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三國隨章侃

龍騰世紀 第七章 爭霸的開始 文 / 沉睡的天空

    第七章爭霸的開始

    (演義第七回袁紹磐河戰公孫孫堅跨江擊劉表)

    自董卓遷都長安後,關東聯軍就已經分裂,各路諸侯自相殘殺,已是常事。而此章中說的袁紹謀奪冀州牧韓馥之位,更是將所有的遮羞布都揭開,關東聯軍徹底分裂,而群雄爭霸的局面形成。

    此章節基本介紹了當初的情形,但是,在具體史實尤其是細節上,卻有很多偏差,例如袁紹奪冀州一事,雖然謀奪冀州的後一部分就如同演義所說一般,袁紹巧用計謀騙取韓馥交出冀州,但是,之前的鋪墊卻並非如此簡單。當時的情形是袁紹又得到了張楊和於扶羅的支持,勢力大漲,但是糧草依賴同盟的韓馥供給,而袁紹勢力的擴張引起了盟友韓馥的警惕,想斷其糧草,使袁軍潰散,這在當時並不鮮見,如上一章所說,孫堅軍隊就依賴袁術供給糧草,而袁術也扣押過孫堅的供給,孫堅親自來質問才使得供給恢復,袁紹此時也面臨孫堅的局面。但是韓馥在冀州的當政並不穩定,當時的手下大將麴義就反叛之,而袁紹既是四世三公的袁家族人,又是聯軍盟主,眾望所歸,麴義便投奔了袁紹,無論這本身就是袁紹的計謀還是其他原因,韓馥在當時對於袁紹來說處於被動,而公孫瓚的入侵更加使得其內外交困,在當時情況下,作出交出冀州的決定也不讓人意外了,即便他不交出,以他的才能,冀州也遲早是他人之物。

    所以說,假如沒有當時的壓力,韓馥斷不會因為謀士的幾句話便交出冀州的。

    再如公孫瓚和袁紹一事,演義中將兩人衝突描述為袁紹先是陰謀和公孫瓚奪取冀州然後又背盟暗殺公孫越。乍一看好似都是袁紹的錯,其實兩人的衝突卻並非如此簡單。

    兩人的衝突首先是緣於公孫瓚和幽州牧劉虞的衝突,兩人同為幽州兩大勢力,內部卻不和諧,而劉虞和袁紹交情頗好,袁紹一度謀劃劉虞為帝,雖然劉虞拒絕,但是也保持著同盟關係。另一方面,劉虞之子劉和本來在長安做侍中,得到天子旨意逃出,想通知劉虞派兵迎接,途經袁術處,被扣押,袁術令其為書給他的父親,而劉虞得到消息後派出數千騎兵,但是遭到公孫瓚的反對,而公孫瓚一方面反對,另一方面不想得罪袁術,派自己的弟弟,也就是演義中的公孫越去袁術處,並唆使袁術扣押劉和還有其帶領的軍隊。(之後劉和逃出去了袁紹處,在劉虞被公孫瓚殺死後興兵復仇。)這不但使劉虞和公孫瓚的關係大大惡化,還導致了另一個結局,就是公孫越之死。

    當然,公孫越之死並非如演義那樣是在途中被暗殺,更不是有一個人大喊「我乃董丞相家將」這樣戲劇性場面,而是在戰事中被流箭所殺。(這到是和演義一致)而此戰事就是上一章說到的孫堅與袁紹交惡的一事,也就是孫堅被袁術表為豫州刺史,袁紹卻派了周昂來統領豫州,並奪了孫堅的陽城。也就是在孫堅攻打陽城一役中,受袁術派遣協助的公孫越被流箭射死。而公孫瓚把這筆帳算到了袁紹頭上,出兵冀州,冀州許多地方歸順公孫瓚。袁紹恐懼之下,將自己擁有的渤海太守印送給公孫瓚從弟公孫范,希望公孫范能牽制公孫瓚,卻不料公孫范得到實權後將自己的軍隊支援公孫瓚,一時局勢大亂,袁紹才出兵,有了界橋一戰。

    界橋一戰,演義中為了突顯劉關張三兄弟和趙雲,尤其是趙雲的出場,將結局改成打和。但是真實的歷史卻不是如此,確實當時劉備和趙雲很可能已經加入了公孫瓚陣營,但是在界橋一戰中是否出戰不得而知,更不用說改變局面了。(考慮到劉備在公孫瓚與袁紹的對峙中頗有戰功,或許在其他戰役中有所斬獲,但是界橋一戰沒有記載。)界橋一戰也是以麴義率軍大勝公孫瓚告終,演義中界橋之戰的前半段是史實,而在趙雲出現的後半段就子虛烏有,更不用說麴義被趙雲殺死了。(麴義是在之後被袁紹殺死。)

    界橋一戰後,公孫瓚和袁紹對峙數載,雖然互有征戰,但是袁紹在忙於對黑山賊的討伐,而公孫瓚也陷於與劉虞的爭鬥中,所以北方局勢一度平緩下來。

    當時的局勢之前也說到,可以看作袁紹袁術兩兄弟之爭,他們的爭鬥自然不是如演義所說因為千匹馬的關係,而是為了對袁家當家權的爭鬥,正因為如此,袁紹在得知袁術在對公孫瓚信中稱袁紹不是袁家後代如此憤怒。自關東聯軍解散後,袁術坐擁富饒的南陽,其野心大大膨脹,對袁紹立劉虞為帝之事大為阻撓,之後相互結援爭鬥。對應袁術和公孫瓚的聯合,袁紹的對策是與荊州劉表聯合,劉表身為荊州刺史,自上任初始便受到袁術的壓力,剛剛穩定下來,而袁術派遣孫堅攻打荊州,但是孫堅被劉表設伏射死後,袁術對荊州便無能為力了。(袁家兩兄弟之爭,最得利的莫過於曹操,曹操自得兗州後對外擴展的地盤不是奪自袁術便是袁術盟友陶謙呂布之手,可如此說,袁紹本利用曹操作為自己的打手對付袁術,沒想這個自己養大的打手得了便宜成了自己最大的對手。)

    一時間,關東的幾大主要勢力,袁紹和公孫瓚在北方對峙,袁術和劉表在南方對峙。而兗州的劉岱投向了袁紹,徐州的陶謙傾於袁術,而日後的主角曹操劉備就要得到正式的舞台。但是此時,關中卻發生了巨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