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三國隨章侃

龍騰世紀 第四十三章 伐交 文 / 沉睡的天空

    三國隨章侃第四十三章伐交

    (演義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魯子敬力排眾議)

    本回演義說的是諸葛亮出使江東,正如我們在前幾章介紹過的,歷史中的諸葛亮地位遠沒有演義中那般高,之前雖然劉備有說與諸葛亮如魚水關係,但是諸葛亮除了幫劉琦出了個點子外,在劉備那沒幹什麼特別重大的事,不過也不能說諸葛亮就不受劉備重視了,只是因為劉備一開始本來在荊州就是客卿身份,劉表又沒興趣北伐,找劉備喝酒比議事要多,所以這幾年也沒幹啥事,等劉表死劉備就是撤退戰敗跑到夏口,這段時期也不能指望諸葛亮有什麼表現,所以演義把博望一戰硬從劉備那搶來按到諸葛亮身上,也確實沒辦法,除了博望一戰,這段時間沒什麼可說道的,你想出山之前把諸葛亮說成那樣神奇,結果出山後沒具體例子,那讀者肯定要控告這主角有假冒偽劣之嫌了。

    閒話說完,再說回來,正因為如此,所以在史實上這次出使江東是諸葛亮第一次獲得正式任務,這次任務執行的好壞就關係日後諸葛亮的前途了。

    而諸葛亮本就提倡與江東結盟,兄長諸葛謹也在江東任職,而魯肅一見面便與諸葛亮結交:「肅謂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如此一來,諸葛亮便成了出使江東的最佳人選。

    這次出使江東一事對劉備來說也算相當重要了,劉備新敗,實力大損,無力抵禦曹操,只有尋找盟友共抗曹操才行,雖說魯肅表示了會盟之意,但終需孫權同意才行,而此次結盟還包涵著日後劉孫兩家合作中劉備一方的地位,這也是和諸葛亮的戰略構想隆中對的重要一環,此次江東一行,諸葛亮的擔子不小。

    孫子兵法中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外交的重要性可見一斑,雖說沒有實力,外交時腰桿子也硬不起來,若是劉備沒有保留一些實力下來,任憑諸葛亮說的天花亂墜,也不可能讓孫權同意與劉備聯合;但是,若外交家軟弱無能,就算擁無窮實力,三軍用命,打了勝仗,最終的結局也和打敗了一般。

    伐交者有五:

    其一,以強伐之:其意便是以自己強大的實力作為後盾,節節勝利,逼得對手簽訂城下之盟,這種時候的外交一定要獅子大開口,所謂漫天要價,獲取最大利益,因為有勝利作為保證,這種外交便要蠻橫無理,不講情面,所需要的技巧便是知道什麼時候什麼地步收手,這種對軟弱的對手最是好用。典型代表:金攻北宋,借自己的兵力強橫和北宋朝廷軟弱,漫天要價,把油水搾乾為止。

    其二,以勢伐之:其意是並沒有絕對的實力,而是借助自己相對強大的實力造勢,再遣人遊說,許以好處,使對方認為投靠自己的勢力最有利,一旦成功則自己勢力大張。這種外交對外交人員的技巧要求很高,一定要善於打動對方的心理,投其所好,這種外交人員都是舌吐蓮花,膽大妄為之人。典型代表乃戰國張儀和楚漢時酈食其,前者乃是連橫高手,將楚懷王騙得數次上當,最終連自己都被騙了去。後者遊說齊王田廣歸漢,一張嘴說下七十餘城,當真了得。(韓信趁機發動襲擊,奪已經歸漢的齊國之地,害的酈生身死,此事做的過分了些,有搶功之嫌)

    其三,以死逼之:這可不是說一哭二鬧三上吊,而是指戰敗一方做出背水一戰的樣子,背地裡挑動敵方內部矛盾,尤其對方是聯軍時,在其內部上竄下跳,個個心生詭異,各自提防,不敢貿然進攻做出背水一戰姿態的對手,在僵持一番後,做出一些小讓步,依舊保有大量實力。典型代表是19世紀的法國外交家塔列蘭,拿破侖雖然戰敗,但是他利用法國依舊保有的實力外加挑動各國矛盾,使戰敗的法國仍舊身處歐洲列強之林。

    其四,以盟抗之,這種狀況有二,一是勢力比較弱小的幾方聯合起來對抗勢力最大的一方,這種外交很常見了。戰國時期的合縱便是使各國聯合對抗秦國,三國劉孫兩家也是聯合對抗曹操。不過這種對抗往往不斷變化,無論哪一方的實力有所變動都會造成聯盟的破裂。二則是幾國分成兩個集團對抗,一戰的協約國對同盟國,二戰的軸心國對盟國,戰後的北約華約都是如此。無論二種狀況的哪一種,外交家都是最累的,要不斷的協商交流監督扯皮,一舉成名的少之又少,但是也就是這樣的情況才會出現真正的職業外交家。

    其五,臨危謀之:這種比較特殊一點,其實和前面的第二種和第四種有一些重合,主要是指在國破家亡等危機關頭,謀求到第三方的支持,從而起死回生,典型的代表如申包胥求秦兵得復楚,諸葛亮赴江東得劉孫結盟破曹。其實此時的臨危都不算到了最後關頭,如楚國和劉備在那時都保有一份實力,而吳國和曹操內部都出現了問題,才能夠恢復江山。不過這其中外交人員的努力也是很重要了,而各個人的手段不同,申包胥七日不食日夜哭泣,感動秦哀公。而諸葛亮呢,我們且隨演義看去。

    演義中諸葛亮舌戰群儒,其實是演義為了顯示諸葛亮的口才而寫,史實上並無此事,不過有幾點確實值得注意,其一便是外交戰中辯論口才確實很重要,不管結果如何,先把對方駁倒總是好的,當然駁倒並不意味著就是勝利,外交是實力的比拚,不是辯論賽,演義中也沒出現哪位被諸葛亮駁倒就改變主意的。其二便是贏得對方的內部支持也是必要的,雖然不是他們做主,但是能贏得原本反對聯盟的轉向支持,減少一些阻力總是好的,不過絕對不會像演義那樣只為辯論而辯論了,而是拉攏之。其三便是有時最好高喊出聲,高調行事,贏得輿論再說,隨便也看看對方內部有誰支持聯盟,你看諸葛亮辯了一番,那黃蓋不就出來了。

    不過,說來說去,舌戰群儒都是無用,就算歷史上真有這次辯論,諸葛亮輸了也沒關係,因為所謂外交,乃是交最後拍板的那人,那些對手下人的拉攏活動巴結,都是一個目的,讓那最終決策人與自己交上一交,其他人等都無所謂,而對於諸葛亮來說,只有孫權才是他最終的目的。

    諸葛亮對孫權一番說辭,載於《三國誌諸葛亮傳》中,雖不如演義那般,但也相差不遠,其對孫權能遊說結盟成功,實在用了連環三計。

    其一計:情報計,演義中有諸葛亮觀孫權相而知孫權脾氣一事,但是史實中並無記載,觀相確實有可能,但把賭注壓在其上未免太冒風險,但其實歷史上的諸葛亮只怕早就對孫權的脾氣摸清楚了,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將江東引為盟友,其對江東之事不可能不注意,尤其諸葛亮之兄諸葛謹在江東仕官,要打聽機密事難,打聽孫權脾氣性格輕鬆無比。而還有魯肅同是主張結盟共抗曹操,他是孫權心腹,為結盟一事又極熱中,有此兩人幫忙,諸葛亮對江東形勢和孫權脾氣只怕是瞭如指掌。情報佔先,則便多了一份勝算。(外交之中,情報為關鍵,近代屢次簽訂不平等條約,和實力固然有關,但是對外國的不瞭解也大有關係,這直到中日甲午一戰也是如此,日本在中國下了大工夫挖掘情報,而中方對日本國力要不估計過弱,要不估計過強,在談判桌上吃了不少虧。)

    其二計:激將計。這點只怕不用多說了,演義中屢屢用到,其中最喜歡用的便是諸葛亮,其計要對方也是不甘為下的人物,若是對劉璋等人用這激將計,只恐說了曹操勢大,劉璋便順水推舟投降曹操了。也只有知道了孫權的脾氣才能用此計,此計的關鍵不是說曹操勢大如何,關鍵是要說勇者不甘為人之下一說,所以前面說曹軍強大勸孫權投降的話都是為了引出孫權的反駁:「苟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此時的孫權已經上鉤,諸葛亮正好說出「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慕仰,若水之歸海,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復為之下乎!」這番話來,其重點就是「安能復為之下乎」,激起孫權不甘為之下的鬥志。這句話再和魯肅對孫權說的「今肅可迎cāo耳,如將軍,不可也。何以言之?今肅迎cāo,cāo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乘犢車,從吏卒,交遊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將軍迎cāo,yu安所歸?」這段話結合一看,威力更盛。

    這段話一說,激起了孫權的鬥志,才用上第三計。

    其三:強心計。只是激將並無用處,若對方只是被激而已,那也是片刻的怒氣,回過頭來一想,便動搖了,猛藥還需補劑輔之,只有再給孫權打上一強心計,才能讓孫權安心結盟,所以諸葛亮再分析雙方形勢,言

    「曹軍曹操之眾,遠來疲弊,聞追豫州,輕騎一ri一夜行三百餘里,此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軍』。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又荊州之民附cāo者,兵勢耳,非心服也。

    將曹軍的弱點一一提到,(與周瑜的說法也是相呼應。)另提到自己主公劉備「豫州軍雖敗於長阪,今戰士還者及關羽水軍警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這是表明己方有與孫權結盟的實力,為結盟打下基調。

    用此連環三計後,才最終提到具體辦法和日後的結盟。

    「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兵數萬,與豫州協規同力,破cāo軍必矣。cāo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成敗之機,在於今日。」

    諸葛亮這番外交可說是精妙至極,將談話的主導權一直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步步佔得先機,不過諸葛亮也只能做到這步了,畢竟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孫權手中,而孫權要做出決定還需要考慮自己內部的意見。

    畢竟,外交最終的立足點還是內政。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