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隨章侃第九十八章孫權稱帝的背後故事
《演義第九十八回追漢軍王雙受誅襲陳倉武侯取勝》
本回中有一處故事乃是當時的大事,但是演義中只是淡淡提及,作為諸葛亮發兵的過渡而已,這件事便是孫權稱帝。
「是ri,群臣請權登壇即皇帝位,改黃武八年為黃龍元年。謚父孫堅為武烈皇帝,母吳氏為武烈皇后,兄孫策為長沙桓王。立子孫登為皇太子。」
在三國誌中記載如下:
「黃龍元年chun,公卿百司皆勸權正尊號。夏四月,夏口、武昌並言黃龍、鳳凰見。丙申,南郊即皇帝位,是ri大赦,改年。追尊父破虜將軍堅為武烈皇帝,母吳氏為武烈皇后,兄討逆將軍策為長沙桓王。吳王太子登為皇太子。」
孫權稱帝意味著正式三國鼎立的形成,雖然說之前三國已經事實上的形成,但是魏漢兩國都是皇帝之身份,而吳國則還是王之身份,畢竟差了一截,直到現在孫權稱帝,三國在法理上才正式出現鼎立局面。
但是,吳的稱帝卻是三國之中最不按道理的,曹魏那邊畢竟有著漢獻帝禪讓一事,而蜀漢是承繼漢室,他們雖然敵對,但是都是按著漢室這一脈的順序下來的。可孫權稱帝既沒有漢帝禪讓這一形式,也沒有漢室血脈這一關係,當真可說是自立為帝。
當然,孫權稱帝自然也有自己的考慮,這孫權想當皇帝,眾臣想當開國元勳的念頭暫且不說,孫權不稱帝在法理上也是個麻煩,孫權的吳王身份是曹魏給的,之後和曹魏翻臉,自然不以曹魏為尊,但是這吳王總是曹魏給的身份,論起來十分尷尬,若是回到當年漢室的身份呢,曹魏篡漢了,蜀漢還承繼漢室大統,這回到漢室身份,這豈不是要對本是盟友的蜀漢稱藩?孫權自然也不會心甘情願,所以自立為帝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但是這一點自然會惹出事來,曹魏自不需說,蜀漢那邊作為盟友自然更是憤怒異常,蜀漢傳承漢室,自然是要一統天下,恢復漢室疆土,孫權現在稱帝,則意味著背叛漢室,這比之曹魏篡漢,也差不了多少,蜀漢群臣自然一片聲討,只是因為當時形勢曹魏勢大,才不得不壓抑怒火,在諸葛亮主持下派使祝賀並結為盟好。
這也是孫權選的好時機,那邊諸葛亮北伐失敗,這邊東吳對曹休打了一個大勝仗,蜀漢正需要東吳的時候,在這個時候稱帝,讓蜀漢承認,實在是最好的時候。
這裡先扯開話題,說說這個正統xing的問題,其實雖然說國家以實力為尊,但是其正統xing也是十分重要的,便好像東晉偏安江南,但是北方依然有著許多政權以東晉為正統,便是日後一統北方的政權,若不能滅了東晉,便是再強,也不能算得正統。日後劉宋篡奪了東晉大權,東晉的正統xing大大折扣,形成了南北朝局面,但是即便在這種情況下,南方政權依然覺得自己比北方正統高貴得多,而這一點甚至連北方政權都有些認同。
正統的劃分規則很多,一般都是以承繼上一代的法定政權為準,其中承繼的辦法如三國曹魏篡位禪讓這種方式,三國蜀漢以皇族傳承這種方式。蜀漢曹魏正統之爭之所以如此激烈,便是因為這兩種方式其實都是被承認的,前者如南朝四代,雖然都是篡位,過程還極為血腥,但都被承認為正統皇朝,後者如東晉南宋,也被認為傳承大統之業,甚至北漢南唐也被認為是唐朝或者後漢的傳承。(五代的那個後漢)
當然,最多的方式還是改朝換代了,滅其國,則其國之正統便歸屬其位了,如隋滅陳,這一方面是統一,另一方面也是將自東晉其南朝的正統xing劃歸於北。再如曹魏滅蜀漢,也是同樣的道理,如北宋時代,便有史學家認為,只有北宋滅了南唐與北漢之後,才真正得繼正統之位。(三國自北宋開始風行,確實有當時的背景所在,便有說三國故事暗示著唐末到北宋那一段日子的說法。)
有趣的是,對於正統的名分,新的篡位者往往重視,如司馬家在篡奪曹魏前將另一個正統蜀漢滅之,隋朝篡位北周不久便滅了南邊的正統陳朝,北宋趙家篡位後周滅南唐北漢,這些當年長期的正統爭奪者,卻都被新的篡奪者一起消滅了。
自然,傳承大統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滅國自然不用說了,禪讓的難度也不小,需要皇帝在身邊,(也有拿到玉璽就急吼吼的上的。)便是傳承也不是和皇帝同姓就可以的,你和皇帝血緣再親密,沒有立錐之地,或者就在一個小縣城甚至小鄉村號稱皇帝,只會被人嘲笑而已。即便不是縣城,假如脫離了傳統的中原地域,比如到了小島或者北方草原或者南方叢林這種地方立國,都不會被當作正統。
而即便是內部的權力爭奪,假如沒有得到其他勢力的支持,就算殺盡前一代的皇室,也很難得到正統的名分,這其他勢力的支持包括國內官僚勢力,再就是其他正統政權的承認或者小政權的稱藩。
我們上面列舉了這麼多成為正統的辦法,不過孫權的稱帝是很難列進去的,他沒有漢帝的禪讓,也沒有漢朝血統,也沒滅得曹魏,一統天下,如此的稱帝,實在名不正言不順,假如不被承認,那這個皇帝其實和當時的吳王的身份沒什麼兩樣。
所以孫權稱帝就需要其他政權的承認,當時天下兩大稱帝的政權都有一定的正統xing,其中曹魏還封了孫權為吳王,但是以目前的形勢,自然不可能被曹魏承認,如此一來,蜀漢的承認就十分重要,所以蜀漢的祝賀與之後平分天下的誓約就將東吳孫權稱帝的正統xing確定下來,但是孫權心裡明白,這誓約只是暫時的,蜀漢心裡像要的是恢復漢室整個天下,而不是平分天下而已,他需要其他更加能被承認的東西,日後公孫淵過來稱藩,孫權為什麼這麼興奮,很大程度上就是有了如公孫淵這樣的政權稱藩,可以顯示自己的正統xing。
關於正統xing的事暫時告一段落,我們還是關注一件事,便是演義中沒有提及的,蜀漢與東吳的分天下之誓約,三國誌中記載:
「六月,蜀遣衛尉陳震慶權踐位。權乃參分天下,豫、青、徐、幽屬吳,兗、冀、並、涼屬蜀。其司州之土,以函谷關為界,」
邊界劃分這種事,實在信不得,這歷史上領土可有經歷百年不變的,便是達成了再多的協議,過了幾年便成廢紙,兩宋與遼金蒙古邊境協議,和平協議,瓜分協議也不知訂了多少,但是無論是遼金蒙古南下還是南北宋北伐,都是想動便動,誰把那些協議當回事,還是那句話說得好:「辯護律師總是能找到的。」勝利者才是最終的決定者,協議變成廢紙永遠有解釋的辦法。
不過雖然不久之後就成廢紙,但是這協議還是要定,這是遊戲規則,必須遵守,至少在開始階段是必須遵守的,我們便來看看這個蜀漢與東吳的瓜分協議。
在協議中,兩國共分了九州,其中司州平分,另八州兩國各居其四,另外還有荊州揚州交州益州,益州現已為蜀漢國土,交州也在東吳之手,荊州揚州東吳也有大半,所以也認同為東吳國土,而不分割了,其中主要分割的便是曹魏的那九州。
在文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這次盟約並不是以曹魏當時的劃分領土為準,而是以東漢年間或者說東漢亂世之前的各州疆域為準,所以東漢末年才設立雍州便不在劃分的疆域之中,曹魏設立的那些州郡自然更不用說了。
其實揚州倒是先不說,畢竟這揚州大半在東吳手中,與蜀漢一直沒什麼關係,可這荊州本來就是蜀漢與東吳當年恩怨交纏的地方,而且荊州北部還在曹魏手中,這在誓約之中沒有明確提及,也不知是兩國確認了歸屬,還是暫時放在一邊,假如是後者,八成還會為這荊州鬧了起來。
再說分割的那九州,涼州歸屬蜀漢,徐州青州豫州歸屬東吳這都是出於兩國的地理位置,也確定了兩國未來的出兵方向,但是剩下的幾個州就值得商榷了。
司州以函谷關為界一分為二,可以說是為政治考慮,蜀漢雖然沒了洛陽,但以函谷關為界倒也是沒虧得多少,但是因為少了司州的這一半,蜀漢分得的兗州、冀州、并州卻成為了一個弧形,若是將漫長的涼州也考慮進去,蜀漢這條線拉得頗長。尤其怪異的是,東吳這劃分之中還要去了幽州。這最是莫名其妙,因為蜀漢得了冀州并州,這東吳的幽州實際上就是孤懸海外的一塊飛地,要過去除非海路,否則便要經過蜀漢領土,一旦幽州發生了什麼事,東吳之軍莫非還要向蜀漢借道去討伐不成?這孤懸海外的地盤一般都難以保住,這東吳要得這塊飛地也不知何用。若是為了幽州之馬,還不如用其他如豫州青州換得冀州或者平分,以求通行一途。
從這個劃分疆土的誓約來看,這其中問題多多,毛病重重,兩者在劃分當中必然多了許多矛盾,雙方都作了不少妥協,但是究其其中來看,便是曹魏得滅,這天下也不可能如此劃分,不到數年,必起爭端。
其實再細究下去,便是沒有幽州那事,蜀漢東吳也不可能平分中原,大家一般都注意南北對峙,但是實際上中原之爭更為慘烈。南北之爭還可以對峙經年,甚至還有長期的和平時間,但是中原一旦分裂,必然終年常戰,直至一方覆滅,再度統一為止。
中原這塊土地,當真可說得上是分久必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