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三國隨章侃

龍騰世紀 第一百零七章 政變與輔政權臣 文 / 沉睡的天空

    三國隨章侃第一百零七章政變與輔政權臣

    (演義第一百七回魏主政歸司馬氏姜維兵敗牛頭山)

    諸葛亮死前,三國雖然相互之間征戰不止,但是三國內部基本上還是穩定的,諸葛亮死後大概過了十五年,這三國中兩國自己內部的局勢就亂了,先是曹魏內部發生了一次政變,司馬懿誅殺曹爽及其黨羽,奪得曹魏大權,也就是演義本回說的故事,而演義的下一回則說到了另一件政變,便是大概司馬懿在曹魏政變之後五年,孫吳內部也發生了一次政變,孫峻誅殺了諸葛恪一族,奪得大權。三國之中也只有蜀漢比較穩定,沒鬧出什麼大事來,諸葛亮日後備受稱頌,他留下的政局穩定也是很大因素。自然,這其中不是沒有原因的,我們在下文中就會具體分析。

    我們先說說這兩次政變。曹魏這邊的政變在演義中介紹的其實已經很詳細了,曹叡死後,曹爽與司馬懿輔政,曹爽漸漸架空了司馬懿,大權歸於曹爽之手。儘管架空了司馬懿,而且從曹爽派李勝去探聽司馬懿病情來看,曹爽對這個老頭還是很警惕的,但是在曹爽的心裡,其實是想讓司馬懿在家養老,就這樣老死最好。畢竟司馬懿兩代輔政大臣,多年掌軍,在朝中影響甚大,真要弄強,國內也會動盪,曹爽這個人的性格也是比較懦弱,反正司馬懿年紀也這麼大了,就讓他老死,那樣就一了百了。從曹爽日後的態度就看得出來,以為司馬懿只是要奪權,沒想要他的性命,他實際上也沒想過要司馬懿的命。

    但是曹爽這樣想,可司馬懿是何等人物,對於權謀之爭早已瞭然在心,曹爽想等他老死,他可不會就乖乖等死了,裝病的那刻,他便在蓄謀以圖曹爽。這裡要說的是,十分有趣,和他們的年紀一樣,曹爽身邊的黨羽多是新一代,(如何晏李勝,畢軌等幾位後來連同曹爽一起被殺的都是第二代的人物了,和曹爽關係密切因為害怕獲罪逃到蜀漢的夏侯霸,後來被殺的夏侯玄也是一樣,那個號稱智囊的桓范,雖然曹爽一黨,但是都是建安的人物了,曹爽敬之,但並不是很親近,不聽他的意見其實很正常。)而司馬懿則在老一代人物多有支持者,不過曹爽若是再經營幾年,司馬懿的勢力真要全部清空了,但是司馬懿怎麼會給曹爽這樣的機會。其實不是很好的機會,畢竟有天子在身邊,司馬懿真要發難,曹爽如同桓范建議的那樣對之,鹿死誰手不可知。但是這也是司馬懿唯一的機會,曹爽黨羽多跟隨其出行,都城空虛,這個機會失去便不再來,司馬懿為人用兵老道,孤注一擲,曹爽有天子,司馬懿就挾制太后對之,控制都城大權。

    但是即便如此,司馬懿還是心裡擔憂,畢竟對方有天子在手,真要對峙起來,也未必能佔得上風,何況當時還有兩國在外虎視眈眈呢!所以不斷遣人說服曹爽,終於利用曹爽的性格迫使之屈服。曹爽雖然屈服,但是司馬懿並沒有放過他,日後找了罪名將之及其黨羽族滅,這時候司馬家族準備獨掌大權的心思已經很明顯了。(從這點看,當時跑到蜀漢的夏侯霸比曹爽夏侯玄要瞭解司馬懿。)

    自然奪權沒這麼容易,司馬懿死前以其威望,除了太尉王凌鬧出了點事,而且馬上平息,政局還算穩定。其死後,司馬師司馬昭兄弟就遭遇中書令李豐謀廢司馬家族的一事,再誅殺李豐,張緝,夏侯玄等人後,又廢帝,這樣一來,曹魏內部的政局開始劇烈動盪起來,毌丘儉文欽,諸葛誕兩次反叛,連皇帝也公然對司馬家興兵。這一切,直到第三代的司馬炎,才正式穩定下來。(雖然曹魏內部有兩次反叛,規模也大,但是主要集中在東面,而東吳沒有抓住機會,司馬家應對也頗為得當,但是司馬師也因為親自帶病徵討毌丘儉文欽而病情加重死亡。西面那邊基本上沒出什麼事,要說也就只有夏侯霸了,但是他沒掌什麼兵權,隻身逃亡蜀漢而已。到了蜀漢滅亡鍾會到是動了一點心思,但是那連反叛都沒正式開始就被殺了。)

    至於東吳那邊,其實諸葛恪家族被殺只是東吳亂局的一部分。三國時期,蜀漢內部局勢基本穩定,而曹魏在司馬懿奪權前也很穩定,只有東吳那邊很亂,這主要是孫權最後的幾年很糊塗,相信身邊的幾個近臣,對於外邊的大將都不太信任,大將陸遜當時已經是丞相了,備受孫權猜忌,憂憤而死,兒子之間也為了爭權弄事,最終孫權把幾個兒子都廢了,選了最年輕的孫亮為太子,同時令諸葛恪與孫弘、滕胤、呂據、孫峻輔政,大概是看到司馬懿奪位的關係,也大概是當時元老多亡故的關係,孫權選的幾個輔政大臣都是年輕一代,但是結果鬧的還要厲害。幾個輔政大臣除了孫峻病死,其他都是被殺。

    先是諸葛恪等孫權一死就殺了孫弘,從而獨攬大權,諸葛恪很是敬佩自己的叔父諸葛亮,處處以之為楷模,所以也準備北伐,與諸葛亮北伐不一樣,諸葛恪掌權後第一次出戰大勝,但是也因為此勝諸葛恪開始輕敵,(諸葛恪很善於辯論,這點倒是很像演義中的諸葛亮,有傳說《後出師表》就是諸葛恪偽作。)第二次便失敗了,諸葛恪上台初始民眾對之很歡迎,但是這次失敗後民眾怨恨之。(民眾是很實際的,諸葛恪上台的措施給了民眾很多好處,但是諸葛恪北伐失敗,傷亡眾多,便是令眾人不滿了。)孫峻趁機殺諸葛恪而代之,諸葛恪有大志,但是太過激進,年少得重任,與諸葛亮比能力經驗都差了許多,(諸葛恪其才能確實有,從他上台中的措施便可以看得出來,但是其人太急功近利,一方面不相信別人,一方面又太過自信,不設防範,導致被殺。)諸葛恪一族全部被殺。孫峻掌權後比諸葛恪只有更糟,(諸葛恪的掌權和孫峻很有關係,孫弘本來謀除諸葛恪,但是孫峻告密,諸葛恪先下手為強了,所以諸葛恪對孫峻沒有防範,於是被殺。)不過孫峻比諸葛恪要謹慎許多,雖然有數此謀殺孫峻者,但是都被其破之,而孫峻也很快便死了,其死的很離奇,傳說是夢到諸葛恪所擊,恐懼發病死了。(前面說孫峻是病死,假如做夢被殺生病也算謀殺,孫峻也可以算是被諸葛恪殺的了。)孫峻死後,孫綝代之,呂據不滿,與滕胤共謀除之,最終兩人都被孫綝所殺,孫綝日後又廢了皇帝孫亮,立了孫休為帝,結果卻被孫休所殺,孫休對孫綝孫峻狠之入骨,連他們的姓都去掉了,而為諸葛恪、滕胤、呂據平反,東吳的亂還沒有平息,但是到了這個地步,已經足夠了。

    說完了兩國的事,我們繼續說說兩國之亂的根源。兩國的亂子其實有著很多的相同之處。

    其一:兩國都是輔政大臣之間的爭奪,兩國不是沒有其他人打過奪權的主意,但是都沒有成功,除了孫休這個皇帝親自動手,找了大將丁奉幫忙成功一次,曹魏那邊曹髦想效仿之,(沒錯,孫休除孫綝是公元258年的事,曹髦意圖討伐司馬昭是公元260年的事,說不定就是受了影響,不過假如他知道同一年被孫綝廢掉的孫亮也和自己一樣想討伐之結果被廢的話,或許就要考慮考慮了。)結果反而被司馬昭殺了,死後還被司馬昭假太后之手罰為庶民,可憐之。至於其他大臣都沒有成功的例子。

    這不是沒有緣故的,想造反要有資格,一個縣令造反只怕能不能列進史書還要看看規模如何,那些地方大員造反都是因為長期經營的關係,才有膽量一試,這還要聯絡多方支持,至於權力中央,雖然三公九卿,但是真正執掌大權的也就是那數人而已,對於兩國來說,便是那輔政大臣。這些個輔政大臣,一些本就是朝廷大員,所以選來輔政,他們得以輔政,權力自然更為穩固,如司馬懿等人,便是那些本非重臣的有了輔政之權,也可以獲得重權,如曹爽。而且作為輔政大臣,其權威甚高,除了皇帝與其他輔政大臣外,無人與之抗禦,自然而然的,權爭便在他們之中發生了。

    其二:皇帝年幼:兩國的權爭激烈和當時兩國皇帝年幼,不能理政有著很大的關係,曹魏和孫吳兩邊的權爭都是皇帝年幼,不能親政,結果輔政大臣得以掌控大權,若是皇帝年紀再大一些,就好像曹叡那般,輔政大臣的權力也有限,根本不會發生權爭了,更不用說勝利者能威脅皇權了。

    蜀漢政治比其他兩國穩定,除了諸葛亮的關係,(諸葛亮也是輔政大臣,但是他被劉備授予大權,其他人根本爭不起來,當然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沒把位置留給他兒子的打算。)和劉禪長期在位有著很大的關係,儘管主政大臣換了幾波,但是皇帝沒換,這爭也爭不起來,即便這個皇帝不太管事,但是只要不昏庸到如晉惠帝的地步就好了。

    其三:皇族與權臣之爭,其實若是注意一下,曹丕,曹叡,孫權三人任命的輔政大臣都是這樣一個特色,宗室與重臣都有。而日後發生的爭鬥也是在兩者之間,只是兩者正好結果相反,曹魏權臣勝利,東吳宗室勝利罷了。

    三國是一個分水嶺,不單是朝代上,也在很多制度上如此,兩漢時代,雖然有七國之亂,但是在中央政權之上,宗室並不擁有大權,在漢武帝之後,更是如此,外戚權重無比,等到了東漢年間,除了外戚,宦官也得以掌權,但是宗室子弟基本少有大權,東漢東平王劉蒼輔政久了,居然害怕,上書說「自漢興以來,宗室子弟無得在公卿位者。」強烈要求辭職,其情況可見一斑。(這也和兩漢開國皇帝包括蜀漢劉備多是白手起家有關係,劉秀倒是有一個厲害的兄長,可惜被殺,其他幾位族人功勞一般。)

    而在東漢時代,豪強勢力大增,日後出現的士族開始顯示苗頭,東漢末年,各世家大族已經羽翼豐滿,只是東漢皇權依舊強盛,他們只能站在外戚和宦官的背後罷了,等到東漢皇權衰弱,他們馬上跳上歷史舞台。曹魏,東吳的建立就是圍繞著曹孫兩大家族發展而來的。而且,他們還認為兩漢的滅亡和宗室子弟不得重位有很大關係,他們在選輔政大臣時,依舊要從宗室中尋人,曹丕忌憚曹植等親兄弟,但是輔政大臣還是選了自己的族人曹真曹休,曹叡原本選曹宇輔政,曹宇不成找的還是宗室曹爽。司馬家上台後更進一步,司馬家本就是以大家族的身份得以篡位,也認為曹魏的滅亡是曹魏對宗室子弟的忽視有關,所以分封諸王,另一方面,還是保留了召宗室輔政的習慣,司馬炎臨終前就想要汝南王司馬亮輔政,但是受楊駿阻撓,沒有成功。(這與當年曹叡何其相似。)之後東晉王謝士族得權,東晉皇帝想到的也就是找自己的族人幫忙。

    之後,南北朝也莫不如此,因為那本就是一個一族興一族亡的家族時代,那些士族假如奪位,和司馬家不會有什麼兩樣,這一切,要直到唐朝才開始改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