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三國隨章侃

龍騰世紀 第八十五章 艱難時方見英雄本色 文 / 沉睡的天空

    三國隨章侃第八十五章艱難時方見英雄本色

    (演義第八十五回劉先主遺詔托孤兒諸葛亮安居平五路)

    「命世英才」

    「英雄之器」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cāo耳」

    這三句評語,第一句或許有些朋友不太熟悉,至於第二句讀過三國誌幾位主要領袖人物傳記的想必應該有些印象,至於第三句,這只要喜歡三國的無論是演義的三國還是歷史的三國肯定都知道在說誰了。畢竟,青梅煮酒論英雄這個故事太出名了。

    既然第三句知道說的是誰,那前兩句的評價對象也不用說了,這三句都說的是同一個人,劉備劉玄德,第一句是鍾會在發佈對蜀漢的檄文中所提及的,而第二句是陳壽在《蜀書先主傳》最後對劉備的評價,第三句是曹操對劉備所說的話。

    評價劉備的自然不止這三句,其他如稱劉備雄才,梟雄,雄人,有王霸之略,寬仁等評語有無數,其中不乏如程昱賈詡周瑜陸遜這樣的謀臣良將。其眾人的立場角度不同,時代不同,看法也都不是完全一樣,但是基本上都肯定了一點,即劉備乃是當時數一數二的英雄。

    說劉備是英雄,大家都可能會想到三國演義中那動不動便哭鼻子,凡事就要依仗諸葛亮,沒了諸葛亮就一無是處的劉備,大家都會產生這樣的疑問,便就是這樣的人,也能稱之為英雄?

    正如我之前所說的,三國演義等歷史小說在普及歷史上做了一定的貢獻,但是也很大程度上歪曲了歷史人物的形象。諸葛亮關羽被高高抬起,而劉備則成了其中的一大犧牲品,當然這和當時一般老百姓和士人對君王的理想模式有著很大的關係,比如隋唐等故事中李世民等人也被塑造成如此的形象,而只要稍微瞭解一下歷史的人便可以知道這並不是真正的李世民。而三國演義則比隋唐的影響大得多,這使得劉備的演義形象深入人心,一些號稱的學術著作也開始將演義的劉備當成真實的劉備,饒有其事的研究起來。

    錯誤的資料必然會導致錯誤的結論,將三國演義當做真實歷史,無法解釋虛構的小說人物,乾脆便憑空製造一些古怪的理論,於是乎,領袖什麼都不用會,不需要才能,不需要實力,不需要根基,只要會懂得用人,或者只要厚黑,便可以無往而不勝的奇談怪論便誕生了。可怕的是,卻真有人相信這些厚黑至上或者用人至上的話,卻不知這些所謂的真理也只有在小說中才會成真,真要想憑借什麼厚黑學用人學就想爬上頂峰,還不如渴望天上下金子把你砸死先。

    其實一切的一切,都脫不了一個字,實力!實力是基礎,有了實力,便需要等待機會,沒有實力,機會來了也抓不住。這個實力包括許多,其中和成為英雄最相關的兩點:地盤,個人能力。

    地盤,或者可以說是起家的本錢,真的是非常重要,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英雄也一樣,再有才幹的英雄,沒有地盤就一無是處,一文錢逼死英雄漢,這不是說說而已的。現在的那些商業領袖,說一句話便可以令世界震動,但是一旦剝奪他們的名氣財產,一分錢也沒有,放到大街上,大喊大叫,那也和常人沒什麼兩樣,這從無數破產的案例中我們已經看得很清楚了。不是他們的才能失去了,而是沒有了實力,才能便沒有用了。再回到三國看,呂布也算是個人物,征戰上確實很有一手,但是沒有了地盤後,儘管依然擁有一群良將和軍事力量,依然要到處淪落,曹操,若不是得到了兗州這一基地,便是自己再有才能,手下有荀彧這樣的不世能臣,也依然只能看著袁紹席捲天下,曹操比袁紹才能高出多矣,但是在官渡依然被逼得萌生退意,不是別的,實力不濟。再說劉備,要是他一直在老家呆下去,那再有才能,也不能在史書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只有做了平原相,獲得徐州,他才一步步被人認可,成為世人所認識的英雄人物。

    個人能力:沒有地盤不行,有了地盤沒有個人能力也不行,這些個人能力不是什麼厚黑,厚黑只是把別人當傻子,可是往往把別人當傻子的人自己被當成傻子耍,曹操劉備孫權,所有的英雄都不是靠那種所謂的厚黑。當然,也不是什麼只需要會用人,當年劉邦評價漢初三傑,確實也沒說什麼假話,但是一下把用人當成包治百病的良方也太可笑了。實際上用人也是要有能力的,假如什麼都不懂,人才對你說的話你聽不明白,結果只能是把人才當庸才,庸才當人才,就好像趙孝成王用趙括為將,為什麼?就是因為趙孝成王其實不懂軍事,才會被趙括這個半內行搞的信之然了,天下沒有相面之術,要認識人才,只有自己有才。

    在那種亂世起家的人更是如此,只有比屬下強,才能站在頂峰,否則不單屬下憂心,自己也害怕,若是有參與過公司創業的人便可以想想,假如手下比老闆強,會有怎麼樣的結局。曹操劉備都是duli起家的,也長期以來喜歡自己領大軍出征,為何?因為他們自身的能力本就比下面的將領高出一截。曹操如此,劉備亦然。

    這兩個條件是英雄的基本,只有具備了這兩個條件,才能看出這個人是否有成為英雄的潛質,但是也只是潛質而已,多年歷史中,具備了以上條件的不少,但是成為英雄的人不多,這還是因為英雄要具備其他的一些東西。

    魅力,這個詞語已經被小資和言情類的小說賦予專門女性身上了,但是加上人格兩字應該可以用在男性上了,在我看來,這種極強吸引力是一個領袖一個英雄很需要具備的氣質,雖然我個人認為這比前兩者稍微遜色,但是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因素,這種人格魅力不是小家子氣的小恩小惠,也不是無聊的厚黑,而是一個人的理念,這個理念在艱難時刻也不會變色,依然能吸引住人們的目光。儘管這個理念往往會相反,但是相反的理念卻能同樣醞釀出英雄來。

    曹操,劉備,這兩個人理念相當的不一致,但是為什麼在煮酒時期,曹操說出那句「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cāo耳」呢?這不是客套,也不可能是試探,作為充滿霸氣的曹操來說,無須客套,也無須試探,因為他能感覺到這個與自己理念完全不同的劉備是一個英雄。

    是的,充滿霸氣,主張嚴厲法治的曹操是英雄,但是他並不否認一個完全和他不同類型,以仁義為本的劉備是英雄,正如劉備也認為曹操是英雄一樣。儘管這兩個人是如此的不同。

    寬厚仁義,這是當時對劉備的評價,在我們現在的人看來,這算不了什麼,但是在亂世中能獲得這樣的評價,尤其作為一個政治家來說,能獲得這樣的評價,已經顯得十分不易,不過在現代這樣的物質超越古代的世界,人們對於古代施行仁義的要求已經覺得很單薄了吧,畢竟我們這個時代,有著遠超古人的物質水準,沒有可怕的勞役,沒有嚴厲的等級制度,也沒有殘酷的勞役制度,沒有嚴刑峻法在我們生下的那刻就徘徊在我們頭上轉悠,所以我們體會不到當一個終日勞作的百姓在看到突然出現一個有皇室血統貧寒出身寬厚親民的人,那時的感覺,我們感覺不到古人對仁義的迫切需要。

    不過,對於另一點,或許大家會有所感覺,甚至已經或者以後有所體驗,便是屢戰屢敗,而又屢敗屢戰,在沒有經受過失敗沒有經受過考驗的人眼裡,這些人或許是傻瓜。劉備便是這樣的人,他自起兵起,不斷成功,又不斷失敗,有時甚至落到隻身逃跑的地步。

    「為何不認命呢?」一些人或許會這樣喊出來,這很正常,經受過失敗的人便會感覺到失敗的痛苦,成果喪失,親人離散,最可怕的是對自己的不自信,在這樣的情況下,放棄確實是一個選擇,選擇這個也是正常,並不丟臉。何況又有多少人在失敗時還能收攏住部下對自己的懷疑,離散的心。

    人,總是有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弱點,誰都渴望勝利,討厭失敗,所以對於那些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英雄人往往崇拜甚至代入。但是那些英雄又有多少?我們又可知那些英雄勝利的背後,經歷了多少的失敗,就拿好像一帆風順的曹操來說,初起兵時,連續戰敗,假若他那時放棄,怎麼能成就霸業。在曹操成功的那刻,還有幾人記得當年他慘敗的情形。

    同樣的,劉備也是如此,失敗很正常,失敗後放棄也很正常,但是失敗後不放棄,還能收攏人心,再度搏殺,那才是英雄氣質。

    英雄,需要擁有一個正常面對失敗的心。

    道德或許會變化,但是意志的堅強是人,或者說英雄們需要的。

    艱難時方見英雄本色

    附一章:劉備與諸葛亮劉備遺囑之問。

    曹劉兩個理念不同的英雄在三國的對立,實在是三國的亮點,在曹操死後劉備的死去,標誌著屬於他們兩個英雄的時代已經落幕,他們迎來的是一個後曹劉時代,在這個時代,代替著劉備的理念的是諸葛亮,從這個程度來說,演義實際上是將劉備和諸葛亮混在一起塑造成一個人物了。

    劉備在死前的托孤,被一些人稱之為他設局束縛諸葛亮,其實此話一想便不成立,劉備這樣的人物,何須要做出這樣的舉動,假如是他不死,這話還會束縛諸葛亮,當然他不死,何須要用話來束縛諸葛亮。此時他臨死在即,難道還能憑借一句話就收攬住日後諸葛亮的心不成。要是諸葛亮真想奪取天下,劉備說的這話不單不會成為什麼束縛,反而成了諸葛亮奪位的證據,都要奪位了,還會在乎死去的人一句話,真是可笑至極。就好像日後魏明帝托孤司馬懿,司馬懿不照樣奪曹家天下。

    劉備這樣說其實並不是設局,而是:

    一來,這樣的話有過前例,並不是什麼希奇的事,孫策對張昭就說過類似的話,而此時的蜀漢和孫策死時的江東形勢確實挺像,繼承人年幼,外敵強大,而且孫權還有孫策對之的勉勵,稱其能舉賢任能呢,劉禪可有劉備對之如此評語?假如平時的話,劉禪才能就無所謂了,但是危急時刻,還是諸葛亮的才能更為放心。

    二來,諸葛亮和劉備多年君臣,實際上已經形成了一種繼承關係,便是諸葛亮繼承了劉備的理念。劉備其他一些的遺囑:如著名的「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其實這句話可以說最代表劉備一生在仁義方面的理念。)就是通過諸葛亮文集流傳下來的。而劉備的仁義理念,復興漢室的思想實際上在諸葛亮的身上體現的最為完整,(當然,諸葛亮還是保留了一些和劉備不同的施政想法)在其他重臣都死去的情況下,劉備不斷的將諸葛亮的職位加重,可以說,劉備是把諸葛亮當成自己的政治接班人,對其十分信任的。

    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劉備才會說出那樣的話,這包括讓几子事丞相如父,更像一種授權方式,和孫策對張昭的話一樣,是在世局危機的時刻,對托孤老人的尊重和授權,以防繼承人太過年輕而莽撞誤事,畢竟此時的蜀漢經受不起折騰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