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隨章侃第一百一十一章姜維的戰略
(演義第一百十一回鄧士載智敗姜伯約諸葛誕義討司馬昭)
姜維在諸葛亮死後的演義中是個中心人物,因為其與諸葛亮的關係,也因為他繼諸葛亮之後屢屢北伐之故,不過演義中有些誇大,而傳說中更誇大了些,有句話說諸葛亮六出祁山,姜伯約九伐中原,諸葛亮的六出我們已經說過,實際上五次出征,一次防禦,其中真正做好了準備的北伐主要是建興六年chun,建興九年,建興十二年這三次。而姜維的九伐中原呢?其實演義裡也只有八伐,最後一次是屯田沓中,雖然和當年諸葛亮一樣是屯田,但是諸葛亮是北伐時在戰區屯田,姜維是在家屯田,不可同日而語。
至於演義裡說的姜維八伐中原呢,其實真正的歷史中,姜維的出征倒也真的不算少,主要有以下幾次階段的出征:
其一:諸葛亮死後,姜維為右監軍,輔漢將軍,之後隨蔣琬駐守漢中,蔣琬任大司馬後,以姜維為司馬,令其率領偏軍西入過數次。但是此時的姜維率領的是偏軍,真正的指揮權在蔣琬手中,實在算不得什麼主導北伐,若說此時他算北伐,那當年魏延帶領先鋒,趙雲鄧芝帶領偏軍都算北伐了,這幾次除了姜維傳中,在曹魏和蜀漢的主要記載中都不詳細,我們知道的就是在延熙三年,姜維出隴西,郭淮出兵,姜維迅速便就退兵了,由此次舉動可知姜維這幾次偏軍兵力肯定很少,多是騷擾xing或者安撫羌胡等族所用,而不能與曹魏大軍交鋒。延熙五年,姜維便率偏軍,自漢中還屯涪縣,第二年,也就是蔣琬回到涪的那年,姜維升鎮西大將軍,領涼州刺史,從這個陞遷外加蔣琬進表中的推薦中,姜維這幾年的表現應該還不錯。
其二:延熙六年後,姜維為鎮西大將軍,領涼州刺史,在蔣琬死後的第二年,也就是延熙十年,成為衛將軍,與大將軍費禕共錄尚書事。之後一直到費禕死的延熙十六年,姜維一直為衛將軍,而這幾年,姜維的主要出征記錄為:延熙十年,汶山平康夷叛亂,姜維平亂,同年,姜維出隴西,南安,金城界,與曹魏郭淮夏侯霸大戰,在郭淮軍趕到與夏侯霸會合時退兵,延熙十一年,姜維再度出兵,與郭淮,陳泰夏侯霸等軍大戰,這兩年姜維出兵的目的其實都是一樣的,便是當時曹魏羌胡族人叛亂,來向蜀漢請求援兵,姜維是來迎接並安置這些人的。延熙十二年,姜維出兵西平,但是不克而還,偏將句安被曹魏軍圍困投降。延熙十三年,姜維再度出兵西平,又是不克而還。這幾年姜維頻繁出征,但是效果不佳,除了對手郭淮陳泰用兵老道外,其間執掌朝政的費禕限制姜維的用兵也大有干係,姜維每次出征不過萬人,比之曹魏的邊軍差之甚多,此時,姜維的主要對手是郭淮陳泰。(演義前幾次出征有羌胡出場的就多是指這一階段。)
其三,延熙十六年到蜀漢滅亡,姜維延熙十九年時任大將軍,同年因敗於鄧艾而貶為後將軍,但是依舊行大將軍事,景耀元年姜維又重為大將軍,但是即便為衛將軍和後將軍時期,姜維依然是朝中軍務所領。這期間的主要出征是:延熙十六年,諸葛恪北伐,姜維想乘曹魏應對之時出兵,所以軍多而糧不到,在曹魏派兵作出防禦姿態後,糧盡而退,延熙十七年,守狄道長李簡歸降,姜維出隴西,圍襄武,也是此戰中,張嶷戰死,而曹魏徐質也被斬。姜維大勝之下投降者甚多,然畢竟不可長居,最後遷徙了三縣之民後姜維還是退兵。延熙十八年,姜維與夏侯霸出狄道,大勝王經,陳泰軍到,姜維退兵。延熙十九年,姜維出征,然胡濟失約未到,姜維被鄧艾大敗,此戰可說是將之前的成果幾乎喪送。(隨便一說,諸葛亮當初不許魏延分兵,姜維倒是不在乎分兵,但是這次分兵就造成前所未有的大敗,再想到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遭遇,諸葛亮的不分兵倒也確有原因所在。)延熙二十年,姜維乘淮南諸葛誕叛亂時再度出征,被鄧艾司馬望所擋。景耀元年退兵,景耀五年,姜維出征,不利退兵,之後屯田,然後就是鍾會鄧艾入蜀一戰了,那就不是姜維北伐的範疇了。這期間姜維的北伐才算真正的北伐,前期以陳泰後期以鄧艾為對手。
仔細算算,姜維出兵真的不算很少,以第三階段姜維掌兵時正宗的北伐算,一共六次北伐,尤其前五次幾乎是每年必出,比之諸葛亮幾年才籌備一次,當真可說征戰頻繁。若要加上第二階段姜維的四次有限兵力的出征,那都超過演義的次數了。當然,演義裡面總是將這些北伐混在一起,這邊的事放到那邊,那邊的人移到這邊,還加上實際上沒有與之對陣過的司馬師等人,自然不能信之。
我們看看姜維的歷程,上文列了姜維的三階段,其實這三階段的姜維其實不如說是三個執政時期的姜維,第一階段是蔣琬執政,此時的姜維比之當年在諸葛亮之下,雖然日漸重用,但是duli帶兵不是很多,這也與蔣琬時期決定籌備東進計劃有關,此時姜維多是在西邊少量用兵騷擾而已,直到蔣琬病重,東進計劃已不可行,才重新計劃西進,姜維也得以重用。第二階段的初期雖然蔣琬依然還在,但是實際上在蔣琬病重後基本上是費禕主政,直到費禕被刺。雖然姜維也與費禕共錄尚書事,但是權力不可同日而語,其間姜維權位又得高進,而出征也日漸頻繁,但是還是受到了費禕的限制,這和費禕主張保境安民也的戰略大有干係,而直到第三階段,才是姜維真正主政,也是他的戰略得以實施的階段。
先把姜維的戰略放在一邊,我們先說說姜維與諸葛亮的不同,儘管演義裡說兩者是師徒,演義中將諸葛亮和姜維聯繫在一起,稱兩者為師徒。確實,歷史上姜維很得諸葛亮器重,而且也同諸葛亮一樣以北伐光復中原為己任,甚至連自表貶為後將軍都一模一樣。(還一樣是以後將軍之位行原來的事。)
隨便說一句,演義裡同樣讓姜維和諸葛亮快速高昇,諸葛亮在三顧後就成為了蜀漢的主心骨,而姜維在成為諸葛亮的徒弟後就步步高陞,為此還乾脆省略了十幾年,讓大家一看,才幾章沒見,姜維已經成為大將了。這總給人一個錯覺,就是這些天才能毫不費力的成為主腦,而完全忽略或者掩蓋了他們成為主要人物之前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艱險。當然,這一點兩人在歷史上倒也差不多。
還是再說回來,其實諸葛亮和姜維完全是不同類型的人,諸葛亮在劉備時期基本上很少掌軍,主要處理政務,直到劉備死後才不得不兩肩一起挑。而姜維呢,他從曹魏那邊起就是軍人,到了蜀漢這邊也沒變化。諸葛亮,蔣琬費禕甚至姜維自己也把自己當作一個職業將領,只是打仗為主,很少參與政務,儘管蔣琬費禕姜維都為大將軍,但是前兩者的大將軍和姜維的大將軍完全是不同的,姜維這個大將軍可以說是純粹的作戰大將軍。(當然,連年在外作戰,想管只怕也管不了。)
從類型上說,蔣琬費禕和諸葛亮才是一個類型,才像師徒,而姜維只是演義中的師徒而已。從這個角度上看姜維的戰略,我們就很清晰很多。蔣琬費禕執政時期,兩者雖然戰略有所不同,蔣琬主攻,還主張東進,費禕主守,但是兩者在佈置上都是很謹慎的,以政治為主,費禕限制姜維的用兵數量,而蔣琬雖然主攻,但是在他任上幾乎沒有大的征伐。而姜維不同,他主政後雖然有幾次是因為曹魏東邊有事乘隙進攻,但是更多的是主要出擊,甚至不惜連年出兵征戰。這與諸葛亮幾年才出一次很大的差別。
當然,儘管是連年出征,姜維的戰略也是有變化的,前期,姜維的目的是收羌胡為羽翼,取隴西為用,與曹魏分而抗之。然則,這一計劃沒得到費禕的支持,尤其是前幾次的曹魏境內羌胡叛亂,姜維的救援一來兵少,二來郭淮等人應對得當,沒有獲得大利,反而是郭淮等人借此剿滅了境內的羌胡勢力。等到姜維大軍再出的時候,已經很少有援力了。自然,這也和曹魏在邊境有重兵大有干係,蜀漢在此留重兵守衛,當地後勤無法支持,不留重兵,往往是曹魏大軍殺到,那些支持蜀漢的全部被剿滅或者遷徙到內地,所以姜維也往往遷徙當地的人入蜀,但是這最終也導致隴西能支持蜀漢的人越來越少。這一切,在延熙十七年的表現最為明顯,此年姜維大勝,投降者眾多,但是依然不能控制全境。
而到了延熙十九年,可以說是姜維戰略的轉折點,當年姜維大敗,隴西騷動,對蜀漢的信心大幅度下降,從此時起,姜維要控制隴西,與曹魏爭鋒難度已經大大增加了。
其實,控制隴西進而與曹魏抗衡有兩大難點,其一者:若奪取隴西,為保此地,不單要在此地留守,還要在漢中多駐兵力,一來為後備,並可牽制之,二來防止曹魏入侵。若是當年蔣琬費禕在,正好可以姜維在外,其兩者在漢中,內外相顧,可如今姜維率領主力在外,在內可有誰呢?所以說還是兵力實力的問題,打下來要兵,佔領要兵,守原來的要地還是要兵。
其二者:就是前面說到的曹魏大軍,只要曹魏大軍在,隴西就是一個隨時會跑的鴨子,其實這也是問題的關鍵。兩個難點也就是一個難點:曹魏的軍隊太多了,這是從諸葛亮時期就開始的難題。
每次諸葛亮都想和曹魏決戰,只要大軍被滅,那地盤就少不了,但是曹魏就是龜縮。等到姜維這次來了也是,每次佔了優勢想和曹魏決戰,就找不到人出來,而一分兵曹魏軍隊就像潮水一樣湧了過來,更糟糕的是,延熙十九年的大敗讓姜維發覺自己需求決戰的實力都不足了。在延熙二十年再做了一次努力後,姜維做出了後期的決定,也就是以獲利為主。
獲利?這是姜維的話,「然適可禦敵,不獲大利。」這裡的獲利就是說殺兵。這裡說的就是那個漢中守備戰略,姜維放棄了魏延王平定下的實兵諸圍戰略,而採取了放棄外圍,守內戰略。
「維建議,以為錯守諸圍,雖合周易「重門」之義,然適可禦敵,不獲大利。不若使聞敵至,諸圍皆斂兵聚谷,退就漢、樂二城,使敵不得入平,且重關鎮守以捍之。有事之日,令遊軍並進以伺其虛。敵攻關不克,野無散谷,千里縣糧,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後諸城並出,與遊軍併力搏之,此殄敵之術也。於是令督漢中胡濟卻住漢壽,監軍王含守樂城,護軍蔣斌守漢城,又於西安、建威、武衛、石門、武城、建昌、臨遠皆立圍守。」
其實道理也很簡單,就是固壁清野,打擊後勤補給線。雖然說日後備受批評,但是其實姜維這樣想並不是沒有道理,當時三國戰爭,進攻方往往受制於後勤補給而失利,東邊曹魏東吳多有此例,西邊更不用說了,曹爽當年入侵,就是因為後勤不暢,慘敗而回。姜維每次出兵,也受到了糧盡的苦頭。現在既然無法主動出擊消滅曹魏軍隊,那就乾脆放他進來。
當年曹爽退兵,費禕扼其險要,差點讓曹爽退不了兵。其實姜維此法就是一個翻版而已,只是一個被動一個主動。姜維的主動其目的還是和他那個想獲利有關,假如可以將曹魏大軍消滅在內,內部必然空虛,那他正可以出兵奪取雍涼,成就諸葛亮當年的計劃。
這想法應該說不錯的,利用了漢中蜀地多天險的特點,儘管開始時就遭遇當頭一擊,樂漢兩城倒是沒破,但是蔣舒叛變,關口在姜維到前就被破,鍾會大軍得以補給後勤,長驅直入。不過之後姜維扼守,鍾會大軍果然發生了後勤補給的問題,要是沒鄧艾那一出奇兵,鍾會大軍還真的進退兩難。
不過,將敵人放進來這一招本來就是險招,也是沒辦法才用的吧。若是當年準備奪隴西的姜維,也是不會用這一招的,時世易之,此時的姜維也只能指望這種險招殺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