有親信,而全是權臣之人,自然無法對付權臣,公然反之,只是淪為如曹髦一樣的下場而已。

    那該如何做呢?從幾個成功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皇帝搞政變一定要有幾個條件:

    其一:皇帝尚有部分權力,雖然受到權臣限制,但是大部分權臣還不會把事做死,留有一定餘地,皇帝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裡還有一定的權力,可以利用之,(否則如漢獻帝后期那樣,皇帝就算想搞政變也不會成功了。)這有可能是權臣自己出錯,比如王敦不留在京城,這就讓晉明帝即位後從容佈置,以中央之權威討伐之。(當然,王敦上次成功由外藩取中央也使其麻痺了,其實如司馬家奪取曹魏那般取京都與皇帝在手才是權臣之道,不然也要象劉裕那樣留重臣鎮守。)

    不過,這樣的好事自然不會常有,皇帝只能在現有的權力中獲取空間,而空間是如何呢,就是皇帝能擁有部分的權力,這些權力可能很小,但是可以充分利用,如借賞賜之名提拔親信自己的大臣到重要位置,或者掌握一部分自己的武裝,如宮廷諸衛掌握在手,這需要慢慢的培植,還需要權臣的忽略,假如什麼都沒,那皇帝就等著選日子禪讓了事。

    其二:皇帝有自己的親信,有權力沒有用,權力再大也不及權臣,有自己的親信才可以對付權臣,看各代皇帝政變,尤其是成功政變,宦官往往成為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東漢皇帝借助宦官奪外戚權力不說,北周武帝擊昏宇文護時也先是叫宦官動手。(對於這次政變,實在有些莫名其妙,周武帝把宇文護打倒,自己不殺,叫宦官殺,宦官手抖居然殺不成功,一直等到藏在後面的衛公直出來才殺之,這周武didu做到這份上了,幹嗎還不自己動手結果了宇文護呢?)再如明英宗奪回位置時也依賴了宦官的幫忙。(當然,這位政變的時候已經是太上皇了。)為何用宦官?因為那些被奪取權力的皇帝或是年少,或為避嫌疑,不可接見群臣,這樣一來身邊親信只有宦官可用,等到要奪取權力時無論是動手還是聯絡外臣自然要依賴宦官了,此外,宮廷之中,能在皇帝身邊的也以宦官為最,是皇帝身邊第一道防衛力量,假如宦官掌握不在自己手中,也別談什麼政變了。

    除宦官之外,皇帝親信的便是外戚,借助母族之力了,如孫亮曹芳都試圖利用外戚的幫助,不過外戚幫忙固然是肯,但是權臣往往是外戚的到是更多一些。至於廷臣,皇帝一來接觸少,很難聯絡,二來誰知其忠於誰,我們現在事後看史書自然明白,但是當時皇帝又怎麼清楚,曹髦對三大臣商議誅司馬,結果兩位跑去報信。

    其三:要對其首腦,一舉擒之。這也不單是皇帝,其他人也是一樣,要在短時間內一舉將之擒拿殆盡,一旦失敗,便是以皇帝之權威,畢竟剛剛還政,如何比得過權臣盤踞多年的勢力,但是假如擒之首腦,使其群龍無首,無法佈置,再公告群臣,或拉攏之,或寬恕之,讓其站在皇帝一邊,只要穩定人心,這權力就基本上可以移交回來了。這其中象曹髦這樣公然帶兵討伐的也不能說沒有,但是動手的時候都是蓄謀已久,聯絡多時,一擊而發,像曹髦這樣事先拉攏群臣時大臣大多數還去告密的事,實在難以成功。

    而更有效的就是將召見權臣,讓其與護衛分開,再擒之,不過因為這有可能傷到一邊的皇帝,而且權臣大都可以帶兵器上殿,留兵在外,一旦不成,就可能反受其害,所以會投鼠忌器,不得成功罷了。成功的例子如孫休擒孫綝,北周武帝斬宇文護(當初諸葛恪其實也算如此,只是那時是孫峻主謀。)。一舉擒之後便可以聯絡事先安排好的大臣再動手了。不過這種事一來皇帝要冒險,二來權臣也要上當才行。

    不過,說來說去,這皇帝還要搞政變,鬧不好還要身死,這做皇帝的風險,實在也算不得小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