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魔法大陸之主宰

龍騰世紀 第二章 科學和社會(一) 文 / 骷髏星雲

    萌神!

    所有人都認為是宇宙的至高神。

    井笙有種猜測,他來到這裡很可能與萌神有關。

    但井笙肯定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類,有什麼道理要神特別關注他呢?井笙百思不得其解。

    「貌似我也不是很清楚,也許有什麼我不知道的原因在起作用吧。」井笙甩甩頭,他覺得有些混亂,他內心很想把他的經歷歸結為科學的奇跡,但他所理解的科學遠遠沒有達到這樣離奇的高度,連想像也不能,那麼神靈呢?上帝呢?老天爺呢?創世神呢?井笙覺得有些茫然,他的內心拒絕將他的遭遇與神聯繫起來,這與井笙的認識觀有悖,但現在井笙不得不承認這點,至少與這個世界的萌神有一些關係。

    井笙深吸一口氣,他的願望很簡單,那就是回到父母身邊,回到戀人身邊。

    「我會找到的。」井笙的話語很沒有底氣,算是自我安慰吧。

    人總是應該有希望指引著行為的方向,這是鑄造生命意義的圖紙。人們總說無悔於人生,怎麼無悔?人生又該怎麼做才能無悔?相信絕大多數人的認識是渾噩的,除了放縱**,人生意義的內容其實很寬廣,首先就是目標,人生的意義在於目標實現,在於追求成功,並享受一個個成功所帶來對心靈的喜悅,或許這樣才能說無悔於人生,至於什麼是人生的目標?它的確切定義是什麼?井笙心裡自有明晰的答案,他眼前的目標是生存下去。

    對科學越是深入瞭解,那麼神秘主義色彩就會越濃厚,科學的發現結果越來越匪夷所思,無法用一般常理或常識來推導出結論,《經典力學》、《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弦論》等無不是如此,越是到後來,一直很有經驗的科學哲學慢慢失去了預測科學發現的能力。要瞭解科學只有唯一條道路,那就是無數的理論假設然後去實驗驗證,從大量的想像和假設中去蕪存菁,最後發現合乎數理邏輯的真相。因此科學越來越需要的是天才,能夠閃爍智慧光芒的科學天才,而不是一大堆戴著科學家面具的庸才。科學是非常需要想像力的藝術行為,猶如莫扎特於交響樂、達芬奇於繪畫、高斯於數學;愛因斯坦於物理學,只有天才才有可能完美地演繹自然科學,也只有天才才有可能為人類打開一扇又一扇的全新大門,這門後的風景往往是令人匪夷所思,但又合情合理,科學的發現大大拓展了人類的見識和思維,並一次次顛覆人類的常識。

    科學是發現的過程,任何預設前提的推論和假設都是不可靠的,人類只能憑藉著熱忱的探索精神在發現的道路上一直前進,任何試圖在道路上預設框架的行為都是反科學精神的。比如辯證唯物主義的所謂科學觀,所謂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預設框架,唯物主義、唯心主義這些詞本身就是反科學精神的臆造。物質究竟是什麼?愛因斯坦在一九零五年已經闡明並在其後被證實,物質是能量!那麼能量的本質又是什麼?為什麼質量相差懸殊的質子和電子帶有一樣的電荷?為什麼電磁力比引力強大數千萬倍?但它的作用距離卻是引力的數十億分之一?為什麼光速有上限?溫度有下限?質量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質量和能量之間有恆定的換算比率?為什麼很多,這一切都是未知之謎,屬於宇宙的終極秘密,唯有科學精神引導我們去探索,去實證心裡的猜想。

    數學和物理的高度發展動搖了經典的認識和借大多數物理參數,它們的清晰定義變得岌岌可危,再也沒有一把精確的尺子來指出物質或世界就是唯一的那樣,是千萬年永恆不變的存在。人類認識世界的各項金標準被動搖甚至被高度質疑,一切事物都處在認識的不確定中,各種角度的解釋層出不窮,在實驗驗證以前,世界不再是唯一而明確的。就像經典物理的牛頓三大定律,多年前人們一直認為那就是真理,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真理,但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橫空出世揭示出了令人瞠目結舌的真相,弦論甚至提出了顛覆性的觀念,質量、慣性、時間、度量衡等,甚至是測量物質世界的手段其本身包含著不確定性和局限性。基於這些發現,難道還能前綴世界是物質的嗎?或者說世界是精神臆造的嗎?顯然都不能,人類還遠遠沒有清楚自身包括宇宙的真實構成是什麼,所以,在思考科學時預設前提絕對會導致錯誤的結論。

    科學精神的核心理念非常簡單,不預設前提地思考事物從而得出合乎邏輯並能實證的結論。這就是科學精神認識世界的方法和態度,反之就不是科學精神。

    非要說主義的話,科學精神也許與實證主義勉強有關係。科學哲學和科學精神雖然都有科學字眼的前綴,但科學哲學與唯物主義一樣,都是有預設前提的認識觀念,因此它們最終都是錯誤的,所有這樣那樣的理論、主義都想對科學精神的核心理念進行裁剪,並妄圖充當科學精神的引領者,甚至想將科學精神納入其理論的麾下,但我們知道那是錯誤的。

    科學精神祇能是獨一無二的科學精神,祂並非其它詞彙能夠借代或解釋,因為科學精神不預設任何前提,也不附合任何哲學。而所有哲學和主義都是有預設前提和預設結論的傾向,科學精神祇能**特行在自己唯一的道路上。

    對於認識論而言,科學精神就是真理。

    道芬蜷縮在碧絲儂懷裡,頭靠在她豐滿的胸部上。小傢伙迷迷糊糊地問:「老師,您信仰的科學這位神祇我有些好奇」他的聲音很低,似乎是怕被什麼人知曉,但所有人都聽清楚了他的問題。

    井笙心裡一緊,他可不知道科學和萌神之間有什麼過節,但他現在是在萌神的領地,如果不能老老實實表現出對萌神應有的尊重態度,恐怕真的會憑空降下什麼災禍來,他最痛恨的老天爺怕也不能幫他。據所有人所堅信那樣,萌神是無處不在、無所不曉的,並且有非常多的實例來證明這點,萌神是真實存在並時時關注著這片大地。

    井笙不想得罪有些小氣的萌神,他急忙打斷道芬的話:「道芬,這實際上是關於宇宙如何起源的技術問題。有時候只能這樣理解,二十二種支撐宇宙存在的法則的不同變化導致宇宙會出現多樣性,這種多樣性裡面包括著科學。嗯!就我的理解來說,科學是認識事物的一種態度,也是指出如何去認識事物的路徑。」

    井笙相信道芬不瞭解科學的巨大威力和迷人之處,就像井笙從來不知道萌神這位神祇擁有改天換地的力量,他覺得他只是進入了另外一種宇宙法則支持下的世界,由此井笙對他是否身處地球感到越來越疑惑,但幾乎所有證據都證明他還在地球上,只不過現在科學精神失勢了,不知道哪裡來的萌神佔據了這裡,在祈禱所表現的力量面前,科學處於非常幼稚的無力狀態,所有人理所當然地不知道什麼是科學精神,井笙只能當科學之花已經夭折了。

    「支撐宇宙存在的二十二種法則?」這輪到其他人一頭霧水。

    「不同質量的粒子帶有一樣的電荷,原子裡的情況很令人著迷,這是什麼情況下才會產生,為什麼是這樣而不是那樣,根據弦論和超弦理論,世間萬物都是由」井笙突然閉嘴,在追尋物質構成的根源時,井笙時代的數學家提出了十一維和二十六維的弦論,並堅信那就是物質最細微、最基本的結構,但這有可能是神的核心秘密,井笙觸及到了危險領域。

    數學家的高端遊戲會讓普通人突然變成癡呆,尖端數學無論是內容和邏輯形式都難以讓常人的思維方式理解,但在這裡井笙也不妨他拿來炫耀一番,以此來解釋連他也不懂的問題。然而令他心悸的是,在一個有神祇的世界談論科學,還是這種接近宇宙終極秘密的猜想是有巨大風險的,猶如布魯諾在中世紀宣揚日心說,犯忌諱的事情會招來殺身之禍,再說他們能理解核物理學嗎?井笙知道這些話不能再說下去,畢竟他對這個世界的人類基本上是一無所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萌神這位不知道哪裡竄出來的神祇是這個世界的主宰,難道它會沒有狂熱的信仰者嗎?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就在井笙躑躅著怎麼措辭的時候,懷中的林思麗接過了話頭,她似乎有些興奮:「威達德先生,我有一些想法請允許我說說亞里士多德在駁斥伊壁鳩魯的原子論時,更加注重『線不可能由點組成』,以此證明原子論是錯誤的,威達德先生好像更加偏重伊壁鳩魯的學說?因為您說了原子這個詞。我認為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並不是真實存在的,那不過是他的臆想而已,亞里士多德為此做過全方位的辯駁,真理在亞里士多德先生那邊。」

    林思麗有些亢奮,她昂著頭,可惜只能看見井笙寬大的下巴,林思麗非常想知道德謨克利特在什麼情況下如此堅信原子論,雖然原子論後來是由伊壁鳩魯加以充實和發展,但提到原子論時所有人都會想到德謨克利特。更重要的是,伴隨德謨克利特是快樂道德論,或者可以叫享樂主義,高中生對此很感興趣,同時還有另外一個不能觸及的公開秘密吸引著高中生,讓她想一想就會雙腿發顫,以至於林思麗差點不敢說出德謨克利特這個名字。

    「這個?」井笙真切地感到了什麼叫無語,亞里士多德確實是位睿智的哲學家,他的思想光芒可能會永遠照耀人類,但亞里士多德也是有錯誤的,並且是很多。井笙崇敬亞里士多德,但絕不盲信他,從邏輯來說,當一個人對某種思想或哲學由敬仰變成崇拜時,那就說明錯誤已經被光環所遮掩,沒有人是完人,尤其是提出學術性論點的人更不可能是完人,歷史以無數例證無數次證明了這點,亞里士多德在社會學上的巔峰地位絲毫不能掩飾他在自然科學上的短板,井笙非常清楚這點。

    井笙知道該如何全面地解釋林思麗的問題,但他卻不能說,德謨克利特堅持留基伯的原子論的同時還推崇無神論,這是令人恐慌的事實。在一個有宇宙至高神的世界裡談論無神論,還有比這更快的死法嗎?現在井笙知道最好的辦法就是結束這種讓人心悸的談話。

    井笙斟酌了下說:「林思麗,人不可能是完全正確的,任何認識都有歷史和知識面上的局限性,亞里士多德也是這樣。」

    井笙在心裡抹了把汗,他們的話題似乎太深入了。

    無神論、快樂主義、崇高的道德旗桿、奴隸主民主共和國、人死魂滅論、唯物主義、性有害論等等,留基伯、盧克萊修、德謨克利特、伊壁鳩魯等希臘先賢發明的一系列名詞鑄造了井笙所熟悉的**雛形,並在兩千多年後發酵成熟,繼而成為陰謀家妄圖奴役人性的工具。

    今日更新和加更完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