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三國隨章侃

龍騰世紀 第二十四章 陳登們 文 / 沉睡的天空

    三國隨章侃第二十四章陳登們

    (演義第二十四回國賊行兇殺貴妃皇叔敗走投袁紹)

    本章說劉備得到徐州後又被曹操快速擊敗,其實這是意料之中的事,劉備雖然甚得徐州人心,但是兵力不足,屬下大多數兵士是曹軍部屬,在徐州固然能招募新兵,但是戰力不足,或許對付劉岱所統領的偏師尚可,但是面對曹操大軍,根本無力阻擋。劉備早期常敗於曹操之手其主要原因就在於此,並非劉備武略不足,只是所率領的軍隊數量質量都不夠,曹操派屬下大將來攻,兵力大致相當,劉備對付不成問題,曹操本人來到,那帶領的就大都是主力大軍,劉備根本無力阻擋。唯一希望的就是讓袁紹出兵以牽制曹操,給劉備喘息之機,可袁紹優柔寡斷,不能聽取田豐意見,使得曹操能在短時間內調集兵力先擊敗劉備,再回頭與袁紹相持。

    不過本章倒沒有準備研究這一次徐州爭奪戰的意思,到是對徐州的一大重要人物——在章末獻出徐州城的陳登想仔細說說。

    陳登,史載其少有扶世濟民之志。博覽載籍,雅有文藝,舊典文章,莫不貫通。甚得百姓人心,他在徐州是本土勢力的一大代表,劉表稱其名重天下,劉備更是稱「若元龍文武膽志,當求之於古耳,造次難得比也。」曹操也有恨不用其計的說法。就是這樣的一位豪傑之士,在徐州的那幾年的所作所為頗乃人回味。

    那幾年徐州之主更換數次,先是陶謙,後是劉備,再是呂布,呂布死後屬曹操治下,劉備又短暫的重回徐州,又被曹操攻陷。這幾年換了四個主人,陳登除了對呂布曾反戈一擊外,其他人的統治他都表現的十分的配合,即便是呂布,初期陳登對其也沒表現出反意。而所有得到徐州的人對這位朝三暮四的陳登也都是惟以重任,只是不管前人對其多麼的重用,陳登當兵臨城下時都必然歸依後人。

    假若說呂布曹操和陳登關係一般,可劉備不同,劉備和陳登關係甚佳,陶謙死後,出來勸說劉備統領徐州的便是陳登,之後又對其予以多方支持,劉備在劉表處還為陳登說話,讚揚陳登,說了上文的那段話,而陳登對劉備也是推崇備至,稱之「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劉玄德」,兩人可說是英雄相惜,可就是陳登,劉備第一次敗後,他跟隨了呂布,第二次兵敗,他又馬上歸依曹操,絲毫沒有為劉備盡忠或許的意思。

    不過更怪的是,當時所有的人對此事都習以為常,呂布來了用陳登,曹操來了用陳登,劉備也絲毫沒有責怪陳登的意思。

    莫不是古人對忠義的看法與我們不同?也不是,同在三國誌中,忠義之士也是很受推崇的,如臧洪為張超之義背叛袁紹戰死,人稱之義士,審配為袁尚盡忠,三國誌中也頗為讚許,於禁投降,曹丕畫圖對他嘲諷,可見忠義兩字古人看的也是很重,哪個君不希望自己的臣子盡忠?

    那為何陳登如此朝三暮四,其他人卻還是重用他呢?

    關鍵就是陳登的身份。陳登是什麼身份?我稱之為徐州本土勢力的代表,這是好聽的說法,難聽點就是土皇帝土豪。陳登在徐州深深紮下了根,所以無論曹操呂布,陶謙劉備,誰都要用他,你不用他徐州這地你就管不了。所以這是無論誰來徐州都要重用陳登的原因。

    而這個身份也是導致陳登誰來了就歸依誰的原因,因為你的力量是扎根於徐州,你離開不了,而土豪勢力再強,也只是土豪而已,你假若反抗,就燒你的財產,所以無論是哪方的軍事力量進入徐州,你就只有歸依勝利者的份,即便你和劉備關係再好,曹操呂布來了你就只有笑臉相迎的份。

    陳登只是一個代表,其實各州都有這樣的本土勢力,如荊州的蒯越,蔡瑁,江東的張昭。他們唯一的準則就是以自己的利益安全為上,所以為了使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他們支持劉表,孫策孫權這些軍事勢力上台,維護自己的利益。

    同樣,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他們不在乎換一個統治者,荊州劉表死後蒯越蔡瑁為何獻出荊州給曹操,不是他們沒有才能,也不是對劉備不滿。而是因為他們沒有興趣爭奪天下,反正獻出荊州後,他們在荊州的利益絲毫不會受到影響,而與曹操作對,一來看不到勝利的希望,那時反抗曹操的自己所擁有的利益會受到打擊,即便勝利,那也只不過和現在差不多的權勢,何必冒這個風險呢?同樣的也是江東,張昭代表的那股勢力一遇到強敵就要投降,就說曹操下江東,演義說文臣大都主降,武將主戰多,其實這很正常,並非說文人比武官氣節低,而是張昭這些文官代表的這些江東土豪們利益全在江東,投降了曹操也不會對自己如何,照樣做著土豪,說不定還能做朝廷的大官,而那些武將則不同,假若是家族本是江東的則會主降,而主戰的就是那些在江東沒有利益牽掛的職業軍人,他們和孫權的命運是一體的。

    這也就牽扯到本土勢力的第二個特點,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們不在乎換統治者,也是一樣的,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們不願意一統天下,為何?在本州他們可以稱王稱霸,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出了自己的勢力範圍,他們就毫無可用之處,影響就小了,土豪們守護本土精神百倍,但是出征就沒啥興趣,新開拓的領土自己未必能得到,反而會被那些統兵大將利益佔先,既然如此,那幹嗎還要拚死拚活一統天下,守著自己一畝三分地不是挺好。就說劉表吧,他為人沒有一統天下之心是不願意爭霸的原因,但是即便他有此心,蒯蔡等人對他會支持嗎?新得的領土越多,收得的人才越多,主公的勢力越大,自己的地位就越來越下降。江東也是一樣,孫權即便有北上之心,張昭等土豪有這興趣嗎?

    同樣的道理,離三國不遠的東晉也是由那些土豪士族控制著朝政,他們對北伐收復故土毫無興趣,北伐有成果的只是那些將軍們。所以只要是那些地方勢力佔據主流的政權,是沒有興趣一統天下的。(當然,也有例外的,比如不甘心做土皇帝的,或者和主公聯姻的,後者典型的就是糜竺,和陳登同樣是徐州本土勢力,陳登誰來都一樣,把妹妹嫁給劉備的糜竺就跟著劉備跑,背井離鄉,折騰幾十年啊!)

    土豪們為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是什麼都可以做的,有時為了保衛自己的本土,甚至可以表現出比正規軍隊還強的實力來,往往可以看到,一些征戰千里的軍隊,面對一些鄉勇組成的民團碉堡卻無可奈何。可或許只要一紙檄文,一封勸降書,則眾多土豪會紛紛歸順,甚至效犬馬之勞。

    所以在一統天下時,政治攻勢不可忽視,這政治攻勢並不是針對那些反對者,那些人是再怎麼也不會投降的,只有武力勝之,主要的政治攻勢是針對那些土豪們,只要許諾他們繼續保持自己的利益,那甚至可以傳檄而定,而假如你觸犯到他們的利益,那可就是烽煙四起,一刻也不得平息了,所謂的統治名存實亡。統治者也只好由得他去,只要不妨礙自己的統治,能徵兵納稅就可以了,做的過頭了,有點擔心了,也最多象曹操那樣,把陳登遷個地方繼續當官,何況即便剷除了一個地方勢力,沒多久下一個繼續出來做土皇帝。

    歷朝來表面上是中央集權,實際上還是所謂「南人治南」,「北人治北」,一方水土一方人,對於億萬小民們來說,不是皇帝,而是幾百甚至幾千幾萬個土豪們當著家。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