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三國隨章侃

龍騰世紀 第六十六章 單刀會的故事 文 / 沉睡的天空

    三國隨章侃第六十六章單刀會的故事

    (演義第六十六回關雲長單刀赴會伏皇后為國捐生)

    關羽的單刀會因為演義和戲劇的關係,乃是出名的故事了,演義中的單刀會把關羽的豪氣英勇完全展示出來,而相對的東吳魯肅那邊卻成了小丑一般。但是在歷史上則不同,實際上這單刀赴會原本是讚頌魯肅的故事。其載於《三國誌魯肅傳》:

    「肅住益陽,與羽相拒。肅邀羽相見,各駐兵馬百步上,但請將軍單刀俱會。肅因責數羽曰:「國家區區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軍敗遠來,無以為資故也。今已得益州,既無奉還之意,但求三郡,又不從命。」語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肅厲聲呵之,辭色甚切。羽cāo刀起謂曰:「此自國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

    應該說,三國誌中的記載在演義中也都談到了,三國誌中有的比如魯肅主動邀關羽相見,兩者的對答,一人的插語和關羽最後的表現都在演義中有,但是為何我們讀三國誌和三國演義卻完全不同的感覺呢?

    這就是小說的厲害之處,其實演義對很多的歷史都沒有做大的改動,有時甚至就是完全的照抄歷史,但是他只要在其中加些細節,則得出完全不同的味道。比如魯肅邀請關羽這是史實,他寫上了,但是在之前加一段孫權和魯肅定計要害關羽的描寫,這就顯得魯肅的邀請居心不良。再如魯肅邀請關羽相見是單刀赴會也是史實,但是史書中的單刀赴會其實是雙方,但是在演義中實寫了關羽的單刀赴會,而弱化了魯肅的單刀赴會,這樣就顯示了關羽的英雄氣概。再比如在史書上兩者的對答都可以說原原本本的抄上了演義中,甚至連那「坐有一人」的角色都由周倉扮演了,但是演義中淡化對答,而強化了關羽的豪氣與魯肅的驚疑不定。其實總體來說演義只對史書中魯肅在宴上的表現有所改動,其他的都沒有改變,只是不斷的添油加醋上去,其讀出來的感覺便完全不同了。其實演義中這樣還不算老道,我們看吳書中對這段記載的描述:

    「肅yu與羽會語,諸將疑恐有變,議不可往。肅曰:「今日之事,宜相開譬。劉備負國,是非未決,羽亦何敢重yu干命!」乃趨就羽。羽曰:「烏林之役,左將軍身在行間,寢不脫介,戮力破魏,豈得徒勞,無一塊壤,而足下來yu收地邪?」肅曰:「不然。始與豫州觀於長阪,豫州之眾不當一校,計窮慮極,志勢摧弱,圖yu遠竄,望不及此。主上矜愍豫州之身,無有處所,不愛土地士人之力,使有所庇蔭以濟其患,而豫州私獨飾情,愆德隳好。今已藉手於西州矣,又yu翦並荊州之土,斯蓋凡夫所不忍行,而況整領人物之主乎!肅聞貪而棄義,必為禍階。吾子屬當重任,曾不能明道處分,以義輔時,而負恃弱眾以圖力爭,師曲為老,將何獲濟?」羽無以答。」

    他和三國誌中只有兩大不同,一則是魯肅與關羽相會諸將疑恐有變,而魯肅獨往,二則是最後的「羽無以答」。這比起三國演義的大段描寫鋪墊來說也不遜色,一下便將魯肅的形象拔的極高,而關羽極低了。(與三國誌相比)

    所以在看歷史小說千萬不可相信什麼完全的遵守歷史,就算他不是那七分實三分虛,而是百分之九十九實,百分之一是虛,那百分之一的虛就能把大家對歷史的觀感完全顛倒了。

    其實說起這個單刀赴會,在歷史上也算不得什麼有名的單刀赴會,只是演義與關二哥的關係,使得這次單刀會廣為流傳,畢竟這種單刀會是最能表現一個人在險境中的英雄氣概的,演義怎麼會放過這個機會來烘托自己的主角呢。(就好像之後諸葛亮的空城計一樣)不過真正的「單刀會」還要說下面幾次。

    其一:曹沫單刀執齊公:歷史上最出名的刺客乃是荊軻這自然毫無疑問,不過在史記刺客列傳中這第一位單刀執齊公的刺客卻是一位魯國將軍,史記中載:

    「曹沫者,魯人也,以勇力事魯莊公。莊公好力。曹沫為魯將,與齊戰,三敗北。魯莊公懼,乃獻遂邑之地以和。猶復以為將。

    齊桓公許與魯會於柯而盟。桓公與莊公既盟於壇上,曹沫執匕首劫齊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動,而問曰:「子將何yu?」曹沫曰:「齊強魯弱,而大國侵魯亦甚矣。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桓公乃許盡歸魯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壇,北面就群臣之位,顏色不變,辭令如故。桓公怒,yu倍其約。管仲曰:「不可。夫貪小利以自快,棄信於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與之。」於是桓公乃遂割魯侵地,曹沫三戰所亡地盡復予魯。」

    這位曹將軍打仗看樣子不行,不過到是膽色過人,居然攜帶匕首參加宴會並行刺齊桓公。在刺客列傳中他排位第一,也是唯一一位沒有因為行刺而死的刺客,這次行刺無一人死亡,也算是比較獨特的吧。曹沫的這次事件影響很大,日後荊軻刺秦便有想模仿曹沫之舉。(只是如齊桓公這樣的人物也免不了想反悔,難道能指望秦王守諾嗎?)不過他的身份其實是將軍,這刺客只是客串一下而已,所以雖然手裡拿的不是刀而是匕首,但是說曹沫是單刀赴會也不委過。也許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會盟再也不安全了,之後宋襄公與楚國爭盟主之位,便是在會盟時被暗藏武器的楚國人給挾持了,之後和談時限定攜帶武器和武裝人員數量便成了共識。

    這次單刀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單刀會的刀,就是用來要挾人的。

    其二:演義中關羽說「昔戰國時趙人藺相如,無縛雞之力,於澠池會上,覷秦國君臣如無物;」則第二件便是說澠池的藺相如了。史記的記載:

    「秦王使使者告趙王,yu與王為好會於西河外澠池。趙王畏秦,yu毋行。廉頗、藺相如計曰:「王不行,示趙弱且怯也。」趙王遂行,相如從。廉頗送至境,與王訣曰:「王行,度道裡會遇之禮畢,還,不過三十日。三十日不還,則請立太子為王。以絕秦望。」王許之,遂與秦王會澠池。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趙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月ri,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奏盆缸秦王,以相娛樂。」秦王怒,不許。於是相如前進缸,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缸。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yu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於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缸。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ri,秦王為趙王擊缸」。秦之群臣曰:「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藺相如亦曰:「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秦國之強,六國無敢與之披靡者,秦王之威,天下為之畏懼。然藺相如一介士人,卻能威懾秦王,古語中有布衣之怒一說,藺相如這士人之怒能令秦王畏懼,藺相如雖然沒有帶刀,他的怒火卻使得他自己猶如一把無敵的單刀。日後頗多的士人滿腹經綸,卻在強敵面前俯首帖耳,他們缺乏的不是才華,而是勇氣。

    這次的單刀會告訴我們,即便手無縛雞之力,即便手中無刀,只要有勇氣,也能成為一個手握單刀的萬人敵。

    其三:與關羽同時代的其實還有一次單刀會,荀彧在兗州之亂時,與郭貢會:

    「豫州刺史郭貢帥眾數萬來至城下,或言與呂布同謀,眾甚懼。貢求見彧,彧將往。惇等曰:「君,一州鎮也,往必危,不可。」彧曰:「貢與邈等,分非素結也,今來速,計必未定;及其未定說之,縱不為用,可使中立,若先疑之,彼將怒而成計。」貢見彧無懼意,謂鄄城未易攻,遂引兵去。」

    荀彧見郭貢想必不可能帶什麼武器和隨從,但是卻能憑借自己的鎮定自若退幾萬雄兵,確實不愧為曹操之下的第一謀士,他雖然沒有帶刀赴會,但是他的這次赴會卻挽救了曹操之後的命運。荀彧的這次單刀會在歷史上的意義比關羽魯肅那沒有結果的單刀會大多了。

    有時,在強敵面前,不是虛張聲勢,而是鎮定,便是一種武器了。

    其四:郭子儀單騎退兵,資治通鑒記載:

    「子儀曰:「今眾寡不敵,難以力勝。昔與回紇契約甚厚,不若挺身往說之,可不戰而下也。」諸將請選鐵騎五百為衛從,子儀曰:「此適足為害也。」郭晞扣馬諫曰:「彼,虎狼也;大人,國之元帥,奈何以身為虜餌!」子儀曰:「今戰,則父子俱死而國家危;往以至誠與之言,或幸而見從,則四海之福也!不然,則身沒而家全。」以鞭擊其手曰:「去!」遂與數騎開門而出,使人傳呼曰:「令公來!」回紇大驚。其大帥合胡祿都督藥葛羅,可汗之弟也,執弓注矢立於陣前。子儀免胄釋甲投槍而進,回紇諸酋長相顧曰:「是也!」皆下馬羅拜。子儀亦下馬,前執藥葛羅手,讓之曰:「汝回紇有大功於唐,唐之報汝亦不薄,奈何負約,深入吾地,侵逼畿縣,棄前功,結怨仇,背恩德而助叛臣,何其愚也!且懷恩叛君棄母,於汝國何有!今吾挺身而來,聽汝執我殺之,我之將士必致死與汝戰矣。」藥葛羅曰:「懷恩欺我,言天可汗已晏駕,令公亦捐館,中國無主,我是以敢與之來。今知天可汗在上都,令公復總兵於此,懷恩又為天所殺,我曹豈肯與令公戰乎!」子儀因說之曰:「吐蕃無道,乘我國有亂,不顧舅甥之親,吞噬我邊鄙,焚蕩我畿甸,其所掠之財不可勝載,馬牛雜畜,長數百里,彌溫在野,此天以賜汝也。全師而繼好,破敵以取富,為汝計,孰便於此!不可失也。」藥葛羅曰:「吾為懷恩所誤,負公誠深,今請為公盡力,擊吐蕃以謝過。然懷恩之子,可敦兄弟也,願捨之勿殺。」子儀許之。回紇觀者左右為兩翼,稍前,子儀麾下亦進,子儀揮手卻之,因取酒與其酋長共飲。藥葛羅使子儀先執酒為誓,子儀酹地曰:「大唐天子萬歲!回紇可汗亦萬歲!兩國將相亦萬歲!有負約者,身殞陳前,家族滅絕。」杯至藥葛羅,亦酹地曰:「如令公誓!」於是諸酋長皆大喜曰:「向以二巫師從軍,巫言此行甚安穩,不與唐戰,見一大人而還,今果然矣。」子儀遺之彩三千匹,酋長分以賞巫。子儀竟與定約而還。吐蕃聞之,夜,引兵遁去。回紇遣其酋長石野那等六人入見天子。」

    面對幾萬敵軍,郭子儀力排眾議,數騎赴敵營,不舉刀槍,面對全副武裝如臨大敵的回紇軍,免胄釋甲投槍,身無一刀,卻以威攝其人,以言動其心,一夜之間化敵勢為虛無,如此之事,只有初唐太宗可比之,名將者,百戰百勝者多之,然不戰而勝者則少之,能單騎退萬騎者,即便幾千年中也不過寥寥無幾數人。

    此事,可遇而不可求之。

    說起這些單刀會的主角來,都是威風的很,但是在那時他們也是捏著一把冷汗,只是靠著過人的智慧和勇氣而過關的吧。不過,假如讓大多數人來選擇的話,還是不要有這種單刀赴會的機會好,兵行險招而勝畢竟還是險招,若有絕強的實力讓對方屈服,那種單刀赴會的英雄不做也罷,自然,世界上從來沒有這樣順利的事,所以我們永遠期盼著英雄的出現。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