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隨章侃第八十七章蜀中無大將
(演義第八十七回征南寇丞相大興師抗天兵蠻王初受執)
本回演義中諸葛亮南征,開始傳說中的七擒七縱,七擒七縱在演義中的地位相當高,但是在正史中的地位則就一般,在三國誌諸葛亮傳中的記載就一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在《漢晉春秋》說到對孟獲「七縱七禽」,但是對如何「七縱七禽」也沒有細說,演義中的那些內容自然是作者想像杜撰的。其實南中的叛亂,在建興元年便已經發生,而不是演義中所說的建興三年來了飛報。(要是有這樣拖延兩年的飛報,那乾脆不如改叫蝸牛報得了。)只是因為劉備剛死,蜀漢內部需要時間穩定,所以諸葛亮一直延遲到建興三年才出兵。而且對於這次出兵,當時群臣也有意見,倒不是不出兵,而是認為諸葛亮沒必要親自出征,只需要一員大將即可,這在演義中已經有所記載,從日後的情況看,這王連所說的確實是實話,這南中叛亂確實十分容易平定,根本不需要諸葛亮親自出征。
演義中諸葛亮對此次出征的理由做了解釋,而史書中的解釋在演義中並沒有轉引:「亮慮諸將才不及己」。這個才是諸葛亮考慮親自出征的主要原因,在這裡,我們便要引出一個話題,蜀中為何無大將。
「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這句話流傳甚久,其實當時蜀漢的將領也有幾個大將之才,至於廖化也沒那麼不堪,做不了先鋒。不過這句話的意思倒是和蜀漢的前期比如五虎將時期相比,或者與曹魏相比,假如如此比來,蜀漢倒真是有些人才凋零的感覺。
關於蜀漢的人才,頗有幾種流行的說法,一種是諸葛亮培養人才不利說,一種是蜀漢國力弱小說。那這些說法是否正確呢?
先說這個諸葛亮培養人才不利說,剛才我們在說南征的時候談到一個「亮慮諸將才不及己」,從這句話來看,諸葛亮確實有些問題,因為擔心諸將不如自己所以不給眾人發揮的機會,之後北伐也是每戰親出,還不給魏延duli出兵關中的機會,從這些例子看,蜀漢後期人才缺乏是有諸葛亮的問題。且慢!
談這個諸葛亮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一下諸葛亮的性格和當時的局勢。諸葛亮什麼性格?有一句話很出名,「諸葛一生惟謹慎!」諸葛亮的性格就是謹慎,若不是如此,劉備還不敢把身後事拜託他。當時蜀漢什麼狀況?荊州失去,伐吳大敗,蜀漢皇帝頂樑柱劉備逝世,三國之中蜀漢最弱。如此情形下再加上諸葛亮的謹慎性格使得他做事小心翼翼,南中之敵雖弱,但若是選將不當,所用非人,蜀漢的兵力耗在那裡,也是大問題。所以諸葛亮親自出征也並非為錯。至於日後北伐面對強大得多的曹魏,親征更是再正常不過,想當年曹操劉備可算得上知人善任,尚且每遇大戰必然親出,諸葛亮北伐總是親征,也很正常了,至於魏延提出的計劃,其實說到底,還是一個問題,蜀漢之兵力加上諸葛亮的性格使得他不敢分兵。
其實拿日後蜀漢無大將導致滅亡來批評諸葛亮不培養人才是很無趣的,諸葛亮死的時候是公元234年,蜀漢滅亡那年是公元263年,相差近30年的時間,這30年之後的這代人能湧現多少人才和30年前的諸葛亮真是沒多大關係,便好像說曹操死於公元220年,那時曹氏人才鼎盛,結果到了29年後的公元249年司馬懿殺了曹爽,控制了曹魏大權,難道說這個問題是當年曹操不重視發展自己的族內子弟的緣故?
現在流行從歷史上找興亡起源,這並非不可,但是也要看什麼情況,比如從幾千幾百年前找什麼原因就很誇張了,尤其是這些人才之類時效xing很強的問題,和文化制度不同,這些有沒有人才什麼的,從10年前找便可以了,至多20年,超過一代人的時間那便是在胡亂說事。
何況,雖然比起劉備等人來說,諸葛亮在發掘和使用人才上有所缺陷,但是也不是說沒培養過人才的,仔細翻開蜀漢那些大臣的傳記就可以發現,諸葛亮身後的一批能臣都是諸葛亮發掘出來的,比如蔣琬,雖然在很早便跟隨了劉備,但是真正發掘培養他的是諸葛亮,費禕董允更是諸葛亮一手培養的,而王平張嶷等良將也是在諸葛亮時期得到重用,至於熟知的姜維則更不用說了。所以說諸葛亮要為日後的蜀中無大將負責這種話,是不對的。
諸葛亮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些欠缺,但是在人才培養上沒有太大的毛病,蜀漢之亡怎麼也算不到他的頭上,上下數千年,滅亡之國多矣,難道他們都有一個鞠躬盡瘁的諸葛亮在亡國前幾十年壓迫人才嗎?
那另外一個國力弱小說呢?蜀漢人口比曹魏少,以至於人才也少,這樣的說法倒也不是沒有道理,大家的基本素質都是一樣的情況下必然是看數量,人才不可能在東邊多西邊少,總是按比例出現,那人口多的一方人才也多。
是的,這個說法一定程度上來說有點道理的,但是還是有些問題,假如真是人多力量大,那大家只需要拚命生,多獎勵英雄母親便可以了,到時候拿人口比比,哦,你比我多五萬,我投降了。那肯定是不對的。而且他也解釋不了為什麼一些人口小國卻能名將輩出。
那到底是怎麼樣的呢?
我們先說人才是怎麼出現的,什麼叫人才,人才其實沒一定的界線,比如我們現在隨便找個初中畢業的到了古代,其他不說,那在數理化上至少算個人才了,但是在現在,初中畢業算什麼人才?不是文盲而已。所謂人才,便是比別人水平高的人,這種人,在人群中出現的概率總體上是一致的,不會在東邊多一些西邊少一些,當然,可能因為教育水平的關係,各地的人才會有程度上的差異,但是在三國時期,各國的水平至少沒有太大的差異,否則早就滅亡了。
人才會按比例出現,當然,這只是一個理論化的模式而已,實際上從來沒有發生過,那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其實就是機會。
我們說人才是比別人水平高的人,但是這水平不是身高,一眼就能看出來的,需要一個環境,一個給你表現的機會,便好像毛遂,在平原君之下碌碌無為三年,非無能也,乃是沒有那個讓人表現才能的環境,沒有將他放在口袋,自然看不到他鑽出口袋的錐。為什麼亂世英雄將才如此之多,不是因為亂世的時候上天刻意落下幾個將星,而是這些將才本就一直存在,只是在和平時代他們只能默默無聞,到了亂世他們的才能可以一鳴驚人罷了。漢末那些英雄人物,便是借助著漢末亂世而一舉成名的,這便是所謂的時勢造英雄,這倒不是說這些人在平時沒有英雄的素質,而是這些人空有素質沒有機會罷了。等到三國鼎立時,雖然戰爭依舊不斷,但是比之當年的亂世已經少得多了,那成才機會也少得多了。
在一些情況下,人為的安排一些機會甚至製造一個環境讓人才表現,那就可以說培養人才。尤其是將才,最需要實戰機會來表現。
將才,像蜀漢這樣的人口基數,是絕對不會缺乏的,缺乏的只是機會與經驗。
將才和一般的人才不同,其他的人才培養或許耗費的是金錢時間,但是將領直接掌握著諸多人的生死存亡,乃至國家的命運,將才的培養耗費的是人命和國力,這可不是說想給你機會便可以給你的,這個機會極其難得,在和平時期,往往根本得不到機會。
一個人想要成為一個統軍將領,需要極其豐富的實戰經驗,那些不經歷什麼實戰甚至不需要基本的軍事培訓便就成為統帥千軍的名將的,基本上只是出現在小說裡的。(比如說演義中的諸葛亮,便是那紙上談兵的趙括老兄,說起兵法頭頭是道,還是將門世家,說他紙上談兵,還至少明白真正的軍事知識,接受過一些軍事訓練,只是實戰差呢!)當然,也不是沒有這樣的人,但是基本上千年才出現一位,希望他突然出現降臨幫助你,不如指望天下掉個石頭把你砸死,那機會大得多了。想那曹操,當年就是撞了一鼻子灰,積累了這麼多的經驗,才成為日後的一代名將的。
所以將才怎麼來?怎麼才能有大將呢?其實說明白了也簡單,打!不打怎麼也不會有經驗!而且小部隊的作戰經驗和大軍作戰的經驗,duli帶兵作戰和在麾下被人帶領的經驗完全不同,參謀作戰和直接帶兵又不同,一些人在一方面是人才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庸才。漢末亂世打了這麼多仗,活下來的個個身經百戰,不成為名將也難。等到三國鼎立局面定下,雖然還是戰事不斷,規模還大了,但是總體來說這個戰事一下少了許多,出現的人才自然比前期少了。
而這時候,蜀漢的問題就出現了。蜀漢什麼問題呢?不是內部人才體制的問題,也不是連年戰亂,人口突然減少了。而是打仗的機會少了。打仗的機會少,那將才得不到機會培養,那更難出現了。
這裡有一個問題,那為什麼曹魏沒這樣的問題呢?這個就干係到國力和戰線的問題了,曹魏一來國力強,二來這還同時和東吳和蜀漢在打,這雖然說表面上看來是兩線作戰,有時還三線作戰,危險得很,但是實際上外表打得熱鬧,規模也不小,都沒什麼決定性的戰爭,只是邊疆拉鋸戰而已,曹魏的大部分地區沒有受到影響,得以恢復國力,而邊疆的將士們還得到了鍛煉機會。如鄧艾這樣的將才湧現出來了,考慮到他多線作戰的關係,總體的人才湧現也比單線作戰的東吳蜀漢多得多。所以說除了人口比例之外,給予機會越多的一方出現的人才也越多。
而蜀漢這邊就不同了,因為國力弱小,使得他們只能集中一線作戰,一直的主要戰場在北邊,雖然南邊也有些小亂子,但是那邊的戰鬥基本上達不到北方那種烈度,效果有限得很。而在北邊,假如將部隊分散給麾下帶兵騷擾敵方,不說自己帶兵就可能受到危險,就說那些duli行動的部隊萬一被曹魏吃掉了,這個損失蜀漢也頂不住。這就是為什麼魏延為什麼要duli帶隊諸葛亮不允許的關係,因為萬一魏延萬一失敗了,這個損失是蜀漢承受不起的。諸葛亮謹慎是如此,諸葛亮死後蜀漢也是這樣,就好像日後姜維也曾經象魏延一樣抱怨給予自己的兵力不足,但是等他成為大將軍,還是和前任一樣自己巴不得掌握全部兵力。不是因為別的,國力如此,曹魏有著足夠的兵力作為後盾,有這樣的兵力曹魏可以施展各種戰術,派遣足夠多的將領。蜀漢不行,只能將部隊集中在一人手中,一人存亡便決定了一國命運。不單是蜀漢,我們翻開歷史書,看著那些小國的滅亡吧,那些小國往往有著一員duli支撐的名將,但是在這員大將死後便後繼無人而告覆滅,不是那些名將都是打壓人才的人,而是沒辦法給其他人這樣的機會,萬一所用非人,大國只是損兵折將,小國就是滅亡一途。
說到底,這些人才,人才的經驗,是建立在身後的資源之上。這就是國力決定人才的真實因素。
但是,也有並非如此的,一些小國往往能在一段時間湧現出大量的名將,比如蒙古,這又是如何呢?其實還是回到那個問題之上。我們上面說的國力決定人才,是建立在一個均式狀態下的,也就是在小國與大國勢均力敵,誰也對付不了誰的時候,從長遠看,小國肯定被磨死。但是假如小國能獲勝,屢屢獲勝,而且獲勝後的好處往往大於損失,比如獲得可以補充的人口,地盤,而且能將大國那些軍隊打得沒有信心,全殲,甚至乾脆收降,還能作到便是分出一支duli隊伍往往就能每每在野戰獲勝,則就不是什麼靠國力資源決定人才的時候了,而是國力人才此消彼長了。小國能戰勝甚至滅亡大國的唯一途徑便是在於此,這也是蜀漢從諸葛亮起就想走的一條路,但是很明顯的,蜀漢做不到這邊,被拖成拉鋸戰的時候只能死路一條。
這條路是極端艱辛的,國力上的差距越大,越是可怕,在國力能持平之前的那一刻,任何的一次大敗甚至損失大於成果的勝利,都可能導致前功盡棄。從戰略上看戰爭的成敗有時並不在於勝負,只需要達到自己的目的便可以算是勝利,就好像司馬懿在與諸葛亮的正面交鋒雖然沒佔得上風,但是把蜀漢拖入僵持局面,就是勝利,諸葛亮就算獲得再多的戰術勝利,只要被拖入僵持局面,也就是失敗。
自然,那是日後的事了,至少,諸葛亮的南征是一次戰略和戰術的雙重勝利,唯一的遺憾便是他太過於謹慎失去了一次培養duli帶兵人才的機會吧。不過,至少,那不是幾十年蜀漢滅亡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