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三國隨章侃

龍騰世紀 第六十二章 所謂上中下計 文 / 沉睡的天空

    三國隨章侃第六十二章所謂上中下計

    (演義第六十二回取涪關楊高授首攻雒城黃魏爭功)

    本回演義劉備終與劉璋翻臉,展開了自己的攻蜀大計,此時龐統獻上了上中下三計,此三計在《三國誌.龐統傳》中有載:

    「yin選精兵,晝夜兼道,逕襲成都;璋既不武,又素無預備,大軍卒至,一舉便定,此上計也。楊懷、高沛,璋之名將,各仗強兵,據守關頭,聞數有箋諫璋,使發遣將軍還荊州。將軍未至,遣與相聞,說荊州有急,yu還救之,並使裝束,外作歸形;此二子既服將軍英名,又喜將軍之去,計必乘輕騎來見,將軍因此執之,進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計也。退還白帝,連引荊州,徐還圖之,此下計也。」

    《三國演義》中基本上按照《三國誌》中的記載,雖有文字上的些許改動,但是意思並未改變,龐統確實獻上了這三計,說起這上中下三計,好像謀士們特別喜歡用,就說演義中後來司馬懿對公孫淵時也說了三計:

    「淵若棄城預走,是上計也。守遼東拒大軍,是中計也。坐守襄平,是為下計,必被臣所擒矣。」

    不過司馬懿說的三計和龐統的三計不同,龐統三計是獻上自己一方應該採用的計策,此三計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上的。而司馬懿則是站在對手的角度上,分析對方能施行哪些對策,並結合對方的決策層情況判斷對方最後會採取哪個對策。就好像日後劉備攻打劉璋時聽說鄭度向劉璋獻上的堅壁清野之計後法正依靠自己對劉璋的瞭解準確的做出了劉璋不會採用的判斷,這和司馬懿對公孫淵只會採取下計的判斷是同樣的情況。

    其實在歷史上還有兩次著名的上中下計,和三國這兩次三計正好對應,一次乃是漢朝初年,英布造反,薛公在對劉邦召對時進行戰略分析,認為在英布的角度之上能採取上中下三計:

    「東取吳,西取楚,並齊取魯,傳檄燕、趙,固守其所,山東非漢之有也。」「何謂中計?」「東取吳,西取楚,並韓取魏,據敖庾之粟,塞成皋之口,勝敗之數未可知也。」「何謂下計?」「東取吳,西取下蔡,歸重於越,身歸長沙,陛下安枕而臥,漢無事矣。」上曰:「是計將安出?」令尹對曰:「出下計。」上曰:「何謂廢上中計而出下計?」令尹曰:「布故麗山之徒也,自致萬乘之主,此皆為身,不顧後為百姓萬世慮者也,故曰出下計。」上曰:「善。」

    日後英布果然如同薛公所分析的一樣,採取了下計,最終戰敗身亡,應該說,這種上中下三計的分析是相當有難度的,既要站在對方的角度之上分析能施用的對策,又要針對對方的情況來判斷會選擇哪種對策,難度不可謂不高也。能有這樣的智謀,在謀士中也可稱之為佼佼者了。

    好,我們先把這種三計放在一邊,我們主要看另外一種上中下三計,對應龐統的三計的是隋末中赫赫有名的人物,隋末李密。

    當年楊玄感造反,問計於李密,李密獻出了三計:

    「謂密曰:「子常以濟物為己任,今其時矣!計將安出?」密曰:「天子出征,遠在遼外,去幽州猶隔千里。南有巨海,北有強胡,中間一道,理極艱危。公擁兵出其不意,長驅入薊,據臨渝之險,扼其咽喉。歸路既絕,高麗聞之,必躡其後。不過旬月,資糧皆盡,其眾不降則潰,可不戰而擒,此上計也。」玄感曰:「更言其次。」密曰:「關中四塞,天府之國,雖有衛文升,不足為意。今帥眾鼓行而西,經城勿攻,直取長安。收其豪傑,撫其士民,據險而守之。天子雖還,失其根本,可徐圖也。」玄感曰:「更言其次。」密曰:「簡精銳,晝夜倍道,襲取東都,以號令四方。但恐唐禕告之,先己固守。若引兵攻之,百日不克,天下之兵四面而至,非僕所知也。」玄感曰:「不然,今百官家口並在東都,若先取之,足以動其心。且經城不拔,何以示威!公之下計,乃上策也。」

    當年我讀到這段歷史時不由納悶,這楊玄感好選不選,幹嗎不選上計,而選這下策呢?而更納悶的是,既然李密自己都覺得是下策,何必獻出來給楊玄感?其實這個納悶兒時看三國演義時龐統向劉備獻上三計時也有,明明有上計不選,幹嗎選這中計,雖然沒敗,但是也損失了龐統不是。仔細想來,好像凡是有誰獻上這上中下三計,就從來沒人選過上上計,莫非那些決策者都是白癡不成,而且那些謀士總會獻上一個下計,(平心而論,龐統的那個下計和什麼都沒獻一樣。)就好像為自己的主公設了一個圈套讓他進去,就好像這些謀士都是敵人派來的內奸。

    決策者都是白癡那是不可能的,那些謀士自然也不會是內奸,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我思來想去,仔細看了看這些上中下三計,才終於有些明白。

    所謂上計,都是求險之計,龐統所獻的上計,偷襲成都成功確實可以一朝得手,但是萬一失敗則進退無路,只能束手就擒;而李密所獻出的上計斷絕糧道也是險招,斷絕糧道固然可使大軍不戰而潰,但是也使自己處於被夾攻的危險之中,而且即便擒了隋帝,也未必能成就霸業,也還是要再與群雄爭奪一番天下。所以所謂上計,都是風險之計,失敗的機會遠大於成功。決策者並不是賭徒,能做到劉備楊玄感那樣程度的人都家大業大,不會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去做一次太過於龐大的賭博,即便成功之後獲取的成果再大。他們會選擇風險小但是更穩妥的辦法,所以這上計天生就是被淘汰的命。(確實也有選擇那些所謂上計的,但是那些成功的人自然遺忘了還有中計,而更多的則是那些風險投資的失敗者。)

    或許說,那上計是謀士們為了展現自己過人才華而做出的計策,有時顯得過於求險求奇,極其華麗但是現實度上打了折扣。而中計則不同,踏踏實實,按部就班,既沒有太大的風險也不顯得想像力不足,是那種極端重視現實度的計策,也可以說是最有可能被決策者選擇的計策。

    那下計呢?既然有了上中一風險一穩妥的兩計,何必還要這下計呢,莫非一定要湊成三計才算數不成?雖說謀士所獻之計越多,決策者選擇餘地越多,可也未必要把那些不成熟的計策說出,還要冠以不吉利的下計之名吧。

    其實這就要具體而言了,先說龐統這三計,其實龐統這下計是刻意為之,「退還白帝,連引荊州,徐還圖之,此下計也。」這句話之後還有一句「若沈吟不去,將致大因,不可久矣。」

    龐統這話裡帶了一種抱怨的口氣,為何?因為之前劉備與劉璋相會,龐統進言擒劉璋,被劉備以「此大事也,不可倉卒。」的說法否決,此番又要再取劉璋,這龐統想起當初之事,不免也有些想法:「若是當初從了我,還哪有現在這麼麻煩!」所以再最後有這句「若沈吟不去,將致大因,不可久矣。」那是勸說劉備不可再來一個「此大事也,不可倉卒」了。至於那下計的意思也就是知道了,假如你上中兩計不從,那我也就只能想出這個下計,那等於回到當初入蜀之前的時候,這是劉備不想看到的,而且既然說了這是下計,那豈會選擇這條計策呢。

    而李密三計則不同,李密這下計是在楊玄感對之前兩計都不滿意的情況下推出的,可說這下計是被逼出來的。而還是因為暗合了楊玄感之心才得以實施,這種情況假如隋煬帝那邊有一位如薛公一般的謀士,也或許會說:

    「玄感有勇無謀,剛愎自負,雖有李密奇計,必選其下計而用。」

    所以說這個下計與其說是謀士獻出的,還不如是被逼出來的,即便胸有萬千謀略,畢竟只是一個謀士,終須看著主公的眼色行事,這或許也是日後李密要自己做主的一大原因吧。

    回味這上中下計,就好像看到一場決策者與謀士心理上的博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