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太平血

正文 第五百五十六章 授旗儀式 文 / 不開心的橘子

    兩廣前線的戰爭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廣東雖然所有的大城市都已經光復,但太平天國的政權根須是一定要深入到鄉村的,所以廣東地方駐守的各部鄉兵團仍然在進行著地方武裝勢力的清剿戰鬥,這其中包括清軍的散兵游勇、落草為寇的盜匪、借抗清為名卻行禍害百姓之事的所謂義軍、還有地方豪強和宗族勢力。

    廣西之戰已經基本定局,陳玉成的第一軍開始從東向西橫掃廣西,而廣東的地方清剿戰鬥也並不輕鬆,一些盜匪豪強依靠著地方民眾以及熟悉地形等先天優勢,一度令太平軍的鄉兵團吃了幾次敗仗。

    當年太平軍第一軍駐守福建之時,也花了將近五個月的時間進剿福建的地方武裝勢力,太平軍將地方上不服王化,不尊西王,反對天國的一切武裝勢力統統稱之為匪。以第一軍的兵力和戰鬥力解決福建的地方問題依然花了五個月的時間,可以想像廣東鄉兵團承擔的任務有多重。

    太平軍的四個主力軍,第一軍在兩廣打仗,第二軍在林鳳祥麾下,正在淮上和江北清軍打局部戰役,第三軍駐守天京一線,第四軍在李秀成麾下駐守江西,也在幹著清剿江西地方勢力的戰鬥,同時還要防備湘軍。兵部一度曾經建議從駐守天京、蕪湖一線的第三軍中抽調一、兩個步兵師投入廣東的剿匪戰役,但被蕭雲貴否決了。第三軍在天京不僅僅是軍事意義,而且更多的是政治意義。他需要有一支兵馬在天京,一來作為北線和南線的總預備隊,二來可以保證天京的兵權在自己手中。三來便是讓武昌的翼王不敢有什麼別的想法。

    於是四個指頭按得死死的,哪一個都挪不開,還好新編第五軍和第六軍已經成軍,只等著領取裝備後便可投入戰場,蕭雲貴趕往上海便是給第五軍、第六軍授旗的。

    從第一軍整編開始,太平軍已經形成了一個習慣,每軍成軍之時都有軍團旗受贈儀式。軍團旗是由西王親自頒給,代表著軍中最高的榮譽,軍團旗在表示這支軍隊在。若是軍團旗失去,則這支軍隊可能被取消建制。從第一軍開始,蕭雲貴授予的軍團旗是採用四象作為圖案,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第一軍軍團旗是青龍旗。而像第一軍第三師號稱趙子龍師。師團旗則是根據師團戰績來命名授旗,師團旗由軍中自行呈報,兵部授旗頒給,自然不及西王親自頒給的軍團旗榮耀。

    太平軍的第五、第六軍大部分官兵是由天王、東王、北王舊部組成,大部分軍官則是由其他軍團抽調的軍官組成,經過將近一年的整編和重新操訓才得以成軍,從第五軍開始,軍團旗以二十八星宿為圖案。

    第五軍的軍團旗是角木蛟。第六軍的軍團旗是亢金龍,蛟是古代傳說中能發水的龍。蛟頭上無角,或只有一隻角,角是直而短,沒有分岔。亢金龍則是獨角龍獸,因此兩軍的軍旗略有相似又略有不同。

    授旗儀式進行了一天,講武學堂外、虹口以北的一大片平原之上都是講武學堂的操訓營地,只有這裡才能安排下兩個軍將近九萬多人的陣列。太平軍的一個軍編制包含三個步兵師,每個步兵師含三個步兵團、一個炮團、一個騎兵團,加上師部直屬的一些部隊,總計近一萬三千人。三個師的兵力,加上軍部直屬部隊以及軍部直屬的野戰拯危司救護人員,一個軍差不多是四萬五千人之多。

    授旗當天卻天公不作美,天上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冬雨,著實寒冷,但第五、第六軍的官兵們依舊按照計劃進行了閱兵式和分列式。

    西王蕭雲貴到達上海的第二天,便開始了授旗儀式。一大早,第五、第六軍大部分官兵早早的列隊等候在操訓營地之內,參加閱兵式和分列式的萬餘官兵作為受閱方陣,一隊隊排好陣勢靜靜等候著命令。

    軍陣中,上好刺刀的火槍整齊的在烈日下綻放著寒光,新式的迷彩軍裝加上威武的羽翎鋼盔,腰肩上是武裝綬帶,顯得極是英武。背上背著帆布野戰背包,裡面有每個單兵所必須的毛毯、水壺、急救包、乾糧、鞋襪等,都是綁定得整整齊齊的,後面還綁了一把制式的工兵鏟。

    每個方陣前,代表著每個連隊的戰旗在海風中烈烈作響,整個隊伍沒有一絲嘈雜的聲音,都是靜靜的等候著命令,肅殺之氣讓人不敢仰視。

    不遠處的一座木製的高台之上,太平天國西王及上海軍政要員悉數在座,同時還有英法美等國領事館主要成員也在高台上就坐,此外還有不少的國內外記者在場。

    高台兩側都是新軍的官兵們把守,高台左側還有講武學堂的軍樂隊,準備在操演前閱兵方陣通過的時候奏樂。而高台另一側卻是上海的名士鄉紳、各界名流,也被邀請了前來觀看閱兵授旗儀式。這些鄉紳們攜家帶口的在高台左側,說笑的、不時指著台上洋人們發笑的,磕著瓜子的、總之是亂哄哄的。

    蕭雲貴看了看皺了皺眉頭,低聲向身邊的林啟榮說道:「亂七八糟的,讓人看了笑話。」林啟榮看了看那些名士鄉紳,笑了笑說道:「殿下安心,待會兒操演開始,定會安靜下去的。」

    蕭雲貴恍然大悟,哦了一聲,又看了看英法美三國公使,額爾金爵士端坐的筆直,神色嚴峻的看著遠處靜靜列隊的數萬太平軍,面色由開始的驚訝轉為了沉思,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他身邊的海軍少將裴洛,也是一臉的嚴肅,手上一直按著腰間的佩劍,濃密的海獅鬍鬚不時一抽一抽的。而麥華佗則是一臉的輕鬆,一邊喝著茶水。還一邊享用著面前的水果。

    法國公使布爾布隆和他的艦隊指揮官,法國海軍少將卜羅德,兩人很是好笑。不顧大冷的天氣,戎裝盛典的穿了個華麗,但是卻不保暖,冷得面色發白之餘,卻保持了法國的優和浪漫風度。

    這時候只聽高台不遠處,護衛隊列之外,一片嘈雜大作起來。過了一會兒,一名中尉連長回報說是不少附近的百姓也想來湊熱鬧,觀看太平軍操演。

    林啟榮徵詢的目光看向蕭雲貴。問道:「

    殿下,您看……」蕭雲貴擺擺手笑道:「我們都讓洋人看了,本國百姓還有什麼好避諱的?讓他們儘管來看,只要不鬧事就行。」林啟榮領命。讓手下士兵將百姓放了過來。但仍是將高台護衛住,不讓百姓靠近。

    一眾百姓擁上前來,有席地而坐的,有將孩子放到肩頭的,有蹲在地上的,也有自己帶了小馬扎的,嬉笑怒罵更加熾烈起來,更有甚者吆喝著買起涼扇或是遮蔽烈日的油紙傘來。或是販賣起水果、瓜子等零食來。太平軍官兵怒喝幾句,人群稍稍後退一些。但過了一會兒,又復熱鬧起來,場面到不像是觀看官軍操演,反而像是趕集或是看大戲般的熱鬧。

    法國公使布爾布隆看了摸了摸唇上的八字須,笑了笑和身邊的額爾金說道:「閣下,看了嗎?真是些有趣的中國人,他們似乎不在意自己國家軍隊的威嚴。」

    額爾金精通英法兩國語言,當下淡淡的一笑用法語說道:「一支軍隊的威嚴不是別人給予的,而是靠自己的英勇去獲得的,我們拭目以待這支即將亮相的太平軍精銳是什麼樣的吧。我們還是第一次獲准觀看太平軍的閱兵式,我可不想錯過些什麼。」

    看看時辰已到,林啟榮衝著兩名指揮官大聲喝道:「開始吧!」兩名指揮官馬上站起身抱拳領命。兩人一個是第五軍軍長陳炳,一個是第六軍軍長潘啟亮,兩人都是一身戎裝,跨列站在高台台階之上,一起拔出佩刀,寒光一閃之下,兩刀成四十五度下指,整齊劃一甚是威嚴。眾人看了都是暗暗喝彩,好威嚴的兩名將軍。

    兩人一起向著身邊傳令兵喝道:「奉西王令,閱兵開始!」傳令兵立正敬了個標準的後世軍禮,跟著拿出一支黃銅軍號,昂起頭向天吹了起來,一陣嘹亮的軍號聲登時響徹四野。

    高台之內,英法等國武官明白了,這支軍隊是通過軍號聲下達作戰命令的。裴洛忍不住站起身來,看向不遠處列隊的太平軍士兵,只見剛才還寂靜如林的軍陣聽到這聲軍號聲之後,開始在陣前兩名武官的口令下,一起舉槍、托槍、靠槍、將上號了刺刀的火槍一起靠在肩頭,每支方陣兵士都是整齊如一的將火槍舉靠到肩頭上,跟著一隊隊的邁著整齊的步伐,開始向高台緩步走來,每一隊都是整齊如一人,甚是雄壯。高台內不論是中方事官員還是英法等國使節,看到如此雄壯威武的氣勢,都是驚得目瞪口呆,忍不住都站起身來。

    高台左側的軍樂隊也是開始演奏了起來,那曲調甚是威武雄壯,讓人聽了之後熱血沸騰起來。這曲子乃是蕭雲貴根據解放軍進行曲譜曲而成的太平軍軍歌,這曲調鏗鏘有力,催人奮進,令人久久不能忘懷,以至於當想到寫軍歌的時候,蕭雲貴想也不想就寫下了這首歌來。

    台下雜亂的鄉紳名士、百姓們聽到這曲調,開始沉寂下來,都是伸長了脖子看去,只見遠處一隊隊的太平軍士兵踏著雄壯的樂曲聲,邁著整齊的步法開始走了過來,一起轟然叫起好來,每個人臉上表情都是開始變得肅穆和崇敬。

    太平軍操演部隊中,走在最前面的卻是講武學堂的三軍儀仗隊,這支儀仗隊是講武學堂成軍之時,按照蕭雲貴所寫步兵操典中的記述,從太平軍精銳之中挑選出的五百人組成,但今天出現在方陣中的只有一百五十九人,除去前面的一名擎旗手和兩名護旗手,後面的陣列排成了十三列、十二排的儀仗隊方陣。

    整個方陣的士兵高矮都是一般無二,所邁出的步伐都是一般長短,好像是用尺子丈量過一般。全部士兵都是將手中的火槍舉靠在肩頭,火槍上一排排泛著寒光的刺刀高度都是一般,加下長筒皮革馬靴好像是釘了鐵蹄馬掌,走起來轟然有聲,聲音節奏感很強,遠遠看來整個儀仗隊威武雄壯之勢直衝雲霄。

    儀仗隊陣前六名旗手帶隊分兩排前行,中間的擎旗手舉著一面黃色的旗幟,扛在自己肩頭,因為沒有展開,卻不知道旗子上是什麼。六人的穿戴和後面士兵有所不同,六人都是穿了軍官戎裝,兩名護旗手腰間配了修長的恰克西軍刀。

    堪堪走進高台軍樂隊的範圍之內,六人之中的兩名擎旗手將手中的大旗向前一抖,兩面旗幟轟然展開,向前成四十五度角,這時候才看清楚,上面卻是黃底面料,上面各繡了一支飛揚的亢金龍和蛟龍,兩人這個動作乾淨利落、渾然天成,令人為之一振。跟著只聽他身邊兩名護旗手一起高聲嘶聲喝道:「向前--進!」

    身後方陣的士兵一起大聲嘶吼起來:「驅逐韃虜、恢復中華!」接著手中上著刺刀的火槍向前一個劈刀動作,整個方陣只聽到一個聲響,卻見整個方陣的刺刀都是向前成四十五度挺舉著,幾乎都要刺到前面的戰友了,跟著整個方陣步伐一變,全部都是變成了後世著名的正步走。而站在高台台階上的陳炳、潘啟亮兩名太平軍主帥,也是馬上立正,斜指的軍刀唰的一聲,舉刀立在胸口。

    這時候步伐更加整齊,每個士兵抬腿的高度都是一般無二,真是橫看是一條線,側看、斜看都是一條線。馬靴踏在土地上,轟然有聲,伴著雄渾的樂曲,讓在場的每一個人都是激動不已,每個國人心底裡那湧動著的豪情壯志被激發了出來,上海的士紳、百姓們都是激動的高聲喝起彩來,與以往聽戲看曲湊熱鬧發出的喝彩聲不同,這次他們是徹底被太平軍整肅威儀的軍容所震撼了,發出的是來自內心由衷的讚歎。

    即便是後世的人,不論男女、不論老少,只要是黃皮膚的中國人,在看了閱兵式之後,都會有一種自豪而又激昂的情緒產生,這就是民族之魂、愛國之情。此時觀看操演的士紳、百姓們也是如此,埋藏在他們心底裡的那股民族之魂、愛國之情被徹底點燃了。人們心口和喉間總覺得有一股氣在湧動,似催人淚下,又似激人奮進,這時候人們似乎明白了何謂軍魂--樹立民族自信心,震懾我們的敵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