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隨嫁

龍騰世紀 第二十三章 初露鋒芒 文 / 琳瀾亭

    誰也不曾想到,董氏這一去竟然一夜都不曾回來。

    老夫人在屋內本是言笑晏晏,聽於媽媽回稟之後,臉色一變,算一算時辰,此時宮門已經落了鑰。董氏畢竟算是外命婦,即便她與皇后感情再好,也很少有過外命婦留宿宮內的例子。何況皇后自上位後一直謹小慎微,未曾聽過有逾制之舉。

    莫不是董氏衝動之下惹下了麻煩?否則為何到此時都不曾有任何訊息從宮內傳來?難道竟連皇后娘娘也攔不住她嗎?

    想到此處,不禁焦慮難安,吩咐於媽媽將老大找來。

    又思忖著:董氏雖然平日裡看著潑辣衝動,可不是個不知利害的。她能從上千嬌女中脫穎而出被先帝爺喜愛賞識,也決不是個簡單的女子。單看當年能夠憑著先帝的寵愛,從成王妃的候選人圈子裡成功脫離,並嫁給自己自己中意之人。這份眼光和魄力就非同一般。

    怕只怕不是董氏惹上了麻煩,而是宮內有了變故,她被扯了進去。

    老夫人再也坐不住,站起身不由往遠處眺望。

    此時外面漆黑一片,窗縫裡也不時透著冷風進來,冰澈入骨。遠處點點燈火在寒風裡搖曳,黑暗中燭光時閃時暗,微弱晃動著,竟像自己勉力維持的趙家香火一般令人揪心。

    老夫人不由歎口氣,再次吩咐於媽媽,讓老二也到福馨堂這邊來。想了想又道:「把清瀾也叫過來吧。」

    於媽媽有些訝異,卻只一臉淡然,悄然無聲的退下。

    半柱香工夫,趙家能夠做主之人都聚在了福馨堂。

    清瀾由著小丫鬟帶進門,看到三人端茶坐在廳內,氣氛凝重,除於媽媽外別無他人,不禁有些忐忑。

    只有自己一個小輩。

    這是發生了什麼事?若是議清雅堂姐之事,那堂姐如何不在?大伯母更應在場才是。

    清瀾尚不知董氏進宮後就沒了音訊。

    清瀾向長輩們行禮後,廳中一陣沉靜。誰也未曾開口,各自沉思出神。

    半響,老夫人向清瀾招手讓她站到自己身邊來。開口道:「事情始末剛才我已經跟你們說過了。此次多虧了清瀾,否則我們除了將雅兒送去家庵,已無路可退了。可是大媳婦兒進宮後到這時尚未回來。我心中擔心得很。老大,你怎麼看此事?」

    趙容嚴拱了拱手,竟對清瀾抱拳一禮。清瀾忙閃身讓開,低下頭來臉色微赧。

    只聽大伯父沉聲道:「老二教女有方,清瀾此番卻是救了雅兒一命,否則我和內子將會如何那我想都不敢想。只是內子莽撞,冒然進宮惹事,只怕會給趙家帶來麻煩。」

    父親雖對清瀾在此參與家族決議有些詫異,臉色卻平靜不波:「大哥見外了。都是我內宅看管不嚴才出的事,小弟實在有愧得緊,大哥就不要再羞煞我了。」瞥了一眼清瀾,此番話讓他略有些不自然。

    清瀾只低著頭,萬事不知。

    祖母恨恨的用力一拄枴杖:「現在不是道歉內疚的時候。你們倆兄弟不要把官場那套帶到家裡來!我只擔心我的大媳婦兒,我只憂慮我的趙氏家族!」

    祖母終於將自己內心完全表露了出來。

    倆兄弟對視苦笑。

    大伯父沉吟道:「母親不必動怒。此事我已前前後後仔細思慮了一番。內子看似莽撞,卻是思慮周詳。若是真能從根上壓下劉氏,這對趙府將來大有好處。」說著一邊看了下自己二弟,「當初劉氏進府就是太后的意思,如今看來並非趙府之福。若是太后不放棄那位,那麼以劉氏在府內如今的地位權勢,趙府還真是會讓皇上起疑。退一萬步來說,即便內子所求惹怒了宮裡的人,那以內子手裡所持先皇賜的丹書鐵券,自身必定無礙!」

    眾人皆大驚。原來董氏當年竟然如此受寵,難怪一向橫行無忌。

    祖母聞言這才有些放心:「卻是我的錯,不該讓她進了宮。怕只怕進宮時遇上了不該遇見的人,或者有小人作祟。」突然想起了什麼,眼神銳利的看向老二:「你家裡那個今日在董氏走後可曾再出府?」

    「不曾。」父親立即答道,卻是不曾稍稍抬頭。

    清瀾心中暗歎。祖母此舉是抬高了自己在家中的地位,但這般損了他顏面,只恐事後父親更不待見自己了。

    「你去告訴她,從明日起侍候我老婆子一段時間。想要扶上正位,沒有點孝心孝名怎麼行?」

    「是。」父親頭更低了。

    大伯父終看不過去,插口道:「母親切勿再責怪二弟,當年劉氏進府之事也並非他心甘情願,只是情勢所逼。」意有所指的看了清瀾一眼,續道:「如今我只是奇怪,若是董氏無事,自然早該回來。若是有事,那以內子與皇后娘娘的情誼,也早該有信從宮內傳來,為何如今都不曾都任何動靜。」

    廳內又是一陣寂靜。

    半響,清瀾插言道:「祖母,孫女有一言不知當不當講?」

    祖母點點頭。

    清瀾捋了捋劉海,說道:「瀾兒覺得此時無訊息未必是壞事。」

    「此話怎講?」大伯父撫鬚問道。

    「瀾兒認為,沒有訊息雖然反常。但瀾兒聽聞大伯母與皇后娘娘的舊誼,覺得若有事,皇后娘娘必定想方設法快馬加鞭來請丹書鐵券。若不曾有訊息,倒是可能被麻煩事拖住了手腳,暫時離不開。能讓她如此的,恐怕也只有太后和皇上了。皇上處事穩重世人皆贊,又素來信賴趙府,即便一時有所懷疑沒有證據也不會輕易逾制被御史詬病,何況只是對付一個婦人。倒是太后……」清瀾頓了頓,斟酌了一下言辭,「此事說不定跟太后有關,那大伯母所求或許就被卡在此處。若真是如此,太后只要略施手段,那大伯母和皇后娘娘就可能都暫留在慈寧宮難以分身了。但至少,皇上一旦聽聞不會不理。故而瀾兒覺得只要皇上還信趙家,我們就不必過於擔憂。」

    眾人皆若有所思。

    好半會兒,祖母讚許的點點頭:「瀾兒所言甚有道理。」思慮嚴謹,分析絲絲入扣,只可惜不是男兒,祖母又不禁暗自嗟歎。

    大伯父也撫鬚頷首。

    父親卻是驚異的抬頭看了清瀾,冷哼一聲:「看法尚稚嫩,以後不可隨意賣弄。」

    清瀾苦笑,躬身一禮:「是。」

    父親看著長女,若有所思。

    果是一夜都不曾有訊息傳來。

    第二日,父親依例上朝。大伯父仍在家等待朝廷調令。只劉姨娘聽命到福馨堂伺候老夫人起身。清瀾假期已過,與清妍依舊去學館,趙府上下不見半點異常。

    不久,趙容誠卻派身邊長隨遞了個訊息回來,告知母親太后病重,今日皇上免朝守在病榻。自己依例去衙門辦事,會早些回來。

    老夫人聞言鬆了口氣,又有些揪心。不知董氏與太后突然發病是否有關。

    晚膳之後,董氏倒是回來了,一臉睏倦疲憊。自去梳洗了一番,用了飯菜,才到福馨堂。

    趙容嚴已從妻子口中知道了個大概,自放下心來,正悠然坐在榻前陪伴母親喝藥。清瀾清妍正陪在一旁說笑。

    不一會兒,趙容誠也到了。

    老夫人隨即讓其他人退下,只留下昨日商議之人和董氏。清妍離去時驚異的看了清瀾一眼,眼神中有著疑惑和嫉妒。

    董氏這才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講了開來。

    昨日她本在與皇后敘話,正談得興起,卻有宮女來報皇上來了。董氏忙整裝翹首以待。

    待皇上到了坤寧宮見到董氏也在場,便問候了幾句。當時董氏也未曾想當面提及此事,哪知皇后在一旁穿針引線,竟一點一滴的把事情始末說了個清清楚楚。

    皇上聞言又驚又怒,竟一時無語。

    說到這裡,董氏便不由為皇上的處境歎了口氣。

    老夫人卻暗讚皇后娘娘果然處事穩重得體。既有董氏這個原告在場,卻是省了她一番口舌,也免得在皇上面前留下搬弄唇舌的印象,畢竟此事牽涉到皇上的親生母親。

    董氏不解道:「同為一胞所生,也不知為何太后竟如此偏愛成王。我當時瞧偷皇上那個樣子,像是頗為傷心不忿。於是,皇后娘娘出了個主意,她建議不如讓成王盡早回封地。」

    老夫人一驚:「卻是個大膽的。」

    趙容嚴也點頭道:「當年突然先皇病逝,成王正巧回京看望自己母后。太后便以自己傷心過度為由,不再讓成王離京。當時皇上剛剛登基,朝中紛雜,也不想行不孝之舉被人詬病。成王便順理成章的留了下來。一拖拖至今日,也曾有御史揣摩上意諫言成王需遵循祖制回自己封地,卻被太后以嫡子當守孝三年的民間孝儀給擋了下來。可是過了三年,又以自己年老只待駕鶴為由求皇上恩准子孫環繞於膝,用意不言而喻,為的還是成王爺。皇上一向奉行推崇以孝治國,便也不好拒絕。」

    董氏點點頭,續道:「因此皇上聽了只是沉吟不語。皇后娘娘卻說,如今朝野中謠言鵲起,暗地裡說的都是成王勾結外戚有篡位之心,其後盾就是太后。太后卻一直態度朦朧讓人誤會。前些日子不是正好又有御史諫言成王回封地平息民亂,或許皇上可趁此機會試探太后。究竟是讓自己兒子坐穩江山重要,還是只願任由自己心意擾亂朝綱。」

    眾人聞言大驚失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