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三國隨章侃

龍騰世紀 第九十七章之附一章 攻城與守城 文 / 沉睡的天空

    第九十七章之附一章攻城與守城

    之前在《攻城與伏兵》一章中說過要仔細說說攻城守城的,但是本計劃的這章因為有後出師表的故事,便讓位與之,這攻城守城便放到了附章。

    那好,我們說說攻城,孫子兵法中稱攻城為下,又稱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這實在是因為面對堅固的城牆,人的血肉之軀實在有限,尤其當攻城器械還沒有很大程度進步的春秋時代,攻城尤其是面對堅城往往是難以曠日持久也難以攻克。這在燕齊戰爭中的即墨守衛戰與秦趙戰爭中的邯鄲保衛戰中就有體現,各國聯軍橫掃齊軍,之後樂毅帶著百戰燕軍卻面對即墨堅城數年不得進,秦軍長平屠趙軍四十萬,卻在邯鄲城下受困。這都說明當時的攻城技術有限得很,日後秦始皇一面對外修長城,一面令原六國之城盡數削平,這也是日後陳勝起義之初頗為順利的一大原因吧。

    因為堅城難下,所以往往採取的是圍困的辦法,採取耗糧的辦法迫降,這在時間不急迫,自己糧草無憂之時是最好的辦法,能有效的減少損失,而且圍城也並非需要太大數量的部隊,尤其在將敵人有生力量殲滅的情況下,只需要略超出城中部隊便可,反倒是攻城需要大量的部隊。考慮到城中積糧是固定的,還有大量的非戰鬥人員在消耗糧食,一般來說,城中的飢餓會先期到來。

    當然,圍城損失是小,但是現實情況下往往需要從速破城,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攻城就成了必要,若想破城,有內應是最佳的辦法,天下最堅固的城市往往是從內部被攻破的,這也是最快的辦法,司馬懿破孟達便是於此。

    但是,總不能指望每座城都有內應,而且內應還不被發覺,現實中的攻城還是需要的。

    在說到攻城之前,先說守城,其實這次回老家,順道去了原嚴州府治看了一下他們那邊的古城牆,雖然為了擴建城市已經拆了許多,但是還有很多保留下來,尤其是臨江一段保持的頗為完整。從城內看去,這城牆並不太高,只有四五米而已,不過從江那邊看去就高了許多,但是也受到江面變化的影響,當然內城這邊也有原路面加厚的緣故。由台階上城牆,城牆之上估算了一下,通一輛小轎車是沒問題的,上面還有一小樓裡面可以擺好幾座麻將呢。但是想來古代也不太可能讓馬車上來守城,但是安排許多守衛是肯定沒問題的。這種城牆厚度便是大炮也不是一炮就可以炸開的,但是高度上可能有麻煩。這個城牆據說是明初所建,可能是受到當時火藥武器已經開始發達的影響,漸漸忽略了城牆的重要性。不過這也只是城牆的部分而已,真正的城牆全貌也不得見了。

    不過嚴州本就不是大州,也非處於前線,這類城牆也只需要防防一般的盜賊便可了,也不能指望抵抗大軍。那些內部起義以薄弱的武裝往往能一開始攻城掠地極速,就是因為這種內部城市也不太可能有太高厚的城牆。真正的城牆只有可能出現在大城市與前線城市之中,這種城牆不單高厚無比,而且不單是一座城牆,往往是一重接著一重,常常有記載攻入外城,卻不得破最後退兵的情況,便是因為如此,此外古代城池對城門頗為看緊,城門之外往往立有牆,使外人看不見城門的情況,進得城門之中也是無用,奪得城門守城之兵可以在上方對敵軍投擲武器,便是進得來,也要被殲滅。所以說一些演義中往往出現的偽裝進城,砍死兩三個兵士就奪得城門招呼大軍進來也只有早期或者小城才會出現。城外還有壕溝,護城河,鹿角,吊橋,女頭牆等種種設施,奪城並非只是對著光禿禿的一座城市而已。

    我們還是結合三國演義中的陳倉一戰說說簡單的攻城守城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所以要先看敵情,守方自不必說,在城內有了望樓塔之處。便是從城牆上往外看也可得其便,但是攻方卻不容易,城之外並非全然無山,但是近的話早就依山而建了,大都偏遠,便是上去在沒有望遠鏡的情況下也看不清虛實,而且那上山下山的功夫敵情早變,所以需要巢車登高望得城內虛實,再行其事。這攻城之前還要把那些壕溝鹿角都填平去除,這有許多工具,如填壕車等等,不一一列舉了。

    好了,正式開始攻城,演義中是按照正史記載,先是雲梯攻城,這雲梯歷史悠久,乃是簡單易用之物,尤其是以多戰少,四面攻城,用雲梯使其首尾不得顧最佳,諸葛亮一開始用雲梯確實是正常之事。這雲梯可不是我們平常家裡的樓梯,那電視劇裡拿長樓梯是製作費少的關係,要是現實中拿這些雲梯一定得被笑死。這雲梯多是下面有輪子,士兵在下推動雲梯前進至城牆前,之上則是梯子,這梯子早期只有一梯,日後由固定的主梯與可以活動的副梯組成,士兵由梯子登城作戰,因為這種方式是完全依靠士兵血肉衝鋒,所以稱之為「蟻附」,極其殘酷血腥,不過在明朝火藥發展之後基本上被淘汰了。

    對付雲梯的辦法很多,雲梯很笨重,移動起來不便,還要靠近城牆,無論用演義中記載的火箭還是撞桿床弩甚至用飛鉤都可以將之破壞,這也是被淘汰的一大原因。

    再就是沖車攻城,與雲梯不同,沖車的目的是破壞城牆,但是與雲梯相同,沖車也很笨重,移動不便,也是要靠近城牆,所以雖然有叫木牛車,尖頭木驢等等稱呼,外面的防護越來越厚,人數也越來越多,但是用重石檑木床弩都可以破壞,便是破了城牆還有塞門刀車等著。

    至於井闌種種,近了落得與雲梯一般的下場,遠了威力有限,倒是地道一術頗有效果,一般來說,地道多是挖至城牆之下,然後以木頭為柱抵住城牆,再燒得木柱,城牆一塌,便立刻領兵進入,到得有火藥時便用炸藥炸牆而入。湘軍對太平軍在南京一戰便是用此法得入。當然守城一方也可以挖坑道煙熏水灌之術應對。

    至於如投石車火炮這些武器,效果很好,自然守城一方也有各種辦法減弱受到的打擊。但是三國時期自然不可能出現了,要真是三國演義裡有諸葛亮常用的火攻武器,這陳倉也早就破了。

    還有幾種另類的攻法,比如水攻,但是這些受到地理條件限制。

    在古代時期,弩在攻城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床弩,這種遠距離大殺傷對付雲梯沖車投石車都有很好的效果,在攻城時也有一定效果。但是這所有的一切隨著火藥火炮的出現而告讓位,在此之後,無論守城還是攻城,最好的武器只有一個,火炮。

    有了火炮,再堅固的城牆也會被轟開,依靠堅城固守幾十年在火炮面前已經成為了神話,城牆漸漸失卻了作用,時代在向熱兵器時代進化,城牆不再是城市失陷與否的標誌了。

    關於古代攻城守城的故事,有興趣詳細瞭解的朋友可以讀《武經總要》,《守城錄》這類古代書籍,這裡面對於中國古代攻守之術記載的十分詳細,還有插圖在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