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隨章侃第五十四章相貌
(演義第五十四回吳國太佛寺看新郎劉皇叔洞房續佳偶)
本回演義中說到吳國太得知孫權要將妹妹嫁與劉備,大為不滿,但是在佛寺看到劉備本人後,卻大為滿意:
「國太見了玄德,大喜,謂喬國老曰:「真吾婿也!」
須知此時劉備年近半百,劉備自己也說自己「鬢髮斑白」,這樣的劉備卻能得吳國太一眼相中,想來不是吳國太老眼昏花,就是劉備的儀表確實不凡,我們來看看三國演義中對劉備相貌的描寫吧:
「生得身長八尺,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
這是演義第一回中劉備出場時的儀容,單從相貌描寫上看,劉備「面如冠玉,唇若塗脂」還真是個美男子,不過那是劉備二十八歲的事了,現在的劉備年近半百,又久歷沙場,相貌必然不會如年輕時那般了。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到一點,便是吳國太和另外一個喬國老都是老年人了,他們看人自然與年輕人不同,而且他們都是大富大貴之人,和英俊的外表相比,他們更看中的是所謂的「面相」。
劉備雖然年紀大了些,但是相貌也不至於與年輕時比起來相差太遠,也沒少只眼什麼的,看上去自然不會太醜,而且劉備又重視身體鍛煉,連一點贅肉都緊張,長期的征戰雖然使他相貌顯老,但是也讓體形和氣質都保持的很好,雖然當時沒染髮劑,鬚髮有些斑白,但是對於一個成熟的中年人來說,也算不上什麼。
但這些只是讓吳國太覺得不討厭而已,真正讓吳國太大喜,喬國老稱之為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孫權觀之畏懼的還是劉備那「帝王之相」。
演義的事,我們先剎住,畢竟演義只是演義,歷史上沒有吳國太佛寺看劉備一事,劉備娶孫權之妹乃是一場司空見慣的政治婚姻而不是周瑜之計,吳國太也沒這麼大的權力,不可能插手此事,這次婚姻自然也不會和劉備的相貌有什麼關係。
但是,劉備確實有古人所說的「帝王之相」。演義裡對劉備的那段相貌描寫中,「面如冠玉,唇若塗脂」不見史書中記載,(不過有稱劉備無須,所以才引出這句描敘來的吧)但是「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則是三國誌中明載的。劉備的帝王之相就是這「顧自見其耳」。「
「顧自見其耳」想必也不用做太多的解釋,能看到自己的耳朵,那必然是耳朵大了,我們現在看肯定嬉笑不已,認為這麼大的耳朵,怎麼像豬八戒啊。不過古人並不這麼看,古人認為耳大,尤其是耳垂大而長之人乃是有福命大之人,所謂「耳長而聳者祿」「雙耳垂肩乃是帝王之相」。古代雕像尤其是佛教的像,那些菩薩佛祖都是耳朵極大極長,這自然不是吃素吃的,而是後世人用自己的對相面的理解而塑造出來的形象。(用這個來解釋演義中的那段自然最好不過了,劉備有帝王之相,自然吳國太大喜,自己的女兒可以享福了,喬國老稱之為龍鳳之姿也正常不過了,而孫權自然頗為畏懼。)
除了耳朵大而長之外,相面之中還有各種說法,常見的比如天庭飽滿,地闊方圓,隆鼻引財,等等,不過在下對此沒有研究,而且本文也不是研究面相的,就不探討了。
在我看來,所謂的面相往往是後人附會,只要有人成名,他的特徵便容易被找出來作為相面之術的例證,比如劉備三分天下,他的大耳便成為耳大有帝王之相的一個例證,但是天下大耳之人也並非劉備一個,古今皇帝幾百,假若加上割據的只怕有千餘,這些人都符合相書中的帝王之相?只怕未必,到是出了一位相貌特異的帝王,相書中便加了幾筆的可能性甚大。
不過,相貌對人生也並非沒有影響,一個人的相貌氣質若是與眾不同,讓人一眼便可看出來,並讓人記住的話,總是會比別人多上幾分機會。若是下屬,則容易被上司想起提拔,而若是君主,則容易在下屬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生起敬畏或愛戴之心。有些比較特別的,就容易被附會為帝王之相,如元末起義,群雄中有一支起義軍相當強大,其首領徐壽輝,他坐上首領的位置很大的因素便是身材魁梧,相貌堂堂,被稱為彌勒佛下凡,這才當上了首領。而若是相貌平平,則比那些相貌特異的人多花幾分力氣要引人注意了,讓人半天想不起名字或許是做間諜的好料子,但是要做那些拋頭露面的事則沒什麼好處了。而假如是相貌與眾不同又容易引人好感者則往往比一般人更多幾分機會。
為何?誰叫這世間人都喜看這皮相,愛美厭丑呢?我們常人若是看到美麗女子,英俊少年,自然會睜大眼睛看上幾眼,在做事上對他們或她們也會優待幾分,古人自然也不例外,美女自不必說,美男子如衛玠,使得萬人空巷,(不過圍觀的人太多,大概受了驚嚇,不久就死了。)韓子高,作戰時連敵人都不忍殺之,(成為陳帝男寵,位高權重,不過在陳帝死後便被賜死。)
這兩位美男子比較極端一些,不過這相貌確實頗為要緊,就拿帝王來說,這第一代的相貌且不說是美是醜,總能附會為帝王之相,而且歷代帝王中不乏麻子,啞巴,走路不便者,但是一般的帝王,都至少有相貌堂堂這樣的說法,這不單是因為長期以來後宮的基業改良,也是前一代對後一代相貌刻意選擇的結果。因為這「以貌取人」乃是老規矩了。
長期以來,我們的老祖宗便對「儀表」這個問題相當重視,尤其古代中國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文化貴族濃厚的社會,即便是儒學經典中也不乏對君子個人威嚴儀表的說法,並將之與個人教養聯繫起來,被視為個人素質的一部分。
歷代雖然對「儀表」有不同的解釋,但是都很重視「儀表」,甚至成為一種能否出仕出人頭地的標準。就拿魏晉南北朝時期來說,此時士族鼎盛,而士族中人講究名士風流,魏晉風度,這儀表自然也是名士中的一大標誌。(南朝名士風度乃是魏晉的傳統,這北朝雖然是蠻族,但是進得中原便對那些名士風度羨慕不己,有樣學樣,可見愛美之心都一樣)而魏晉風度也是從兩漢時期便傳承下來的。而在南北朝之後的唐朝,選人做官有四個標準:「身、言、書、判」,這「身」便是看人的體格相貌,若是醜的便不能為官,所以那些唐朝作官的大都為儀表非凡之輩,不過後來日漸寬鬆,盧杞其貌常被人說笑,也成為一代權臣。(當然也和他祖蔭有關,他祖輩便是宰相)
日後宋元明清各代以科舉為重,對相貌的要求降低,但是在實際面試任免之中,相貌也成為了一種重要因素,這似乎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共識,在民間傳說中的捉鬼的鍾馗便是一位才華橫溢卻因相貌醜陋而不被任免一怒撞死的狀元。在三國演義中三國的君主也都有因人相貌醜陋而厭惡的事,如孫權劉備初次見面都不喜歡醜陋的龐統,曹操不喜張松,這些都是演義的虛構,但是卻從某些方面反映了以貌取士的現實。
雖然說已經是新的時代,但是人們依然保留著對相貌的愛惡,整容美容的盛行便反映出相貌對我們的影響依然是巨大的,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我們比古人有過之而無不及。不過,這也是一種現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