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三國隨章侃

龍騰世紀 第五十三章兩淮 文 / 沉睡的天空

    三國隨章侃第五十三章兩淮

    (演義第五十三回關雲長義釋黃漢升孫仲謀大戰張文遠)

    歷史小說家是怎麼用史料的,演義在此回為我們做了一個榜樣,演義本回,太史慈終於死了,太史慈在歷史上死於建安十一年,可說得上在床上平穩的死去。但是作者大概是對太史慈非常欣賞,認為此類英雄人物怎麼能這樣平淡死去,又或許對太史慈死前的那段話頗為欣賞:

    「丈夫生世,當帶七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

    這是《吳書》中記載的太史慈臨終之言,演義中改成「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或許是因為對太史慈的壯志未酬身先死有所不平,作者將太史慈的死推遲到建安十三年末,經歷了赤壁大戰,不單如此,他認為英雄之死一定要有一個大場面才行,所以將太史慈安排到孫權攻合肥一役。這還罷了,作者又想安排一個好對手,所以將張遼挪了過來。

    張遼戰孫權確有其事,之後演義第六十七回也談到了張遼威震逍遙津之事,這件事在歷史上也是很出名的,大致和演義第六十七回所談差不多,孫權在和劉備達成協議再分荊州後攻打合肥,被張遼殺得大敗。

    但是,本回中的孫仲謀大戰張文遠就有些牽強,確實孫權在建安十三年末赤壁大戰後圍攻合肥不下,但是史書上並沒有說到張遼有參與此役,張遼駐守合肥是在建安十八年曹操在攻打孫權回軍後的事,建安十三年的張遼應該在長社駐守,不可能和孫權的大軍作戰,在孫權攻打合肥後曹操倒是派了一位姓張的去救援,但是並不是張遼而是張喜(曹操傳中此人的名是上喜下心。說到這裡,隨便扯一句,假如有哪位朋友名字很生僻又想青史留名的話那要不成為主角中的主角,這樣你的名字再生僻也會為人所知,千萬不能成為配角啊,不然要害死後輩的歷史愛好者的,當然,改名也是一種不錯的做法。)

    再扯回來,演義之中所談到的張遼治叛變一法也是歷史上張遼在長社發生的事,作者把張遼從歷史上的長社拉至演義中的合肥助陣。(對了,還不單是一個人,還把李典樂進一起拉了過來,或者說把他們三人駐守合肥的時間提前了五年。)來為太史慈的死做見證,太史慈也真算死的輝煌了。(另一大作用也許是為了日後的張遼威鎮逍遙津做鋪墊吧,不過在我看效果一般。)

    歷史小說雖然脫胎於歷史,但是在作者手中那歷史就像橡皮泥,想怎麼捏就怎麼捏,都是為了書中的情節人物服務,我們也沒辦法指望作者在文後註釋此段真實歷史如何如何,那樣就不好看了,小說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想讓人把假的當成真的。只是他搞的真真假假,又比真實的歷史更吸引人,反倒更令人注意了。

    侃了半天還沒說到主題,這也是本人的一大毛病了,所以刻意取了一個《三國隨章侃》的名字,也希望大家海涵。

    雖然張遼在歷史上的建安十三年並未與孫權在合肥作戰,但是建安十三年孫權確實攻打過合肥,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尤其是孫權和劉備結盟,荊州戰場交給劉備之後,合肥等兩淮地區便成了東吳與曹魏的主戰場。

    我們在談到南北問題上總會說到「劃江而治」這一詞,但是假若真的是劃長江而治的話,那我們基本上可以宣告南方政權的失敗了。為何?

    我們常說長江天險長江天險,但是這長江的天險也是有限的,遠比不上那些高山峻嶺沙漠戈壁更為險峻,而即便如高山峻嶺沙漠戈壁都能跨越,何況處處可越的一條長江呢。尤其古代中國南方本就開發不如中原一代,而江南的開發又主要集中在現在的江浙地區,而福建兩廣在相當長時間內都是蠻荒之地,更沒有什麼天險可守,南方政權立都大都離長江不遠,這意味著一旦突破長江,敵軍就能兵臨城下,長江成了最後也是唯一的防線。

    一個國家若只有一處防線,那即便這防線再固若金湯,也比擁有多處防線的國家來得脆弱的多。而在長江以北,淮河便成了構築防線的重要地區,所謂「守江必守淮」,在構築防線這個意義上說,兩淮地區不亞於甚至有時比長江流域更為重要。南北交戰最集中的往往在兩淮地區,若戰火真延及長江,那南朝危矣。

    從戰略意義上說,兩淮是長江的守衛前沿,而從經濟角度來說,南方政權也需要兩淮地區,江南開發本就晚於中原,就不算福建兩廣,就說現在的湖南,在相當長時期也是人煙稀少之處,奪取兩淮,對經濟上也有補足。當然,兩淮因為處於南北交戰集中之處,往往經濟難以發展起來,倒是在統一的時期,作為江南和中原兩地物質的集散地,發展頗快,古代漕運對兩淮的發展頗為有利。

    兩淮作為兵家必爭之處,還有兩點甚為關鍵:

    其一,兩淮地形既有北方平原特點,又有南方水鄉特徵,又在南北之中,南北習俗對其都有影響,作為長期戰場,兩淮民風又相當剽悍(尤其是在北方戰亂時,兩淮往往集中了北方流民。)。南北交戰,往往因南北兩地地形氣候差異太大,北軍難以在南方稱雄,南軍在北方也無法使出全力,而若取得兩淮之地,用其民為兵,無論北上或是南下,都比單純的北兵或南兵要好得多。實際上大多數的征伐都是取先征服地區之民為兵,再繼續向其他地區發展,細看各代統一模式,都是如此。

    其二,奪取兩淮,便可進而佔據山東,取其邊為勢,窺視中原,這對於南方政權極為重要,歷史上最為成功的兩次北伐,劉裕與朱元璋,莫不是採用先取山東,再迂迴中原這一招。

    這裡隨便說說北伐了,南方北伐,取上中下游,上游要從川中進奪關中,史上惟有劉邦得韓信偷襲成功,日後諸葛亮數次北伐,都不告成功,而中游便是荊州,荊州最大的優勢便是他離中原地區極近,尤其是以中原為重心的時代,由荊州北上,只要進展順利,很容易對中原地區施加壓力,直接打擊中樞,這也是為何關羽北伐時影響之大的原因。但是同樣的是,中原作為重中之重,也往往是重兵聚集之地,由荊州北伐,後勤也有所不便,一旦孤軍深入,便要被包了餃子。而下游則需奪取兩淮,兩淮有水運之便,奪取兩淮則北可如劉裕朱元璋一般先取山東,先取其邊,再迂迴中原,也可由兩淮西進,窺視中原,與荊北相呼應。

    東吳之後雖取荊州,但在兩淮碰壁,毫無進展,這也是日後覆滅的一大原因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