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三國隨章侃

龍騰世紀 第一百零五章 魏延 文 / 沉睡的天空

    三國隨章侃第一百零五章魏延

    (演義第一百五回武侯預伏錦囊計魏主拆取承露盤)

    諸葛亮死後,緊接著發生了一件大事,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南鄭侯魏延在回軍途中,率部與楊儀所統領的蜀漢軍餘部發生衝突,魏延敗走,在回漢中途中被殺。

    這件事對於演義來說影響頗大,假如沒有這件事,魏延在演義中的待遇肯定大不一樣,但是正因為發生了此事,魏延在演義中就變成了長有反骨,屢屢與諸葛亮作對的人物,甚至還安排了他踩滅了諸葛亮的長命燈。演義之所以這樣安排,道理很簡單,就是為了解釋諸葛亮死後魏延被殺的事,演義中對這些事都會安排一些前因。比如說到劉封為什麼不救關羽,就在前面安排了關羽對劉備說不應該收劉封為養子這一個情節,可憐關羽也真是冤枉,明明就沒說過這樣的話,卻被演義安排了這一情節。魏延與諸葛亮也是,其實在演義總有許多矛盾的事,比如魏延就是這樣,演義本安排那些反骨等情節就是為了想解釋日後魏延被殺一事,但是寫的多了,反而讓人覺得魏延是受害者,想想也是,別人投奔劉備好好的,魏延就被說成有反骨的,立功甚多,但是諸葛亮還幾次想一起把他解決了。這反而讓人對魏延這個人產生同情。

    就是因為演義的一大缺陷,演義很多情節都是和歷史一致的,但是又捏造了許多虛構的情節,設計的不好,兩者就很容易出現衝突。

    那實際上諸葛亮和魏延的關係如何呢?歷史上真實的魏延是怎麼樣的呢?

    說起來魏延本是劉備的部曲,早年跟隨劉備左右,根本也不可能先跑到襄陽去給劉備開門,又去長沙和黃忠做同僚,還殺了韓玄。(對了,韓玄也是受牽連的,實際上劉備一到韓玄就馬上投降了,根本就被抵抗。)最後被諸葛亮說有反骨自然也是杜撰出來的。魏延和諸葛亮在早期的歷史上並沒有太多的交集,魏延早期多跟隨劉備,攻打益州漢中,並在劉備進為漢中王后,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並在群臣大會上說出:「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這樣的豪言。此時的諸葛亮大都在後方處理政務與後勤,並不直接統領魏延。

    直到劉備死後,諸葛亮輔政,南征結束,決定北伐後,諸葛亮到漢中,才開始直接指揮魏延。應該說,諸葛亮對魏延還是不錯的,雖然駁回了魏延子午谷出兵的計劃,也並不使其分路進軍,但是多以其為先鋒前部,其位在北伐諸軍中,僅次於諸葛亮。而且雖然他常抱怨諸葛亮不給他自領大軍,又與楊儀屢屢發生衝突,諸葛亮也只是「亮深惜儀之才幹,憑魏延之驍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廢也。」(《三國誌楊儀傳》)

    說起來,這裡肯定要說到楊儀,楊儀與魏延兩個人是諸葛亮北伐軍中僅次於諸葛亮的兩人,可以說是諸葛亮的左右手,但是兩者衝突甚是激烈,可說是水火不容。《三國誌費禕傳》中就記載:「值軍師魏延與長史楊儀相憎惡,每至並坐爭論,延或舉刃擬儀,儀泣涕橫集。」

    這兩位的關係也實在太過惡劣,說起來這兩位實際上都是劉備特別提拔上來的舊臣,魏延自不須說,當初由牙門將軍一舉擠掉大熱門張飛成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可說是劉備特別看重。楊儀雖然沒有這麼大的場面,但是當初他由曹魏投奔而到關羽處,(歷史上的魏延倒不是背叛過來的,而楊儀在歷史上到象演義中的魏延。)關羽遣他到劉備,劉備與之交談後也是大悅任其為左將軍兵曹掾,漢中王時為尚書,待遇也不低。兩者在劉備時代都得到提拔,在諸葛亮手下也得到重用,可是卻水火不容。

    不過從這點也可以看出,諸葛亮對魏延真可算是放縱,魏延都舉刃擬儀了,雖然說魏延xing矜高,可這樣對待與自己差不多級別的重臣,這也太誇張了些。魏延這樣諸葛亮也沒見太過懲罰,只是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廢而已,此外叫費禕在其中周旋。怎麼看諸葛亮對魏延都是頗為寵信,一點也看不出演義中那種一見面就要砍魏延頭的那種姿態來。

    在劉備時代這兩人被劉備提拔上來,又是小字輩,自然還鬧不起來,在諸葛亮時代,兩人已經是重臣,雖然鬧的不可開交,但是有諸葛亮的約束,也能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但是在諸葛亮死後,兩者的恩怨就爆發,造成了一件大事。

    我們先從諸葛亮死說起,諸葛亮死後按演義來說留下兩大遺囑,一個是政治遺囑,交代接班人的,這個遺囑在《三國誌李福傳》的裴松之注中有記載,其引《益部耆舊雜記》:「諸葛亮於武功病篤,後主遣福省侍,遂因諮以國家大計。福往具宣聖旨,聽亮所言,至別去數日,忽馳思未盡其意,遂卻騎馳還見亮。亮語福曰:「孤知君還意。近日言語,雖彌ri有所不盡,更來一決耳。君所問者,公琰其宜也。」福謝:「前實失不諮請公,如公百年後,誰可任大事者?故輒還耳。乞復請,蔣琬之後,誰可任者?」亮曰:「文偉可以繼之。」又復問其次,亮不答。」

    《益部耆舊雜記》其書也是為陳壽所作,雖然這其中記載頗為戲劇性,但是大致內容基本可信,因為在三國誌中已經幾次提到諸葛亮密表後主或者密指蔣琬繼承其位,而且蔣琬當時也是做著與當年諸葛亮同樣的位置,在後方足食足兵,他的接任基本上沒有問題,至於費禕或許有後人附會的可能,但是這個遺囑的基本意思與諸葛亮的想法大致吻合。

    但是另一個遺囑就問題多多,另一個是軍事上的遺囑,演義中說要姜維提防yin平,什麼錦囊妙計殺魏延,都不可信。諸葛亮又不是神,能料知幾十年後鄧艾的舉動,殺魏延一事更是無中生有。實際上歷史上記載的遺囑主要是退兵一事:這主要記載於《三國誌魏延傳》

    「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前者或可相信,魏延當時為先鋒,離大營十里,一旦退兵,其做斷後乃是常事,但是說「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這點也未必太詭異了。如此一來,豈不是將魏延陷於孤軍之境地,不說魏延有被迫投降曹魏的可能性,就算魏延被圍,以司馬懿之能還猜不出當時發生了什麼事嗎?那時大軍也危矣。

    而且假如真是如此安排,應該在諸葛亮在世前便以諸葛亮之令通知魏延,若他真的不從命,再行安排,結果此事卻是要等到諸葛亮死後再由楊儀遣費禕通知,這其中問題實在很大,很有可能其後者「魏延不從命,軍便自發」這條根本就是楊儀為了解決魏延真的不從命之後,而加出來的遺囑。

    當然,也可能諸葛亮知道魏延的性格與楊儀的矛盾,所以下了這條遺命,但是我們在其中也沒有看到下令誅殺魏延的痕跡。

    而且,最詫異的還是之後發生的故事。

    魏延真的不從命,表示要率軍繼續北伐,而楊儀則令其餘各部退兵。然後呢?魏延大怒之下,率部先行南歸,還居然真被他趕到了前面,並把經過地方的閣道都燒燬了。

    對於此事,我一直覺得很不可思議,魏延趕到了前面倒也不希奇,大部隊總是比較難走,何況還要帶著諸葛亮靈柩。令我感到詭異的是,魏延作為前鋒,突然拔營這樣的舉動,還有楊儀所部的行動,難道就沒讓魏軍有所發現?司馬懿就這樣讓他們回去了?或者真的被諸葛亮之前的退兵誘敵嚇到了,所以把魏延部的突然失蹤當成詭計?

    不過這畢竟是曹魏那邊的事,司馬懿來此本就是為了防禦,若見了蜀漢退兵也不追趕雖然太過於小心,這也有可能。

    但是,魏延的舉動實在太奇怪了,這也是這次事件中最令人不解的一點,楊儀率軍回師,魏延為何要趕在其前面?為何要將閣道燒燬?為何要舉兵攻打楊儀?這種舉動太古怪了些。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魏延不是想投奔曹魏,儘管燒燬閣道,又在前方攔路,但是從楊儀軍的表現看,並沒有太大的影響。而且真要投奔曹魏也是直接投到司馬懿那邊,告知此間的情況帶路攻打蜀漢更為方便穩妥,而從途中他上書朝廷,兵敗又逃往漢中這點看,看不出他有叛逆的表現。尤其是以魏延在蜀漢的身份地位,諸葛亮之下無幾人可及,去得曹魏之後,根本不會有類似的位置留了給他。

    那他這麼做,是為了實現他統領大軍繼續北伐?所以燒燬閣道,讓大軍不得後退?若說是當時費禕前去轉達楊儀意思的時候或許還可能,但是現在已經絕無可能,大軍已經回師,經營多年的營壘基地都已經放棄,何況後方運糧之事,以如今之局面,很難做到。實際上即便是當時費禕前去之事,讓魏延繼續帶兵北伐的可能性也不大,一軍之帥亡故,無論這帥如何逝世,是否重要,大軍都不得不退兵,尤其諸葛亮這般重要的人物,其亡故對於軍心打擊很大,而且即便魏延繼續帶兵下去,後方朝廷也會下令回軍,魏延不可能不明白這點。

    而且,北伐嘛,此次不能繼續,下次再來便是,以魏延當時之身份來說,代替諸葛亮的位置可能性很大,即便不是全部,軍務之上,當時他已經是資歷最老,官位最高的將領,即便蔣琬當政,他也不可能在軍務上像當年諸葛亮那樣限制魏延,何況當時還不知蔣琬會當政。魏延只要回去等上幾日,再帶大軍北伐,也不是難事,魏延又不是老到打不了仗了。

    那是魏延一時衝動?魏延性格矜高,但並不是沒有頭腦的人,就算衝動,走了這麼多日,也該反省過來,何況從他知道向朝廷上書這點看,也不是沒有政治頭腦之人。(這裡隨便說一句蜀漢朝廷對於兩者上書互表叛逆的看法,董允蔣琬都認為魏延叛變可能性大,這也是可以理解的,魏延畢竟是將領出身,楊儀只是文吏,怎麼看帶領大軍背叛的可能性都是魏延遠比楊儀大,而且成功的可能性也大,所以蔣琬都帶領宿衛諸營北上準備對付魏延之叛了,他們也完全沒有料到魏延會這麼快失敗。不過想必魏延自己也沒想到。)

    那是為何魏延卻做出了舉軍回攻的事呢?這件事,對於魏延有何意義?為了什麼,魏延做出了不惜攻打自軍如此荒唐之事?從之後士兵逃離這點看,魏延此舉是不得人心的,而魏延卻為何要做出這樣的事呢?

    在我看來,最關鍵的是兩點,其一者,楊儀與魏延的關係勢同水火。他們的關係前面已經提到很多了,魏延都要動刀子了,十分惡劣,諸葛亮在時還可以穩定兩人,但是諸葛亮死後無人約束,兩者矛盾就容易爆發了。

    在魏延答覆費禕的話中,我們注意一下:

    「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雲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

    從這裡面可以明顯的看出,魏延很是不忿為楊儀斷後,為楊儀所限制,這是兩人關係的惡劣,若是楊儀與魏延的關係好些,魏延斷不至於說那後面一句。

    還有一點,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魏延認為在諸葛亮死後自己就是代替者了,所以說「丞相雖亡,吾自見在。」但是沒想到諸葛亮的命令是楊儀統領大軍,自己只是斷後,正因為如此,魏延才忿忿不平。為什麼忿忿不平呢?這就關係到第二點。

    其二者:無人知曉諸葛亮另一遺囑。

    從各種記載看,如《蔣琬傳》,《楊儀傳》中,談到蔣琬接任諸葛亮之事,都有一個字,「密」,「密表後主曰:「臣若不幸,後事宜以付琬。」(《三國誌蔣琬傳》)「諸葛亮平生密指,以儀xing狷狹,意在蔣琬,」(《三國誌楊儀傳》)就是《益部耆舊雜記》中李福問諸葛亮後事,那也沒見有外人在場。所以說諸葛亮死後繼承人大家都不知道是蔣琬,而有兩人卻是很大的可能性,便是這一事件的當事雙方魏延與楊儀,兩者都在北伐軍中地位僅次於諸葛亮。魏延以他的身份來說代替諸葛亮也是很正常,(冀時論必當以代亮。《三國誌魏延傳》)而楊儀在事件發生後,也認為自己將代替諸葛亮。(儀既領軍還,又誅討延,自以為功勳至大,宜當代亮秉政,《三國誌楊儀傳》)。

    他們這樣認為的理由是什麼?關鍵就是誰能帶領大軍,魏延是想帶領大軍北伐,楊儀是想帶領大軍回師,但是總體的目標是一致的,就是認為誰能在諸葛亮之後繼續統領北伐大軍,就是諸葛亮的繼承人。

    在當時蔣琬身份未明之時,他們有這樣的想法很是正常,所以楊儀得到統領中軍回師時認為自己將代替諸葛亮,而魏延在得到這個消息後忿忿,認為「丞相雖亡,吾自見在。」要求繼續統領大軍,其實他也是認為諸葛亮的遺囑是標誌著楊儀將接任諸葛亮的位置。所以說,假如他們兩人知道帶領大軍只是過渡,真正的繼任者是蔣琬的話,倒不會有之後的事了。

    但是他們都不知道,而且他們可說水火不容,魏延想到要是楊儀接任諸葛亮,自己肯定沒好下場,自己也不想投降曹魏,於是乾脆冒險進攻,其實目標便是楊儀,除掉楊儀便可。而楊儀的目標也是一樣,就是除掉魏延,之後楊儀派人追殺魏延父子,又滅其三族。(這個做法很明顯帶有兩人的私人恩怨在其中。)

    所以說,就是因為兩者惡劣的關係,又相互以為是諸葛亮的繼任者,擔心掌握大權後會對自己不利,而造成了這一大事件,其結果兩敗俱傷,魏延被楊儀誅三族,而楊儀之後也沒得到諸葛亮繼承人之位,抱怨之下,口出謀反之言,先被流放,後又下獄,最終自殺。

    其實兩者都有些過於高估了自己,楊儀認為自己遠比蔣琬強,卻被蔣琬接諸葛亮的班,很是不滿,口出狂言,但是從他對待魏延一家的表現看,性格過於狹隘,根本不是統領群臣的材料。至於魏延他也對自己太過高看,居然認為可以攻打自軍,結果卻是士兵離散的下場。

    兩者都是有才之人,卻不能相容,性格又都一樣偏激,這樣的人,只可以為下,不可以為上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