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三國隨章侃

龍騰世紀 第八十四章 彝陵之戰 文 / 沉睡的天空

    三國隨章侃第八十四章彝陵之戰

    (演義第八十四回陸遜營燒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陣圖)

    彝陵之戰是漢末時期三大重要戰役之中的最後一戰,此戰的結局從而確定了日後幾十年的三國鼎立的局面,從一定意義上說,也決定了日後蜀漢東吳兩國的戰略格局。

    與前兩次官渡之戰與赤壁之戰不同,彝陵之戰並非是一場以少勝多的戰役,演義裡大都有一個極壞的毛病,便是喜歡在作戰數字上胡作修改,尤其是當史實中對這個數字並不明朗的時候,便自作主張,亂改一氣,而且一改便是以十萬為單位遞增。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中都有這樣的毛病,其中赤壁之戰還可尚說基本按照史實,因為在演義中引用到了史書上關於曹軍的資料,八十餘萬與二十餘萬兩個數字,自然演義中是著重表現這八十餘萬的。而在官渡之戰中,演義第三十回中稱官渡袁軍七十萬,曹軍七萬,這比例倒是也算沒錯,史書中確有袁軍十倍曹軍之說,不過這數字就有過度誇大之嫌疑,官渡袁軍在七萬到十萬左右,曹軍大致在二萬左右,這演義如此誇大,也就是那喜歡將十萬為單位的壞習慣。

    到了彝陵之戰,這個習慣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給劉備生生造出七十五萬大軍的聲勢,當時整個天下人口不過數百萬,軍隊不過幾十萬,若劉備真有七十五萬的大軍,別說東吳,便是天下都被劉備佔了。說來也可憐,劉備當時只佔著巴蜀,以巴蜀人口來說,只怕是要把上至八十歲,下至八歲的男丁都派遣上陣才行,考慮到運糧還需大量人力,那只有請躺在巴蜀地下的鬼來幫忙了,如此老弱殘兵,又動用歪門邪道,難怪劉備會輸啊。

    開個玩笑,其實劉備這次伐吳,估計只有七十五萬的零頭,五萬上下而已,蜀漢本就地域有限,兵力有限,荊州的兵力又因為關羽軍團的失陷而告覆滅,只有漢中與蜀中能提供這次作戰的兵力,其中還要考慮到在領土需要佈置一定的兵力進行防禦,蜀漢兵力不可能傾國而來,至多也就五萬多一些而已。而在東吳方面,獲得荊州後實力大增,為了應對劉備的這次攻勢,孫權可說是傾其全力,除了佈置部分兵力防禦曹魏和本土外,主要兵力主要是針對劉備,其中最主要的便是陸遜為大都督的軍團,大致在五萬左右。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陸遜是孫權任命的第一個大都督,之前周瑜呂蒙雖然統領大軍,但是都沒有大都督這個名號,陸遜是第一個大都督,這一方面是因為陸遜的資歷不足,不加大都督之銜無以統御眾將,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孫權將大部吳軍調至與劉備對抗,不明置一個大都督不能控制全局的緣故。孫權的選擇是彝陵之戰獲勝的關鍵之一。

    實際上彝陵之戰中,任何一方都不沒有談到敵眾我寡或者敵寡我眾等雙方兵力相差極大的說法,而在官渡和赤壁中,都有兵力相差懸殊的評論,由此可見,彝陵之戰中蜀漢東吳兩國都是傾力而戰,兩國實力相當,兵力也大致相當,是一場實力相當的戰役。

    彝陵之戰實力相當,但是最終劉備慘敗,其原因在何處呢?

    現在的觀點大都集中在連營這一項,認為連營是劉備失敗的關鍵,那這個觀點是從何而來?是從演義中而來,演義中神機妙算的諸葛亮都說「豈有連營七百里而可拒敵乎?」,那連營肯定是不對的。只是,這只是演義中的諸葛亮說的,事實上諸葛亮就說了法正若在不至於失敗,可沒說連營一事,那這個連營失誤之說是在於哪裡呢?找了找,原來此說在曹丕所說的:

    「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乎!『苞原隰險阻而為軍者為敵所禽』,此兵忌也。」

    原來是曹丕所說的,只是這位說劉備不曉兵的曹丕是否曉兵呢?至少從他在生的幾次用兵來看,是不善用兵的,至多是熟讀兵書罷了,他也好像忘記了,當年他父親一代名將曹操在官渡也是連營幾十里抗拒袁紹的。

    曹丕的話,實在是信不得,那我們應該信誰的呢?陸遜,作為戰役的實際指揮者,東吳一代名將,他的話比曹丕要有說服力的多。

    「備是猾虜,更嘗事多,其軍始集,思慮jing專,未可干也。今住己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計不復生,」

    在此之中便是彝陵之戰的關鍵——兵疲。

    作戰中凡是進攻的一方,最怕的是什麼?便是僵持,進攻一方,往往開始時士氣高昂,裝備精良,作戰勇敢,求戰心切,如蜀漢這次開始便是如此,蜀漢與東吳兵力雖然相當,但是初期蜀漢鬥志高昂,兼之本來的戰鬥力就略高於東吳軍,所以連連獲勝,此時的蜀漢軍求戰心切,而假如東吳軍與這些戰意旺盛的蜀漢軍對抗,便是實力相當只怕也要失敗,所以陸遜採取了收縮兵力和防線,將兵力集中到彝陵一帶,而且不與蜀漢軍作戰,形成僵持的局面。

    形成僵持局面會怎麼樣?所謂「剛不可久」旺盛的鬥志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有鬥志旺盛的時刻,就一定有鬥志低落的時刻,原本充足的後勤補給,也會因為時間的延長,運輸線路的延長而開始困難,這會導致士氣的進一步下降。人不可能保持長期的鬥志,尤其是在漫長的僵持階段,這一點對於進攻一方更是如此,遠離家鄉使得思鄉情緒蔓延,原本渴望獲取的戰利品也因為戰事的僵持而變得遙遙無期,還要忍受不熟悉的環境,這使得進攻一方遠遠要比防守一方更厭倦僵持。之後多次的戰爭史都表明了一點,無論是任何一方,假如不能快速進攻獲勝而形成僵持局面的話,失敗便就等待著他們。

    也正是因為如此,劉備一心想誘使吳軍作戰,比如設伏八千兵的一事。(說起此事,又要說說演義的漏洞,既然寫了蜀漢軍七十五萬,那何必再抄史書中的設伏八千啊,這堂堂七十五萬大軍在此,只拿幾千人當餌,八千人設伏,也太浪費了,而且七十五萬減這幾千人,除非吳軍不會算術才會上當吧,演義這個數字前後不一致的毛病實在是大問題。)便是因為劉備急切的心情所至。因為一旦僵持延續下去,最危險的一刻就要來臨。

    什麼是最危險的一刻,僵持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便是僵持之後發生的撤退。僵持總有結束的一天,而往往進攻一方的僵持要遠遠比防守一方的僵持辛苦吃力的多,而更可怕的便是撤退。

    在打仗中,什麼時刻最可怕?撤退,無論是作戰過程時還是僵持階段甚或勝利之後的撤退,都會在軍中釀成一股可怕濃重的失敗氣氛,勞而無功,沒有戰利品的獲得,失敗的流言很容易在軍中蔓延開來,細看古今多次戰役,我們都可以看到,在僵持之後,誰都不肯先退,因為撤退的一方往往會被追擊而潰敗。

    而此時的蜀漢軍的狀態是如何呢?章武元年七月劉備伐吳,先鋒吳班等破吳將李異等,章武二年的二月自秭歸進軍,與吳軍相拒夷陵道,直至六月,在這段時間劉備開始在要害建造數十屯,也就是常說的連營,這是為的什麼?

    在我看來,劉備此時的目的是準備撤兵了,這些連營的建造是為了保證撤退的安全性,所以在各處要害屯兵,也是希望能以後再度出兵。

    而這一切正好被陸遜看在眼中,東吳前後四將中,魯肅沒有主持過大的戰事,其他三人各有特別,周瑜最有戰略性和進取心,雖然被稱為儒將,但是其實是勇於進攻的將領,呂蒙善於用計謀,務求一戰成功,佈置周詳;而陸遜年少便得到前幾任都沒有的大都督重任,身負重任,心緒周密,雖然進取心略顯不足,但是將略可算得上最全面的一人。

    蜀漢軍的變動,他正好看在眼中,六月酷暑,將蜀漢軍折磨的不輕,蜀漢已顯疲態,正因為如此,他才敢於對孫權說,克敵就在眼前,但是為了安全起見,他還要做一番試探,試試這劉備是準備再一次的誘敵還是真正的兵疲撤兵。這也就是先攻一營的試探,在試探之後,其他諸將對這連營戰術頭疼的時候,他卻堅定了自己的信心,開始了全面的進攻。

    蜀漢本就兵疲,又準備撤兵狀態,在這樣的情況下被陸遜的全面進攻打亂了手腳,原本扼守要害的屯兵卻被吳軍火攻阻隔起來,各個擊破。(隨便說說火攻,演義中將火攻說的那麼神話,但是實際上火攻的作用有限,尤其是在陸上,火攻的作用更是多混亂和阻隔作用。)從而導致了彝陵之戰蜀漢軍慘敗的結局。

    彝陵之戰中,蜀漢軍是否有太大的錯誤呢?確實,有錯誤,比如分兵等等,但是細究起來,當時的種種舉措也並非沒有一點道理,其實同樣的是,如赤壁中的連環戰船,也不是一點道理也沒,若是在另一種情況下,說不定就成為了勝利的保障之一,但是關鍵是失敗了。戰爭其實沒有一定的錯與對,只有勝利者和失敗者,失敗者的種種都會被提出來仔細端詳一番,而勝利者往往會忽略。

    有一句話,犯錯最少的才會勝利,其實也可以這樣說,只有沒有最強,只有更強,劉備在彝陵之戰中便是敗給了更高一籌的陸遜,而勝負在陸遜選擇與劉備僵持的那一刻就決定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