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三國隨章侃

龍騰世紀 第二十五章 關公 文 / 沉睡的天空

    三國隨章侃第二十五章關公

    (演義第二十五回屯土山關公約三事救白馬曹操解重圍)

    關羽,我們後世稱之為關公,原本在三國時代他只是名將中的一員,但是隨著時代的前進他的地位也不斷提升,我們稱之為關公只是普通的尊稱而已,其實上他的尊號極多,先說官方給的:北宋是「義勇武安王」後來南宋時期加了幾個定語,總稱「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元朝是「顯靈威勇武安英濟王」;明朝是「協天大帝」,「三界伏魔大帝」;清朝屢次加封,已經是「仁勇威顯護國保民警誠綏靖翊贊宣德忠義神武關聖大帝」了。而宗教界也不甘示弱,西來的佛教先是將其借為護法神,後來成為伽藍神之一,而本土的道教用關羽更加得心應手,「蕩魔真君」這只是簡單的了,實際上北宋起對關羽的加封就是道教策動的。至於民間更不用說了,他的身份不單是評書中衣薄雲天的關公,也不單是廟宇中的關帝君,更不單是過五關斬六將的戰神武聖,也不單是財神,而是一個集忠義為一體,在他們身邊如兄長的關二哥。這種身份給他們極大的親近感。

    於是,關羽的地位不要說他的主公劉備,在演義中同被美化的諸葛亮,在他之前稱為「武聖」的姜太公和岳飛,就連儒家的創始人孔子也遠遠不及了。

    這還是關羽的身份的關係,雖然論忠論義,超越關羽的不止一人,但是都有其缺陷,如劉備等帝王,其身份天然與平民差著一層,也有著時代的局限,民間只能是尊;而諸葛亮這樣的文臣,雖然是智慧的化身,但是畢竟是文人,和大字不識幾個的平民有些生分,民間對其敬,而孔子也是同樣的道理,而且孔子是一派宗師,像道佛的信徒便不可能對其崇尚,範圍不廣,不能像關羽這樣各階層都影響,至於姜太公歷史差的太久,而三國等評說戲劇的影響關羽的傳奇xing遠遠超過了姜太公等人,至於岳飛則是因為清朝對其抗金事跡的敏感。如此一來,關羽的地位就被神化了。

    當然,要被神化也要有被神化的資格,關羽在被官方冊封之前在民間已經有很大的影響,而他在民間的影響,歸根到底還是出於他的生平事跡。公允的看,儘管說民間傳說和演義將其美化,但是假若去掉那些被加諸於身的內容,從真實的歷史看,他也並非無能之輩,稱之為名將絲毫不為過,三國當時就認為劉備陣營中關羽為可獨當一面的大將,所謂「名將唯羽」或認為關張兩人乃是萬人敵,離之不遠的兩晉南北朝在稱武將武勇時也常用張關兩人比擬,關羽在最後一次對曹魏進攻戰役中前期水淹七軍,生擒於禁,戰績確實輝煌,可見關羽確實不愧為名將,這是其日後成名的重要要素,但是能成為日後關公的最重要要素是什麼呢?我們就結合演義本章來說說。

    本章是關羽正式作為章節主角上場的開始,三國演義作為歷史演義,不像現代型的小說以幾個主角貫穿整個故事情節,但是也是有著主角和配角之分的。最重要的主角則是在前言中所說到的,前半部關羽,後半部諸葛亮。他們是演義主要美化的對象,之外的曹操劉備等人在他們兩之下,而關羽作為前半部主角的最重要特徵便是從這章開始,連續四章以關羽作為主要人物出現,之前無論是曹操,劉備,呂布都沒有這般的待遇,之後也只有諸葛亮一人有連續主要人物出場的機會。即便以關羽本人來說,雖然已經有溫酒斬華雄這般的名篇在前,但是直到這章開始連續四章,也惟有這四章,將關羽的整個忠義偉丈夫的形象展現在讀者眼前,有了這四章,關羽的形象地位已經大致奠定,之後只是添磚加瓦,增加其光彩了。

    至於從真實的歷史角度來說,也是從這開始,關羽正式走上歷史舞台,在此之前,關羽只是作為劉備的重要助手而已,但是在曹操陣營的這段短暫時期,關羽光芒四射,斬顏良解白馬之圍,這一戰績也是關羽作為名將的開始。而在歷史上關羽的表現也並不遜色演義中的關羽,即便將斬文丑過五關這些添加而上的內容去除,關羽的形象也是相當出眾的。

    「建安五年,曹公東征,先主奔袁紹。曹公擒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紹遣大將軍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剌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曹公即表封羽為漢壽亭侯。初,曹公壯羽為人,而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謂張遼曰:「卿試以情問之。」既而遼以問羽,羽歎曰:「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遼以羽言報曹公,曹公義之。乃羽殺顏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賞賜。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左右yu追之,曹公曰:「彼各為其主,勿追也。」」

    以上是三國誌關羽傳關於這段歷史的記述,也是演義這四章的原貌。我們就分幾點說說關羽在歷史和演義的表現。

    先說關羽的投降,演義中描寫曹操對關羽敬重無比,甚至為了招降之,答應關羽的三個條件,而且演義為了使曹操對關羽的敬重不太過凸突,特意在溫酒斬華雄一段就加上曹操對關羽的欣賞。不過歷史上的表現關羽可沒這麼風光,各段描述都說曹操是擒關羽而回,並沒有這三個投降條件。但是這三個條件倒也並非空穴來風,除了降漢不降曹乃是作者為關羽形象而加上的之外,另外兩個都也有其因。為何?先說劉備的二個夫人,劉備家小此戰在先主傳中說的很清楚,是被曹操抓住了帶回許昌,可是之後又回到劉備身邊,這段時間劉備沒打回到許昌的記錄,想來劉備家人也不會是來去無蹤的輕功高手,這樣一來劉備夫人能回到劉備身邊的唯一可能性就是關羽在離開曹操時帶回了,當然,也有可能所稱的劉備家小並不包括劉備日後身邊的甘夫人,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是不妨礙作者將其作為一個條件寫進去。至於得知劉備消息就投奔的條件,在上文摘自三國誌的那段關羽對張遼說的話中也可以作為一個來源。

    二說關羽的忠義,我們說關羽不外乎兩者,「忠」「義」,歷代統治者要的是他的「忠」,而其他士大夫尤其平民欣賞的是他的「義」。後者也是他比其他人更受平民甚至是商人歡迎的關鍵因素。可以這麼說,三國尤其是關羽的諸多傳說,就是民間儒家教育的活課本啊,讀書人說「忠」,那想到的人或許多了,但是民間談到「忠義」兩字,就會想到關二哥。而演義中劉備對於關羽來說,又是一個特別的存在,他既是關羽的主公,又是關羽的結拜大哥,這樣的雙重存在一定程度上將「忠」和「義」結合起來。

    歷史上這段時期曹操對關羽的待遇很不錯,先拜偏將軍,再封漢壽亭侯,封賞或許不如演義所說的小宴三日,大宴五日,金銀美女,但是也是很豐厚的,曹操的前途,也不是連地盤都沒有的劉備可比的,但是關羽卻明言會離開曹操投奔劉備,關羽對劉備確實是忠心耿耿。(當然劉備其人對待屬下推心置腹,確實有相當的人格魅力使人追隨,但是關羽做到這樣也不容易,正所謂明主忠臣,相得益彰)

    而且關羽此忠不是投機,而是坦蕩蕩的忠,在歷史上張遼奉命問話,關羽這話說的實在精彩,「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一個千餘年坦蕩蕩的大丈夫就顯現在我們眼前。

    而在演義中則更是增添關羽的光彩,先以賜銀贈袍送馬三事來試探,一是賞賜金銀美女,然而關羽都給劉備二夫人收藏,注意是收藏而不是用之,金銀美女,多少人為求之,歷史上諸多霸主,如曹操等以金銀美女高宮厚祿拉攏了多少人才,但是比之如關羽這樣不為求財的人才,才是各路諸侯最想要的。

    再是贈袍,曹操與關羽日久,送一錦袍,這一是說明曹操和關羽兩人私人交情極好了,二是說明曹操對關羽的厚愛,連其身材都估算之。假若是尋常人,得之厚愛莫不立刻將其穿於外炫耀,(之後還有曹軍比箭求袍對比之。)關羽接受了,曹操是一喜,總算關羽中招了,見關羽穿於外,初時還認為是關羽節儉,一問之下關羽答「某非儉也。舊袍乃劉皇叔所賜,某穿之如見兄面,不敢以丞相之新賜而忘兄長之舊賜,故穿於上。」又一次將曹操的試探回了過去。

    最後一段最是精彩,曹操送赤兔給關羽,關羽下拜,曹操表面不悅稱其為何賤人而貴畜,心中卻其實欣喜異常,認為終於打動關羽了,假如讀者看到這,只怕也會認為關羽終於因曹操送這天下聞名的赤兔給自己而動心了,可關羽又稱:「吾知此馬ri行千里,今幸得之,若知兄長下落,可一ri而見面矣。」一言之中不單將曹操之話擋了過去,又表現自己對劉備的忠誠之心。

    在這種情況之下,演義再由曹操遣張遼試探關羽,終於得出三國誌的那一段話來,這還不完,演義之上,張遼還問了句:「:「倘玄德已棄世,公何所歸乎?」關羽回答:「願從於地下。」徹底斷絕了曹操的念頭,這段演義對關羽忠的描寫,確實可稱得上精彩絕倫了。

    三說關羽的勇,演義中這四章關羽斬了顏良文丑,又斬六將和蔡陽,當然這歷史上關羽只斬了顏良一人,不過即便斬了顏良一人也足以稱傲了。我們看上文三國誌那段描述:

    「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剌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

    古代一軍之中,以主將為最要,一旦主將被俘被殺,即便最後擊敗敵人也只能是戰敗的份,所以一軍之中主將的保護極其重要,除了大軍保衛之外,常常有親兵護衛,專門是保護主將的,所以這就是古代主將不易被殺的主要原因。關羽這次突陣自然不可能是一人,而是率軍突擊,但是即便如此能在眾人的保護之下斬下顏良之首,確實有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的能力,相比較而言,評書演義之中起初將顏良說的太厲害,之後把關羽斬顏良歸結於馬快或者顏良誤會,反不如歷史那般可信和精彩。

    四是關羽的離去,關羽在下一章離去,他的離去也是有其風骨,雖然不知歷史中是否帶著二嫂,但是和演義一般,關羽在完成許諾的立功之後封了曹操給予的賞賜,拜書告辭,這種行為在現代人看來或許是迂腐,但是卻是古代士大夫所提倡的有禮有節,光明磊落,所謂「有上古賢士之風」這也是關羽作為一武將卻受到士大夫所讚頌的原因。當然,那過五關斬六將則就是亂加上去的了。

    演義和傳說將關羽確實誇張的太過了,但是我們也不必反其道而行,貶之太過,畢竟我們去掉傳說的迷霧,也能發現,其實真實的關羽也是那麼的精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