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三國隨章侃

龍騰世紀 第七十三章 流程舊典 文 / 沉睡的天空

    三國隨章侃第七十三章流程舊典

    (演義第七十三回玄德進位漢中王雲長攻拔襄陽郡)

    本回演義劉備在漢中進位為漢中王,我們就說說這事,這進位漢中王是有流程。人參與社會是要守規矩,而這些規矩流程有些是法定的,有些是慣例,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必須要遵守。人一出生便要去辦戶口,或者開出生證明,這便代表著你加入了人類社會,而這些辦戶口開出生證明都是要一定的手續流程,自然,那時或許還小,什麼都不知道,自然要大人幫忙去辦,但是到了小學懂事便不同了,每年開學都要去登記報到,於是此時你便瞭解了,人要融於社會,在社會有自己的身份是一定要經過一個流程的。小學報到還算小事,長大了以後更是如此,無論是你市長省長,老闆經理,科學院的院士,甚至只是一般的上班族,只要你在社會上有一個位置,便需要經歷許許多多不同的手續,這是規矩,誰都不能免俗。古代講究禮儀,那更是如此,劉備進位漢中王就需要一定的流程。

    先是大伙聯名勸進,這勸進的人都要有一定的身份,而且勸進的群臣名次都是按著各自的身份排下來的,在演義中對這段描寫不詳,但是在三國誌中記載便很詳細了:「平西將軍都亭侯臣馬超、左將軍(領)長史鎮軍將軍臣許靖、營司馬臣龐羲、議曹從事中郎軍議中郎將臣she援、軍師將軍臣諸葛亮、蕩寇將軍漢壽亭侯臣關羽、征虜將軍新亭侯臣張飛、征西將軍臣黃忠、鎮遠將軍臣賴恭、揚武將軍臣法正、興業將軍臣李嚴等一百二十人上言」

    注意了,儘管劉備親近的是關張諸葛亮法正等人,但是在勸進時臣子的次序他們還是要排在許靖馬超之後,這和他們本身的品級封爵家世聲望,還有是否是左將軍(便是劉備)下屬有著直接關係,而相比起來與劉備的親近關係就不是那麼重要了,這便是一個規則。(演義中隱去了這段,而加入的諸葛亮勸說的描寫顯得諸葛亮起的是帶頭勸進的作用,這符合演義中以諸葛亮為首席謀士的一貫作用。)

    其實這也就是進位為王而已,若是稱帝禪讓,那不單要找些文武百官,還要找些老百姓進表來顯示民心所向,有時也會加入外族代表,佛道等宗教人士,搞出一些祥瑞來更不是希奇事了。

    我們繼續說下去,這一百二十人是先進言劉備的,此進言在演義中並未載入,或許是因為其與後來劉備上書漢帝的表其中有諸多相同之處:

    「昔唐堯至聖而四凶在朝,周成仁賢而四國作難,高後稱制而諸呂竊命,孝昭幼沖而上官逆謀,皆馮世寵,藉履國權,窮凶極亂,社稷幾危。非大舜、周公、硃虛、博陸,則不能流放禽討,安危定傾。伏惟陛下誕姿聖德,統理萬邦,而遭厄運不造之艱。董卓首難,蕩覆京畿,曹操階禍,竊執天衡;皇后太子,鴆殺見害,剝亂天下,殘毀民物。久令陛下蒙塵憂厄,幽處虛邑。人神無主,遏絕王命,厭昧皇極,yu盜神器。左將軍領司隸校尉豫、荊、益三州牧宜城亭侯備,受朝爵秩,念在輸力,以殉國難。睹其機兆,赫然憤發,與車騎將軍董承同謀誅cāo,將安國家,克寧舊都。會承機事不密,令cāo遊魂得遂長惡,殘泯海內。臣等每懼王室大有閻樂之禍,小有定安之變,夙夜惴惴,戰慄累息。昔在虞書,敦序九族,周監二代,封建同姓,詩著其義,歷載長久。漢興之初,割裂疆土,尊王子弟,是以卒折諸呂之難,而成太宗之基。臣等以備肺腑枝葉,宗子籓翰,心存國家,念在弭亂。自cāo破於漢中,海內英雄望風蟻附,而爵號不顯,九錫未加,非所以鎮衛社稷,光昭萬世也。奉辭在外,禮命斷絕。昔河西太守梁統等值漢中興,限於山河,位同權均,不能相率,鹹推竇融以為元帥,卒立效績,摧破隗囂。今社稷之難,急於隴、蜀。cāo外吞天下,內殘群寮,朝廷有蕭牆之危,而禦侮未建,可為寒心。臣等輒依舊典,封備漢中王,拜大司馬,董齊六軍,糾合同盟,掃滅凶逆。以漢中、巴、蜀、廣漢、犍為為國,所署置依漢初諸侯王故典。夫權宜之制,苟利社稷,專之可也。然後功成事立,臣等退伏矯罪,雖死無恨。」

    我們來看這勸進書:先舉各種各樣的例子如唐堯周成之事,(為何舉這些人呢,便是因為這些人雖然在位國家有難但是都是好皇帝,這也是為了說明這天下大亂並不是獻帝的錯,要是舉什麼商紂之事那就等於是在罵獻帝了。)然後再說明現在的狀況,董卓曹操之事,再談劉備種種,表達決心,再說到爵號不夠,不足以收攬群雄,並舉出竇融之事作為舊典來說明進位為漢中王是有舊例可循的,自然,畢竟這是擅立,要告罪一番。

    勸進之後便是設壇,(所謂天地君親師,中國對於祭祀上天和祖宗兩事極其注意,皇帝登位,拜大將這些大事都要設壇以告天地,就好像西方喜歡叫教皇加冕一樣。)諸臣眾將觀禮,加王冠。這還沒結束,目前只是漢中王,所以這必須要上告天子才行,演義中的那表和史書中相差無幾,主要是改了幾個字,於勸進表不同,群臣勸進是站在群臣角度說自己為何要勸進劉備,而上書給天子的是在劉備角度談自己為何答應此事,所以上書表是先談及自身之事,再提及群臣勸進之事,再表達自己匡扶社稷的決心。(就好像現在各國官員無論是總統總理首相主席還是州長市長甚至是科長上任都要這樣說幾句。)最後是交還之前的左將軍宜城亭侯印綬。(這點在演義中沒有提到,在此事之前劉備雖然也有和劉璋孫權一起相互封官,但是實際上還是以當年在許昌的左將軍一職為尊,開府也是以左將軍這名義,此時才去掉,代以大司馬一職,相對的漢中王也代替了宜城亭侯。)

    在眾臣勸進書中有一個詞「舊典」,這與上書表中的「古式」一詞相同,便是以前的例子。這個「舊典」十分重要,曹操當初進爵為公為王,現在群臣勸進劉備為漢中王,曹丕日後得漢帝禪讓,都是遵循的這個舊典。為何?

    我們對一件正確的事往往會怎麼說?「合理合法」,在我們的常識中,只有合理合法的事才是正確的,假如背離了這兩個原則,那我們便視為錯誤的。合法的事比較好理解,有黑紙白字作為證據,一清二楚。我們現代的社會號稱法治社會,大部分的事都是構建在法律基礎上,古代也是如此,皇帝即位是因為他是前任皇帝的合法繼承人,大臣陞官是因為他的考評出眾資歷足夠受到上司賞識,大將受賞是因為打了勝仗。在正常的情況下,這些事都是建立在一個有法可循的狀況之下。但是一旦沒有法律可循呢?比如想破例提拔一名官員,想免去本該獲罪的犯人,嚴重點的在亂世中做皇帝,這些都是違背正常情況下的法律的。

    為了改變這一點,便需要另一個法寶了,便是合理,儘管不合法,但是只需要讓他顯得合理,就可以上升為合法,便也可被視為正確之事,但是這談何容易,合理的條件有時甚至比合法還要苛刻,一個時代的道德觀念比法律觀點更為保守乃是常見之事,要讓自己的事變得合理,就不得不請那些士人才子們,來作為道德法律的解釋。

    而士人才子們也不能憑空造出一些理論來,否則還是不能為世人接受,只有在已經為眾人接受的理論之上加以解說才行,這也便是孔孟之道在歷代被重複註解的緣故。而有了理論支持也不牢固,只有尋找出一些舊典故事作為論據才行,這些舊典故事作為循例,做事便顯得理直氣壯了。劉備進位漢中王是遵循群推竇融故事,而日後曹丕得獻帝禪讓則是著名的堯舜故事了。(曹丕倒也有意思,在《魏晉春秋》中記載曹丕做完那禪讓手續後,下來便對群臣說:「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其實這也不奇怪,人對未知的事物都有恐懼感,不到萬不得已便喜歡守舊。而只要說之前有這樣的事,人的恐懼感便會消失大半,而假若當時的狀況與現在越像,而行使的結果越好,便越容易被人接受,於是眾人在行事前便喜歡在歷史中尋找經驗,來減少自己的錯誤。(創造歷史固然偉大,但是從歷史中尋找經驗教訓,少走點彎路也是很重要的。)

    當然,在找舊典循例時千萬要學習歷史,別把王莽商紂這樣的事作為例子舉出來,那不被人罵死才怪。所謂文史不分家,古代官員在學習儒家經典的同時注重歷史的學習,便是因為為官要從經典和歷史中尋找自己做事的依據,現代也不例外,成功的例子作為日後法律或者變革的依據乃是家常便飯了。

    所以,學習歷史,有時也不光光是為了聽一個個好聽的故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