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夫人、楊大奶奶、楊二奶奶聽了,雖臉上失望的表情不明顯,但又足足訴了半個時辰的苦,若不是周嬤嬤趕來,說那頭有事兒,秦氏、明玉也都露出乏意,只怕她們還要繼續說下去。
回去時仍舊是楊家安排的轎子,楊夫人領著兩個兒媳婦親自將她們送上轎子,目送轎子拐出側門,三人臉上的笑意頓時去了大半。
楊二奶奶道:「地契她們已收了,嘴裡說了給錢的話,可半個子兒也沒瞧見。這事……」
楊夫人沉聲道:「楚夫人心裡是個沒計較的,她也是真正有福氣。楚家人口簡單,左右不過那麼幾個主子,她嫁來時上面沒了婆婆,不久又分了家。楚家這一脈,因著楚老太爺的緣故,成親好幾年,楚老爺屋裡也沒旁人。只是,他家那兩位妯娌,卻不是省油的燈。楚家從前巨富,可又遭了難,只怕……」
楊二奶奶卻道:「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老爺不也說,楚太老爺、楚老爺在事發之前已預料到後來的事,家裡財產大部分都轉移了。單瞧著她們這一回回來,她們的穿著打扮,身邊跟著的那些人,可都不凡。」
楊大奶奶蹙著眉頭沉吟道:「兒媳找人打聽了,這一回跟著她們來的下人,大部分都是陳家的。陳家乃淮安百年望族,四房嫡出的女兒嫁了京都平陽侯府趙家,三房的嫡出女兒嫁了蘇州王家,王大人如今是吏部尚書,四房嫡出長子娶了內閣韓大人的獨生女,陳家如此之盛,說不得……」
楊二奶奶立即道:「我也打聽了,楚少夫人不過是陳家的庶出。一個庶女罷了,哪來那麼多嫁妝?」
楊大奶奶卻堅持自己的猜疑:「弟妹不也瞧見了,楚夫人從書房出來,就把地契交給了楚少夫人。雖說兒媳婦當家,管著這些也是正理兒,可這畢竟是……」
比如楊家,要緊的東西可都在楊夫人手裡捏著,楊大奶奶因不識字,又沒有楊二奶奶能說會道,因此家裡大小瑣事都是楊二奶奶管著。但總賬卻是楊夫人把持,家裡但凡要買大件的東西,花的錢多,都要楊夫人點了頭,總賬房才支銀子出來。日常用度,也是每個月楊二奶奶照著慣例去總賬房支取。
楊老爺本是簡樸的人,就是從前家裡情況最好的時候,也不會鋪張浪費。後來糟了難,頭幾年日子艱難,楊夫人出身不高,更是把錢看得緊的,帳也算的精明,楊二奶奶雖然主持中饋,實則也是吃力不見的討好的事。因此,楊二奶奶當家,楊大奶奶從來不會說什麼。
楊大奶奶那沒說話的話,後面是什麼,楊二奶奶明白,楊夫人更明白。淡淡看了楊大奶奶一眼,楊大奶奶才意識到自己說錯了,忙垂下頭去。
等回到屋裡,楊夫人吃了一口茶,歎了一聲道:「老爺是個什麼脾氣,我不是不曉得,這事兒也只能看她們了。還有一點要記得,別在老爺跟前漏了口風。」
兩人忙點頭應下。
半晌,楊夫人又道:「她們沒有追究別的,已不容易。想必是她們兩個也不曉得,可那個夏老……」
說著,忍不住暗暗咬牙。
夏老隨著秦氏、明玉一道回去。等到了,明玉先去臥房喂衍哥吃奶,夏老和秦氏在收拾乾淨的抱夏說話。衍哥終於睡醒了,吃了奶就睜著圓鼓鼓的眼睛四周張望,因不喜明玉橫著抱他,在明玉懷裡扭來扭曲,嘴裡依依呀呀,直到拖著他的小腰板立起來,他才安分了。
雲媽媽就笑著道:「這個月份的孩子,坐不穩,卻巴不得自個兒坐。」
端著茶點進來的香桃聽見,就笑道:「昨兒把衍哥放在床上,他滾來滾去,竟想自個兒爬著去拿桌子上的東西呢!」
衍哥馬上就半歲了,時間過得真快。明玉抱著他到窗前看從後面伸過來的槐樹枝,恰好那槐樹枝上兩隻鳥兒上下跳躍。衍哥看著歡喜,揮舞著小手臂要去抓,惹得雲媽媽、香桃也笑起來。
周嬤嬤進來說話:「王福進來了。」
明玉把衍哥交給雲媽媽,問周嬤嬤:「夫人和夏老還在抱夏說話?」
周嬤嬤點頭,歎道:「奴婢剛才瞧了一眼,兩個人眼眶兒都紅紅的。正說起老爺、太老爺的墳墓。」
從直估出發時,是打算在今年清明前趕到南京,怎奈明玉生了衍哥,要在清明趕到,從京都出發就要提前,又怕衍哥年紀小受不住。後來到了淮安,就想著在南京住到明年清明,可是……興許夏老哪裡能打聽到些什麼。
明玉朝周嬤嬤道:「讓王福也去抱夏,我馬上就過去。」
別的先不論,把莊子的事解決了再說。
明玉理了理衣裳,到抱夏時,秦氏去側間淨面整理妝容,夏老見明玉進來,就忙跪下行了大禮:「老奴給少夫人請安了。」
明玉忙上前攙扶他起來:「我年輕,哪裡受得了您老人家這樣的大禮?快起來坐下說話吧。」
夏老慢慢站起身,道:「今兒第一次見少夫人,禮卻不能廢。」
等夏老坐下,菊香、菊影重新上了茶,明玉便將王福介紹給夏老認識。兩個人,一個是楚家的舊撲,一個是少夫人的陪房,都對彼此很是客氣。王福更是謙虛,在夏老面前不敢表露出絲毫自大,客氣中又多了幾分恭敬。
等秦氏整理了妝容進來,就說起正事。
夏老雖年紀大,卻從來沒有離開過南京,對南京的地價自然清楚,王福也已打聽過,算了帳下來,一處莊子四千多兩。因他說的這一處最大,另外兩處卻無需這麼多,三處加起來一萬兩多一點兒。明玉帶了兩萬兩銀票來,買回了三處莊子,要在城裡買一處宅子也儘夠了。
地契在手裡,接下來就等楚家的人和楊老爺一道去趟府衙,這事就算是搞定了。
既然答應了要給銀錢,秦氏就讓明玉去取了來,今兒時辰晚了,明兒再去趟楊家,沒得又被楊家那婆媳三個洗腦。
想到這裡,秦氏卻忍不住笑起來:「楊夫人還是從前那麼個樣子。」
夏老卻蹙著眉頭,道:「無需那麼多,另外兩處是楊老爺出面買回來的,錢咱們自個兒已出了。」
秦氏和明玉皆愣住。
夏老遂將前因後果細細道來:「夫人是曉得的,老奴從前在鋪子做管事,後來老爺才叫老奴去了莊子上。去時,老爺就給了老奴一筆銀錢。那莊子雖在楊老爺名下,實則進項楊老爺卻一分也不要。後來老奴瞧著楊家日子艱難,楊老爺一時又無別的法子,才收了幾年的,等楊家慢慢好起來之後,楊老爺就一分也沒拿了。這些年的積蓄都存著,今年年初,楊老爺找了老奴,老奴才曉得夫人、少爺們要回來……」
另外兩處,雖是楊老爺出面買下來的,其實錢已經給了。想必,楊夫人、楊大奶奶、楊二奶奶也都知道。
明玉遲疑著問道:「楊家這兩年如何?」
夏老卻不大清楚:「老奴幾乎都在莊子上,逢年過節才進城請安。倒是聽說楊大爺這幾年買賣做得不錯,楊二爺也在城裡開了一家酒樓,聽來生意也還不錯。楊三爺上前年成親,娶了松江府木家的姑娘,在南京住了一年,帶著楊三少夫人去松江府做買賣去了。」
說到這兒,夏老卻忍不住細說:「木家就是從前做瓷器的,咱們老爺也買過他家的貨,據說這些年生意愈發做的大了,可惜木老爺膝下單薄,家裡統共就這麼一個女兒。」
這般說來,楊三爺豈不是做了上門女婿?不對,若是上門女婿,也就不會在南京住。
「……木家就這麼一個女兒,等雙老百年之後,東西也都是這個女兒繼承了。」
秦氏忍不住輕輕搖了搖頭,倒是一點兒也不驚訝楊家這般行事。明玉也算是明白了楊夫人打著什麼主意,這個楊家還真是有趣。楊老爺剛正不阿,其他人卻完全不一樣。
說了一會兒楊家的事,總的來說,楊家和楚家一眼,都比不得當年,但楊家還不至於如楊夫人她們三個說的那麼艱難。
說完了楊家,話題回到莊子上。夏老有兩個兒子,早些年也在外頭做些小買賣,後來夏老年紀大了,長子回來幫著打理莊子上的事物。次子在城邊區開了個小鋪子,都已娶妻生子。夏老本來是掌櫃,眼下上了年紀看不出什麼,但就憑他說話,就足見是個精明的人。要不,他也未必還留在莊子裡,只怕早就同秦氏身前以前那些一一樣早被攆走了。話說回來,他能立下,自然也有楊老爺的緣故。
可另外兩個莊子,卻沒立即拿大說安排自個兒的兒子打理。兩個兒子,長子幫他,次子也能養活自個兒,用不用他們都無甚要緊,當然,若要他兩個兒子回來,也不過一句話的事。其次,他又說自個兒年紀大,長子年輕,比不得王福老練還請王福點撥,態度謙虛恭敬。
夏老比楊老爺歲數還大,今年已七十歲,作為僕人,成親一般比較遲,卻也在二十多歲就娶妻的,他的長子也已四十來歲,孫子都十來歲了,只怕比王福年紀還要大一點兒。
莊子如何管理,還要和秦氏商議,雖然王福得到重用,畢竟對南京不熟悉。夏老這般忠心,少不得是要用他們了。這一點只怕夏老早就想到了,這個人年紀大,頭腦卻還清晰精明。當年的事,秦氏所知的都不多,只曉得個大概,也不知道他知道多少……
說了兩盞茶功夫的話,已到太陽偏西,夏老住在城外莊子上,要回去已來不及,明玉吩咐菊香、菊香去外院收拾一間屋子,王福客客氣氣地請他去了。
明玉和秦氏說起話來:「娘,您看我們明兒給多少一筆錢?」
秦氏道:「這三處順利拿回來就不易,雖算下來是四千多兩,就給個整數吧。」
明玉心裡卻有另外的想法:「不如咱們先給三千,後面以後補上如何?畢竟沒到年底,進項還沒出來……明兒一早叫王福去錢莊兌換成小額銀票。」
雖然與楊家人只接觸了一兩天,可明玉實在擔心,那天不留神就被她們洗腦成功了。那楊二奶奶管著家裡庶務,自己卻也在外面開了鋪子。她和秦氏住的三間大屋,裡面的東西只怕都是她鋪子裡的。雖看著簇新,有些卻已是早幾年淮安都不流行的花樣。楊二奶奶還說南京開舖子賺錢,問明玉要不要開舖子。
明玉確實想開舖子,用她自己的嫁妝銀子,可眼下卻沒那個功夫。再者,她要開舖子,也不一定非要盤下楊二奶奶的鋪子。
秦氏更瞭解楊夫人的性子,笑著歎了一聲,點頭道:「就這麼辦吧,咱們來來去去也花了不少錢。」
何況,等楚雲飛回來,時機成熟,戶籍也要遷回來,到時候還要買宅子,倘或不買現成的宅子,也要尋個適合建宅子的地方買下地皮修房子,花錢的地方還有很多。
第二天一早,秦氏、明玉過去請楊老爺出面去一趟當地的府衙,那地契上是楚雲飛的名字,因楚雲飛本人不在,就由秦氏出面。自然,在見楊老爺之前,先見了楊夫人,秦氏將數額大小不等,足足三千兩的銀票送到楊夫人手裡。
楊夫人起先還矜持,說了一通不好意思收下的話。後來秦氏又說了現銀沒那麼多,年底莊子進項來了就補上的話,楊夫人這才無可奈何地收下了。
外頭天氣熱,衍哥離明玉久了就不樂意。雖然明玉也不樂意留在楊家,但楊大奶奶、楊二奶奶實在太熱情,楊夫人陪著秦氏出門去了,楊大奶奶將明玉領到她屋裡說話。
雖然已略採取措施,但還是略有失算,楊大奶奶、楊二奶奶大概覺得三處莊子的錢都會給,算下來一萬多,現在給了三千,年底補上七千。她們也曉得楚雲飛從軍,但軍隊裡能有多少俸祿?若單靠莊子的話,要好幾處莊子才能餘下這麼多。倘或一年莊子進項這麼多,這些多年,也積存了不少。
於是乎,楊大奶奶就說了好幾家近些年做遠洋買賣發家的,雖不如當年的楚家,趕不及如今的徐家,卻也極有賺頭。可出海一趟不容易,貨物少了,即便賺錢也有限,總之投入越多回報越大,可他們楊家一時又拿不出那麼多……那意思是要明玉入股。
明玉澀笑道:「其實我們本來打算是把直估那邊的莊子賣了,要搬回來的話,直估就離得太遠。只是,去年並未尋著出價滿意的買家。我和婆母先回來看看,多虧了楊伯父,要緊的三處莊子才能這麼順利就買回來。」
說著就滿臉感激,起身朝楊大奶奶福了福。
楊大奶奶、楊二奶奶裝著不曉得另外兩處是夏老拿出來的錢,明玉就因此反將一軍,楊老爺說買下就買下,眉頭都沒皺一下,楊家哪裡就拿不出多少錢?
楊大奶奶如何不明白明玉的意思,只覺臉頰滾燙。而明玉,眼神清澈,神情真誠。楊大奶奶不覺蹙了蹙眉頭,這兩日冷眼瞧來,明玉端莊又禮數周全,文文靜靜話不多,沒想到略一開口,就這麼綿裡藏針。
「瞧妹妹說的,這般見外做什麼?我也聽我婆婆說過從前的事,我們家若不是楚太老爺出手相助,還不曉得怎麼樣呢!那時公爹年紀不大,卻一直對楚太老爺的恩念念不忘。後來你們家……」又改了口道,「我們老爺常說,倘或我們家能幫著你們,就一定要盡全力。我們家出海,也是與人合夥……」
是明玉小瞧了楊大奶奶,覺得她不如楊二奶奶會說話,卻沒想到這也是個伶牙俐齒的。明玉就不明白,她為什麼非要抓著出海的事不放?
她說的天花亂墜,好似天上白白掉金餅,明玉承認自己也有點兒動心,好在定力還夠,只是微笑聽她說,偶爾搭上一兩句話。等婆子進來稟報楊夫人、秦氏回來,楊大奶奶才打住。
昨兒是楊二奶奶,今兒是楊大奶奶,幸虧楊三奶奶不在,要不明天就該換楊三奶奶了。本想著這兩人都尋她說了那多,楊三奶奶不在就能清靜。豈料,這一回換她們兩個一道,害得明玉陪她們說了一上午的話。
好容易送走她們,王福進來回話。明兒去墳山祭祀,除了夏老,秦氏都不曉得具體在什麼地方,就由夏老帶路,馬車等都雇了來,明兒一早就出發。又說了另外兩處莊子的事,拜楊大奶奶、楊二奶奶所賜,明玉還沒來得及和秦氏商議。
明玉暗暗頭疼,白問了一句:「楊大爺和徐小爺可談妥沒有?他們是不是要出海?」
王福道:「這個老奴倒是聽徐小爺說過,今年不預備出海,楊大爺大概想單獨出海吧。只是,聽徐小爺那意思,出海卻不容易。這些年但凡出海的,還不是靠著那幾家,雖消了海禁,卻又有別的法令,出海多少受了些限制。」
也就是說,並非想出海就出海……這一點明玉倒是聽說過,徐家行不通,就盯上了她?
「徐家不出海必定有什麼緣故,難道徐小爺沒告訴楊大爺?」
他們兩個不是非常談得來?
王福想了想道:「大概求利心重吧,老奴來了南京,倒也聽說,特別是福建,有幾家出海都大賺。」
又補上一句:「姑奶奶聽著就罷了,楊老爺年事已高,家裡的事也不大管的。咱們家不必去冒這個風險。」
「我就問問罷了,這兩日楊大奶奶、楊二奶奶一直說這事兒。」
王福輕笑一聲,道:「想必是想著姑奶奶京都有親戚,若是肯出面,就能順利出海。出海是有賺頭,但賠得傾家蕩產的也不少。」
楚家早不做買賣,搬去直估,也學著書香之族,只置辦了田產地產,楚大夫人、阮氏的鋪子都是她們自己開的。
第二天一早,夏老進來請安,陪著秦氏說了一會兒話。
楚太老爺、楚老爺並沒有埋在楚家墳山,卻是在莊子後面的荒山上,秦氏說正好去莊子上的別院瞧瞧,倘或保管的好,指不定還能住人。
又問夏老一家是不是住在別院裡,夏老道:「老奴一家住的都是後來起的瓦房,那別院楊老爺叫人封了,不許進去。」
秦氏怔住,明玉也被夏老這話吸引住了:「為什麼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