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隨章侃第三十七章諸葛亮與三顧茅廬
(演義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再薦名士劉玄德三顧草廬)
三顧茅廬是三國演義中的名篇,也是劉備和諸葛亮這對魚水君臣的開始。諸葛亮和劉備的君臣關係一直被後人所稱頌,不知有多少士人想找到劉備這樣能盡其才的明主,而不知多少君王想找到諸葛亮這樣的良臣,在離三國不遠的東晉十六國,便有苻堅將自己比之劉備,將王猛比做諸葛亮,所謂「若玄德之遇孔明也」。可見劉備和諸葛亮的君臣相得傳來已久,而這個歷史傳誦的君臣關係便是從三顧茅廬開始的。
我們之前說過,三國演義真正的主角其實是諸葛亮,古代世人大都有個諸葛亮情節,希望自己能遇到明主,才為所用,三國演義的作者想來也不例外,所以在演義中將諸葛亮塑造的如此完美,而三顧茅廬作為諸葛亮的開場是演義中極其精彩的一出。
三顧茅廬雖然只有此章,但其實早已在第三十四回便已開始,他先是寫劉備流落荊州,寄人籬下,壯志不得酬,還遭到蔡瑁的陷害,不得不依賴的盧馬的神奇一躍才脫出險境。這一回將劉備當時的處境寫了出來,從而為劉備之後的求賢若渴做一鋪墊。而這的盧馬的神奇一躍也將預示著劉備得人之助。
再到第三十五回,,劉備遇見司馬徽,在此第一次聽到伏龍之名,水鏡一句「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勾起了剛剛脫出險境的劉備之心,劉備遭此大事,正是徘徊之時,正想有人協助自己,而司馬徽告訴他:「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正是打中了他那英雄之心的深處,這個種子一埋下,劉備以後再也忘不了著臥龍了,而司馬徽適時的停話,不說臥龍真名,只是埋了一伏筆。而之後便得到了徐庶之助,我們看徐庶是怎麼和劉備結識的?
玄德聞歌,暗思:「此人莫非水鏡所言伏龍、鳳雛乎?」遂下馬相見,邀入縣衙。
此時的劉備已經中了司馬徽那句話的「毒」了。
再到第三十六回,此回先寫徐庶得到劉備的信任之後因中計被迫離去,這回的最重要之處在徐庶離去那段。一則寫出劉備對徐庶的離別之情。
「玄德哭曰:「元直去矣!吾將奈何?」凝淚而望,卻被一樹林隔斷。玄德以鞭指曰:「吾yu盡伐此處樹木。」眾問何故。玄德曰:「因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
這也是為了之後三顧之事做一鋪墊,想劉備為徐庶如此,為諸葛亮三顧也就很自然了。
二則便是引出徐庶再度推薦諸葛亮,司馬徽再加上劉備信任的徐庶兩人之推薦,終於引出第三十七回的三顧茅廬。
這用三回為引出諸葛亮做鋪墊,尚不算完,這三十七回開頭便是司馬徽登門再度推薦諸葛亮,此時劉備求臥龍之心已經是達到頂點,三顧茅廬才正式登場。
三顧茅廬的故事讀過三國的各位都已經很熟悉了,我這也無須多說,第一顧不得入諸葛門,卻遇崔州平,第二顧入了諸葛門,卻只遇到諸葛均,但是這兩顧都堅定了劉備三顧之心,至於那劉備連番誤會別人是諸葛亮更是小說常用的曲折手法,包括劉備最後在門外等諸葛亮都是為最終的大高潮劉備遇諸葛亮奠定基礎罷了。
可以說,演義中對諸葛亮這位主角的出場描寫實在是煞費苦心,連番的鋪墊,前幾回我們雖未見到諸葛亮之人,但是對諸葛亮之名已經不陌生,而且充滿著渴望,就這點來說,演義對諸葛亮的刻畫已經是相當的成功了,而這只是一個開始而已。
說完演義,再說正史,演義中有三顧茅廬,而正史中確實也有三顧茅廬的記載,只是遠不如演義那般精彩,只是五個字:「凡三往,乃見。」而司馬徽的推薦也確有其事,但是雖然有那前半句「伏龍、鳳雛」,但是並沒有後半句「兩人得一,可安天下。」而徐庶確實也推薦過諸葛亮,只不過並非在離走之前推薦,徐庶真正的離去要在劉備當陽兵敗自己的母親被掠之後,在曹操南下之前,徐庶一直在劉備身邊,當然也和諸葛亮同過事,他是很推崇諸葛亮的。而劉備開始並沒有重視諸葛亮,只對徐庶說:「君與俱來。」徐庶說:「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這才有了之後的那五個字「凡三往,乃見。」這是三國誌的記載。這已經和演義中相差很大了,但是這還不算完。
與《三國誌》差不多同一時代的《魏略》和《九州春秋》都有一個記載,便是說並沒有三顧茅廬一事,而是諸葛亮求見劉備。以下便是:
「劉備屯於樊城。是時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荊州次當受敵,而劉表xing緩,不曉軍事。亮乃北行見備,備與亮非舊,又以其年少,以諸生意待之。坐集既畢,眾賓皆去,而亮獨留,備亦不問其所欲言。備xing好結毦,時適有人以髦牛尾與備者,備因手自結之。亮乃進曰:「明將軍當復有遠志,但結毦而已邪!」備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與!我聊以忘憂耳。」亮遂言曰:「將軍度劉鎮南孰與曹公邪?」備曰:「不及。」亮又曰:「將軍自度何如也?」備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將軍之眾不過數千人,以此待敵,得無非計乎!」備曰:「我亦愁之,當若之何?」亮曰:「今荊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發調,則人心不悅;可語鎮南,令國中凡有游戶,皆使自實,因錄以益眾可也。」備從其計,故眾遂強。備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禮之。」
其中髦牛尾一段便被羅貫中後來用了,當然他對三顧茅廬一事是採用了三國誌的做法,小說嘛,能用便用之,畢竟不是正史。
但是真正的歷史上到底是怎麼的情況呢?《魏略》中確實有些記載誇張其事,比如我們上章說過的劉禪一事,《魏略》中的記載便太過不可信,近乎為小說之言了,而這段記載也有劉邦見酈生的影子,劉備輕慢賓客也不太符合他的性格,但是就此說《魏略》為假史那也過了,既然有了這段記載,我們就應該看看這是否真實,畢竟沒有一本史書可以說真正的包括了全部的歷史真相,三國誌沒有了裴注也遜色不少。而且《魏略》中的這段記載和劉禪那段不同,被很多人接受,其關鍵的一點就是,諸葛亮當時只是藉藉無名的年輕書生,而劉備已經是天下聞名的英雄人物,去拜見諸葛亮,而且還多次求見,這可能性太小了。這個問題便是支撐諸葛亮求見劉備說的最關鍵之處。
那我們就仔細的看看這個問題吧,其實把這個問題分解一下就得到兩個問題,
1.諸葛亮的名氣如何?無論從三國誌還是從其他的記載中看,諸葛亮都不像一個很有名氣的人,他沒有做過官,也好像沒有從事過其他職業,只是耕讀而已,這樣一來才華自然無法顯示,在亂世之中,最重要的便是展露才華的機會,而諸葛亮展露才華的機會是劉備給的,那沒有展露過才華的諸葛亮為什麼能讓劉備看中呢?當時有種職業是品評天下人物,比如給曹操品評過那句「治世之良臣,亂世之奸雄」的許勳,經過他品評的人物往往身價百倍,不過諸葛亮也好像並不屬於這類人,除了司馬徽稱他為伏龍之外,其他並不見他在荊州很有名氣,遠遠不如王粲等名士,而與之結交的崔州平(此人和徐庶同樣很推崇諸葛亮,演義中也安排到他推薦諸葛亮的戲份了。)等人自己也沒出名呢。諸葛亮的名氣肯定在荊州並不響亮,否則也不至於等到建安十二年劉備才知道他了。不過,諸葛亮的名氣不響,是不是就代表著他對劉備的影響力不足夠呢。確實,諸葛亮之名是很晚才傳到劉備耳中,但卻是經過徐庶的鄭重推薦,與演義中一樣,徐庶確實是主動求見劉備,而且劉備很器重他,假如是一個劉備很器重的人鄭重推薦的話,即便再沒有名氣,那對劉備的影響力也非同小可,就好像曹操很重視荀彧,所以荀彧向曹操推薦的人即便再沒有名氣,也會得到曹操的重視。(這裡再說一句老話,一定要讀好大學啊,這樣其他不說,同學中成為成功人士的幾率大,往往就意味著你受到推薦的幾率也大。)但是要曹操劉備這樣的人物來親自求見一個年輕人,這樣的可能性是很少,這也涉及到第二個問題。
2.劉備會不會做出這樣的事,劉備確實很愛才愛民,平易近人的態度在當時的諸侯中也是出名的,要他在府中親自接見考核求見的人才很正常,不過要身為左將軍,天下聞名的他,主動去見一個根本沒出名的年輕人,而且還多次,這個就很難做到了,就好像徐庶推薦時,劉備的第一個反應是讓諸葛亮來,這個相當的正常。我認為正常時期的劉備,這樣做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此時的劉備不同,在前幾章已經分析到了,此時的劉備正處於困境時期,正想著收攬人才,但是又受到限制,可以說連當年身為平原相的他可能都比此時受限制少些。此時的他大概可與在袁紹處的他差不多了,所以只能偷偷招攬一些未成名的人,如徐庶這些名聲不顯的人才會被劉備重用,此時的劉備處於求賢若渴的狀態,假如自己器重的徐庶連番推薦,而且又有了徐庶這個未成名但有才的例子在先,劉備確實可能會親自前往求見諸葛亮。(當然了,他現在也閒,去幾次也沒關係,以後就忙了,就算真有再一個諸葛亮,也只能請那位諸葛亮來見劉備了。)所以在那種特定的情況下,劉備確實有可能做出這樣的事。
三顧茅廬是在特定時期發生的特定的事,換作另一種情況下,比如沒有徐庶的推薦,諸葛亮很可能被埋沒,或者劉備得到劉表的重用,甚或是事務繁忙,都可能不會發生三顧茅廬一事,正因為是特定的事件,所以三顧茅廬一事才被人懷疑,但是也是因為是特殊事件,三顧一事被人所傳誦。
我認為三顧茅廬可能真有其事,但是《魏略》所載也很可能是真的,但是就搞錯了一個地方,便是其中的人物並不是諸葛亮,而是徐庶。徐庶被劉備器重在《三國誌諸葛亮傳》有載,但是如何器重卻不為人所知,而徐庶是主動求見劉備,和《魏略》中的諸葛亮所做之事相同,或許《魏略》中張冠李戴,誤把徐庶當諸葛亮也有可能。當然,這只是一個假說罷了。
三顧茅廬只是一個開始,只是劉備給了諸葛亮一個機會,而諸葛亮能否抓住,則就要看諸葛亮自身了,這就引出了那眾說紛紜的千古三分之隆中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