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三國隨章侃

龍騰世紀 第三十八章 隆中對 文 / 沉睡的天空

    三國隨章侃第三十八章隆中對

    (演義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決策戰長江孫氏報仇)

    凡說三國者,這隆中對自然是要提到的,本回劉備終於見到了諸葛亮,那草廬之中日後流傳千古的隆中對終於亮相了,而本章便是要說說隆中對。

    隆中對這個議題其實已經被說濫了,贊其千古名策人有之,貶其是蜀漢敗亡的罪魁禍首也有之,反正是四個字,褒貶不一。不過先且不管是褒是貶,我們看看隆中對原文再說,演義和三國誌中的隆中對內容差不多,當然我們以三國誌中為準:

    「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cāo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cāo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隆中對最主要的思想有三點:1.三分天下,聯孫抗曹;2.奪荊益兩地為資本;3.兩路為攻,一路自荊州出,其為副,另一路自益州出兵奪關中,進而逐鹿中原,其為主。

    隆中對這個戰略構想其實並不希奇,先不說聯孫抗曹這點,就說從益州出兵奪關中,就是和劉邦當年一統天下的方式一樣,這也很正常,三國之前一統天下的只有三代,東漢劉秀是河北起家,但是現在這地方被曹操佔了,模仿不得,秦和西漢都是由關中而得天下,這樣現成的例子不借用,那也太可惜了,尤其是西漢劉邦,諸葛亮其實就把曹操假想為項羽的形勢,而荊州那一上將也有韓信當年的味道,即便聯孫抗曹,這也有劉邦聯絡彭越等諸侯,共抗項羽的意思。

    不過,模仿歸模仿,借鑒成功經驗是每個策略家都應該做的,不借用前人的成功例子,自己胡編一套出來,那怎麼讓人信服?

    何況,諸葛亮這個隆中對也不是沒有道理。

    我們先說第一點:

    1.三分天下,聯孫抗曹:這點對其的批評常常集中在劉備既要取荊州又要和孫權聯盟,這不現實,認為東吳的戰略是取得荊州,聯孫就和取荊州衝突,這是一個矛盾。但是,這個矛盾未免有事後專門找出來的感覺。

    在當時的狀況下,聯孫抗曹這是必然的選擇,曹操已得大半天下,假若不聯合東吳,那還怎麼做呢?這是唯一的路,而且這點東吳方面也有切實的認識,不然在曹操南下時,孫權也不會主動遣魯肅來荊州了,更不會與劉備結盟。至於所謂東吳也想得到荊州根本不是劉孫不能結盟的理由,劉備他現在人在荊州,那只能以荊州為基本,不聯盟孫權,莫非要讓他聯盟曹操去?(或許說聯盟劉璋,可那時曹操連漢中都沒拿下,這劉璋與曹操毫無衝突,感受不到威脅,怎麼會與劉備聯盟)何況只要和東吳接壤,那永遠都會有這個問題在,就算把荊州讓給東吳,那東吳照樣可得荊望蜀,那時怎麼辦?再把蜀給讓出來?蜀在荊州上游,對荊州也有威脅呢。這樣的話只有遠在涼州的馬超或者遼東的公孫才能和孫權結盟了。所謂荊州問題根本不是劉孫兩家的關鍵心結,歷史上領土接壤卻長期同盟的聯盟數不勝數,難道他們都會因為一個要地而不結盟嗎?所謂荊州對江東壓力大更不是問題,荊州與江東的衝突在劉表時期最為激烈,那時荊州都沒把東吳怎麼樣,何況劉備時期的荊州地盤又小,還要面臨曹操的壓力,更不可能對東吳如何了。劉孫結盟的最大問題不是荊州,而是曹操的壓力和孫權內部的分歧。

    諸葛亮提出聯孫抗曹時,他兄長已經諸葛瑾已經在東吳出仕,他對東吳的情況應該是瞭解的,而且有諸葛瑾的這層關係,他才提出聯孫抗曹,而不是聯益州劉璋抗擊曹操。應該說,他提出的時刻這點是完全正確的,不久這點的功效就顯示出來,劉孫結盟打敗曹操,劉備也得到荊州部分作為基業。

    至於後來的孫權翻臉,這不能說隆中對的策略錯誤,而只能說這點完全在意料之外的情況下,事實上孫權偷襲關羽前的情況,曹操依然是劉孫兩家的主要敵人,佔著天下大半,比劉孫合力還強,任何一種正常理性的情況孫權也不該在曹操沒消滅甚至沒削弱的情況下結盟敵人而偷襲盟友,(假如曹操被逼退到河北那孫權背盟可說是很正常很理性。)事實上,孫權在作出這個決斷很大程度上,與關羽的個人關係惡劣,(為子索關羽女,反被辱)魯肅死後,呂蒙這位主戰荊州派的上台有很大關係。

    當然,諸葛亮過於相信聯盟的可靠,這也要付一大責任,但是這應該是說局勢進行變化反應不當,(尤其是諸葛亮有些過於忽視孫權本人的野心和脾氣)不能就此說隆中對有誤。

    2.奪荊益兩州為基本,這點一來是因為荊州益州正好是兩個劉姓同族,奪之未免不義,二來便是以蘇洵為代表的人認為諸葛亮將重心放在益州而不是荊州這點不當。

    奪劉姓同族之地所謂不義這話也沒什麼好說的,還是說為什麼要奪荊州益州,我們看看當時情況,曹操地盤那是拿不得,不指望曹操來攻就好了,要奪曹操的地盤還要自己有實力以後才行,(徐州到是劉備的老地盤,不過那是沒指望。)江東是諸葛亮要作為盟友的,而且江東實力強橫,和劉表之荊州戰了多年,劉備那也是奪不下,涼州太遠,只有荊州本來就是劉備和諸葛亮所處的地方,怎麼也有一番資本,要得荊州比得其他地方可能性大,而得荊州之後便再取軟弱的劉璋統領的益州。荊州益州,他們是當時尚未受到戰火波及的兩大州,人口眾多,非經受多年戰亂的中原可比,奪下這兩處,便有和曹操逐鹿中原的機會。而且這兩處正好符合了最終那用兵的方向,是隆中對的必取之地。其實這點應該說很精彩,所謂先弱後強,對強大曹操以守勢,和實力相當的江東結盟,對弱小的益州以攻勢,盡量的壯大實力後再和曹操決一雌雄,很符合用兵之道。

    至於戰略重心問題,蘇洵的看法是認為諸葛亮棄荊州而就西蜀戰略不當:

    「諸葛孔明棄荊州而就西蜀,吾知其無能為也。且彼未嘗見大險也,彼以為劍門者,可以不亡也。吾嘗觀蜀之險,其守不可出,其出不可繼,兢兢而自安猶且不給,而何足以制中原哉?……」

    我覺得蘇洵歪曲了諸葛亮的看法,他把蜀漢失去荊州而不得不為的以蜀為基本當成了戰略上以益州為重心,諸葛亮在隆中對裡並沒有說要定都蜀中,他奪益州的目的是為了取其資,把他作為戰略後勤地,之前說過隆中對是借鑒劉邦一統天下的方針,所以他主要的目的是奪下益州並漢中後以此為跳板取關中之地,就像劉邦當年一樣。這個意圖在一點上尤其明顯,劉備奪下漢中在漢中進封為漢中王,這名號和地方和高祖劉邦一模一樣。所以諸葛亮這隆中對的目標是關中,益州是個過渡,其地位未必比戰略要地荊州高多少,之所以變成歷史上那樣,這一來是荊州到劉備手中已經和往日大不一樣,殘破許多,人口流失嚴重,地位大大削弱;二來是進奪關中的目標還沒有達成,奪下漢中不久就發生了關羽被偷襲一事,失去荊州,劉備奪回荊州的計劃也失敗了,只能以益州為基業了。

    其實隆中對的奪荊州益州是很正確的做法,只是現實中實現起來兩者都大打折扣,本來是想完整得到荊州益州兩地,但是荊州先是發生了意料之外的劉表死亡荊州劉琮投降曹操一事,之後雖然劉孫聯盟,但是所得到的荊州已經不是當初的荊州了,地盤一分為三,人口也大量被曹操脅掠。(尤其是當陽一役,損失頗大)所以日後龐統就說荊州荒殘了,而且還落了個借荊州的口實;(本來想得到完整的荊州,現在變成了借的,虧啊)而益州也不順利,奪下益州花了二年,不過這到算是正常情況,但是最大的損失還是在漢中那處,漢中本來就是蜀中的一部分,而且是隆中對戰略目標的要地,可劉備落了後手。(這後手還是因為孫權要荊州引出來的,所以說開頭沒走好啊)漢中被曹操先得到,雖然奪回,但是重要的物質人口都被曹操遷走,所謂得其地未得其民,這樣便不能為日後的戰役做補充基地了。(包括涼州一帶的馬超勢力也被曹操肅清,不能為劉備助力。)

    應該說,隆中對的奪荊益的構想正確,但是比不上現實的變化大。沒考慮到現實情況與預想的太過懸殊。

    3.兩路攻勢,這點很被人弊病,尤其是**便認為這樣力量過度的分散,不符合兵力用於一處的用兵之道。

    **的軍事才能確實出類拔萃,兵力集中的道理也對,但是,隆中對所言也並非沒有道理,假若是劉備集中一處進攻,那同樣曹操也可以集中一處兵力,曹操實力比劉備要雄厚得多,同樣的集中兵力,劉備沒有勝算,這官渡之戰這樣的以少勝多畢竟不可能多次重複。就好像日後諸葛亮北伐,曹魏總能集中比諸葛亮多得多的兵力作為防禦,諸葛亮因為不能多處出兵,只能處處受制,而假若有荊州一路出兵,便吸引曹軍兵力,使關中一面的曹軍得不到支援,這樣可奪關中作為基業;反之西路出兵吸引曹軍主力荊州一路也有機會。(江東的孫權如能支援則更好,但是在戰略構想中應該以自己為主。)荊州離曹操本營近,威脅大,關中奪下可立基業,這兩者都是少不了的。而且歷史上大多數的攻勢本就是以分兵多路為主,造成對方顧此失彼的情況多。比如劉邦與韓信其實便是分兵作戰,項羽在一方可以佔有優勢,卻不能同時對付另一方,終於導致失敗。事實上長期以來分兵多路進攻和重點一路進攻都有很大的市場和成功的例子存在,(相對的,也存在分兵防禦和重點防禦的情況,相對於進攻來說,因為有內線優勢,防禦方選擇重點防禦要有利的多,但是也要建立在自身沒有不得不救的地方或者那地方易守難攻,而且自身的部隊機動性戰鬥力比進攻方強得多,能在短時間內擊敗一路,比如**就是那樣做的,但是那是建立在當時的基礎上的。)選擇任何一個方式都有其優劣,集中兵力的道理雖對,但是若死抓著不放,就等於教條了。

    而且**沒有考慮到當時古代戰爭的一大特點,就是大都因地就兵,本土兵居多,歷史上比較強悍的軍團大都是以一個地區作為主要的兵源所在。劉備固然能收錄一些來自其他地區的兵力,但是主要兵力還是就地招募。尤其是荊益兩地,相距千里,調度起來太過麻煩,而且很容易造成水土不服的情況。與其千里調兵形成所謂的兵力優勢,不如就地出征更方便一些,而且荊州本就是四戰之地,沒有一定數量的兵力是不行的。

    那乾脆放棄荊州,**也說荊益相距千里嘛。二分兵力嘛,乾脆把荊州放棄得了?那更不可能了,且不說放棄荊州就放棄了一個戰略要地和攻擊點,關鍵放棄了荊州就等於放棄了幾萬的荊州兵,他們的家,財產和家人都在荊州,不可能跟著劉備走,益州也是一樣的道理,劉備放棄了哪就代表著損失大量的兵源物質,他可能放棄嗎?若說集中兵力一處,那就意味著要有一個地方其財力物力人力可以與曹操的大半天下所抗衡,而實際上這個地方是不存在的。

    (**處於的時代是現代戰爭的情況,現代戰爭和古代戰爭有很大的不同。就好比到現代戰爭情況下,**可以做到帶著骨幹力量流動作戰,可以放棄荊州或者益州,只要一塊根據地便可,而劉備就不行。因為古代戰爭地盤就意味著人,意味著兵,古代攻城又難,就算有絕對優勢的兵也未必能短時間攻下一城,所以古代戰爭中地盤很重要,而現代戰爭城市雖然和古代一樣包含著交通要地,資源地,兵源地的角色,但是本身的防禦力量比之古代幾乎忽略不計,所以軍隊的重要性遠遠大於地盤,尤其是**那種情況,他講究游擊戰爭,又佔有組織優勢,各種地下根據地和組織力量可以源源不斷的為之提供兵員,劉備哪來的這麼強大的組織力量和手段。)

    而且隆中對這兩路進攻也還是頗有成功的可能性,就好像關羽那次進攻,全殲於禁軍,震動中原,這就是隆中對那句「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的絕好體現,這完全說明劉備的荊州軍是有這個實力的,假若沒有孫權的背盟,劉備乘虛入關中,這不就形成了隆中對所言的局面了嗎?

    隆中對這點上的失敗,一方面是因為荊州和益州已經和當初構想的不同,另一方面不如說劉備少一位韓信一樣的上將軍,關羽雖為名將,軍事才能確實出色,但是戰略上就過於短視,忽略了與孫權的盟好關係,與之相對的韓信就不單有將略,還有政略。此外便是孫權的背盟,這在第一點已經分析過。

    應該說,隆中對還是很出色的戰略方案,作為一個從來沒有出仕也沒有經驗的年輕士人來說,已經非常不錯了,他的缺陷xing很大程度是因為局勢的變化和對變化的處置不當造成的,與隆中對本身沒有關係,假若是因為隆中對沒有實現便說隆中對有問題未免過於苛求。我們也應該就此明白一點,就算再完美的戰略,一旦落實到實處,總趕不上現實的變化,任何戰略方案,都應該隨著現實情況的改變而改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