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大唐之理工天下

正文 二一一 承包創業 文 / 話糙理不糙

    →「從今天開始,皇家資本,所有的,都要收歸皇家結算部管理。」李治環視宗師會議的列席代表。經過開國分封,四十多年的發展,宗室,分封的親王已經高達三十多名。這些人坐在一個小型會議室裡,大氣都不敢出。這裡不是朝廷,而是宗族的專政會議。

    「朕不強迫你們。總之,要麼交權拿錢。要麼交權,朕給你們五十年俸祿買斷,自己持有自有產業。總之,朕的天下,稅權絕對不會留給私人。」

    沒錯,李治要收回親王的種種特權。土地現在已經不值錢了,他們多持有點沒有問題。如果他們敢提高地租壓搾農民,善水教和墾荒團就會蜂擁而至來挖人。他們可以提供土地,提供資產,只要你能下地幹活,你就可以富足。雖然大唐奴婢法案並沒有把良賤區分,但土地需求的情況轉變以後,勞動力的價值立刻就讓想囤地致富的地主們傻了眼。

    他們就像一群搶工人的企業主,工資開低了,沒人來。辛辛苦苦攢的地還要交租,如果入不敷出,只能退地,還給國家重新分配。工資開高了,他自己又賺不著錢。好嘛,搶勞動力,來競爭……那囤糧食管用嗎?

    不管用,自從大唐境內水運通行以後,糧食可以用很低的成本運達天下。你把糧食囤成醬油,別人也不會餓著。

    皇帝的態度這麼堅決,皇家宗室的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知這事沒法反抗了。不過還是很多人有了各種想法。

    「陛下,那不知道以後,這樣的政策會不會得到延續……」這個意思很委婉,那就是就算李治堅持這個政策,等他過世,分封的子女也成了親王。如果他一刀切了以前的王,以後的王卻有這樣的福利,這樣的落差誰也受不了。

    「經過改組以後,皇室資本會有明確的配額,新任的皇帝會得到一部分,但朕可以保證這樣的政策不會得到改變。除了皇帝,其他親王也不會有什麼特權。最多是資產。朕即位之初,朝廷根本就已入不敷出,現在朕多拿一點,留給我自己的後人,你們難道有什麼意見?」李治和這些傻親戚可不會客氣,虎目一掃,還有幾個想反抗的人也承受不住,把頭縮了回去。

    不過有一個親王站了出來,是他名義上的叔叔李元洋,他緊盯著李治的雙眼,不卑不亢的說道:「陛下,臣不想拿買斷的錢。不知道陛下肯不肯拿一部分產業代替,或者准許臣開辦工廠,哪怕沒有特權,但求陛下看在親戚的份上,幫襯一二。」

    李治毫不示弱的朝他看了回去。李元洋是李淵晚年的兒子之一,比李治大不了幾歲,兩人看著更像兄弟而不是叔侄。

    過了好一陣,李治點了點頭:「很好,很好。李元洋,朕很欣慰,我們宗室中終究不全是要混吃等死之輩。可以,我會拿部分工廠的股份給你,或者你也可以選擇重新創業。我會給你派幾個人。你自己選,要麼在一個小廠從事管理,幹得好,分紅也多,要麼白手起家,自負盈虧。我幫助你正常營收以後,咱們就經濟上兩不相欠。」

    李元洋豈是沒有眼光之輩,他想也不想:「我要白手起家,自負盈虧。」

    「好,好!」李治更高興了。「我會給幫助你建設一個輕工產品的工廠。主營織布,印染,成衣等商品。我看好你,希望你能打拼出一番天地。」

    當下也有幾個人站了出來:「陛下,我們也想創業。」

    宗室的生活,看起來優越,但更禁閉,敏感。永遠有一層若有若無的壓力籠罩在他們身上,甚至他們的家屬身上。

    「沒有問題,不怕你們人多,就怕你們不敢。」

    輕工業產品,新中國改革開放之後的拳頭主打產品,在脫貧致富,搶佔資本方面擁有無敵的優勢。雖然在唐代,甚至還沒有出現黃道婆引入織布技術,但隨著經濟的發展,李治也希望有一個強力的產品幫助他推動貨幣改革。其中讓其中重要的代幣——布匹和綾緞貶值退出市場,也是重要而陰險的一步。

    根據記載,吐蕃佔據河西走廊以後,在與唐代的貿易中,每匹馬可以賣出四十匹綾的高價。這相當於八十貫的貨幣,但是在唐境內市場的民間交易中,馬匹只值不超過十貫的售價。唐代的經濟雖然正在逐漸強盛,也扛不住這樣被宰啊!按照每年最少一萬匹馬的採購額度,唐朝朝廷在馬匹貿易中,就要被吐蕃痛宰超過七十萬貫。

    要不然,現在西部很多民族的傳統服裝為什麼是五顏六色的絲綢和布呢?他們連糧食都不用吃,怎麼穿上面比內地漢族還講究,就是因為賣馬讓他們個個都不缺絲綢不缺布,簡直就是當時的土豪。

    宗室會議立刻成為了有志向的宗室承包創業任務,當然也有三分之一的宗室選擇了交出特權和財權,抱著李治的大腿混吃等死。李治會拿出皇家資本集團10%的分紅,作為這些宗室的份額。其中高陽公主因為有權開府,儘管嫁了出去,也得到了1%的股份。她也順理成章的把清晰了產權的她名下的奢侈和精品店品牌富貴坊正式納入了她完全的管理下。

    把資本系統理清楚以後,李治手下的資本主要有能源供應商晉煤集團,金屬,大型機械製造商定州集團,高級機械製造商西京動力,精密儀器定州精密,皇家內河航運。皇家遠洋船業。這些除去小額度的其他個人的股份,大部分股份都被皇家控制。這些集團每年的營收超過了三百萬貫,利潤超過了八十萬貫。但每年五十萬貫的利潤都會被朝廷以現金的形式拖欠。

    朝廷作為皇家產業最大的買家,每年直接購買超過兩百萬貫,支付的貨幣比較少,大多數以糧食,代用貨幣和資源等形式直接抵扣。這個做法無形中降低了很大的徵稅額。如果改變現有通貨缺乏的現狀,不僅皇家集團的資金周轉會更便利,朝廷的營收也會明顯提高。等朝廷的文官認清這個現實以後,自然也會跳上李治的賊船。

    皇家資本中最不起眼的就是皇家結算院。這個不起眼的沒有任何銷售的部門持有皇家所有的地產和建築。雖然理論上,中國的土地都是屬於皇家,但隨著土地稅和房屋稅的開徵,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承認了這些產品的私有制。

    自從國家天然具備徵稅權以後,私有制變成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馬克思並沒有足夠的金融知識和眼光認清經濟系統的本質,也沒有理解金融技術和工程技術對國家概念的影響。

    打個比方,現代中國土地仍然歸國有,土地出讓使用權是有期限的,比如居住是七十年。而在西方雖然土地屬於私有,名義上永遠不能剝奪。但國家會徵收1%左右的土地稅。

    如果一塊地現在價值100元,如果在中國你購買,相當於100元承包了70年的土地稅。而在西方你花100元買了地,還要每年交1%的土地稅。算上利率,價值漲幅,到最後其實很難說到底誰花的錢多……

    不過有一點倒很清楚:窮人有能力每年支付一點點稅金,但很難一次支付一筆很大的資本。這樣的機制也許可以促進資金的流轉,激發高儲蓄國家的經濟活力;但同時也是讓窮人十分痛苦的。

    按照筆者的觀點,可能七十年後,朝廷會順利的通過新的法律,放鬆土地監管和使用,把土地使用權出讓金順利轉變為國際通行的土地稅的形式。

    想想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中國的土地仍然不算私有,而屬於國家機器。真是讓人感慨萬千。

    下載txt完本小說、無廣告閱讀請百度搜: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