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三國隨章侃

龍騰世紀 第一百零六章 官位 文 / 沉睡的天空

    三國隨章侃第一百零六章官位

    (演義第一百六回公孫淵兵敗死襄平司馬懿詐病賺曹爽)

    在第三十二章《袁家之亡》中我已經談到羅貫中確實不太公平,袁家滅亡五年的時間只花了兩章,還不如關羽走單騎的篇幅。但是若要和本章相比,還是大大的遜色了。本章從公孫淵滅亡到司馬懿裝病在歷史上一共幾年呢?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司馬懿出兵遼東,嘉平元年,公元249年,司馬懿謀誅曹爽,也就是說十一年的時間,這一章就一掃而過,若是加上之前諸葛亮死後的那半章,從公元235年算起來,十四年的時光就被一章半的篇幅帶過去了。其實在第三十二章中袁家之亡雖然帶的年數多,但是當時那幾年最重大的事件其實也不外乎曹操滅掉袁家,統一河北。但是這十四年則不同,演義中遺漏掉很多的歷史,如繼任諸葛亮的蔣琬在蜀漢的這段時間都沒有提及,演義只是在下一章由費禕提到蔣琬病亡而已,陸遜之死也沒有談到,此外曹魏,蜀漢,東吳這三方幾年來的戰役也都未提及,尤其是曹爽攻蜀漢一戰,蜀漢王平守禦有方,費禕帶大軍截殺曹爽,曹魏遭遇大敗,這次戰役也沒有談到,而是直接跳到了姜維出場而已,不過演義小說本就是為了好看,這點也無可厚非,不過這段時間的歷史也頗有可說之處,而且內容很多,遺漏未免太過可惜,以後再尋一章談談便是,不過具體的事跡還是希望大家直接讀史最好。

    其實演義中最讓人頭疼的還是不寫過去了幾年,就好像司馬懿稱疾不出,再之後面對李升裝病,再謀誅曹爽,這其間都沒寫過去了幾年,給人一個錯覺就好像這只是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一樣,那時也只是對司馬懿裝糊塗的本領佩服而已。等到看了歷史,才發覺這其中已經過去了好多年了,這麼多年司馬懿居然忍得下來,而且還能活得這麼長壽健康,確實不容易,裝了這麼長時間的老狐狸,不說曹爽,便是別人也會受騙吧。不過司馬懿這個人忍功和裝病的功夫都是一流,在當年曹操招募他的時候就表現過一次,這次再裝,也是熟門熟路。不過最讓人佩服的還是他的壽命,活的長,頗有養生之道,不過這也就罷了,比他活的長的多了去了。但是活的這麼恰好就令人佩服,把朝廷大權奪到手,讓二子可以順利接班就去世,實在是活的太有價值含量了。

    還是回到本章的正題,官位之上來,歷史上這個官位實在大有名堂,有些官位有時有,有時沒有,有些官位名稱不同,但是實際上幹的是一樣的事,有些官位品級很低,但是權力很大,有些純粹就是加官,但是卻十分重要。

    我們先從丞相說起,這是秦朝開始便確定下自皇帝之下的第二把手,地位很高,權力很大,具體大到什麼程度呢?理論上說天下的事都可以管,即便是天子所在的宮內,丞相只要想管,也是能找到辦法的。丞相可以自己任命官吏,管理政務,一些丞相如曹操開府治事,自己任命一套班子,權力比正式朝廷的百官還要大。丞相理論上的權力這麼大,自然會引起皇帝的擔心,所以自漢武帝后丞相這個位置就時有時無,都說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可是實際上朱元璋廢除的這個丞相稱號在歷史上也沒幾個朝代正式用過。

    東漢開國之後一直沒有丞相,董卓入主後設了相國這個位置當過幾天,等到曹操的時候正式恢復了丞相這個位置。曹操恢復丞相這個位置最主要的原因和當初廢除丞相之位的原因一樣,便是權力大。之後曹丕繼任丞相,隨後立魏國,曹魏年間一直沒有丞相,這也是常理。倒是蜀漢與東吳建國後設立了丞相一職位,東吳的丞相可說名不副實,更像是一種地位的象徵,完全取決於孫權的態度,張昭如此重臣,又受到群臣支持,就因為孫權的反對而當不上丞相,即便是陸遜這樣的重將擔任丞相也備受孫權猜忌。至於蜀漢官制可說是延續東漢,但是就是諸葛亮這個丞相位置有些特別,諸葛亮不單任丞相,還錄尚書事,這「錄尚書事」比之丞相之位還要重要,但是諸葛亮也要等到劉備托孤,諸葛亮領益州牧,開府治事後才可以以丞相之位掌握蜀漢全權。

    諸葛亮死後,丞相之位便空缺了,演義上一回說到蔣琬接任諸葛亮為丞相,大將軍,錄尚書事,這是從何談起,又擔任丞相又擔任大將軍,怎麼可能有這樣的兼任,何況有了錄尚書事,只需兩者其一便可了,一般來說,當了丞相又錄尚書事,何必去做什麼大將軍。而諸葛亮死後丞相位置是空缺的,雖然說蜀漢有稱將諸葛亮,蔣琬,費禕,董允稱為「四相」,但是後三者都沒有做過丞相,只是都做過尚書令,世人把他們的地位看做丞相一般罷了,而且也是為了讓演義的讀者更明白,因為丞相這個名字那些聽說書評書的都知道,所以一旦評書說某人掌權肯定說當了丞相,而不會說什麼尚書令,中書令,內閣大學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儘管這些都有丞相之權。

    而且蔣琬也不是馬上就做了大將軍,一開始先做尚書令,不久成為大將軍,錄尚書事,並領益州刺史,而尚書令的位置由費禕接任,再之後開府,任為大司馬,而費禕成為大將軍錄尚書事,並在蔣琬之後領益州刺史,後也開府。他們兩者都是慢慢陞遷,而不是象演義中那般一下就成為諸葛亮之後的重臣。實際上諸葛亮密表推薦蔣琬也只是推薦而已,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劉禪手中,若是諸葛亮公開蔣琬為繼承人,而之後蔣琬馬上就代替諸葛亮做丞相開府治事,那諸葛亮就是和曹操司馬懿一樣,而不是諸葛亮了。

    這裡我們注意一下,蔣琬,費禕,都擔任過大將軍,並錄尚書事,大將軍一職在漢代權位甚高,當年漢武帝設立大將軍一職,就是為了分丞相之權,後來大將軍也變成了如同丞相一般的存在,頗多外戚以大將軍的身份統領朝政。漢末何進以大將軍權傾朝野,曹操當初得獻帝后也想任大將軍,但是遭到袁紹反對,不得不將大將軍之位讓了出去,當時曹操還沒有恢復丞相的位置,大將軍地位最高,也就是實際上的百官之首。而三國時期,儘管有丞相這樣的明確的百官之首,還有中書令這樣的權要之位,大將軍一職位依舊是要職,當然也看當時形勢與你這個大將軍到底有多大的加官與權限。

    如蜀漢蔣琬費禕錄尚書事,又領益州刺史,何況在其之上又無高官,便是實際上的百官之首,而曹魏這邊,曹真父子同任過輔政大臣,也都擔任過大將軍,但是地位大不相同,曹真比他兒子的權力小得多了,這其中很重要的一點便是曹爽還有一個「錄尚書事」,當然兩人輔佐的皇帝也不一樣,曹芳即位時年紀太小,不像曹叡即位時基本上已經成年,就是少有任事而已。(其實這兩對父子很有趣,曹真曹爽父子都打過蜀漢,無功而返,而曹叡曹芳這名義上的兩父子呢,都沒怎麼見過百官,曹芳倒也罷了,年紀本來就小,曹叡在曹丕死前沒怎麼見過百官實在把他保護的太隱秘了,聯繫到曹芳這個養子還不知是從哪裡領養的,可見曹魏對於宮內的事管理實在是嚴格啊)

    其實還有東吳的諸葛謹諸葛恪父子,雖然也都是做過大將軍,但是諸葛恪這個大將軍權限比父親高了許多,不過這主要是當時東吳沒什麼人了,諸葛恪得以輔政,馬上又聯合孫峻剷除了當時中書令孫弘,得以掌握大權的關係,而且不久就加為太傅了。

    說到太傅,又要回到司馬懿的問題上來,演義裡和史書上都說曹爽為了架空司馬懿,把他由太尉進位為太傅,所謂「外以名號尊之,內yu令尚書奏事,先來由己,得制其輕重也。」也就是說表面上給你很高的地位,但是實際上架空你,把你的權力奪過來。這種計策確實也是常見的一種,關於官位權力的變化,還有許多辦法,以後在《塵封的歷史》一文中再寫吧。

    但是,那是不是說把司馬懿進位為太傅就能剝奪他的權力呢?那並不是的,諸葛恪也是太傅,但是權傾朝野啊!實際上要做到架空這點,並不是一個進位就可以做到的。曹爽還做了許多佈置,安排自己的親信朋友擔任宮內外的要職,如中領軍,吏部尚書,司隸校尉,尚書等要職,都漸漸被曹爽親信所佔據。這才是架空司馬懿的後繼手段,沒有這些手段,司馬懿也沒這麼快讓位。

    但是即便如此,司馬懿依舊還有相當的權力,如正始二年,司馬懿帶領大軍救樊城,正始四年,帶兵意圖攻打諸葛恪所部,司馬懿真正的稱病不參與政事是正始八年公元247年的事,第二年開始謀圖誅殺曹爽,第三年計策成功,曹魏大權盡歸司馬家了。

    說起司馬懿得權,就不得不說到曹叡的遺詔,其實曹叡原來計劃以燕王曹宇,領軍將軍夏侯獻、武衛將軍曹爽、屯騎校尉曹肇、驍騎將軍秦朗等人輔政,而曹宇為大將軍,主要輔政者,而其中並沒有司馬懿的位置。但是中書監劉放中書令孫資和夏侯獻曹肇關係不和,擔心他們上台對自己不利,於是向曹叡進言,改換了遺詔,由曹爽和司馬懿輔政,司馬懿兩代都是輔政大臣,由此得重權。

    這其中劉放與孫資兩人的關係很重要,沒有這兩人的話,司馬懿不得輔政,曹宇主政,曹魏政權未可知走向如何,而這兩人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權力能改變曹叡的遺詔呢?

    兩人官位很高嗎?一人為中書令,一人中書監,而中書監終魏晉不過三品,中書令同是,到了唐朝成為正二品,宋朝正一品,不過那是以後的事,在曹魏時代他們的官位根本不能和太尉,大將軍,司空,司徒這樣的高官相比。然而就是這樣的官員,卻能決定那些高官的命運,劉孫兩人為什麼和夏侯獻曹肇關係不和,就因為兩人長久以來擔任這樣的機要位置,引起了夏侯獻曹肇等人的不平?為什麼不平,因為兩人權力大!

    一般來說,除了一些榮譽官位外,權力和官位都成正比,中書令中書監為什麼會權力這麼大,官位這麼小呢?因為兩者本來只是曹操時設立的秘書令一職。等到曹丕改為中書令,加了中書監,但是當初的位置根本就不高,所以品位後來也高不到哪裡去。可這種官位因為參與的都是機要事件,又長期在皇帝身邊,對皇帝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於是借由皇帝之權,他們的權力也很大了。日後中書權位ri重,唐宋時代中書省就成為了掌握決策要求的部門,中書省長官便是實際上的丞相。

    其實這也並非中書令一種,尚書令也是如此,原本只是內廷小官,但是參與處理國家政務就日漸權重,時間久後成為要職,但是一開始的品位都不高。諸如此類的還有很多,一些品位不高的官成為權重之官,

    這裡還要說到一點,說起中書監是不是會令人想起太監呢?有趣的是,這兩者還真有點關係,不過這關係比較複雜,也不是和中書監有關,而是和中書令有關,當初中書令這個位置是由宦官擔任的,也自然,接近皇帝的官員嘛,司馬遷受宮刑後就擔任過。而中書令日後由士人擔任,權力也日漸擴大,成為決策部門,但是歸根到底,這當初其實就是皇帝的秘書。

    這就對了,那明朝宦官,也就是太監,做的是什麼工作呢?明太祖時期當然只是打雜的,明成租實際上廢除了那個不許宦官干政的禁令後,其實這些宦官們也就是做的當初中書令一樣的工作,皇帝秘書而已。中書令靠做秘書做成了丞相,這太監做秘書做個內相,也是常事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