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隨章侃第八十三章伐吳
(演義第八十三回戰猇亭先主得仇人守江口書生拜大將)
關於劉備下令伐吳這個決定,在後世受到了不少人的批評,尤其是彝陵之戰的敗績更是令人對這次決定頗多不滿,認為劉備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也有不少讀者拿演義中的諸葛亮領頭反對此事而劉備不許來證明這點,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彝陵之戰的失敗並不能用來證明伐吳的決定是否錯誤,正如官渡的失敗不能證明袁紹征曹,赤壁的失敗不能證明曹操謀取江東的決定是錯誤的。再正確的政治決定也會因為戰場上的失敗而失敗,反之,看上去完全不正確的政治決定卻會因為戰場上的輝煌勝利而顯得英明無比,成王敗寇,對於理論決定來說也是一樣的。
至於諸葛亮之事,演義中的諸葛亮勸諫在史書上沒有找到隻言片語,實際上便是演義中也是多是以趙雲勸諫為主,這和歷史上是一致的,趙雲所言有道理,但是又不能說完全有道理,我們在後面會談到。我們在演義中看到的諸葛亮勸諫尤其是帶百官勸諫都是演義中編出來的,針對此事,只有在《三國誌法正傳》中有談到:
「章武二年,大軍敗績,還往白帝。亮歎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這裡諸葛亮做了一次事後諸葛亮,而且其側重點還在於認為如法正在,此戰不一定會失敗,但是實際上法正在,是否劉備會不伐吳,彝陵之戰是否會戰勝都是無法預料的。諸葛亮在這裡只能說是就好像常人喜歡預想的那種假如什麼就什麼一樣,在吃一種叫後悔藥的東西,實際上,即便是諸葛亮,只怕對於這次伐吳也是有相當的支持度的,為何,我們下面一起來談到。
先說當時的形勢,當時的情況是天下三分,曹魏佔據天下大半,雖然在漢中和荊州遭遇到一定的損失,但是實力依然最強,江東新得荊州,而且因為是偷襲,兵力損失不大,實力大增,惟有蜀漢最為淒慘,失去荊州這個根據地,實力大損,而且包括大將關羽在內的荊州兵團基本上全部告滅,新得的上庸也因為孟達的叛變而又被曹魏奪了回去。還有一點,江東在背盟之後便和曹魏交好,孫權甚至還上書曹操勸說其稱帝,雖然在背地裡曹魏和江東暗暗提防,但是在針對蜀漢上是一致的,曹魏和蜀漢是絕對的死對手,江東因為背盟奪荊州一事也是巴不得蜀漢滅亡,假如當時曹操再度征伐劉備,則江東必然不會像之前一樣站在劉備一邊,而是衝著去搶勝利果實了。所以在那時,蜀漢是戰戰兢兢過日子的。
總算,曹操年老,雄心已退,不久便死,之後曹丕上台,忙著調和內部關係篡漢的事顧不得出兵,至於江東,固然有奪蜀漢之心,但是一來沒有奪取的實力,二來有著曹魏在江對面,要防止他偷襲,是不可能出兵的。
在這裡仔細說一下三國,其實三國能持續這麼長的時間實在是一個相當不可思議的存在,在之後的亂世,北方政權有如曹魏一般的疆域和穩定,而南方分割成兩個以上的政權,或者說南方失卻了巴蜀或者巴蜀自立之下,根本無力與強大穩定的北方對抗,如東晉也只是因為北方的混戰而得以在長期失去巴蜀的南方紮下根來。要形成穩定的南北對峙,南方獲取巴蜀在相當長時間是一個必須的存在。終其緣故便是南方所謂長江天險的軟弱xing,長江說是天險,但是歷史上渡過長江的軍隊可說無數,相比起來,長江這個天險比起巴蜀群山和沙漠戈壁要差得遠了。尤其巴蜀,巴蜀處於長江上游,一旦有個敵對勢力佔據則意味著所謂長江天險不再存在。所以南方政權一定要奪取巴蜀才可以說是完整的,魯肅提出的全據長江。但是奪取巴蜀又不是容易的事,歷史上南方政權獲得巴蜀要不便是原本便是自己的領土,要不乘北方戰亂乘機奪取,但是三國時期的江東則沒有這個機會了。
這一方面是劉備的關係,搶先奪取了巴蜀,另一方面也是江東實力不足,面對著曹魏長年的進攻便十分艱難了,若要在此情況下奪取巴蜀談何容易,劉備奪取巴蜀很大緣故是因為巴蜀有著內線,並且一開始與劉璋交好的時候在蜀地獲得了頗多資源,實際上從荊州調兵不多,否則關羽則根本不要想守住荊州了。便是如此,也打了多年,也就是這期間,曹操和孫權一直在鏖戰,試想,若是孫權花個幾年攻打蜀地,曹操那邊怎麼辦?
所以江東孫權的地位很尷尬,因為他和曹魏直接衝突,而且曹魏的情況比較穩定,若是北方一直混戰,他便可以一步步把全據長江這個策略實現,但是在曹操統一了北方後便不可能了,現在面對曹操這個敵人,必須和劉備結盟,這個是必須的,否則連生存也不行。不過在生存之後便要求發展了。只有兩條路可走:一則是打過長江去,把勢力擴張到淮河和黃河一帶,從長遠著想,這確實是個最佳的選擇,南方的土地人口實在比之北方差得太遠,孫權之前的南方根本就沒抵抗過北方的好例子,便是之後,南方也處於全面劣勢,在唐朝之後人口等因素才超過北方,即便如此南方也要到朱元璋才獲得一次成功。在孫策時代,這江東也只是暫居,目的還是北方,假如孫權能夠獲得北方的人口土地,這也意味著曹操的土地人口減少,此消彼長,也未必沒有一爭的機會,不過曹操統一北方後,孫權與之實力相差太大,幾次機會也未把握住,而最後一次機會便是關羽北伐,但是孫權此時選擇了另一條路。
另一條路是遵循全據長江的策略,就是和劉備翻臉,奪取荊州只是第一步而已,下一步是巴蜀,但是問題又回到那個麻煩了,便是怎麼樣才能在奪取巴蜀的同時讓曹魏不打自己,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北方混戰,顧不到這裡,但是曹魏沒給過這個機會,另一種是曹魏和蜀漢大打出手,然後去偷襲蜀漢,這樣還一定要做到後發制人,但是先得巴蜀,這實際上便是偷襲荊州的翻版,但是巴蜀地形比荊州複雜多了,後來蜀漢覆滅東吳就想複製一下,但是在永安就被羅憲擋了數月,可見這很難做到。所以說孫權的全據長江計劃是很難的。
所以到了後來,為什麼諸葛亮和孫權結盟這麼容易,因為孫權知道不可能在這樣的狀況之下奪取蜀漢,所以乾脆死心了,和蜀漢結盟至少還可以保證以整體南方之勢對抗北方曹魏。
江東的地位尷尬,其實劉備這邊也不好過,江東的位置不好,蜀漢這邊好些,漢中易守難攻,關中那邊還未恢復,對巴蜀暫時影響不大,曹魏在曹操死後也不會進攻了,但是江東怎麼說實力大張,但是劉備的實力就是大大削弱了,而且巴蜀地方太過狹小,雖然易守難攻,但是並不是發展的好地方,等下去的結局就是被人耗死的結局,這對於志在天下的劉備諸葛亮都是不可容忍的,而且在亂世中,只有打仗才是唯一的出路,曹操何以能統一北方,不是守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在幾番瀕臨絕境的情況下曹操就是靠的出擊才能熬下來。在當時的情況下,如劉表劉璋張魯一般守著自己的地盤的山大王只有等死一途,所以劉備的出擊是必然的。
而選擇江東又是一個必然的存在,趙雲的勸諫在情理上是正確的,蜀漢和曹魏卻是死敵。但是實際上卻很難做到,曹丕雖在整頓內部,但是不代表著就不會應對劉備的進攻,如趙雲所說的,北出關中,就意味著與曹魏的決戰,而且最關鍵的便是不能保證在傾力與曹魏決戰時,孫權不會又來這一招,此時的孫權乃是與曹魏是盟友,與蜀漢乃是敵人,這與日後諸葛亮的形勢大不相同,所以打曹魏這邊是很難行得通的。
如打孫權,則擔心要小得多,只要不進攻曹魏,曹魏很樂於見得蜀漢與江東相爭,實際上孫權如此巴結曹魏,曹魏也只是給了一個吳王封號,沒有對江東乘機插一刀而已,對蜀漢,曹丕一直沒有採取明確的行動以幫助江東,甚至假如曹丕接受了劉曄的建議,江東則危在旦夕。所以劉備選擇此時進攻孫權的決定並未有錯。
從另一方面來說,奪取荊州乃至江東形成全據長江的局面對於劉備也是很有利的,不過以劉備出兵的規模來說,其主要目的還在於奪回荊州,畢竟
一來:荊州在隆中對的位置是相當重要的,沒有荊州這一路,北出取關中也難以實現,這也是諸葛亮沒有反對劉備伐吳的原因,要實現隆中對,荊州是不可少,諸葛亮日後與江東再度結盟,只是現實的無奈。
二來:奪回失土乃是天經地義之事,各代各國對於新得之土轉瞬即逝雖有遺憾,但是還可以諒解,但是對於失去長期經營的領地便是不能容忍,必要想方設法奪回,這固然有情感因素,也是因為長期經營的領土擁有了新恢復的土地所不能比擬的優勢,新恢復的土地需要長期消化才行,什麼所謂東邊失去西邊補,在領土上是不適合的。而且劉備關羽長期經營之下,荊州對蜀漢深有感情,自關羽兵敗之後,荊州內部反吳勢力便接二連三,劉備伐吳初期的順利有他們的緣故,面對荊州比之毫無基礎的其他地區要強得多。
三來:劉備與關羽感情深厚,正如劉曄所說:「且關羽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羽死不能為興軍報敵,於終始之分不足」,劉備為關羽報仇,這是必然之事,有了機會便會出兵。
此外,對於伐吳一事,有人認為不該由劉備去,但是實際上惟有劉備可行,當時蜀漢之中,最出名的將領便是關羽,曹魏眾臣認為「名將唯羽」,而演義所說的五虎將,趙雲終其一身,都沒有統領大軍的經驗,馬超,黃忠在伐吳前都死了,張飛也在臨去前被刺殺,至於魏延此時雖得漢中太守一職,但是未得眾人心服,不可帶領大軍,只怕還比不上黃權,此外諸葛亮在劉備身前都主要在後方後勤,少有帶領大軍經驗,而實際上蜀漢的軍事行動,主要是由劉備和關羽兩人所為,尤其是劉備。此戰劉備不出,那幾乎就沒有可出的人了。
至於彝陵之戰敗於陸遜,則正如事後諸葛亮哀歎法正的話,這是誰也不能在事先便想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